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选文档
课题:服装设计的形式美原理
——比例、平衡、呼应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授课课程:服装设计基础 授课教师:田慧
授课班级
14级服装1、2班
授课日期
2015年4月8、10日
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
学 时 数
3、4、5、6学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她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2、 掌握比例、平衡、呼应着三种形式美法则的定义、原理及运用。
教学内容
比例、平衡、呼应这三种形式美法则的定义、原理及运用。
重点难点
这三种形式美法则的原理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呼应。
教学方法
讲述、示例法
学习方法
讨论探究、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备 注
课题引入
从这个星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为期将近一个月的服装形式美法则。这个章节可以说在服装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希望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练习,不懂的及时问老师。
教学步骤
及
主要内容
课时一
一、组织教学(准备阶段)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填写课堂日志。
2、 检查学生制图工具,看学生准备情况是否正常。
二、练习回顾:
提问:
1、款式图的定义、特点各是什么? (请学生回答)
2、画款式图的步骤是什么? (请学生回答)
三、出示学习任务
任务一:
1、比例的定义,以及它的设计原理。
2、平衡的定义,在服装中能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它常见的形式,分别能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
3、呼应的定义,以及它的表现形式。
任务二:
1、“黄金分割律比例”美是多少?结合服装说说比例美的重要性。
2、在现实生活中找一找哪些服装上运用了平衡的两种形式。
3、举例说明呼应的两种不同形式。
任务三:
1、用款式图的形式分别画出运用了比例、平衡、呼应形式美
法则的服装各一款。
2、在款式设计中为什么要考虑比例。
3、在同学们的着装中找一找有“呼应”关系的服装。
课时二
四、任务分析
任务一:
1、比例的定义,以及它的设计原理。
提问:什么是比例?它的设计原理是什么?(请学生回答)
答案:比例这个概念来源于数学,表示同类量的倍数关系。在审美和艺术创作活动中,比例这一形式法则要求艺术形式内部的数量关系要给人美的感受。
2、平衡的定义,在服装中能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它常见的形式,分别能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
提问:什么是平衡?在服装中能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它常见的形式有哪两种?各指的是什么?分别能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请学生回答)
答案:平衡是指对立的各方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后呈现的一种静止的状态。它常见的形式:一种是对称;一种是均衡。对称是平衡的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形式,服装会呈现稳重、庄严的视觉效果。均衡是一种不对称的平衡,使服装呈现生动、活泼的美感。
3、呼应的定义,以及它的表现形式。
提问:呼应的定义是什么?它有哪两种表现形式?(请学生回答)
答案:呼应是事物之间互相照应、互相联系的一种形式。如一呼一应、一呼百应等。呼应是通过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相关因素外在形式的雷同,另一种是相关因素内在情感、风格的一致。
任务二:
1、“黄金分割律比例”美是多少,结合服装说说比例美的重要性。
提问:“黄金分割律比例”美是多少?结合服装说说比例美的重要性。(请学生回答)
答案: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0.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数字。
2、在现实生活中找一找哪些服装上运用了平衡的两种形式。
提问:现实生活中哪些服装上运用了平衡的两种形式?(请学生回答)
答案:中山装、唐装、西装。
3、举例说明呼应的两种不同形式。
提问:请举例说明呼应的两种不同形式?(请学生回答)
答案:外在形式:比如领结的颜色与裙子的颜色相同,提包上的图案与上衣的图案相同,做帽子的材料与做裤子的材料相同。内在情感、风格、气质一致:如名贵的首饰配高雅的晚礼服,穿旅游服配旅游鞋。
课时三、四
任务三:
1、用款式图的形式分别画出运用了比例、平衡、呼应形式美法则的服装各一款。(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完成)
2、在款式设计中为什么要考虑比例。
提问:款式设计中为什么要考虑比例?(请学生回答)
答案:服装的外观要给人美的感受,组成服装外观美的各要素均应具有良好的比例,如用不同颜色组合服装,每种颜色所占面积要适当,在连衣裙上装饰图案,图案的大小、位置也要适当,上装与下装之间,领面与衣襟之间,腰带与裙子之间都必须呈现美的比例关系。
3、在同学们的着装中找一找有“呼应”关系的服装。(每组派一名代表完成)
平衡 比例
五、检查总结(学生展示、老师总结)
1、学生展示:
展示绘制的服装外形款式图、指出优点与不足。
2、教师总结:
对全体同学的作业根据优秀、良好不同的等级,作出不同程
度的肯定,这样来激励全体同学对服装设计的学习兴趣。并强调本次课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是:掌握比例、平衡、呼应这三种形式美法则的定义、原理及运用。
课时一主要是给学生看书预习,带着问题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老师提问
学生讨论
(师生互动)
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辅佐为辅。
课堂练习
用款式图的形式分别画出运用了比例、平衡、呼应形式美法则的服装各一款。
其他
老师示范、学生观摩并动手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本次课我们学习了服装设计形式美原理中的三个小节——比例、平衡、呼应,同学们学习并掌握其定义、原理及服装中的运用。
本课作业
收集具有平衡、呼应特征的服装各两款。用款式图的形式表现。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从完成的作业来看,同学们对比例平衡两种形式美原理都已掌握。
但是很多同学对服装款式的描绘及服装细节的表现都不到位。
存在问题:1、构图不饱满、对服装的结构表现不清晰
2、线条的运用不流畅
课堂设计理念:先温习旧知识点,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然后提问式进入新课,提出问题,学生再带着问题预习新课并做好笔记,老师再讲解知识点并做案例分析,最后布置作业,同学们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老师在旁辅导。这样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更快更便捷。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