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11813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引子一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舒尔茨指出,在美国经济半个多世纪的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舒尔茨还指出,从1919年到1957年,美国38年的生产总值增长额,49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 萨卡洛普洛斯分析了61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与个人教育投资)状况,发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20世纪60年代的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为15,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为20;70年代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3和15。这位经济学家指出,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意义尤为重大。引子二 舒尔茨和哈比森的两段话舒尔茨断言:“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

2、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说:“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显而易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提出的问题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战略来促进经济发展?第三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人力资源1.1 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Hum

3、an resource),又称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存在于人的身体内的,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的质量因素之和。 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发挥出来,就是现实的劳动生产力舒尔茨认为,增加人力资本的好处是提高处理不确定状况的能力。 真正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质量和劳动生产技能的差别是后天造成的。这种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等各种渠道获得。为获得这种后天的生产能力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包括直接的支出、因接受教育和训练而放弃的收入和为寻找、迁移到较好的环境中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因为这些成本与提高人的生产能

4、力有关,所以被叫做人力投资。 1.2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理论背景1.2.1亚当斯密(ASmith)亚当斯密(ASmith)在国富论中就明确把劳动者的才能看作是资本存量的一部分,他指出“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象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这段话很清楚地说明了劳动者才能的获得是投资的结果,而且其成本就是该劳动者接受教育或培训期间的花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基本内容中发展起来的

5、。 1.2.2舒尔茨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的主要贡献舒尔茨对农业发展潜力的分析是根据一种均衡观点。它是传统生产方法与现有更有效的方法之间的差距,创造了动态发展必需的条件。舒尔茨用这个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政策和它们对农业的忽视,提出了详细的批判。舒尔茨是把教育投资如何能影响农业以及整个经济的生产率的分析系统化的第一人。 瑞典皇家科学院告舒尔茨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1)1960年当选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就职演说。刊登在1961年3月的美国经济评论。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他认为在传统经济学中,资本实际上由生产活动中的

6、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所构成。“虽然包括马歇尔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的此处或彼处也看到人力投资的现实意义,但人力投资却很少被纳入经济学家的正规的核心内容之中。”舒尔茨认为不包括人力资本的资本概念是不完整的。人力资本投资能有效地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就像投资于厂房和机器设备一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 舒尔茨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2)一些国家虽然拥有肥沃的土地却非常贫困。如尼罗河沿岸的冲积地与入口处、印度南部,另一些国土地贫瘠,但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加强研究和谷物轮换耕种等经营方法,使土壤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欧洲和日本。“芬兰最初的土地产量比苏联西部

7、还低,但是,今天芬兰的耕地是一流的。日本最初的耕地比印度北部还要贫瘠,但如今绝对是优质的。”还有一些国家本来土地条件就很好,通过人力资本,农业生产率一直很高。如美国。“从1933年到现在,粮食面积减少了3300万英亩,但粮食产量却增加了3倍”舒尔茨的理论从二个方面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1)一是扩大了资本涵义,改变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资本总是有形的、物质的观点,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二是对现代经济增长作出了新的解释。在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前,发展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经济领域内若干总量之间关系的考察,以确定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目标的条件。但是,一些研究者发现,不同的国家在相同的投资额

8、和相同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比的条件下,所实现的经济增长却有较大的差异。其表现主要在于各国投资量与产出量之间很不一致,这说明除了物质资本方面的原因外,还与劳动者的素质有密切关系。后来,丹尼森(EDenison)、肯德里克(JKendrick)等就用人力资本的贡献说明美国经济增长中无法用物质资本的增长来解释的部分。舒尔茨的理论从二个方面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2)丹尼森通过对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字进行考察和分析发现,在1929年至1969年间,知识进展在总增长中占到27.6,高于劳动力完成的工作量所占的25.8的比重,这种情况在1949-1969年间更为明显,前者占30.9,后者占24.9。丹

9、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丹尼森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知识发展、政策影响、生产要素质量变化等部分1.3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n 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费用n 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n 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用n 用于安排国外移民入境的费用1.4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1.4.1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19401960s期间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舒尔茨认为主要原因在人力资源的差异,日本和西欧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在战争中保存,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低,所以外资利用效果不同1.4.2 亚洲

10、“四小龙”与南亚国家发展效果的比较四小龙和南亚一些国家的教育发展1.4.2 亚洲“四小龙”与南亚国家发展效果的比较(续)四小龙和南亚一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4.3 结论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强调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有的甚至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5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数量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大量的人力资源处于不得其用(Under-utilized)的状态,这就涉及到人口与就业两方面的问题质量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教育、信息传递、卫生保健等涉及劳动力质量提高的行业很不

11、发达,和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明显特征。因此,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1.6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1999/2000年各国公共支出占GNP的比例1.6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续)中国1995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第二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2.1 世界人口的增加(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1990年)2.2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 2.2.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的结果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人

12、口增长率。 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1.6%,发展中国家为1.9%,发达国家只有0.7%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中国13亿人口,印度、印尼、巴西、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人口都过亿,单中国和印度每年就给世界增加2500万人口。当然,中国已经为世界人口增长率下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的人口增长已从19801990年的1.5%下降到19901997年的1.1%。撇开中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要高得多,每年均在2%以上2.2.2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趋势 按目前的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口每35年翻一番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50年,如果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能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将达80

13、亿,否则将达120亿新增的人口中,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以上在亚洲(南亚)2.3 人口转变2.3.1 何为人口转变三个概念:出生率是指每千人的出生人数,死亡率是每千人的死亡人数,人口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差额,按照惯例,人口增长率一般按百分率计算。例如,假定某个国家在一个给定年度期初拥有1000万人口,在这一年中有40万人出生,15万人死亡;并且假定净国家间迁移为零,那么年底的人口数量将达到1025万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分别是39.5、14.8和2.47%。 按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人口增长和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

14、即称为人口转变2.3.2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食物来源、自然灾害、战争、疾病导致高死亡率。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死亡率下降。但生产的迅速扩张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社会保障制度空缺以及人类生育观念尚未改变,出生率仍较高。 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现代生产技术对低素质劳动力排斥,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抚养子女成本的上升等等因素,促使人们改变生育观念。而现代节育技术和方法的发明和普及,也为降低出生率创造了条件。 2.3.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1) 人口转变不仅适用

15、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同发达国家第一阶段1950196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居高不下。但并没有很快进入第三阶段。死亡率下降是由于医药卫生与保健事业的发展。但这种变化并不是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前提,而是借助国际援助等外力实现的。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缺少社会和经济动因的诱导,生育观念和行为无改变。 2.3.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2)1960s中期以后发生分化为A、B两大类型。 A种类型中,现代化控制死亡的方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到一起,导致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同时下降,死亡率不到1%,出生率下降到2%

16、3%。在这些国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哥斯达黎加、古巴和智利等国家,这些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B种类型。这些国家长期贫困,生活水平低,死亡率除了在初期迅速下降外,并没有进一步下降。而且,低生活水平导致高出生率持久存在,从而使人口增长率停留在较高水平上,比如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仍然停留在第二阶段。2.3.4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人口爆炸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被拉长,渐进的人口转变没有导致人口爆炸发展中国家由于借助外力,第二阶段缩短,因而出现了人口爆炸2.4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2.4.1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1

17、)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人口原理。马尔萨斯的分析以“两个公理”为前提: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生育)。他认为这是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他的结论是:“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为了维持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的平衡,他提出了三个命题:“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2.4.1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2)马尔萨斯对经济发展持悲观看法: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一国财富的增加丝毫无助于改善穷苦劳动者的境况。而穷人的生活水平即使得到改善,

18、人口的增加又会使他们回到贫困状态。所以,从长期看,人均收入有一种下降的趋势。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马尔萨斯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符合工业革命前的情况,他对人口过剩后果的分析也具有警示作用。但是,他的理论前提:技术水平不变和人类永远无法控制生育,则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马尔萨斯的分析完全忽视了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2.4.2人口陷阱理论的观点(1)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陷阱理论(The theory of Population Trap)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人停滞不前的原因。按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人水平又会退回到

19、原来的水平上。他们认为,只有当投资规模足够大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人均收人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在没有达到这一点之前,人均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模投资。 对“人口陷阱理论”的批评:马尔萨斯及其追随者忽视或者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技术和社会进步使一国避开人口陷阱2.4.2人口陷阱理论的观点(2)马尔萨斯的人口命题和现代的“人口陷阱理论”都把人口与经济增长绝对地对立起来,对人类的未来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它们共同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技术进步会打破“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科

20、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使收入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人类自身再生产也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理智。 上述人口陷阱理论虽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但它所揭示的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成长的约束关系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还是有意义的。2.4.3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思路:把子女视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 与其他商品一样会带来满足。如果把其他商品视为一个总体商品而名之为A,把子女这个特殊的商品名之B,则如何根据收入水平在商品A和商品B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以求得最大的满足,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显示一般生活享受商品数量和子女数目之间的主观选择。子女价格=(直接成

21、本+机会成本)预期收入 直接成本是家庭养育子女的直接投入,它包括生育子女的花费以及为了满足子女生存所提供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投资,同时还包括家庭为子女受教育而支付的费用。 机会成本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照料子女时所放弃可能带来的收入。预期收入包括子女在成年前为家庭带来的收入和父母年老后所负担的赡养费用。 微观生育理论的图解efgI2I3I4hOC1bbdbChildrenI1G1G2G3aacOther goodsn 上述的生育决策微观分析颇符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状况。发达国家生育率之所以很低是因为养育子女的成本很高(1)高度竞争的环境增加养育孩子的直接成本(2)妇女受教育水平较高

22、,增加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3)医疗条件优越,儿童死亡率低(4)封建传统观念比较单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追求“及时行乐”n 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则居高不下。这是因为:(1)教育落后,对子女的智力投资少,减少了直接成本(2)妇女就业机会少,减少了机会成本(3)社会保险制度不普及,不能不“养儿防老”(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传统观念2.4.4 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1) 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扩大妇女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2) 提高各级正规学校教育的个人学习费用,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私人费用。3)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险制度。4) 建立一套计划生育的奖惩制度2.4.4人口增长对经济

23、发展的积极影响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口增长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促进创新的发生。从需求看,一定密度的人口对生存环境造成适度压力,促使人们发明新的制度和技术来缓解这种压力。从供给方面看,只有当人口达到相当数量时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涌现,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是创新的基础。 从较长的历史时期看,人口增长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例如欧洲从公元1000年到13世纪中叶的巨大社会变迁,就主要依赖于人口增长及其规模。较大的人口绝对数量是日益增多的贸易和随之发生的城市扩张的基础,而城市扩张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贸易对庄园经济的替代。另外,人口增长还放松了对城市农奴的束缚,因而对提高人类自由也

24、有所贡献。 第三节 就业与经济发展3.1 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尤其是资本积累能自行解决就业问题。但事实证明这一观点站不住脚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途径*3.1.1 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途径充分就业是减少贫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最有效的策略。劳动是分布最广泛、最均匀的生产要素。失去就业机会对劳动者意味着失去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将直接导致个人或家庭的贫困。 改善就业,对现有生产力更充分的利用,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发展中国家缺乏物质资本的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二战后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25、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上的需要: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衣食足而后知礼节”。王小波:“世界上只有两种问题,一种是没饭吃饿出来的问题,一种是吃饱了撑出来的问题。”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如解放军在东山岛进行军事演习时台湾人储藏水和食物 归属与爱的需要 :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鲁宾逊遇到海难,独自来到一个小岛上时,他做了些什么?网络歌曲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别说

26、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极受高校学生欢迎,点击率颇高 尊重的需要: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如古代科举考试的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落榜的张继写枫桥夜泊。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如熊彼特的企业家“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 ;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欢乐 ” 3.2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状况3.2.1 劳动力供给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增长率1950s为1.6%,1960s为1.8%,1970s为2.2%,1980s为2.2%,1

27、990s为1.8%,而同期发达国家为0.9-1.2%1970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总数为10亿,1997年为23亿,2000年为25亿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率过高3.2.2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1960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失业19601970197319801990就业(百万)507617658773991失业(百万)36.448.854.165.688.7失业率(%)6.77.47.67.88.2失业加就业不足(%)2527293.2.3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高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新的技术进步往往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大量的失业还引发

28、了一系列社会问题3.2.4失业的特点与形式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情况与发达国家很不相同:1)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局限于城市,农村基本上不存在失业问题;但发展中国家不仅城市失业问题严重,而且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2)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是公开性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既有公开的,也有非公开的,而且非公开失业比公开失业更为严重;3)发达国家的失业类型比较单一,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则呈现出多样性。把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即在一起统称为劳动不得其用。如果把公开的失业叫做狭义的失业,那么可以把劳动不其起用叫做广义的失业。按照广义失业,LDC的失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或种类:1) 公开的失业(open unemp

29、loyment)。这种失业主要是指非自愿失业,它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时间里(如一个月)积极的寻找工作但却找不到工作的劳动者;2) 就业不充分(underemployment)-指那些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能够并愿意工作的时间劳动者。他们虽然在统计上不算失业,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时间是不充分的。例如,一个劳动者一天能够并愿意工作8小时,但由于工作机会的缺乏,实际上只工作4小时,这种工作常被称为半日制(part-time job)。3) 伪装的失业(disguised unemployment)。这类企业完全被掩盖起来了,劳动者表面上在就业,实际上与失业无异。也就是说,这种劳动者从现象上看的确是在工作

30、,而不是闲置者,或在工厂做工,或在政府部门上班,或在农场参加田间劳动,但是,他们的工作只要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或者说只要更少的人就可以完成。譬如说,一个工厂只要100个工人就可以完成的生产任务,现在却雇佣了300个工人,其中200个工人就可以说是伪装的失业,他们实际上什么也不生产,把他们解雇掉,也不影响工厂的生产。4) 隐蔽的失业(hidden unemployment)。这是指有些人因无工作可做而选择非就业的活动。a) 有些人受过一定教育后本来想参加工作,但因就业机会缺乏而被迫继续上学。b) 有些妇女本来愿意参加社会和经济活动,但因传统风俗习惯和道德因素,他们找不到工作机会而不得不围着灶台

31、转。结果,教育和家务就成了“最后的雇主”(employers of last resort)。5) 提前退休(prematurely retired )。这种现象在政府部门十分明显,并有上升的趋势。在不少国家,尽管寿命在延长但退休年龄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这种变相的失业形式在我国非常严重。现在,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甚至政府部门,中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特种行业50岁;女职工在45岁就被要求退休。如果按照美国66岁退休标准,那么,这些被要求提前退休人员实际上还可以工作10多年。这么多年等于处于失业状态,但不被统计为失业。6) 无生产性

32、(the unproductive)本来是有生产性的劳动者,但因补充型的物质资源不充分,生产率极低,生产出来的成果甚至还不能补偿他们的生活必需品。7) 健康受损(the impaired)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可以作全日工作的劳动者,但营养不良和卫生保健差而四肢乏力,以致不能作全日工作。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把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放到世界各国之中去比较,中国只有4亩多一些,美国827亩,英国245亩,法国290亩,日本15亩,澳大利亚1470亩,巴西55亩,加拿大1866亩,韩国15.5亩,俄罗斯423亩,中国台湾10.8亩。到2000年为止,英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仅为15,日本、韩国和台湾省

33、的比率分别为5.2、11.6、8.3,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每户所经营的耕地规模分别可 以达到490、20、26、20亩,远远大于我们每户目前24亩的经营规模。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农户,其34,甚至更多的收入来自于非农业的兼业收入,从事农业的收入只占其收入的14以下。而我们现在近些年来全国劳动力的50还在搞农业。这样多的劳动力在这样少的土地上生产,很难实现收入的持续提高。 中国的就业压力按人口年龄结构推算,2000年到2010年,中国19-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到.亿,年均增加万。但与此同时,全国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只有800万。在今后的一个相当长时间里,我国就业压力十分严

34、重。2005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新增加9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实际城镇失业率估计超过。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压力将更加严重。全国7.5亿就业人员,有4亿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而从事第一产业的3.5亿就业人员,至少还有1亿多需要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就业压力将进入新的高峰期,并对改革、稳定和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的失业问题将长期困扰21世纪初叶的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最核心的课题。3.4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政策3.4.1发达国家的凯恩斯主义的就业政策 20世纪之前,由于发达国家的就业问题还不突出,就业理论

35、的核心是“萨伊定律”。因此,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世纪30年代爆发大危机,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认为,就业量取决于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成为常态,导致了生产过剩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 解决失业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开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3.4.2凯恩斯主义的就业政策在发展中国家遇到挫折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与发达国家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

36、是缺乏物质资本,产业结构欠发展,市场体系不健全。通过扩大总需求增加就业的措施在发展中国家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20世纪50、6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结果反而导致通货膨胀,对生产和就业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且,80年代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就业政策在发达国家也不再奏效。 3.4.3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政策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应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失业人口问题。 纠正要素价格扭曲。存在人为压低资本价格的现象,这就刺激了企业少用劳动、多用资本。为了增加就业,应该避免实施利率限制、外汇管制等价格扭曲政策。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建立和

37、完善劳动力保障体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有优势第四节 教育与经济发展4.1.1 定量分析舒尔茨和丹尼森的研究表明,教育对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33%(1929-1957)和20.6%(1929-1969)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其他投资的收益率4.1.2定性分析教育有利于经济发展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对同样岗位而言)增加教育投资可以更好满足不同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经济结构变动(对不同岗位而言)能够推动人力资本积累,加快知识、技术、理念的传播,促进科

38、学、技术、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有助于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教育还有广泛的社会效益,也能推动经济发展包括预期寿命、传播文明、对妇女的教育(妇女对孩子影响大,增加工作机会,减少生育)4.2 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4.2.1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育成本收益分析开始流行起来。成本收益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一个社会。首先,我们来讨论个人的收益与成本。如果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生产技能,从而增加了产出和收入,那么,这种增加的收入就是他的教育收益。一般来说,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收益就越大。这种关系可以用年龄收入曲线表示。1000050000600004000030

39、00020000年收入102030405060年龄文盲小学毕业生中学毕业生大学肄业生大学毕业生图9-1. 具有不同教育程度的年龄-收入曲线在图9-1中,横轴表示一个人的年龄,纵轴表示他的收入。从图9-1中看到:第一,受教育越多的人,年龄收入曲线越高;反之则越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收入是最低的,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是最高的。第二,每条年龄收入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到50岁左右,收入达到最大,这说明一个劳动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收入水平。第三,图9-1还表明,文盲在年龄很小时就挣得收入,但起点收入很低。随着教育级别的提高,获得最初收入的年龄就不断变大,但起点收入也在增加。 发展中国家工业国a报酬率10

40、2030中等高等中等高等最大的扭曲资本的机会成本私人报酬率社会报酬率图9-2 教育投资报酬的水平与国别分类Source: Meier,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323.初等4.2.1 教育投资的私人成本和收益分析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 教育的私人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教育成本C与教育收益V的比较上述方法的缺陷是贴现率r的选择有随意性。r可以是银行存贷款利率,或者投资的一般回报率。 4.2.1教育投资的私人成本和收益分析如果BC,则教育投资是有利的如果BC,则教育投资是不利的确定教育投资是否处于最优状态,要计算内在收益率,它是贴现成本

41、之和与贴现收益相等时的贴现率,即 =4.2.1教育投资的私人成本和收益分析i是内在收益率。出教育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与其他的投资收益率(证券、存款、房地产等)比较,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则教育投资就是合算的4.2.2 教育投资的社会成本和收益分析方法与私人的分析方法相似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中包含税款,即这里的收益是税前收入;教育投资的社会成本除了私人教育成本以外,还包含公共教育支出。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法用收入来表示的,因此计算出来的社会收益率低于实际的社会收益率。 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税前收入/(因上学而牺牲的收入+对教育的公私支出)4.2.3 发展中国家与发

42、达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比较展中国家对任何等级的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都高于10%,超过其他经济部门投资收益率的一般水平。说明人力资本的稀缺程度 越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越高。这符合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随教育程度的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逐渐下降,也符合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受益率。因为大多数国家对教育进行补贴 妇女的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男性4.3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4.3.1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现状二战前,发展中国家语言、文化和教育等受宗主国的支配,少数精英逐渐被宗主国所同化,而广大民众则没有或很少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二战以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

43、对教育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改革,大力普及学校教育。在国内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1970-1995年,成人文盲率从57%降低到30%1980-1997年,中等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教育公共支出占GNP的比重从3.5%提高到了4.1%,初等教育净入学率从78%提高到了89%,中等教育净入学率从53%提高到63%4.3.2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1)教育反映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未来收入和发展前景。因此,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持社会平等的重要条件。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

44、的巨大差距。农村教育被排斥在投资重点之外。个人或家庭不可能对教育进行大量投资,所以发展中国家农村儿童的辍学率很高。农村教育的落后造成人才匮乏,抑制了农村发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收入差距也导致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少,导致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低竞争力和低收入,产生新的贫困。 (2)教育内容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号还是形成人力资本?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内容普遍十分落后和陈旧,教育与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脱节,对学生操作能力、应用技术能力、创造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十分欠缺。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教育内容、课程安排大多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衡量教育

45、发展成就的标准是国际学术标准,而不是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选拔人才的机制,没有能充分发挥其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3)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尚处于比较低水平的时候,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的优先投入是增进社会平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保障。经验研究也表明,初等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在各种教育中都是最高的。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结构过于偏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迅速增加,一方面挤占了基础教育经费,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找不到工作,即所谓“知识失业”。知识失业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学历竞争,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4)智力外流智力外流也称人才外流,指受过教育的有技能的人才,主要包括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从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母国迁移到他国定居和工作每年印度流入美国的科技人员10万人左右,相当于印度政府每年为美国支付近20亿美元的教育经费两种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是智力外流的动因工资差异是从何而来的两种解释:一是物质资本存量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