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土地经济学答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11819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土地经济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土地经济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土地经济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土地经济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土地经济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

2、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

3、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14、土地计划利用: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土地规划利用:按照事先确定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定的用途和条件对土地加以利用15、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

4、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16、土地可持续利用:遵循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将政策、技术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产出、减少生产风险、保护自然资源和防止土地退化,经济上有活力又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土地管理方式。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又不会构成危害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味着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而对土地的需求。17、土地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下,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部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

5、8、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即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占有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19、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2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理其土地的权利。土地所有权内容包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2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

6、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土地的受容力: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土地资源与其他生产资源最佳配合比例所能受容其它变量资源的数量。 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

7、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级差地租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也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一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得的收入。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土地的自然属性。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市场运行模

8、式是由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一种土地市场结构,在不同模式下,土地按不同形式交易。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是指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一定轨道和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核心是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蕴藏在土地市场模式中,并由其决定。4、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由土地肥力或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的差异带来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两者实质一致,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级差地租要以级差地租为前提和基础。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级差地租也

9、是级差地租的出发点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人口增长,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总之,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很多,其中基本的因素有: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

10、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 (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市场配置无能为力;(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 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这就是市场机制。土地市场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地价完全由市场的供给、需求来决定。同时,价格又通过自身的变动,来灵活地调节土地的供求关系,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11、在这种市场中,政府不做任何干预。(2)所谓计划机制,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通过各种计划方式,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进行规范、调节和控制。这种机制以国家的宏观目标为依据,从而克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但缺乏市场机制所有的灵敏性。在市场中,计划机制主要是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协调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1)农业土地的集约利用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 增加单产,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 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 (2)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利用就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

12、应适当控制大城市,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城镇适当集中,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充分发挥城市规模效益,节省城市建设用地; 在城市内部,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利用,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城市土地利用要向地上空间发展,实行立体作用,在保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 城市土地利用还应向地下发展,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上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佳报酬。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目的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效益。应着重于:(1)土

13、地的利用效率和城市规模的大小有关,城市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正常发挥。因此要建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规模效益,节省城市建设用地。(2)在城市内部,也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利用;其次,要向地上空间发展,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3)向地下发展,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所谓集聚经济是指,将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点所得到的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其表现为:(1)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更多的公共服务,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3)企业和人口的集聚,提高了城市土

14、地的利用效益。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农业土地的区位地租。这一理论对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围绕每一个城市或城市体系,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结构体系。按照农业区位理论进行农业布局,可以获取最大的区位地租,使农业经济总体效益最大。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所谓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它包括:(1)土地所有权。即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其具有完全性、排他性、恒久性、归一性、社会性的属性。(2)土地使用权

15、。依法对一定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3)土地租赁权。是指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通过契约将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转让给他人。(4)土地抵押权。土地收押人对于土地抵押人不转移占有并继续使用收益而提供担保的土地,在债务不能履行时可将土地的拍卖价款作为受清偿的担保物权。(5)地役权。是在土地所有权上设定的一种他项权利。包括建筑支持权、采光权、取水权、眺望权、道路通行权等。(6)土地继承权、地上权、土地发展权等。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在不改变城市土地国有的条件下,采取拍卖

16、、招标、协议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地出让给土地使用者;(2)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3)需要继续使用的,经批准,期限可以延长,同时按当时市场情况补交地价。1、简述中国城市土地市场构成及类型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主体:国家、土地使用者。客体: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企业改制土地入股和授权经营也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是一个垄断性很强的市场)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土地使用权租赁市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有承租

17、人向出租者支付租金。土地使用权抵押市场2、简述土地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的区别和联系土地以其自然固有的属性供给人类利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称为土地的自然供给。特点:供给无弹性。影响土地自然供给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地貌条件、土地有用性和合乎经济开发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土地经济供给,是指土地在自然供给及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特点:有弹性。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各种土地的自然供给量、人们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交通运输条件。需求的改变。二者的联系:经济供给以自然供给为基础。3、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所研

18、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吸引作用,韦伯探讨了运费、劳动力成本和集聚三个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第一阶段,假设劳动费和聚集因素不起作用,研究运费因素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素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分布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素的作用时,工业分布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七、论述题 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 土地计划利用是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1)市场自身的局限性 - 市场失灵 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信

19、息不完全的存在,市场配置具有其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实行土地计划利用。(2)土地自身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的自然属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土地位置固定和质量差异的特性,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土地必须实行计划利用。土地的经济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以确定数量有限的、适合某种用途的土地的利用方式;土地不同用途之间的非合理性转变往往产生巨大的浪费和损失。(3)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要求土地必须计划利用 。2、如何完善

20、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来看,(1)应该使土地权属具体化,即要将现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形式,具体落实到每块土地上;(2)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或代表。作者认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原则上应由独立核算的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来充当;(3)土地的集体所有者组织除应拥有比较完整的土地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外,还应拥有比较完整的土地处分权,即出卖、出租、出包、入股、抵押等权能,以便使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所有权权能能够比较充分地实现,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从而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及顺畅地流动和集中。从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方面看,(1)应该明确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既不能否认农民对土地

21、承包权的要求,也要使承包经营权变成真正的使用权;(2)完善承包经营权的权能结构。应将承包经营权应有的买卖、转让、入股、转租、抵押等各项权利完全赋予承包经营权的内涵,使之成为一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以利于土地使用权权利的充分实现。(3)土地承包期长期化。制定一个较长期限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土地使用权的根本保证。(4)使承包经营权债权物权化。(5)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能够发挥土地市场的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 影响土地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凡是影响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或影响地租收益和土地还原利率的一切因素都是

22、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我们把这些因素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三类。(1)一般因素。指影响土地价格的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因素,它对土地价格的总体水平产生影响。它包括: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决定土地市场的形态、土地供给及利用方式等,因而决定地价。城市规划 土地因其用途和利用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收益能力,即地租水平,而决定土地用途和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市规划。同一宗土地,规划为商业用途,其地价水平一般高于居住用途。 城市性质与宏观区位 城市性质不同,土地价格的总体水平也不同。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向和形式,决定了土地的总需求,从而影响地价总水平。同时,土地所处的宏观区位不同,

23、其价格总水平也不同。如处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城市地价总水平就不同。 土地利用计划 土地利用计划影响土地的供给,进而影响地价。 土地相关政策 主要有房地产开发政策、地价政策、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单一或综合实施,对地价影响较大。 人口状态 主要包括人口素质、人口密度和家庭人口结构等几方面。人口密度越大,家庭越小型化,土地需求就越大,地价水平就越高。人口素质好,地价就高。经济发展状况 主要指经济发展速度、财政收支状况、储蓄投资水平、居民消费能力等。经济发展越快,一般地价水平越高。社会安定状况 主要指国内政治局面、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国际环境状况、社会治安状况等。

24、一般情况下,国内政局稳定、国际上和平与发展在为主流,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地价水平就上涨。 (2)区域因素。区域因素是指对区域地价有总体影响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它包括: 位置 区域位置指该区域在市场中所处的经济区位,它用时间和空间来衡量。一般地讲,与正效应因素(如商业中心)距离越近,地价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基础设施条件 主要指对外交通、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用事业服务设施的好坏和设备程度。 规划限制 城市规划对地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的土地利用性质、用地结构、用地限制条件等方面。 环境质量 主要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包括地质、地势、水文、风向、社会治安、居民素质、

25、人地比例、景观等。(3)个别因素。 个别因素是宗地本身的条件和特征对宗地地价有影响的因素。如宗地面积、位置、形状、临街宽度、宗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状况及规划条件、土壤肥力和地质条件等。土地用途不同,各因素对地价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如宗地位置和临街宽度对商业用途特别重要,而地质条件和土地规划限制则对居住用地影响很大。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 (1)级差地租: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但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仅是形成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因为它是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自然基础。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是由于

26、这种有限的优越自然条件被部分经营者垄断,因而能获得持久而稳定的超额利润。而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条件下,这部分超额利润就要转化为级差地租,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级差地租因为形成条件的差异分为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土地肥力的差异和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差异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即为级差地租。 (2)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由于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成为其他部门向农业转移资本的一个障碍,如果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资本就不能转向农业部门,即使最劣等的土

27、地也是这样。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农业中能够形成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实体)的条件。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使超额利润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并使之转化为绝对地租的原因。(3)垄断地租: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某些土地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能够生产某些特别名贵又非常稀缺的产品。这些产品就可以按照不仅大大超过生产价格,而且也超过其价值的垄断价格出售。 这种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对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所有权,因而转化为垄断地租,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 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土

28、地利用中,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分区,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各功能区的形成是城市土地区位利用的结果,可以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供指导。因此,城市土地功能分区是指导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1)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布局设想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即圈层说和级差地租理论认为:距市中心越近的圈层土地面积越小,级差地租越高;而不同行业支付地租的能力不同。根据城市内各种不同功能单位支付地租的能力曲线,可以划分出其各自的合理分布范围。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5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a、圈层布局设想b、三维布局设想c、扇形布局设想 d、多核心布局设想e、多中心布局设想(2)以成都市的城市规划为例20

29、04年成都市正式启动了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的修编,完成了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基本确定了成都市空间发展的总体格局和战略方向. a、范围:在此次总体规划修编中,城市的规划范围将由以往的三个层次简化为两个层次,即为成都市区(市区)和成都市除市区以外的市域。其中成都市区面积将由以往的598平方公里扩大到3681平方公里,整整扩大6倍,包括中心城区、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双流、温江、郫县。b、布局:“一核”变“三核”:变“圈层式”为“扇叶式”。新总体规划制定并积极实施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决策,着力建设城东和城南两个副中心,将原有的一个“核”变成三个“核”,城市结构

30、将由现在的密集“圈层式”向疏密结合的“扇叶式”、单一中心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根据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全市被划分为三个圈层:五城区及高新区为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华阳、双流、温江、郫县等7个城市组团为近郊区,并与中心城共同构成成都的主城区;远郊区则包括都江堰、邛崃、彭州、崇州、金堂、大邑、蒲江、新津四市四县。c、结果:修编工作完成后,成都市将按最新总体规划发展生产。一方面着力打造6个城市片区中心,拉开城市结构,重点发展南、东、北三个新城;另一方面,今后的旧城区(主要是中心城)将以CBD功能为主,发展写字楼、商务楼等,而原来旧城区的一些行政机关、居住区域将往周边区域拓展,以疏解城市功能,带

31、动新区发展。另外,目前的120多个工业开发区将逐步外迁,并通过整合、合并等形式整合为20多个工业基地。总之,通过新一轮修编成都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将日趋完善,城市结构更加优化,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1)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级差地租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产生的原因是

32、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级差地租包括级差地租(由于土地肥力差异和距离市场远近而形成)和级差地租(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形成)。 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垄断地租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用转化成的地租。其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者拥有对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所有权。尤其是,随着城市土地的日益稀缺,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性不断增强,垄断地租成为建筑地段地租的主体部分。(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地租 社会主义级差

33、地租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级差地租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仍然存在着。由于其形成,有各种不同因素在起作用,因此在分配时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一、在提及所有制条件下,级差地租主要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级差地租主要由承包农户所得;由于国家进行了投资和建设,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的一部分应归国家所有。二、在土地国有制条件下,级差地租因全部归国家所有;级差地租主要归土地使用者所有,国家也应得到一部分。 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社会主义制度下,绝对地租是客观存在的。原因:农业的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并要求在经济上加以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3)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在我国

34、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运用 地租范围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由于地租的存在,即土地所有权要在经济上得到体现,因此土地必须实行有偿使用。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或挂牌。金融、商业、房地产、娱乐、旅游等经营性、盈利性用地或其他有竞价条件的用地,都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 要体现土地的级差地租,实现土地产权主体的合法利益,必须使土地产权明晰化,尤其是农村集体土地。由于目前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即土地所有权主体也不够明确,甚至存在真空状态,以至于所有权收益得不到完全体现,甚至遭受侵犯。 区位利用效益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城市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为促进土地向其最佳用途方向转变,

35、以使土地获得最高的级差收益,必须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加速土地的流转,从而可以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9、马克思主义人地关系与人口经济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1)首先提出了“两种生产”、“两种关系”、“两个基础”的原理。2)揭示了人口经济的发展规律,即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规律,也就是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3)指出了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和人口经济的决定作用。指出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积累规律所决定的。4)认为人口发展只有相对的人口过剩,不存在人口绝对过剩。5)预见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发展必须与物

36、质生产相适应,所以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2、论述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在我国实施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内涵: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带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土地集约利用形式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从土地利用的全过程来看,土地报酬是随着单位面积土地上劳动和资本的追加投入,先递增然后递减;如果出现科技与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使土地利用在生产资源组合上进一步趋于合理,则又会转向递增。而一俟技术与管理水平稳定下来,将会再度趋于递减。土地肥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土地合理利用条件下总的趋势是递增的,但若利用不当也会

37、趋于下降和衰退,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主导作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要正确地认识投入,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 大量的投入,如果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达到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入,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按照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求得所有投入的最佳量。主要途径有:1优化用地主体结构、布局模式和区域分布,力促土地合理利用(1) 调整用地主体结构。(2)优化用地布局模式。(3)优化用地区域分布。2.强化新增用地总量控制、指标前置控制和事后监督管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总量和提高集约利用水平(1)强化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2)强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前置控制。要根据不同的用地类型,制定相应的

38、集约用地控制指标,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指标作动态调整。强化新增建设用地事后监督管理。事后监督管理是指用地主管部门在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审批后,对项目建设的进度和竣工验收增强监督管理,确保事前指标控制的效果。3.用好农村闲置宅基地、城镇闲置地和企业闲置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整理与改造。(2)推进城镇闲置用地的改造与整理。(3)推进闲置企业用地的回收与转让。4.提高单位用地的要素投入、建设指标和经营运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已利用土地的使用质量(1)提高单位用地上的要素投入。(2)提高单位用地上的建设强度。(3)提高生产经营的运作效率。5.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统筹土地利用

39、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变土地利用的单一功能为综合功能 (1)注重建设用地的多功能综合利用。(2)注重非建设用地的复合利用。3、论述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利用战略存在主要问题:总体:1 土地过垦,后备资源不足2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肥力下降,土地环境退化3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4用地结构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城市土地:1城市用地规模失控2城市用地结构及布局不合理3城市用地集约度偏低,土地利用产出效益低4城市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城市存量土地闲置严重5生态恶化可持续利用战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制定可持续利用规划 加强农业用地管理(用地养地相结合,合理调节农业结构,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加强非农业用地管理(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调整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合理开发旅游用地,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维护好城市土地系统的生态平衡,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调整好城市土地结构和布局,发挥好土地最大效益 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严格城市土地管理 协调农用地和非农用地的关系 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