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译名规范化问题探讨——基于知网数据%281999—2021%29.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80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译名规范化问题探讨——基于知网数据%281999—2021%2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译名规范化问题探讨——基于知网数据%281999—2021%2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译名规范化问题探讨——基于知网数据%281999—2021%2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国际际中中文文教教育育”学学科科译译名名规规范范化化问问题题探探讨讨 基于知网数据()周智婉王辉(.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浙江 金华)摘 要随着国际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学科名称经历了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的更替 名称的改变体现出学科内涵以汉语教学为内核内涵范围持续扩大包容性不断增强 然而学科名称至今没有规范、统一的英文译名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量化分析学科英文译名的使用情况结合使用实际和本学科在不同时期的性质特点探究目前学科译名存在的问题探索贴合三个学科名称概念内涵的合理译名并探讨译名规范化策略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2、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译名规范化策略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中文也加速走向世界 世界各国学习中文的人数日增月盛目前已有 余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新中国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对外汉语教学、世纪初的汉语国际教育和新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名称的不断变化根源于学科内涵的发展 然而由于对学科内涵的发展脉络缺乏清晰的认识等原因学界至今没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酌定各自的规范译名译名乱用混用的现象比比皆是 本学科译名的使用不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3、面:其一表现为一对多即一个学科名称、一个概念意义对应多个译名其二表现为多对一即不同学科名称、不同概念对应同一个译名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本文的讨论重点即“同名异译”由中国知网检索发现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同一个学科名称的不同译名多达十几种 文章著者对学科译名的使用缺乏规范引导学术刊物对学科译名的统一使用也未引起足够重视不少刊物存在对同一学科名称采用不同译名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由不明学科内涵而导致的译名共用具体表现为汉语国际教育对对外汉语教学英文译名的借用及国际中文教育对汉语国际教育英文译名的借用 规范译名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学术探讨和交流的基本前提

4、学界应当予以足够重视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检索平台以“篇名”为检索条件以“中文学术期刊”为检索范围进行文献检索得到篇名中使用“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三个学科名称的文献数量 依据检索结果进一步筛选有英译标题的文献摘录得到“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各自的译名条目及数量 选取出现频率前十的英文译名(“国际中文教育”共收集到两个英文译名)基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性质特点和译名使用情况探析最切合三个学科名称、概念、内涵的译名并探讨译名规范化策略收稿日期基金项目 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中外联合专项课题“基于中文国际传播的语言传播理

5、论:转向与建构”()作者简介周智婉女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王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语言政策与语言传播研究 一、国际中文教育三个学科的译名使用情况基于知网 年至 年的数据检索得到篇名中使用“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三个学科名称的文献数量及带英译标题的文献数量如表 所示表 国际中文教育三个学科名称的使用情况标题日期学术期刊发文篇数带英译标题篇数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一)对外汉语教学知网()数据显示篇名中使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论文共 篇其中 篇带英文标题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前十位英文译名及使用情况如表 所示表 对外汉语教学译名使用倾向统计排

6、名英文翻译篇数 ()()表 数据显示“”()是用频最高的译名有 篇文献使用其次是“”()有 篇文献使用 排序靠后的译名的使用频率显著下降依次为“”(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汉语)、“”(教外国人汉语)、“”(作为外语的汉语教学)、“”(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汉语教学)、“”(外语教学)其中排位第七的译名“”中缺乏必要冠词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二)汉语国际教育篇名中使用“汉语国际教育”的学术论文共 篇其中 篇带英文标题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前十位英文译名及使用情况如表 所示对比表 和表 可以发现“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英文译名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对

7、“”的取代“汉语国际教育”排名前两位的译名用频相近分别有 和 篇文献使用 位居第一的译名“”以直译的方式将学科中文名称按词逐一译成英文位居第二的译名“”()曾出现于官方文件中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使用“”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并列出其简称为“”表 汉语国际教育译名使用倾向统计排名英文翻译篇数 ()()()位居第三的译名为“”使用数量陡降至 篇次 该译名实出于“国际汉语教学”的提法 排位五、六的译名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惯用译名(和 )反映了上文述及的多对一的问题 此类对新概念采取旧译名的现象缘于学科名称

8、变迁的内涵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两个学科中文名称的并存使用导致译名共用现象的产生 其余译名如“”“”“”“”则在上述译名的基础上添加“”一词以强调“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是语言教学虽具有一定的理据性但缺乏广泛的使用基础(三)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是近两年才正式使用的术语检索结果中篇名带有“国际中文教育”的期刊论文共 篇其中 篇带英译标题“国际中文教育”的英文译名及使用情况如表 所示表 国际中文教育译名使用倾向统计排名英文翻译篇数 表 呈现“国际中文教育”的两个译名依次是表(汉语国际教育译名排名)中排位第四名和第三名的译名可知“国际中文教育”正在使用的两个译名均取

9、自“汉语国际教育”以往使用过的译名 教育部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明确将“国际中文教育”译作“”二、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译名翻译问题及分析(一)核定规范译名的理据前提酌定学科规范译名之前需要澄清两个议题:语言教学中“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概念之分学科中文名称变迁背后的学科内涵发展脉络.语言教学中“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概念辨析语言教学界将第二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第二语言指在第一语言之后习得的任何一门语言强调语言习得的时间顺序其涵盖范围极大狭义的第二语言及外语均为其下位概念狭义的第二语言指在目的语国家中学习的非本族语外语指在本族语国家内学习的非本族语

10、广义第二语言与外语之间为主从关系狭义第二语言与外语之间为并列关系具体来看狭义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学习环境、目的语在当地的地位及学习目的三个方面在学习环境方面狭义第二语言的习得发生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者拥有大量自然的语言输入条件、充足的内化吸收时间和自由的语言运用机会 外语学习则受限于间断性的课堂教学在语言输入、内化和输出等方面不及第二语言习得在语言地位方面由于第二语言习得发生在目的语国家中因此该语言在当地必然具备一定的官方地位和社会功能 外语学习发生在语言学习者本国目的语在其本国具备的社会功能自然较弱在学习目的方面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通常是为了更好融入当地语言社团以及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经

11、济生活因此综合性学习动机较强外语学习的工具性学习动机更强一般由旅游、升学和就业等目的驱动.学科名称与内涵的发展脉络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实践先于学科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便积极展开汉语教学活动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吕必松提出了“把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来建设”的观点 年参加筹备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名发端于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继而国内 所高校作为试点开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新名词“国际中文教育”随着 年国际中文

12、教育大会的召开而现世目前学界对其内涵已达成基本共识:“国际中文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涉及全球范围的各类汉语教学既可包括国内面向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又可包括国外面向当地居民的汉语教学及面向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追溯历史可知最初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主要面向来华留学生结合上文的概念辨析可以确定彼时展开的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其作为硕士专业学位的提出是为了实现从“请进来”学汉语向加速汉语“走出去”的重要转变 汉语教学的使命从单一的语言教育转变为汉语国际推广 可见与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相较汉语国际教育强调让“汉语”

13、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开展汉语教学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面世涵盖了日益丰富的世界汉语学习现状 可以将“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及“海外华文教育”三者放置于“国际中文教育”框架下既保持相对独立的定位和特点又协同、融合发展共同形成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大国际中文教育”交叉学科理念和新发展格局 借助学科更名的时机可调整“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归属理顺本、硕、博三阶段专业的不同类别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教学者、学习者、目的语和教学环境(即谁教、教谁、教什么和在哪教)构成要素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厘清三个名称的内涵发展历程 从语言教学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来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者一般为中国

14、人学习者以来华留学生居多教学目的语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场所一般在中国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者可包括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华侨华人及外国人学习者为母语非汉语者教学目的语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教学场所是一般在海外 与“对外汉语教学”相比汉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范围均向外延伸教学场所发生了转移“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者可以是中国人、华侨华人及外国人教学对象可以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也可以是母语或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华侨华人及其后裔教学目的语是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或者介于第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汉语教学场所可以是在国内、海外或虚拟空间 从汉语国际教育到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对象和教学场所的范围明显扩大 可见国际中文

15、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名就中文表述而言相差不大但其内涵较之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二)学科名称的翻译问题和分析本学科译名主要存在两大症结:其一为同一学科名称对应多个译名其二为不同学科名称对应同一个译名 第一个症结表现为“一对多”即本文的重点讨论内容“同名异译”第二个症结表现为“多对一”是由学科名称内涵模糊而导致的译名混用 主要表现为“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混用同一英文译名 下文对三个学科的适恰译名逐一作出讨论以解决上述问题.对外汉语教学数据显示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诸多译名中“”()和“”()两个译名的出现频率远高于其他译名 可见这两个译名已为多数人所熟

16、知体现出约定俗成的特性具备一定的理据性 具体来看二者均彰显了“汉语教学”的学科本质主要差异在于对汉语的定位 将汉语视作“外语”则将汉语视作“第二语言”用频排名第三、八位的译名“”()和“”()之间的区别也在于此 两组译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法方面:“()”和“”()是动词短语“”()和“”()是名词短语 其次前二者作为动词短语强调学科的“汉语教学”属性后二者作为名词短语侧重其中的“教学”属性 值得注意的是“”和“”的英文缩写均为“”和“”的英文缩写均为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到英文译名的规范工作也包括对其缩略语的商榷核定其他译名均或多或少遗漏了对学科属性与特征的凸显如“”没能显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

17、学”属性“”表义过于笼统 既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也包括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教学“”是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但用作“对外汉语教学”的译名不甚妥当没有指明教学目的语“汉语”综上所述第一、二位和第三、八位两组译名均能体现学科的本质属性然前二者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通用性理应优先考虑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规范译名 由上一节的内容可知“外语”指在本族语国家中学习的非本族语“第二语言”指在目的语国家中学习的非本族语 结合学科发展脉络“对外汉语教学”侧重“引进来”即外国人赴中国学习汉语学习者在目的语使用环境中学习语言当时的汉语教学应当定位为“第二语言教学”因此“”()更切合学科产生的历史原因宜选作

18、“对外汉语教学”的规范译名.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由于“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中文名称相近对二者规范译名的商榷有必要结合其历史背景、具体内涵及使用倾向等因素展开“汉语国际教育”的译名使用倾向与“对外汉语教学”情况相似:虽然出现的学科译名种类繁多但是主要得到使用的为前两位译名“”和“”对“汉语国际教育”规范译名的讨论基本围绕该二者进行“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名称出现时间较晚译名主要有“”和“”这两个译名都曾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译名使用在“汉语国际教育”十个译名的数据统计中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三位 此即前文所提及的多个学科名称对应一个译名的问题是由学科名称内涵模糊而导致的我们认为将“汉语

19、国际教育”的规范译名确定为使用频率居第二位的“”更为妥当 该译名与居位首的译名“”用频极为相近可见学者及大众对二者的认可度相近 相较而言“”采取直译的方式虽简明直接但无法充分彰显“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内涵 还有译名“”()是对“”()的效仿 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创立英语学院为研究如何教授外国人英语而提出的学科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和 在专业层次设置和招生对象等方面有所区别但本质内涵均为教授本族语给母语非本族语者 此外官方文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也明确将“”()用作“汉语国际教育”的英文译名 足见“”()译名具有“”所欠缺的区别性、国际性和规范性更适宜用作“汉语国际教育”的译名就国际中文教育

20、而言我们建议将“”定作其规范译名 全球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模式蔚然成风教学环境已成为教师和学习者的自主选择 其教学对象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将针对华人华侨及其子女的汉语教学也涵盖在内 如今的国际中文教育以全局性眼光谋求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较以往任何阶段都更能凸显汉语教学的国际性即译名中出 现 的“”而 较“”而 言“”通过附加“”更能彰示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教育性质即语言教育是核心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也将“国际中文教育”译作“”我们认为应将“”确定为“国际中文教育”的规范译名总地来说厘定“第二语言”和“外语”概念内涵后能基

21、本明晰“对外汉语教学”的规范译名为“”()“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中文表述相近通过考察二者的惯用译名并结合其具体内涵可以得到“”具备国际性、规范性和区别性宜用作“汉语国际教育”的译名而“国际中文教育”是随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产生的新概念得到官方使用的译名“”在数据统计中也居首位凸显汉语教学的国际性的同时强调汉语教学的语言教学属性适合定作“国际中文教育”的译名三、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译名的规范化策略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其译名乱象亟待规范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严肃对待的议题 学科译名的规范化是定名不是译名 定名要遵循准确性、单义性、理据性、系统性、科学性、能

22、产性原则 本文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将学科译名规范化工作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政府机构层面、社会团体层面和群众个体层面对应译名规范化工作的三个阶段:规范译名的核定阶段、推广阶段及落实阶段 政府机构作为主轴在核定规范译名后还需高度关注后续阶段的施行、强化、监督、管控(一)政府机构层面.官方权威机构酌定学科译名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如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应在整治学科译名乱象过程中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 学科规范译名的确定首先要体现规定性 规定性强调专有名词的翻译中强制性大于任意性需要基于学科内涵和性质特点结合术语学的规范原则由专家团队讨论得到备选译名范围之后充分考虑社会群体的理解接受水平

23、和使用倾向选定译名 最后相关机构应确保发布译名的稳定性和不变性明确提出学科译名的使用规范.官方权威机构审定译名学科译名的缩略形式学科译名规范化需明确落实其缩略形式如上文提及“对外汉语教学”的英文缩写形式便存在一词两指的情况:“”可指“”或“”“”可指“”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缩略词都以其言简意赅、表达简洁高效的特点得到大众的频繁使用因此酌定学科译名的缩略形式是译名规范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明确统一的译名缩略词是推广和普及规范译名的强大助推力量(二)社会组织层面.适时修订通用型辞书普通英汉双语及多语词典应及时收录由官方权威机构核定的学科译名以推动规范译名的有效传播与推广

24、由于普通词典面向大众、使用范围较广受众包括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因此编者在收录规范译名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科译名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个别以往约定俗成、使用频率较高的其他译名帮助大众厘清规范译名和其他译名间的关系同时强化大众对规范译名的认识.创订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英双语专名及术语词典目前国内外出版有将英语作为外语、第二语言或国际语言教学的双语类术语词典如唐之远和 先后于 年和 年编著的同名词典英语教学术语词典 然而针对国际中文教育的专名及术语词典仍无迹可寻 编纂国际中文教育专名及术语词典不仅利于推动规范译名的落实、整顿乱用混用现象还能满足学界内部交流的需要帮助汉语教师团体建构知识和社会角色 词典的形式不限于

25、纸质词典还可囊括在线词典及专名术语翻译软件等在纸本基础上向网络化和融媒体化延伸、拓展.出版机构严格把关官方机构核定的学科译名发布后相关学术期刊、报纸及著作的出版机构应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加强对投稿及出版文章中相关专名英文翻译的审查筛查出译名使用不当的篇目后要求返修再审 目前部分出版社和学术期刊主要由兼职编辑从事稿件英文编辑的审修加工工作专业学者参与度较低 由于兼职英文编辑难以对包括国际中文教育在内的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审定时不容易把好关因而错译误译现象的文章仍有机会见刊 因此相关机构首先需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学科内专名术语英文译名的使用不可随意并在行动上提高对英文编辑或审稿人的遴

26、选要求避免在规范译名得到核定后传统的不当译名仍在使用(三)大众个体层面.专家学者起带头作用专家学者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提供的信息更易于被获取、接受和认同 要通过知名专家学者对规范译名的主动使用在学科内部初步普及规范译名、带动学界的意见和行动一致进而逐步推广至普通受众.科研人员强化规范意识论文英译标题在国际数据库收录和传播中有重要作用 研究者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翻译前严谨选择学科译名不随意使用硕、博士研究生导师要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对学生学位论文的内容质量给予高度关注同时要重视论文英文标题和摘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大众自觉使用官方核定及辞书标明的学科规范译名译名规范最终要取得效果需

27、要大众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提升大众的认知和能动性译名规范才会真正发挥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以上三个层面对应译名规范化工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范译名的核定阶段该阶段由官方机构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并参考社会意见得到兼具科学性、理据性和简明性的学科译名第二阶段为规范译名的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由各社会团体及组织起关键推进作用第三阶段为规范译名的落实阶段主要表现在群众对规范译名的具体实施和运用四、总结和启示伴随学科名称的更迭“国际中文教育”的使用将更加频繁然而这并不表示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确定规范译名无关紧要 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的概念或说法有其各自产生的历史原因、使用倾向、话语角度乃至

28、外延所指但并不改变汉语二语教学的属性 不同名称在特定语境中都可以使用都有其特定的使用价值有时甚至不可替代 因而厘定三个学科名称的英文译名有其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译名规范要考虑到相关译名的实际使用情况将社会大众的使用偏好纳入考量 应避免出现学术界认可的规范译名没有在民众中得到落实、辞书规定与实际使用各行其是的矛盾充分协调好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群众个体三个主体的相互关系实现译名规范化工作稳步推进 规范本学科译名不仅是为维护国内专名译名使用秩序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国际社会正确理解我国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及事业的性质内涵从而助力国际中文教育的国际话语传播参考文献陈昌义.“外语”与“第二语言”不能混为一谈 由两个术语的讨论引起的思考.外语界():.斯特恩.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王辉.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国际中文教育:问题与对策.语言教学与研究():.赵成新.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之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邵滨刘帅奇.说说“国际中文教育”.语言文字报():.陈大亮.术语译名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及其规范化.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李泉.:国际中文教育转型之元年.海外华文教育():.“”()(.):“”“”“”.:(责任编辑:邹德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