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教协同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25491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协同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教协同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教协同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第23卷第2期2023年06月Vol.23 No.2Jun.2023科教协同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探析曹 明,余 健,唐 平,宋国城,华琼新(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摘 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地方产业转型,高素质人才需求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矛盾越发凸显,创新性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从江西省五所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入手,提出通过专业教师转型,主动将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科研活动融入专业教学,衔接企

2、业微创新活动与专业课程知识点,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科教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实施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教育,开展全方位的科教协同育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为确保科教协同教育可持续发展,从科教协同育人的资源建设、科教协同育人的实施过程、以及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获得等方面评价与优化科教协同育人质量。关键词:科教协同;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学习;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105(2023)02-0069-06AnAnalysis of Innovative LearningAbility Cultivation of LocalCollege St

3、udents in Collaboration with Science and EducationCAO Ming,YU Jian,TANG Ping,SONG Guochen,HUAQiongxin(Jiujiang University,Jiujiang 332005,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industry,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demand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4、the training quality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Innovative learning ability has become the basic quality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arting from the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

5、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n five local undergraduateuniversities in Jiangxi Province,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the teacher shouldactively integr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serving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o professional teachi

6、ng,connectenterprise micro-innovation activities with professional course knowledge points,and integrat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to builda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collaboration,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resources with technology

7、 innovation as the main body,and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science and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Finally,the innovative learning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the quality of science and educatio

8、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s evaluated and optimized from theaspects of resource constructio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and the innovativelearn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Key Words:collaboration with science and education;local college students;innov

9、ative learning;cultivation收稿日期:2023-03-20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科教协同视角的工科专业大学生微创业教育与实践”(JXJG-19-17-7)作者简介:曹 明(1981),男,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我国本科高校从1999年的597所增加到了2021年的1 270所,其中新增加的673所中绝大部分属于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教育办学时间短,办学特色尚不明显,容易面临就业率及专业对口率不高的窘境。地方院校所在中小城市的企业经常面临专业人才需求难以满足的困境,直

10、接影响到企业技术竞争力,而对于中小城市来说,传统制造业目前仍然是大头,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对传统制造业加大研发和设备更新力度、提质升级,依然可以享受高素质人才带来的人力红Doi:10.3969/j.issn.1672-0105.2023.02.015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6月利1。在此背景下,探索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培养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和专业设置一定要把贴合地方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以各级各类市场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为引导,明确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在扎实做好专业知识培养的基础上,将融合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一体的

11、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到位。通过产教融合,开展双创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与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对推动高校教育体系改革,促进形成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作用2。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极为重要,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容易因为缺乏抓手而落空。本文从江西省萍乡学院、宜春学院、景德镇学院、新余学院以及九江学院五所地方本科高校20172021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入手,分析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能力获得的现状,基于分析结果探析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科教协同路径及主要抓手,提升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地方企业转型发展

12、对专业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需求。一、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教育现状(一)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调查与分析创业教育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并非盲目地鼓励创业,而是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业知识储备、自我认知3。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与高校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相通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面向区域经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更是学校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4。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创新

13、创业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专业课程学习本身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业教育不能面向专业全体学生有效开展。因此,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有效地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一直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据 麦 可 思 毕 业 生 创 业 跟 踪 调 查 结 果 显 示20172019 届本科生平均创业率分别为 1.9%,1.8%和1.6%。本文选取的江西省五所地方本科高校20172021届毕业大学生创业人数占比平均为0.71%,与全国本科高校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显示江西省地方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创业活动相对较弱。对五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

14、自主创业原因统计,结果显示有51.37%的大学生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及价值,21.63%的学生是因为有好的创业项目,而因为未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创业的比例仅为6.40%,也即接近八成属于“机会型创业”,只有极少数属于“生存型创业”,这与麦可思毕业生创业跟踪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大学生创业者多数是大学生中同龄人的佼佼者,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才是大学生决定创业的主要动力,这部分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专业能力或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主动创新创业的内驱力较强。不可忽视的是,有一半多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没能继续创业,显示大学生创业往往面临多方压力和因素制约,创业存活率不高。其中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因

15、素(占42.22%),由于缺乏资金支持,部分学生即使有很好的创业项目能参加大赛获奖,但是成果却无法落地。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最主要依靠父母赞助的占31.67%,个人积累的占23.65%,依靠社会创业扶持基金、创业贷款和风投资金的占34.26%,学校能提供资金支持的较少。学校要解决学生实际创业中的具体困难,需要具有调动社会资源能力,发挥市场作用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一般中小城市的资源禀赋有限,高校能发挥的调动市场资源的能力也有限,这也显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于高校大学生创业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多地方本科院校解决大学生创业思维及创业意愿等内在动力问题,主要是通过专业能力和创

16、新思维培养体现出来,通过五所本科院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现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领域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达到74.41%。(二)人才培养中的科教协同与专创结合的耦合“毕业生创业需具备能力”统计结果显示专业基础知识、持续学习能力、管理领导能力和沟通协70第23卷 第2期曹 明,余 健,唐 平,等:科教协同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探析调与处理社会关系能力占前四位,主要体现为专业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两大类。本文另选取了江西省南昌大学等三所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应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综合性大学毕业生认为毕业生创业需具备能力前四位分别为把握机会能力、管理领导能力、沟通协调与处理社会关系能

17、力和专业基础知识,这与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认知存在较大区别,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创业意向和内驱力明显强于地方本科院校。这一方面跟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跟综合性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效果较好有关。但总体上,所有大学生都认可专业知识是创新创业发展所需具备的十分重要的能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统计大学毕业生为获取自主创业能力所作的准备方面,主要有到社会中历练(40.59%),向成功者学习(35.07%)以及多和朋友沟通,整合身边资源(31.9%)等,其他还有一些通过书籍、课程及网络浏览的方式了解创业知识和资讯。其中,最受学生认可的还是实

18、践及模仿方式,也说明实践教学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地方本科院校能提供给大学生的创业支持调查结果主要集中在创业相关课程、讲坛以及创业实训模拟等方面。选取江西省三所综合性大学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存在一些差异,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更关注资金和平台、创业协会和俱乐部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等接近实际创业所需的资源,显示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内驱力的发掘上,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引导优于地方本科院校,这与毕业生创业需具备能力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扎实的专业功底提供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能力还有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在不断实践基础上获得的创新意识。另据统计,大学生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网络

19、、软件等高新科技行业的创业选择比率仅占5.3%,战略性新型产业领域的创业严重不足。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站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角度不断丰富专业人才培养内涵,实施有利于高校高素质人才能力内涵发展的教育内容,拓展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地方本科院校通过鼓励教师向应用型知识的探究和教学科研融合育人方向转型,将行业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专业课程中,积极引导科技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开设实用的创新实践课程,实现在应用层面上的知识创新,并将这种思维能力传授给学生5。通过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以不同的角度和体系培养地方院校大学生更具竞争力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创新驱动的

20、社会发展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结合地方企业技术研发需求开展科教协同育人对于地方发展和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是共赢的。二、科教协同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设计(一)专业教师转型是实现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前提科教融合型师资队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专业课程与科技创新实践融合的教学,还能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6。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还未能上升到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融入专业课程实践创新的程度,因此,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师的转型是实现科教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前提。专业教师的转型是基于其科研能力基础之上,专业教师要积极深入地方了

21、解社会发展需求、协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满足市场需求。高校要注重内部资源的整合,避免为追求实现教师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忽略了学生的培养主体性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师要在科教协同育人的转变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获取专业知识,创造接触社会并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机会,极大地发挥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是专业教师队伍顺利转型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切实关心和鼓励教师面向企业开展应用型科研;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校内实践活动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使得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贴近生产实践,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7,建立以学生激励为核心的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

22、机制8,提升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获取可持续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二)专业课程创新是实现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建立和推行系统化的科技创新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是开7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6月展科教协同育人教育的基础9。由于科研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等不同能力,要达成科教协同培育创新性学习能力的目标,创新科教融合的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结合教师应用性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与成果,设计融合专业知识点的实践案例和创新教学项目,不断更新实践项目内容,运用于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内技

23、术发展动态,利用专业知识思考技术问题,实现学生在现有专业水平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创新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趋于同步。由于地方院校所处的城市主要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所掌控的资源有限,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强,微创新可能就是地方中小企业拓展市场与发现商机的机会。为了满足教学的实际操作性及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倡导基于企业技术实践的微创新活动与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内容相衔接,将企业客户开发、市场拓展、产品创新及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进行的微创新活动全方位融到专业人才培养中,健全科教融合的创新性课程体系。(三)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大学生

24、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专业师资通过设计具有创新内容的专业实践项目,借助科教协同平台开展实践教学,较高质量的满足地方本科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需求,让学生在创新实践项目中巩固专业知识,强化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性学习能力。地方本科高校尤其要加强以毕业设计为核心内容的科研训练,紧密结合专业教师应用科研项目、企业生产技术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涉及科教融合的毕业设计项目,让大学生尽早进入毕业设计课题,实现高低年级间的创新学习方法的传承,提高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基于科教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还可以发挥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环节的创新性学习能力的自我提升作用。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

25、,开辟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开放实验室或创新共享平台,实施专业课程知识点和科技创新项目相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针对专业领域内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的微创新产品,通过选拔到“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及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扩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覆盖面重要途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榜样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十分重要,通过组织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论坛”和“成功校友创业成功报告会”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有重点地扶持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建设,充分利用院系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的实践体验,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内驱力,培

26、养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四)载体平台搭建是实现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保障科教协同育人需要搭建一个有利于专业知识和实践项目实施的载体平台,地方本科高校科教协同育人的主要载体有校企合作平台、科研平台及专业实训平台。校企合作是高校最倾向的一种实践教学平台,但良好的校企合作往往基于双方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中小企业工作、生产、科研的结合,依托专业教师建立与企业的应用科研合作关系,开拓以科技平台合作为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整合校内外资源,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开展真实的科教协同的创新性教学活动,为科教协同育人实施提供保障10。地方本科高校师资力量和质量的提升为科教协同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提

27、供了契机,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大二开始分组安排学生进专业科研平台,跟随专业教师开展科研训练,在专业课程学习期间,融入科技创新的内容,探索学以致用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对科技类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进行剖析,融到学生的创新专业课程内容中,形成专业教学的实践项目库,以此搭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训平台,并探讨结合不同专业平台进行学科交叉的平台构建,以便更好地实现预期效果。三、科教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构建从育人属性与规律层面看,任何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对人的影响都是长期、常态化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效果由于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难以进行准确的评价,为确保科教

28、协同教育可持续发展,也应拓宽科教协同教育效果评价的时间跨度,关注科教协同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长期影响,最终反馈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质量上。随着具有官方背景的教育72第23卷 第2期评估研究院和具有专业人才评估资质的专业机构抑或是行业组织等逐渐成熟,高校可以依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力量和相对独立性,全面客观地反馈科教协同育人教学质量的真实情况,保障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更新。(一)科教协同育人资源的评价专业师资的成功转型是实现科教协同育人的最大资源。加强转型师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的建设,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应用型科研,对有应用性科研成果纳入教学、科教协同育人教学质量突出的教师予以激励,进一步与教

29、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挂钩;另一方面对于教师将科研成果编入课程案例、教学内容及专业教材中等创造性工作纳入基本工作量考核,把教师指导学生科技项目及创新创业大赛成绩等计入科研工作量。依托学院科技平台进一步建设校内研究成果转化基地,实施成果孵化转化,服务企业开发新产品,支持师生进行创新创业,协同企业建设校企共建的专业实验室,开展专业课程的研究性实践项目。同时根据专业课程融入的科教协同实训项目,梳理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平台,有序实现全校范围内创新性教学资源的共享。(二)科教协同实施过程的评价学校、专业和教师存在目的就是要保障教学顺利实施和学习结果的有效评价,科教融合的专业课

30、程内容或实践案例的编写是开展科教协同育人的基础。课前,教师通过挖掘实践成果,找到专业知识的切入点,将应用科研、学生创新项目等成果较好地融入教学内容,改变现有部分课程内容滞后于企业生产实际、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中发挥科教融合的特点,将其和课程实践、专业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等普遍联系起来。课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突出理论与实践融合特色,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创新创业模拟、项目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能动性。课后,依据“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三位一体能力培养目标开展多样化考核,除传统知识考核外,重点突出实践考核的多样性,

31、包括学术论文写作,专业设备操作与应用能力、社会调研报告以及实践项目报告等过程性考核,突出大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导向。(三)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评价科技平台的创新活动是毕业生创新性学习能力获得与评价的重要载体。以增强区域社会创新发展能力和参与地方企业技术创新的程度来评估地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发展的能力。地方高校的科技平台一般都是重点依托于某一个或几个专业建设,平台的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有利于推动教师开展科教协同育人服务,通过科技平台上的专业教师创新服务能力评价可以反映出科教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平台,积极吸纳地方高校教师柔性参与企业技术

32、研发工作,主动参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是对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正面反馈。根据五所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统计,用人单位建议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点加强的方面依次为:专业知识的传授(占 19.69%)、实践能力的锻炼(14.10%)、职业素质的培养(13.45%)、创新能力的培养(11.41%)和思维拓展的训练(9.55%)等。高校要主动改变大学生能力获得的评价体系,在专业知识考核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将评价指标具体化与可操作化,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四、结语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容易受学院办学资源的限制,出现同质化的教学方式,无

33、法满足地方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能力的多元化需求。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学历博士化,结构合理化,年龄梯队化,开展科教协同育人可以推动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地方社会和企业创新发展。(1)基于江西省五所地方本科院校近五年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调查分析,受专业学习压力大,时间紧的影响,在校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性并不高,面对大学生创业的困难,学校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创业思维及创业意愿等内在动力的训练上。通过学校教育使得大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实践基础上产生创新思维是人才能力培养的根本目标。(2)专业教师转型是科教协同育人的前提,加大教师科研融入专业教学的力

34、度,倡导基于企业实曹 明,余 健,唐 平,等:科教协同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探析73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6月践的微创新活动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的衔接,运用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开拓基于科技项目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科教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创新性实践活动,同时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提升的科技创新活动,满足学生自我提升需求。(3)为确保科教协同教育可持续发展,从教师开展科教协同教育改革考核与激励制度、科技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制度以及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角度进行资源评价,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加强科教协同育人的实施过程评价,从科

35、技平台创新活动强度反馈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获得的评价,提出利用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质量跟踪评价,保障科教协同育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参考文献:1 何杰锋 二三线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对广东佛山市制造业发展情况的调研J 中国经贸导刊,2020,982(19):48-512 李昆太,程 新,罗志华,等“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开展以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52(06):191-1923 李鹏,刘广达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问题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视角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135-139

36、4 王倩,乌兰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赛促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12):129-1305 姜杉,田延岭,刘海涛,等 国内外大学机械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比较研究J 大学教育,2020,120(06):41-436 黎琼锋,吴郭泉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问J 中国高校科技,2019,371(07):4-87 陈静,高莹莹,孙凤娇,等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现状的调查研究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108 李书华 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较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l3

37、4(02):91-969 王洪才,刘隽颖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核心 难点 突破点J 中国高等教育,2017,589(Z2):61-6310 李林燕,田荣梅,陈千诰 民办高校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企业导报,2014,263(07):152-153(责任编辑:邱旭光)(上接 第68页)12 美约翰 W 金登 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 魏淑艳,孙峰“多源流理论”视阈下网络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现代化以出租车改革为例J 公共管理学报,2016(02):1-1314 屠霁霞 大学生公益创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J 教育发展研究,2018(01):7-1315

38、SOMERS A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policy in new labors second termD London: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201316 PARK C,WILDING MSocial enterprise policy design:constructing social enterprise in the UK an Korea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2013,22(03):236-24717 WEXLER RA Effectiv

39、e social enterprise-a menu of legal structuresJ Exempt Organization Tax Review,2009,63(06):565-57618 BORZAGA C,FAZZI LCivil society,third sector,and healthcare:the case of social cooperatives in ItalyJSocial Science&Medicine,2014(123):234-24119 British Embassy Beirut SoUK.LB to promote social enterprise in LebanonEB/OL(2017-09-29)2018-08-15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souklb-to-promote-social-enterprise-in-lebanon20 杨子申,江明修 台湾地区社会企业发展之政策环境检视:一个跨部门治理的视角J 中国非营利评论,2018(02):114-138(责任编辑:林海春)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