收藏 分销(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3.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138386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

2、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外国侵略军是( )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第 1 页 C.俄国侵略军 D.八国联军 3.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4.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5.太平天国在1853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十款天条 B.原道觉世训 C.原道醒世训 D.天朝田亩制度 6.提出资政

3、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杨秀清 D.石达开 7.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第 2 页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 8、1978年,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9.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系统介绍马克思学说的文章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Bolshevism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科学的社会主义 10.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

4、导建立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 ) A.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 B.上海机器工会 C.北京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D.京汉铁路总工会 1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12.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的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事变是( ) A.中山舰事件 B.马日事变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第 3 页 1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 百色起义 14.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地是( ) A.陕北保安 B.陕北洛川 C.陕北瓦

5、窑堡 D.甘肃会宁、静宁 15.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变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6.1933年5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A.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B.晋中回民支队 C.东北抗日联军 D.东北抗日义勇军 17.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 A.佟麟阁 B.赵登禹 C.谢晋元 D.张自忠 第 4 页 18.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19.1950年

6、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 A.加工订货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2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 ) A.农业合作化 B.农业机械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社会主义现代化 22.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沿海工业 C.优先发展轻工业 D.优先发展内地工业 23.新中国第一

7、次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 第 5 页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一月风暴”的兴起 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C.“天安门事件”的爆发 D.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垮台 25.1964年,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6年 C.1971年 D.1

8、972年 27.1978年,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28.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进一步对外开放而作出的战略举措是( ) A.建立厦门经济特区 B.建立珠海经济特区 第 6 页 C.开发、开放海南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29.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A 中国丛报 B 北华捷报 C 字林西报 D 万国公报 30.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桂南战役 C 枣宣战役 D 中条

9、山战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了( ) A 外国资本的压迫 B 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 C 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 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32.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有( ) 第 7 页 A.左宝贵 B.邓世昌 C.林永升 D.丁汝昌 3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腐败 B.军事指挥失误 C.思想文化保守 D.经济技术落后 34.新文化运动

10、的主要内容有(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主张暴力革命 D.主张文学革命 35.五四时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有( ) 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B.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C.新民学会 D.觉悟社 36.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是( ) A 辛亥革命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改革开放 3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 )A.联俄 B.联共 第 8 页 C.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 38.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四大家族垄断的大银行有( ) A.中央银行 B.中国银行 C.交通银行

11、 D.中国农民银行 39.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 ) A.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 B.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C.国民革命的影响 D.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40.1928至1929年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土地革命文件有(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第 9 页4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43.我国农业社会

12、主义改造中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是什么? 第 10 页44.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内容是什么? 45.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1905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 11 页 47.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第 12 页 答案 一、单选 1、C 2、B 3、D 4、B 5、D 6、B 7、D 8、A 9、C 10、B 11、B 12、D 13、A 14、D 15、A 16、A 17、D 18、A 19、C 20

13、、 B 21、C 22、A 23、C 24、D 25、 A 26、C 27、A 28、D 29、D 30、A 二、多选 31、ABCD 32、ABCD 33、 AD 34、ABD 35、ABCD 36、ACD 37、ABC 38、ABCD 39、CD 40、AB 三、简答题 4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33 答: (1)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 13 页4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7-130 答: (1)没收封建

14、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43.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是什么?8-161 答: (1)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2)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人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3)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采取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是中国农业合作化

15、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创造。 44.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内容是什么?9-173 答: (1)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2)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第 14 页 (3)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45.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什么?10-210 答: (1)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2)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

16、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论述题 46.1905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是什么?3-45 答: 一、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二、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 15 页 1、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2、第二,论战使

17、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47.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8-166/167 答: (1)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2)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