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文档辽宁省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调查及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建议摘要: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角角落落。而在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着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是这些流动农民的心头之痛。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转到非农业、从农村转到城镇,因此流动农民及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农民工子女是一个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群体,其合
2、法权益的保护、教育公平的维护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对辽宁省部分中学中的农民工子女及其家长展开了问卷调查 1、 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调查1.1 市郊与市区中学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差距明显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轻易看出各大中型城市的中学,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有很大差异。其中,像沈阳市 第二中学和 辽阳市 第一中学等位于城市中心,收费高,教学质量好的中学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仅为2%9%。而像鞍山市第六中学大石桥二高等距城市中心地带较远,收费低,教学质量差的中学,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1.2发展较慢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相较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也有差别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像沈阳市营口市大连市等发展较快,教育
3、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市区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不足5%,而像朝阳市鞍山市等相对落后的城市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将近10%,而这些城市市郊中学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情况也有明显差别。 1.3小结从以上的数据不难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权利上仍存在很大问提。虽然中央政府要求对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输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要求一视同仁。但是在城乡二元分 割、户籍制度框架下这一要求落实起来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效果也大打折扣。他们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令人堪忧。2、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原因分析尽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度都充分考虑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尽管许多城市的主管部门都在承诺着手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4、,但实际上都收效甚微。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的原因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通过调查数据得出以下原因:2.1主观意识有一部分农民工因来自偏远落后地区,长期从事体力非技术工作,对子女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有书读,有学上”就可以了,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收费较低,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更有甚者,认为在农村只有“子承父业”这条世代沿袭传统耕种生产的路才是子女的唯一出路,也是家族人丁兴旺、生生不息的有力保证。这是中国小农经济数千年来的积弊连年动乱、朝不保夕的历史阴影下催生出的中国传统“孝”的观念。虽然今日之中国已完全有能力让自己的农民安居乐业,但每每谈到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时,一部分中国农民还是不能
5、在短期内摒弃传统理念,认为:“父母在,不远行”,或是父母远行儿守业,守的就是家里世代经营的这个“农业”,然而杂交稻问世后的中国还需要动用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去养活那剩下的四分之一吗?未来十年内,很多中国农民需要“转业”,而“转业”应自儿童起。22教育部门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2.2.1 学校的“高门槛” 学校作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却因学校设的两只“拦路虎”(没有城市户口、收费高)而无缘进入高等院校。其中,对于较低收入的农民工来说,收费高是首当其冲的,按照现行标准,农民工子女不管上什么学校,都是要交费的。在公办学校借读,
6、要交借读费。至于私立学校,收费标准不一,也不透明,很难统计。在费用问题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面临三大难问题:一是就读私立学校费用太高,一般家庭根本无法负担;二是就读公办学校却因为户口的问题,使得孩子根本不能和同龄人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第三是一些为农民工子女专门办的学校却因为工商部门对于学校的定性和自身办学经费的问题而常常出现运转困难。这一类学校的根本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上学难的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但是上学贵却使得农民工子女选择市郊收费低的学校。2.2.2地方政府的“矛盾”对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而言,他们面临两难处境,如果对于农民工子女全部敞开公办学校大门,财政能力又有限,而如果排斥则又受到舆论的
7、压力。然而,许多地方在计算经济发展总量或列举政绩的时候,基本上是以本地常住人口作为基数。如果增加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既要增加财政投入的支出,还要拉低已经被人为高估的教育水准,影响到部门的政绩和形象。因此,使得当地主管部门只得采取表面上是开放和接纳,背后却排斥和关闭的办法,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所以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上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足;其次地方政府现行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政府间职能界限模糊、财力事权不匹配,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缺乏专门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资金预算科目等执政缺陷使得农民子女在教育上矮了一头.2.2.3制度的问题制度是影响外来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最根本因素,造
8、成外来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依户籍地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是妨碍流动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上学的最直接原因;“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深层原因,传统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路径也是影响农民工子女享有义务教育国民待遇的重要因素。2.3社会关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难,受到城市人的歧视,归根结底是源于农民工的非市民化,这种对农民工的歧视进而转嫁到其子女身上,使得他们被排挤到城市社会的边缘,得不到城市社会的认可,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攻击性行为多、不喜欢与同伴交流,最终导致在精神、文化层
9、面不能融入主流社会,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正是这种边缘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 3、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3.1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的本质是与计划经济一脉相承的,它在限制人口流动和制造了城乡分割的同时,严重地加剧了城乡差别,导致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两重天的不和谐局面。就义务教育领域来说,正是城乡户籍壁垒的存在,造成流动到城市里的农村人口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受教育的权利。3.2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现有的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应该以公平为首要的价值目标,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合理配置
10、现有的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流入地政府对要根据现有的公立中小学校的生源规模情况进行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重新布局。3.3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在公办学校就学是承认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合法地位的重要标志;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体现了社会公平;是其公民权利的积极体现。流入地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对其进行乱收费,对特困学生应酌情减免费用。3.4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必须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特困”农民工子女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中央政府应为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设立专项资金,同时根据农民工对流入地的经济贡
11、献,流入地政府也要专门安排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农民工子女就学,消除因家庭贫困而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实现从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的转化其办学条件。3.5规范课堂内部的平等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教学公平。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是一视同仁,体现平等,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而不应该厚此薄彼,努力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槛,克服这一群体产生的自卑、认命心理,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形象,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适应能力。3.6政府加强管理引导尽力消除身份歧视。为消除歧视农民身份的传统思想,减轻对农民工子女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杜绝因“身份”歧视而发生的辍学
12、现象,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快取消户籍制度的改革步伐,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结束语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应有而平等的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茁壮成长。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只是中国农民的家事,它实实在在是国家和全民的国事。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成本,这个成本需要政府、全社会和农民共同来承担,而不应由农民独自来扛。农民工的后代,原本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成为农村走出来的最有希望的一代,但如果他们目前的教育环境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变,出现进城的“流动儿童”被社会“边缘化”,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那他们离“毁掉的一代”就不远了。再穷也要受教育教育公平的底线!(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