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校园无线网对接视频监控网的构想(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要求,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支持能力和水平。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一、指导思想1、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我国教育现
2、代化”的战略指导思想,根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和学校的办学目标要求,打造数字化学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及教育资源开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教师的业务发展服务。努力使我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1)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为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各部门、各阶段按照总体规划进行细化,并结合总规和细化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针性地开展工作。(2)突出
3、重点,分步实施:按建设目标的内容,以信息化设备建设、师资培养和资源库建设为重点,分步实施,具体落实。(3)突出应用,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有机的整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以应用需求促进建设,适度超前规划。 二、学校校园网及视频监控的现状分析。1、基础设备设施方面。(1)我校已初步建成校园网,目前光纤100M接入,学校内部主要实验和办公场所基本实现了有线网络互联,建设了学校网站,引入了OA等办公系统,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2)我校建有60多个投影教室,为我校信息化教学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2、应用方面。(1)学校青年教师多,都
4、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开展。(2)我校还处于信息化应用的初级阶段,还需要在机制保障上加以推进。三、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即实现校园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无纸化,扎实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办公实现无纸化、教学实现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师生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1、加大信息化教学设备投入、完善校园网建设。2、加强教育软件建设,
5、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3、加强信息化应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4、学校通过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力增在“十二五”规划末期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四、信息化设备建设计划1、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1)在三校区分别建设电子备课室(分三阶段)。一阶段:各校区各找一个办公室做教师集中电子备课室投入无线网络接入设备,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开展电子备课。二阶段:学校为三校区各建设一个设备完善的电子备课室,设备包含(台式计算机15台、投影仪一台、数字录像机一台、多媒体设备一套)。三阶段:学校为教师配置教学、备课用笔记本计算机,实现每人一台。(2)完善所有教室的多媒体投影室建设。学校正在建设60个投影教
6、室分布在三个校区,后面计划新购50套投影仪、110套音箱设备和15台数字展示台(每个校区5台,公用),具体数量根据各学校的发展情况,让所有教室和部分实验室都建成多媒体投影教室。(3)建设无线校园网络。我校建设的有线网络目前仅覆盖微机试、办公室。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计划建设无线校园网覆盖全校(身份验证服务器1台、无线网络控制器1台、身份验证软件和计费软件1套、AP无线接入控制器40台、室外支架天线防雷等)。现今无线局域网技术已非常成熟,具有覆盖面广、自由移动漫游工作、使用方便、组网灵活、布线少、施工量少、维护方便、成本低的特性,对我校有线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拓展,无线网络能帮助目前校园解决很
7、多实际问题。此外,无线校园网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师生学习生活的需求,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将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教学资源库及软件建设。(1)要建立以教务处、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全体教师参与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小组。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收集优秀课件及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收集本校教师的自制课件,使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逐渐丰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网络资源库通过学校网站发布实现共享,待学校资源库完善后也可通过互联网面向社会共享,产生社会效益。(2)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一
8、线教师的作用,健全资源建设、应用、管理制度,制定教学资源征集、筛选、开发和奖励等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各校区教务处、电教科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件库、素材库和教学资源库的长期建设。(3)逐步购置必要的网络管理、教学应用软件,以满足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4)加强校园网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内容,建成惠及师生的公共教育智能化服务体系。3、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重点)。(1)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提高教师驾驭信息化的水平。加强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完成教师计算机应用的初、中级培训,加强校内培训,开展课件制作比赛,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信息
9、技术比赛。(3)以活动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坚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优秀课件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应用能力。4、信息化设备建设预算及计划表。信息化设备建设预算及计划表序号建设项目主要设备数量预算单价预算总价计划建设时间备注1电子备课室无线路由器3台2006002013.8三校区各建一个2电子备课室台式计算机45台38001710002014每个电子备课室(计算机15台、投影一套、多媒体设备一套)投影仪3台500015000音箱、话筒、高清摄像头3套15004500数字硬盘录像机3台300090003教室投影仪50台50002500002014展台各校区
10、5台,教务统一管理,公用钢制讲桌50张2000100000音箱100套20020000数字展示台15台3000450004无线校园网验证服务器1台20000200002015可考虑引入社会投资,面向学生收费开放。无线控制器、无线网管软件(身份验证与计费)1套5500055000AP控制器40台200080000布线、防雷、室外天线支架1批30000300005教师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120台350042000020166资源库教学资源库软件1套150000150000长期初期自建,形成规模后考虑购买相关软件支持。合计1370100信息化师资培训及设备维护计划预算表序号项目主要内容时间预算费用时效
11、备注1设备维护投影灯泡等每年30000长期投影灯泡属于不可修复消耗品,可用寿命在2000小时左右。2培训信息化师资培训每年20000最近3年通过3年连续对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实现教学信息化全面应用,校内每年组织多次全体教师培训;校外组织学科骨干、专业带头人学习培训。五、具体措施1、人员组织保障措施。成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领导小组,推进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具体负责人,教务处、学生处、德育骨干、学科骨干与信息技术教师为中心的领导小组,开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德育、教学成效的专题研究。通过一两个学期推行,为全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
12、,为学校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2、制度保障措施。制定和完善有关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努力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成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进步的有效载体,成为现代学校管理、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良好平台。 如信息化下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考核、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需制定相应标准和制度来保障教学信息化顺利的开展。 3、培训与激励措施。(1)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努力发挥学校现有教学设施设备的作用。学校应定期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自制课件评比活动,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积极性。(2)教师考核上要注重教学与
13、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要在课时费、评优选先、送培选训上对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好的教师加以倾斜。4、经费保障措施。制定完善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保障方案。学校财务处为学校信息化建设资金做好专用资金预算,做到建设有计划进行以及后期设备应用有序维护。六、应用培训计划1、长期培训计划。(1)学校预算信息化师资培训经费。(2)校内组织全体教师每年多次参与信息化应用培训。以教务处、电教科和校内信息技术人员组织培训为主,以请校外专家到校培训为辅,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3)每年组织部份学科骨干、专业带头人参加各类教育信息化培训。2、本学期培训计划及主要内容。(一)、培训计划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
14、需要,切实推进信息技术在我校教育教学中应用, 使教师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益,切实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使信息技术在我校开展普及,切实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水平,特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如下:(二)、培训目标(1)通过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必要性。(2)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 (3)积极开展网络知识普及,使教师依托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教研与继续学习。 (4)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5、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3090012
16、355 575087869704693279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