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县南村镇小城镇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建议书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11.2 可研编制依据11.3 编制原则11.4 主要研究内容21.5 项目背景21.6 主要研究结论4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供需预测与建设规模52.1 供应预测52.2 需求预测62.3 价格现状与预测72.4 建设规模及工期计划8第三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83.1 项目选址83.2 建设条件9第四章 热负荷确定与热媒选择124.1 热指标124.2 采暖热负荷124.3 热媒选择14第五章 热源工程17第六章 管网工程226.1 布置原则226.2 管网走向226.3 管网布置类型2
2、36.4 管网敷设方式选择246.5 管网热平衡和补偿器选择25第七章 换热站工程287.1 布置原则287.2 换热站规模的确定287.3 换热站布置307.4 换热站系统32第八章 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与调节33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69.1 投资估算依据369.2 建设投资估算369.3 流动资金估算419.4 投资估算结果419.5 资金筹措41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4310.1 结论4310.2 建议43附件:1、项目建议书编制委托书2、项目地理位置图3、设备明细表 第一章 概 述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名称: *县南村镇小城镇集中供热项目主办单位: *县南村镇人民政府
3、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项目实施范围:*县南村镇段匠村1.2 可研编制依据1、*县南村镇小城镇集中供热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2、*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3、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5、城市供热管网维修技术规程(CECS 121:2001)6、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7、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CJJ/T88-2000)8、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建城2005220号9、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26号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1
4、、现行有关规定、规范及政策1.3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举的方针,提高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2、以南村镇总体规划为指导,提高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水平;3、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现状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4、推广使用节能材料,提高供热管道保温性能,降低能耗指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建设条件、工艺方案、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1.5 项目背景1.5.1建设单位概况*县南村镇位于*市区南郊,东与城区钟家庄乡接壤,西与李寨乡、川底乡为邻,北靠市区和城区西上庄乡,南临大箕、犁川、南岭三个乡镇。境内太
5、焦铁路沿边而过,207国道穿越南北,晋阳、晋洛高速路横贯东西,是*县城的规划驻地和*省通往中原大地的重要门户。辖下东常村是*第一个党组织的发源地,冶底村是*第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晋普山“松林积雪”是*四大名景之一。全镇总面积88.6平方公里,其中中心镇区5平方公里,有38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耕地29834亩,43817口人。南村镇矿产资源丰富,铸造历史悠久,乡镇企业云集,以煤炭和铸造为主导产业,素有“煤铁铸造之乡”的美称,是全县最大的铸造业基地。现有煤炭、铸造、建材、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商业、信息和服务等工商企业343家,其中煤炭企业5家,铸造企业60家,规模以上企业有晨晖管业、金秋
6、铸业、世纪铸造和ADI集团等。改革开放以来,该镇曾先后被国家民政部两度授予“中国乡镇之星”,被科技部确定为“星火技术密集区”,被农业部评为“对社会贡献大的乡镇”等十余项国家级光荣称号,2004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之一。新时期新阶段,*县南村镇扎实推进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业明显进步、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得到实惠。去年,全镇实现总产值218193万元,民营企业增加值完成655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53元。目前南村镇全面加强农村道路、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生活方便、交通便利的农民新村。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
7、过开展“星级文明户”、“致富带头人”等创建评比活动,加强和谐、平安、文化村建设;通过拓展延伸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以杨洼、牛匠、南村等8个村为基点,规划建设农民新城,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对周边村镇的辐射和聚集力,促进散居农民适度集中,形成具备相应城市功能的新兴小城镇。1.5.2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近年来,随着*市“四市”目标的逐步实现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实施,*市在旅游、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总体规划(2008-2020)已将*县的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高都镇、北
8、义城镇、大箕镇的行政区范围,“两区四片”功能逐步实现。南村镇作为以清洁型工业为主的一类工业片区及配套生活片区,该片区规划供热面积150万m2,目前冬季供热方式仍主要以土暖和小锅炉为主,土暖燃用的大部分是劣质煤,大多数小锅炉无除尘脱硫设施,采暖布置分散、热效率低、污染源多、污染严重,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当地环境质量的提高。2006年,*市成为“国家园林城市”,2007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8年成为“国家文明和谐城市”,需要通过多种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根据*市总体规划,*市目前正在分批实行城市集中供热,取缔小锅炉,以提高城市热化率,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造福于全市人民。从*市总体
9、规划来看,南村镇已纳入到“市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当中,因此南村片区集中供热改造的条件已经成熟,鉴于以上原因,*县南村镇人民政府提出了本建设项目。1.5.3项目概况项目实施坚持以“集中供热、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为原则,利用段匠村废弃铁厂建设区域锅炉房,通过新建区域锅炉房向南村镇区150万M2的建筑进行供热,以整体改变南村镇供热的现状。根据该片区热负荷的情况,项目拟采用4台28MW链条锅炉作为热源的供热方式。供热管道在热源厂区内架空,厂外沿道路直埋,整个镇区范围布置10个换热站,每个换热站供热面积15万平方米。1.6 主要研究结论通过调研分析,本报告研究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项目实
10、施具有节约能源、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等综合效益,同时项目的实施,也将有利于南村镇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该项目属城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6944.95万元,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可行,建议尽快投资建设。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注一总供热面积万m2150二换热站数量个10三换热站总建筑面积m21300四原料和燃料供应1煤万吨5.12水万吨3.03电万度349.48 五工程总投资万元6944.95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6914.95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0第二章 供需预测与建设规模2.1 供应预测2.1.1供应现状
11、根据*市的能源供应及消耗统计,全市的能源构成中90是煤炭,目前南村镇冬季供热以燃煤为主,供热方式以小型分散锅炉房、小煤炉为热源的分散供热方式相结合。随着近几年城市的快速建设,*市的集中供热规模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集中供热系统在节约能源、治理环境、减少污染,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市集中供热一期集中供热工程:自1993年开工建设,于1994年竣工投入运行,主热源为*市热电厂,设计供蒸汽104T/h,实际用蒸汽量为90吨/小时,供热面积为90万m2,供热范围为:东西大街以南、凤台街以北、*路以西。*市集中供热二期集中供热工程:东、西两个区域于2000年投入使用,热源为东、西
12、两个区域锅炉房,设计供热面积为160万m2。西区供热范围为中原街以北、红星街以南、*路以西、凤城路以东,规划供热面积80万m2;东区供热范围为南环路以北、*路以东、红星街以南,规划供热面积为东区80万m2。南村片区(范围为北至北外环街、西至东外环炉、南至南外环街、东至中原路)已被列入*市2008-2020总体规划范围内,但尚未实施集中供热工程,目前该区域规划供热面积150万m2,冬季采暖热源以区域小锅炉和民用土暖气为主,环境质量较差。 2.2 需求预测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底*市区建筑总面积为717.76万m2,实现供热面积315万m2。其中小型区域集中供热锅炉供热面积110万m2,热力公司
13、供热面积为205万m2(热电联产供热95万m2,区域集中锅炉房供热110万m2),集中供热的热化率为43.9%,其余402.76万m2的面积由分散的小锅炉和土暖气供给。从目前的情况看,热力公司设计供热能力为280万m2,2005冬季基本上是满负荷运行。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近一步加快,*市的采暖需求量将会同步增加。图2-1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趋势。时间/年面积/万m2图2-1 *市2000-20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图参照*市总体规划进行分析、推算,预测到2010年*市总规划建筑面积1026万m2,按集中供热的普及率的80%计,城市集中供热的面积达820.8万m2,到2020年,
14、*市市区扩大为5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增加到56万,城市总规划建筑面积1479.58万m2,集中供热的普及率以80%计,则城市集中供热的面积达1183.66万m2。2.3 价格现状与预测*市集中供热收费分为集中供热并网费、集中供热采暖费两大部分。并网费即通常所说的“暖气初装费”或“暖气入网费”,费用产生于热力公司换热站连接受热建筑的暖气管道原材料及铺装费用,征费标准依据晋市价费字(1995)第179号文件执行,采暖用户按受热面积一次性缴纳入网费27元/m2。集中供热价格指的是由热力公司集中输送的暖气使用价格,即通常所说的“暖气费”或“采暖费”,征费标准依据晋市价工字(1995)第180号文件执行
15、。公建房(含营业用房)按建筑面积计算,每月每平方米4.50元;居民住宅用房按使用面积计算,每月每平方米3.30元。随着市场原煤价格的上涨,考虑到供热成本压力,在与人民生活水平相协调的范围内,供热价格可能向上微调。2.4 建设规模及工期计划根据南村镇供热规模和负荷分布情况,供热规模初步定位于南村片区150万m2的供热面积。主要建设规模包括一座428MW区域锅炉房一座,配套建设10座换热站和5.1km供热主管网铺设(其中DN500管网2.1km,DN300管网3.0km)。南村镇小城镇集中供热项目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一期工程完成热源厂主厂房及228MW锅炉安装和部分管网铺设,到2010年底完成竣
16、工验收。二期工程完成剩余228MW锅炉安装和剩余管网敷设,2011年底竣工。第三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3.1 项目选址本项目供热范围为*市“两区四片”的南村片区,该范围内规划集中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供热热源应选择在南村镇区范围内,尽可能接近供热负荷,以减少管道敷设工程量。通过方案必选,最终选址于南村镇段匠村,热源厂用地面积27011.95平方米,场区范围内现有一座废弃铁厂,场地东、西、南三边荒地,北边为规划道路,现状为县级道路。各换热站选址就近于各自服务区域,尽量利用现有较大锅炉改造,以节省土建费用。3.2 建设条件3.2.1气候条件项目所在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
17、,春略长于秋;气候温和适中,雨热同季,大陆性季风强盛持久,海洋性季风的作用相对较弱;春季干燥多风,十年九春旱;夏季炎热多雨,热雨不均;秋季温和凉爽,阴雨稍多;冬季较冷,雨雪较少。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洪涝、霜冻、冰雹和大风。年平均气温 7.911.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9.4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 31.2采暖期平均温度 -9极端最低气温 -22.8年平均降雨量 617.9mm月最大降雨量 176.4mm年平均相对湿度 63%频率最多风向 西北风年平均风速 2.2m/s最高风速 23m/s水质PH值 8水质总硬度 218mg/L水质暂时硬度 228mg/L水质永久硬度 53.7mg/L标准冻
18、土深度 50cm最大积雪深度 21cm地面极端最低温度 -33.1地面极端最高温度 70.5基本风压 0.45KN/m2基本雪压 0.30KN/m23.2.2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位于*高原东南部,境内地形复杂,总的地势东西高、中部低,相对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东部及东南部为太行山脉,西南、西北分别为王屋山和太岳山的南延部分,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58.6,丘陵占28.5,盆地及山间宽谷占12.9。项目所在地位于太行山南端,西北部丘陵型地貌,中部地势平缓,地貌类型以盆地为主,整体走势西北高、东南低。3.2.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项目所在地位于太行山隆块西南部,西部跨入沁水块坳析城
19、山坳翅起带内。出露地层均为古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地质构造较简单。2、水文地质*市地下水按含水层岩层种类划分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裂隙喀斯特水三种类型;根据水位埋深还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水。水质为:中层水属HCOSO42CaMg型水,矿化度为0.10.5g/L,水温1421,深层水为HCO3Ca,矿化度小于1g/L,一般为0.890.90g/L,适用于工农业和生活用水。3.2.4地震情况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南村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3.2.5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近年来随着*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
20、别是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确立后,*市总体规划将南村片区提上日程,同时南村镇政府也致力于镇区环境治理和改造,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这两项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村镇冶金、铸造行业发达,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78元。项目区内南村镇镇区范围内居民收入处中等水平,有能力接受该项目。3.2.6交通运输条件南村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双轨电气化太焦铁路贯穿南北,已建的晋阳、高速公路、207国道、太洛公路交叉穿境而过。项目所在区域道路呈网状布置,太洛路、东外环路、和南、北外环接围绕项目区,迎宾路、鑫达街、陆通街贯穿项目区,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21、3.2.7公用工程建设条件镇区范围内水、电配套设施齐全,就近使用即可。3.2.8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南村镇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选址于南村镇段匠村,场区用地类型有工业用地、荒地,项目实施涉及的征地拆迁较少,不涉及移民安置。且项目本身是一项有利公众的事业,目前南村镇范围内大量新建住宅楼和镇区周边各“旧村改造”项目实施后,都没有接入集中供热系统,有些居民在楼房内仍然使用煤球炉取暖,非常不方便。因此初步预计项目实施颇受各方面欢迎,存在阻力较小。第四章 热负荷确定与热媒选择4.1 热指标该项目设计区域为南村片区,项目区内采暖热指标根据*市各类建筑规划面积比例(如表4-1所示)及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G
22、JJ34-2002)中各类建筑物的采暖面积热指标确定项目的采暖综合热指标qn为:表4-1 采暖热指标计算表序号建筑物类别规划热指标序号建筑物类别规划热指标1住宅58646商店65802居住区综合60807食堂1151403学校办公65808影剧院、展览馆951154医院托幼60809大礼堂、体育馆1151655旅馆6070采暖综合热指标为64W/m2(其中qn已包含5%管网热损失),项目的采暖热指标按64W/m2计算。4.2 采暖热负荷4.2.1 采暖设计热负荷采暖设计热负荷按下式计算式中:Qn设计采暖热负荷(MW)Q采暖综合热指标W/m2F规划供热面积m2项目区内总采暖面积为150104 m
23、2,采暖设计热负荷为96MW。4.2.2 采暖平均热负荷采暖平均热负荷按下式计算:式中:QP采暖平均热负荷MWQn采暖设计热负荷MWtn采暖室内计算温度,按18计tp采暖室外平均温度, t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4.2.3 年耗热量采暖全年耗热量按下式计算:采暖全年耗热量(GJ)采暖平均热负荷(KW)n 采暖天数4.2.4 采暖热负荷延时曲线根据*市气象部门提供的19811997年连续16年采暖期(11月15日3月15日)的逐日日平均温度资料,统计出*市采暖期延续时间为122天,采暖期小时数为2928小时。采暖期每间隔2的延续时间及累计延续时间见表4-3:表4-2 采暖期室外温度延续时间表室外计算
24、温度延续时间累计时间-9-79393-7-5150243-5-3327570-3-15701140-115731713134922205357232928根据热负荷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可求得每间隔1时的采暖热负荷,并结合其相应的累计延续时间便可绘制出年负荷延时曲线图Tw()Q(MW)图4-1 集中供热热负荷延续时间图N(h)93 243370570 1140 1713 2205 29285 3 1 -1 -3 -5 -7 -94.3 热媒选择南村镇集中供热工程,供热面积大,供热半径大,合理选择热媒及其参数是保证整个供热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先决条件。4.3.1 热媒选择1、 热媒的比较集中供热系
25、统热媒有两种,即蒸汽和热水。两种热媒各具优缺点,具体比较如下:热水介质优缺点热效率高,管网热损失小;便于调节。热水温度可以根据室外气温变化而调节其流量和温度,以适应不同气温下对热量的需求,达到节能和保证室内温度的目的;热水蓄热能力强,热稳定性好;输送距离长,可达10Km以上;热水介质的缺点是在输送过程中需要循环水泵,耗电量大。蒸汽介质优缺点可满足不同用户对热介质的不同要求;输送靠自身压力,不用泵送,不用耗电;使用和输送过程中不必考虑静压;使用蒸汽,换热站及热用户散热面积可减少,节省投资。输送距离段,热损失大,温降、压降大,同时凝结水回收率低,凝结水品质差,不满足热源要求,加大了水处理运行费用,
26、蒸汽管网安全性差,出现故障时容易造成烫伤事故。2、热媒的选择根据调查,南村镇现有建筑原有采暖系统,绝大多数采用低温热水系统。热水管网的设计施工技术与安全性在城市供热工程中要远远优于蒸汽管网。因此本项目选用热水作为供热热媒。4.3.2 热媒参数的确定热媒参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管理的难易程度。目前国内热水管网参数有如下几种: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度130/70,二次管网供回水温度为95/70;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度130/70,二次网为85/60;小系统采用95/70的直接连接供热系统。1、供热方式的选择根据南村镇集中供热工程特点,供热系统与热用户宜采用两级管网一
27、级换热的供热方式,主要特点如下:热用户的漏水量和水质都不会影响以及管网和热源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级管网温差大,流量小,不但节省管网投资,而且节约循环泵运行电耗;可充分利用个单位原有锅炉房改造为热力站,并利用个小区原有低温供热管网,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各二级管网地形高差相对平缓,供热半径小,不但保证热用户供热可靠性,而且减小了运行故障的影响范围。2、温度参数的确定考虑到工程项目投资大小,管理水平,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集中供热工程采用两级管网一级换热的供热系统,可研推荐采用一次管网供热回水温度参数选择130/70,二次管网供回水温度参数选择85/60的热媒参数。第五章 热源工程5.1 热源厂规
28、划原则1、尽量靠近热负荷中心,交通运输方便2、尽可能采用单台容量较大的锅炉,以节省投资;3、根据城镇供热发展需求,总体布局一部到位,分期实施5.2 热源厂规模按照采暖热负荷计算,项目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设计热负荷为96MW,考虑到热力换热站热效率为0.9,则热负荷为106.67MW,按单台容量28MW热水锅炉确定,则需要4台28MW高温热水锅炉。5.3 总图布置热源厂分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生产区位于场区西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厂房、库房、维修车间、封闭煤场、沥水池、沉灰池等;办公生活区位于场区北部,沿街布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工宿舍、综合办公楼和门卫室等。厂区设两个出入口,实行人流与物流
29、分离,便于管理。同时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厂内道路呈环状布置,以利于消防。主厂房前、道路两旁设绿化,以花草灌木为主,热源厂四周设2m绿化带,以乔木为主,厂区绿地率25%。热源厂锅炉间主厂房采用双层布置,0.00层布置出渣机,鼓风机等设备,控制室下部为循环水系统、水处理系统、补水系统及化验用房,+6.00米运转层上布置锅炉主机、锅炉控制室等,炉前水平煤廊布置于+20.00米。封闭煤仓为单层结构轻型屋顶。为保证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将场区内300立方米原水池兼作消防用水水源。5.4工艺系统5.4.1热机系统根据热负荷计算结果,热源厂装机容量为4台28MW高温热水锅炉。在保证设备满足要求、投资及
30、运行费用低,设备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的原则下,确定采用链条炉排散装热水锅炉,其主要参数如下:额定容量:28MW额定工作压力:1.25MPa额定供回水温度:130/70设计热效率:90%每台锅炉单独配置空预器、省煤器、除尘器和鼓引风机。5.4.2 输煤系统根据热源厂拟用煤质情况(Q=25.5MJ/kg)和锅炉技术参数,将锅炉煤耗情况列表如下:锅炉房耗煤情况锅炉容量单台锅炉小时煤耗小时煤耗总量输煤量日耗量年耗量428MW4.73t/h14.17t/h60t/h340t/d51000t注:输煤系统每日按两班制运行项目所在地交通便捷,拟用煤种运输距离短,采用汽车运输即可,来煤车辆经电子汽车衡计量后,卸入
31、封闭煤仓。输煤系统采用两级输送形式,输煤系统按两班工作制设计。原煤在煤仓内由铲车推入受煤斗,经电磁振动给料机均匀运送至传送带,输送至锅炉间水平煤廊卸入刮板输煤机。由其将燃煤均匀分配给各炉前煤斗。封闭煤仓容量要满足热源厂15天耗煤量。输煤系统主要设备间实行连锁,各级输煤机衔接环节采取相应除尘措施,以改善运煤系统的工作环境。5.4.3 出渣系统锅炉房灰渣产量按煤耗量的30%估算,则锅炉房灰渣量列表如下:锅炉容量单台锅炉出渣量小时灰渣产量日灰渣产量年灰渣产量428MW1.42t/h4.26t/h102t/d15300t出渣系统工艺流程为:每台锅炉排渣口落出灰渣由落渣管分别接入圆盘出渣机,经其冷却破碎
32、后进入冲渣沟冲至灰渣池。经沥干后由桥式抓斗机装车运走。灰渣池为两个,交替使用。5.4.4 除尘系统为保证锅炉房烟尘排放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法规规定标准,本工程锅炉除尘设备采用带文丘里的双筒花岗岩旋流板湿式除尘器,该设备除尘效率95%,采用碱性石灰水脱硫效率可达60-80%,而且气水分离效果好,不会造成引风机带水现象。每台锅炉单独配置除尘器。除尘器的循环灰水经冲灰沟集中汇入灰水循环水池内,在池中经过自然沉淀及滤网过滤后,形成含尘率较低的灰水存入吸水池,在其中加入碱性石灰水中和后由石灰水循环泵供给各台除尘器使用。沉淀池中沉灰由抓斗机定期捞至沥干池并装车运走。整个除灰系统流程简便,运行管理简单,满足环保
33、要求。5.4.5 水处理及补水系统为使供热系统补水水质满足国家有关锅炉水质标准的要求,保证锅炉及热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结垢和氧腐蚀现象,系统补水需要进行软化及除氧处理。水处理及补水设备置于生产辅助间内。根据供热系统循环水量及规范要求以及热水锅炉水质标准,热源厂选用2套30t/h全自动软化除氧一体化成套设备。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水质标准好,占地面积小,在*市供热工程中运行情况良好。补水系统均采用变频恒压补水装置一机两泵,补水流量按循环流量的2%选取,满足规范要求。事故补水时补水泵全启,正常补水时根据补水量大小自动确定水泵开启台数及电机转速,以达到节能目的,同时可保证系统压力的工况稳定,使供热系
34、统运行良好。5.4.6 热力循环系统根据供热系统管网水力计算成果,热源厂循环系统参数为:设计流量G1=1560m3/H设计循环阻力H1=67mH20根据计算结果,循环水泵按分阶段改变流量的原则进行选型,以达到节省运行电耗和保证供热效果的目的。循环水泵根据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配置,并互为备用。5.4.7主要设备型号及规格工艺系统设备型号、规格参数及数量参照附表锅炉房主要设备材料表5.5 变配电系统5.5.1 用电负荷按工艺提出的用电设备功率及使用情况为:热源厂总装用电设备40台套,使用设备为33台套,最大用电负荷1213.5KW,备用设备为7套5.5.2 电源设置根据个用电设备负荷情况,设置10/
35、0.4KW箱式变压器。由于项目用电负荷较大,一旦中断供电,将造成整个区域供热中断,所以必须保证双电源供电。根据设备最大使用负荷及辅助生产生活用电负荷,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时,能保证2台锅炉运行的原则。变压器选用为S9-500/10/0.4两台,S9-315/10/0.4一台,项目初期先安装500KVA和315KVA箱式变压器各一台。5.5.3 锅炉房配电锅炉房配电按用电设备分类及用电点,设置配电点,即按燃烧系统、水系统、上煤系统、灰水系统、清水系统、公用系统、自控、辅助及生产照明用电系统。目前按10KV架空线路引入变电所,后期完善第二电源。按工艺提供负荷用电设备均为低压,且供热系统的鼓引风、循环、
36、补水、污水及清水均要求设变频调速。燃烧系统和公用除渣系统为就地和控制台两地控制,上煤系统由控制室发出声、光要煤信号,由上煤系统就地起停控制,水系统除变频设备通控制台信号外,其余各设备均为就地控制。5.5.4 照明除生产调度二、三层和锅炉间控制控制室为日光灯,煤仓及上煤皮带廊为防爆灯具,其余均为防水防尘工厂灯,全部为白炽灯。锅炉间二层及皮带廊为明设管线外,其余管线均为暗敷。第六章 管网工程供热管网担负着将热源厂供热量通过热媒输送到各换热站的任务,是集中供热工程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6.1布置原则1、管网采用双管闭式系统,枝装布置,直埋敷设2、管网布置根据供热区域地形、热源位置、热负荷位置及供热规划
37、等资料进行设计,随着道路施工同步进行。3、供热管网主干线应敷设在热负荷集中区域,分支管尽量靠近换热站,力求达到最短的管线和最经济的造价。6.2 管网走向根据南村镇规划平面图及热源厂和换热站位置,确定主干线沿迎宾路向北至陆通街,往东至中原路,往西至东外环路。6.2.1厂外供热管网的区域布局*市南村片供热项目主要完成中原路以西,南外环街以北和北外环以南区域之间150万平方米区域的集中供热任务。本项目厂外一次管网总长5100米,其中DN500管网2100米,DN300管网3000米,管网采用埋地敷设。二次管网由各街区的二次换热站引出,各个街区负责各自供热范围内的建筑面积。详见附件:管网平面布置图4.
38、2.2供热管材的选择为保证管网的使用寿命和供热的安全运行,因为在正常的施工安装及合理的运行管理下,使用质量合格的螺旋焊钢管(DN200及以上),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热力管道的管材。管道保温材料选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护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管道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如下:保温层导热系数: 0.027W/(m)保温层密度: 6080kg/m3保温层抗压强度 200MPa保温层吸水率 3%工作温度:供水管130,回水管100保护壳密度:940-965kg/m3保护壳拉伸强度:20MPa保护壳断裂伸长率: 350%保护壳耐环境应力开裂:200h保护壳纵向回伸率:3%6.3 管
39、网布置类型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热媒种类、热源与热用户相互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其布置应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城市供热系统的特点是热用户分布区域广、分支多。在管网发生事故时,通常允许有若干小时的停供修复时间。有些热网为提高供热可靠性和应付供热发展的不确定性,在规划设计时就将热网像市政给水管网一样成网格状布置,但这样存在一定的问题,热网水力工况和控制的十分复杂,同时网格状管网投资非常高。在城市多热源联合供热时,有些规划设计时将热网主干线设计成环管网环状布置,用户管网是从大环网上接出的枝状管网,这种布置方式具有供热的后备性能,运行安全可靠,但热网水力工况和控制的也比较复杂,投资很高。在充分考虑系统
40、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该项目热力管网采用枝状管网放射型布置。6.4管网敷设方式选择项目管道敷设方式采用直埋敷设,目前集中供热管网热水管道直埋方式可分为:无补偿直埋敷设、一次性补偿直埋敷设和有补偿直埋敷设三类。要保证热水管道安全运行,须将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合理释放。释放方式之一:在管道低温状态(安装过程中)对管道进行“冷紧”,使管道产生拉应力,在管道受力热膨胀时,拉应力和热应力相平衡,达到管系稳定。另一种方法是保证管道在热应力作用下能够自由伸缩,通过管道变形释放热应力。热力管道的敞开预热无补偿直埋敷设是一种“冷紧”式直埋。工艺过程是在管道焊接完毕后,对一定长度管道进行预热,管道受热产生变形
41、,释放一部分热应力,同时对管沟进行回填夯实,利用土壤摩擦力将管道嵌固,预热结束后管道冷缩产生拉应力。这种敷设方式不需要设补偿器和固定支墩,其工程造价最低。其适用条件是预热管网必须柔性较好,预热回填前管网能自由变形而不被破坏。在有方便的热源,管网折点较多,柔性较好,水容量较小,工作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这种直埋方式。一次性补偿直埋也是一种“冷紧”型直埋。工艺过程是:在管道焊接完毕,沟槽回填后,对管道进行预热,管道热伸长被“一次性补偿器”吸收,此时立即将“一次性补偿器”外壳和管道焊死,使其不能再次伸缩,这样预热结束后,管道由于温降产生的热应力在管道中表现为拉应力,用以克服管道再次受热时的热应力
42、。和有补偿直埋一样,一次性补偿直埋的补偿器布置,要求补偿器至固定墩(或驻点) 的距离不超过管道最大允许安装长度,因此需要补偿器数量较多。一次性补偿器直埋方式的可靠性最好,补偿器仅使用一次,故障率极低;管道二次应力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固定支墩主动控制。实际工程中一次性补偿器采用成本较低的套筒型补偿器,使管网造价显著降低。有补偿直埋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敷设方式。温度变化时管道在土壤中自由伸缩,利用补偿器吸收管道变形,使管道热应力及时释放。因其不需要预热,施工方便,特别因直埋型波纹管补偿器的使用,除固定支墩外,不需任何特殊构筑物,而得到广泛采用。合理布置补偿器,减少补偿器数量,对降低工程造价有实际意义。工程
43、中应尽量使管道的补偿器分段长度接近最大允许安装长度,同时补偿器应在固定支墩两侧对称布置,以减小固定支墩受力,降低支墩土建费用。另外对直线段“驻点”位置的固定支墩应大胆取消,以降低造价。对施工周期短,可靠性要求高的热网工程应选择有补偿直埋的敷设方式。项目的敷设方式采用有补偿直埋。6.5管网热平衡和补偿器选择6.5.1管网热平衡由于热力管网分为两大系统,所以两大系统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为确保两个系统运行的稳定,在锅炉房的出口、两大系统主管的起始端处设置平衡阀,必要时可对系统进行调节。在系统的各主要分支处也设置了平衡阀,以保证各支路的阻力平衡。在每个热力入口均设平衡阀,通过调节平衡阀的开度,使每个采暖系统都能达到设定流量。项目设计中考虑采暖入户管的横向热位移。在本工程中,将固定支架尽可能设在分支点处。为解决入户管的横向位移问题,在热力入口装置的控制阀门内侧设可曲挠的橡胶接头。6.5.2补偿器的选择在热力管网的设计中,必须计算管道的热膨胀。当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补偿器。在该项目热力网设计中,布置管道走向时尽可能利用自然弯角作为管道受热膨胀的补偿。除自然补偿外,还有几种补偿方式(补偿器)可供选择,现结合本工程将其比较如下:1、方形补偿器方形补偿器是将管道弯曲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