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311566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某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某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某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某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某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某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2项目业主简介11.3项目编制依据31.4研究的范围及内容31.5技术经济指标4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22.1县及社会福利事业概况122.2项目建设的背景17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2.4项目实施的意义22第三章 建设规模233.1社会福利现状及规划233.2建设规模23第四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254.1建设地址254.2建设条件25第五章 工程方案内容275.1项目建设内容275.2 建设目的275.3建设规模28第六章 生态与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396.1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

2、状396.2施工期环境污染影响396.3施工期环保措施406.4项目运行期环保措施416.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6.6劳动保护426.6消防安全42第七章 节能节水447.1、设计依据447.2、能耗状况457.3、能耗指标477.4、项目的节能措施53第八章 招投标方式与管理578.1、招标依据578.2、招标范围578.3、招标组织形式588.4、招标方式58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599.1、进度计划确定的原则599.2、项目进度计划59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6110.1、编制范围6110.2、编制依据6110.3、编制办法6110.4、项目投资估算6310.5、资金筹措计划70第十一章

3、 经济效益、社会评价7111.1评价依据7111.2直接经济效益7112.3社会综合效益7212.4综合效益评估73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7412.1结论7412.2 存在问题和建议76-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市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二)建设地址:市县陵江镇陵江村二组(三)项目业主:县民政局(四)项目法定代表人:耿旭(五)建设性质:新建(六)建设规模:总占地62.3亩,本期占地30亩,房屋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其中社会福利院4000平方米,残疾人康复中心3300平方米,项目实施后服务中心的规模为303个床位(社会福利院179张,残疾人康复中心124张)。(七)项目建设投资

4、:工程总投资2424万元。(八)资金筹措:港澳援助2424万元。(九)建设期:本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18个月。1.2项目业主简介县民政局是县人民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现该局下辖办公室、人事监察股、计划财务股、优抚安置股、救灾救济股、城乡低保股、基层政权和社会福利股、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股、民间组织管理股、信访和群众工作股。 长期以来,县民政局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政对象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以保稳定、促发展为根本任务,在开展以社会保障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社会福利事业为主的各项民政工作中,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县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大力发扬“孺子

5、牛十开拓者”的民政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依法行政,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构建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县民政局连续四届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连续七届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双拥模范县、被省政府授予敬老模范县、村民自治模范现,连续多年表彰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在双拥工作、优抚安置、地名区划管理、敬老院建设以及基层政权建设等业务工作中,受到了省、市的通报表彰。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县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不骄不躁,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1.3项目编制依据(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

6、重建条例;(2)国家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5.12”汶川地震后房屋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电200896号);(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5)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6)民政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民发2006107号); (7)JGJ122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8)国家有关投资项目管理及可行性研究方面的法律、法规、方法与参数等;(9)民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民发2001145号);(10)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11)县城市总体规划

7、1.4研究的范围及内容本报告依据国家及地区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批复精神,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方案、建设条件、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及项目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方面逐一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单位、政府投资主体提供决策参考,并根据以下原则对该工程的建设可行性进行研究:(1)依据县的整体规划,满足县发展需要; (2)因地制宜,结合县地形特征,合理安排,建设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满足安置三无、五保人员,残疾人康复及培训残疾人就业的需要;(3)技术先进,经济合理;(4)满足环境保

8、护和成本节约要求;(5)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给排水规划、电力设施规划,科学协调,合理布置。1.5技术经济指标1.5.1建设规模主要工程数量和设施、设备、康复器材、电器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一览表表1.5.1-1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一福利院住宿楼m24000含办公室、活动室、门诊部,食堂等二残疾人康复中心m23300含办公室、活动室、康复医院、住宿楼、食堂等三市政配套工程1道路m250002给排水、配电m273003消防m27300四附属工程1围墙m6802大门座23场坝m250004绿化m270005化粪池座2残疾人康复中心设备清单表1.5.1-2序号品名单位数量1医用升降床(包括床

9、、床头柜、餐桌等)张1002棉被床3003床单、被套、枕套套2004电视机台605洗衣机(医用)台26空调台707冰柜个38冰箱个39发电机台110药品批111电视柜台6012热水器台5013台式饮水机台7014茶几张5015医用口罩批116白布批117工作服套10018拖鞋、尿壶、痰盂等用品套10019电脑台2020复印机台221传真机台222办公桌椅套2023各类纸张批124日常用品批125洗澡椅把2026重心移动步行矫开器件2027膝、踝、足矫形器件3028功能位矫形器件1029功能训练矫形器件1030下肢免荷式矫形器件1031下肢固定式矫形器件1032臂套筒式矫形器件1033长短臂铰链

10、矫形器件1034舟骨骨折矫形器件1035掌骨骨折矫形器件1036指骨骨折矫形器件1037腕骨骨折矫形器件1038电动轮椅辆439腋杖付5040肘杖支5041手杖支5042坐便器个10043围领套3044颈托套3045腰围套3046担架付1047输液架台5048冰袋个5049彩色B超台150超短波紫外线治疗仪台251电磁波治疗仪台252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台253机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台254腰背治疗床架255减重步态训练器(医用)台156微电脑牵引治疗仪(颈牵)台157微电脑牵引治疗仪(腰牵)台158电动起立床架259滑轮吊环训练器架460复式墙拉力器劝461站立架台462下肢功率器个463上肢推

11、举训练器台364辅助步行训练器劝465哑铃套1066QT综合训练工作台台467分指板个2068木插板个1069套圈套1070几何图形插板套1071平衡板个1072双轮助行器个2073训练用皮垫张2074训练用阶梯架275步行斜板架276功率自行车辆277低频脉冲治疗仪台178红外线治疗仪台179平衡测试仪台180体操棒架581诊察床张1082诊察桌张1083听诊器台3084血压计台3085显微镜台286自动生化分析仪台187血球计数器台188X光机台189供氧器套5090紫外线灯(双管)盏2091高压灭菌器台192儿童姿势矫正镜(配垫子)台293训练用棍和球套1094沙袋套295划船器台296

12、平行杠付397脑瘫康复用球浴套398脑瘫康复用姿势矫正椅把1099助行器个20100可调式沙磨板及附件套3101电梯部1102电脑中频治疗机台2103超短波电疗机(脉冲)台2104音频电疗机台10105磁疗机台10106手控颈椎牵引椅台10107颈椎牵引架台10108下肢关节CPM康复器台2109多功能腰椎牵引床张2110针灸用具套3111电脑针灸仪台2112人体经络穴位示意图张3113语言治疗机台2114关节角度测量仪台2115肌力计台2116肌电图仪台2117心电图机台1118脑电图机台1119血压计台20120智力测评工具、量表、软件套1121打击乐器套2122电子琴台1123多媒体等教

13、学设备套2124国际标准视力表张2125低视力专用视力表台2126助视器配镜箱台2127脑电波诱导仪台2128发声诱导仪(启音博士)台2129运送康复病员用车辆1福利院设备清单表1.5.1-313P空调个521.5P空调个983电视个934洗衣机个125冰柜个26冰箱个17天然气热水器个958太阳能热水器个29消毒柜个210台式饮水机个9511电脑台412传真机台213复印机台114电梯台21.5.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5.3.1投资估算福利院直接工程费985万元,其它费用为107万元,设备购置费104万元,基本预备费36万元,共计1232万元,残疾人康复中心直接工程费681万元,其它费用为

14、74万元,设备购置费402万元,基本预备费35万元,共计1192万元,项目总投资2424万元。1.5.3.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424万元,其资金来源为:申香港特别行政区向地震灾区灾后援助资金2424万元。 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 23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县及社会福利事业概况2.1.1县概况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 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走出了3万多红军,孕育了6位中央委员和18位共和国将军,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红军渡被授予全国爱

15、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军渡、梨文化博览园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县盛产水稻、小麦等粮油作物,出产雪梨、红心猕猴桃等优质水果,是中国雪梨之乡、 全国产粮大县、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年出栏生猪120万头,存栏毛兔420万只,是全国生猪百强县、全国第二大毛兔基地县;该县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建有鸿宇、八仙桥、漓山粮油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2家,初步形成了猕猴桃、梨、毛兔、生猪、蚕桑“五龙起舞”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生态肉食品标准生产示范县;近年来,该县以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互动,着力做好项目投入、工业经济、

16、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和谐建设五篇文章,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7年,全县GDP实现31.5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9亿元,同比增长29.6%;财政收入实现5800万元,同口径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98元,同比增长9.4%。2006年与2002年相比,全省9项主要经济指标排位我县有8项指标上升519位,其中人均GDP和城乡居民储蓄上升15位。GDP在全省181个县(市区)中排名居中,第一产业排前50位,第三产业排前80位。连续三年综合目标考核名列全市前茅。这里是中国雪梨之乡和红心果猕猴桃原产地域保护县,芦笋、蘑菇、青刀豆畅销海外,川明参、毛

17、兔、生猪驰名全川,野生天麻、川芎、杜仲等中药材资源丰富;按“一产业生二产业”的思路,培育形成了肉食品、粮油、水电能源、茧丝绸、果蔬饮料、医药等产业化链条。这里千里沃野,山环水绕,风光绮丽,生态良好,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庭院经济示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全省首个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试点县,县城所在地陵江镇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优美示范镇;2003年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总闸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人精神”,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全县GDP年均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倍,全社会金融存

18、款增长1.3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和40%,商贸物流繁荣活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1.2社会福利事业基本情况县全县有农村五保对象4457人,城镇三无人员358人,流浪乞讨人员280余人。近年来,县委、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上级“为民解难济困”和省市“十大惠民行动”的要求,创新性的采取“政府救助,社会援助,企业认助,发展自助”的“四助”模式,大力新办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积极拓展农村五保户和留守老人养老托老途径,有效解决了农村五保户、孤残老人“养老难”问题,2006年、2007年两年间全县新改建敬老院12所(其中省一级敬老院1所,省二级敬老院7所),大大提高了五保

19、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水平。并得到了省民政厅三郎副厅长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但长期以来,我县城区一直没有一所综合性社会福利院。为落实党的爱民、惠民政策2007年县民政局报请县人民政府同意,在陵江镇辖区内新建了一所能容纳100人以上,集供养城镇“三无”对象、周边农村五保老人和社会托养为一体的“县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该“中心”于今年4月23日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正当我们着力于提升该服务中心的服务规模、服务质量的同时,“5.12”地震造成该中心受损面积达4570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97%,其中福利院受损2400平方米,敬老院受损2000平方米,救助站受损170平方米,中心两院

20、一站虽然没有全部倒塌,但多处地基毁损,墙面开裂,大梁倾斜,再加上地震过后连降几场大雨和几次强烈余震,经县城建局鉴定为危房,入住的各类人员已分别疏散到其他乡镇敬老院和福利院。原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回水、五里、歧坪、文昌、柏杨、白鹤等19个敬老院全部严重受损,不能继续使用。5.12特大地震造成我县受灾“三孤”人员3876人,受灾五保户4371人,受灾重点优抚对象7540人,社会福利综合设施受损面积23180平方米,经济损失8200万元。2.1.3残疾人康复设施现状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财力极为紧张,原建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其中残疾人康复中心占地仅200平方米)建设规模小,设施条件差,服务手段弱,

21、仅能满足极少部分特、重度残疾人的康复愿望。今年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我县造成了的重大经济和财产损失,原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和依托县人民医院以及陵江镇、元坝镇、云峰镇、东溪镇、东青镇等23个乡(镇)社区卫生院建立的残疾人康复设施也都遭到严重破坏,已失去了为残疾人开展康复服务功能。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县有各类残疾人60900人,其中贫困残疾人2436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40%,农村残疾人4629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76.01,急需康复的各类残疾人35000余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7%,震后新增残疾415人,3.2万残疾人面临就医难、康复难、生活难、住房难。绝大部分乡镇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严重受

22、损,县级残疾人康复设施90%遭到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368万元,导致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老年人、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与残联所能提供的康复能力之间矛盾更加突出,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迫在眉睫。 2.1.4纳入重建规划,构建社会和谐为解决城镇“三无”对象、社会救助人员的福利服务问题和残疾人康复工作问题,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常委会议及相关部门协调会议,研究落实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相关事宜,规划拟建的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县城陵江镇陵江村,与县城苍中校隔江相望,距县城约2.5公里,南与陵江寺,烟囱寺、少屏山、县人民医院江南分院、陵江镇人民政府相接,北与梨博园风景区相望,东临嘉陵

23、江、川北红色旅游环线环绕而过;空气清新、植被良好、视野开阔、环境幽静,水、电、气、通讯、道路畅通,适宜老年人休养生息。随着我国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乞讨救助矛盾日渐突出,已成为家庭、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需要解决的社会化问题。基于此现状,我县为加快解决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对社会乞讨、流浪人员的救助和工作残疾人康复工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岳大文召集民政、建设、发改等相关部门,多处选址实地考察论证,决定在距离县城2.5公里的陵江镇城区内,新建一所集敬老院、福利院、救助站、残疾人康复中心四位一体的“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县民政局和县残联作为“代表、服务、管理”全县

24、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对社会乞讨、流浪人员、残疾人的社会福利群众团体,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积极开展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的各项筹建工作,并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且已纳入了我县灾后重建的整体规划。2.2项目建设的背景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八级特大地震(本报告简称5.12特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灾难,它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地震对阿坝、成都、德阳、绵阳、等市(州)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甚至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5.12特大地震给四川等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我国13亿人都为之悲痛欲绝,全世界都为之动容。

25、对于广大灾区,尽快开展灾后重建,恢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该项目所在地县陵江镇,受此次地震灾害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5月25日的6.4级强余震和6月7日的震中在宝轮镇的4.6级余震使灾情进一步加剧。截止7月3日,全县23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路段桥横,房倾屋倒,致使我县100%乡镇,24.6万户、77.8万人受灾。全县因灾死亡12人、受伤1029人、重伤102人,各类经济损失104.85亿元(社会公益事业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8775.04万元)。一是倒房面量大。全县房屋倒塌和严重破坏2.84万户、11.69万间,一般房屋受损12.56万户、53.43万间

26、。二是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损毁大。损毁公路2182公里,桥梁99座,供水工程9956处,受损输电线路9549公里。三是地质灾害大。104座水库、1078口山坪塘严重损毁,涉及37个乡镇、141各村,共出现地质灾害167处。如此严重的受灾状况使得当地灾后重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但是正如国务院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的一样,“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不仅是每一个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优先选择,也是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县委、政府也提出建设“和谐”的要求。如果

27、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根据省政府“5.12”灾后重建政策规定:“对地震房屋倒塌、严重损坏或因地震灾害造成的“三孤”人员(孤儿、孤老、孤残)和无房散居“五保”对象,不单独重建住房,纳入敬老院、福利院重建规划统筹解决”。新建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将为“5.12”地震后部分倒塌和严重受损无法居住的五保户、城市“三无”老人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临时生活保障、医疗救助。解决辖区内的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800余人的基本生活、医疗需求,为县弱势老人、孤儿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不仅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

28、福,也为孤儿等困难弱势群体提供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使其在这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3.2、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的需要。 通过举办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为无法定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实行集中供养。目前全国农村五保供养机构近35000家,供养人员149万,社会福利院1490家,供养人员数十万。儿童福利机构269家,供养人员3.4万,精神病人福利院153家,供养人员2.9万,这些集中供养的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残疾人,特别是儿童福利院,绝大多数都是残疾孤儿,精神病人福利院基本上全部是残疾人。近年来民政部

29、高度重视城乡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从2006年起,民政部在全国启动实施了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农村五保公营机构霞光计划,今年还启动了全国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在全国地市一级的城市都建立起一所儿童福利机构,在全国各个县市区都要建立一所包括供养残疾人在内的社会福利中心。在加强机构建设的同时,民政部注重针对残疾人的特点,加强福利机构和福利工作中医疗康复功能的建设,努力提高残疾人的残疾水平,从2004年起,民政部在全国启动实施了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四年来,已经累计投入8亿元福利彩票公益金,为近4万多名残疾孤儿进行了手术矫治和康复,其中6千多名术后康复儿童被国内

30、外家庭收养。民政部门还注重发挥指导社区建设的优势,大力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为推动社区康复提供依托和载体。目前全国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9319个,各类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7.2万个,各类城镇便民网点89.3万个,民政部正在开展的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确定了304个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都把残疾人康复纳入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中,为农村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创造有利条件。2.3.3、努力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的需要。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乡实施最低社会保障工作中,积极推行分类救助,对存在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按残疾程度不同,分别享受待遇不同的重点保障,使其救助水平与一般的低保对象有所区别。具体说,对

31、重度残疾人一般在当地低保标准基础上,上浮10%至50%的比例发放低保金。对轻度残疾人视情况增加一定数额的低保金,截止到2008年6月,全国2267.7万城市低保对象中,残疾人约128.1万人,占全国城市低保对象总数的5.6%,占农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经建立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低保对象已达3749.9万人,其中残疾人326.5万人,同时农村还有66.7万残疾人被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各地及时将符合救助的残疾人纳入大病救治范围,对残疾人困难家庭实施一系列特殊优待,极大减轻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的负担。截止到2008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124.5万名城市困难残疾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其中重度残疾成

32、年人102.4万名,重度残疾未成年人22万多名。2.3.4、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需要。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一直处在社会边缘,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即使残疾人自身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也大多从事一些低附加值的,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为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积极创业,让更多的人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通过残疾人技能培训,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更多的残疾人能自食其力,甚至发家至富,为社会作出贡献,修建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心相当必要。2.3.5、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发展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五保户、城市“三无”老人、残疾人历来是慈善事业重点关注的对象,2007年,国内外各界

33、共捐赠223亿元,资助困难人群。2008年,民政部投入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李嘉诚基金会捐资5000万元,启动“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免费为他们实施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我中心建成后,也可向社会募集捐助资金。2.3.6、加快县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县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历来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贫困县,2001年全县社会总产出286439万元,近年来逐步走向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交通、建筑、教育、科技、服务全面发展的农业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7.3亿元,但就此县仍是全国较贫困县,全县每年在社会福利事业上的投入都很不足,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不能跟上

34、社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地震有造成重大损失,因而矛盾就更加尖锐了。福利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实施后,将扩大收养、收治规模,完善服务功能,亮化美化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县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作为县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将在县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2.4项目实施的意义该项目的实施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县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2)有利于促进县残疾人就业。(3)有利于保障五保户、城市“三无”老人、残疾人生活。(4)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5)是县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需要。第三章 建设规模3

35、.1社会福利现状及规划县全县有农村五保对象4457人,城镇三无人员358人,流浪乞讨人员280余人各类残疾人60900人,其中贫困残疾人2436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40%,农村残疾人4629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76.01,急需康复培训的各类残疾人35000余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7%,震后新增残疾415人,3.2万残疾人面临就医难、康复难、生活难。本次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因此对整个县社会福利现状将有较大的改善。规划该项目用地面积62.3亩,其中本期占地30亩,其余留作二期建设用地;床位303张,新建社会福利院住宿4000平方米,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3300平方米。市政配套工程道路建设5000平方米

36、;场坝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附属工程包括围墙、大门、排水、电力、消防及零星工程。3.2建设规模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占地面积62.3亩,本期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按照国家残疾人康复中心二级标准建设,并购置配套相关设施。规模指标见下表3.2.1项目建设规模表3.2.1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面积一福利院m240001办公室m22203活动室m25704门诊部m21805住宿用房m224206附属设施m22107食堂m2400二残疾人康复中心m233001办公室m21803活动室m21204康复医院m28005住宿用房m216006附属设施m22007食堂m2400三市政配套工程1

37、道路m250002给排水、配电m273003消防m27300四附属工程1围墙m5002大门座23场坝m250004绿化m270005化粪池座2第四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建设地址拟建的综合性社会救助福利中心位于县陵江镇陵江村二组,距县城约2.5公里,南依烟囟寺、少屏山、县人民医院、江南卫生院、陵江镇人民政府,陵江寺,北与梨博园相望,东临嘉陵江与县城隔江而望,川北红色旅游环线环绕而过。4.2建设条件4.2.1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4.2.1.1地形地貌道路建设区域基本为丘陵地带,位于河谷阶地,属土质斜坡,地基土为岩石,建设难度较小。4.2.1.2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根据地堪部门对场地的勘察,该场

38、地稳定,危险性较小。4.2.1.3水文评价a、地表水:区块内现状河道、溪流和一些小冲沟。b、地下水:在勘察期为地下2.5m,年水位变化为1.502.00米。4.2.1.4气象项目所在地县城,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季风气候明显,冬夏风向更替份明。冬多偏北风,气候较温和,降水充沛;夏多西风或偏南风,气候温和,降水集中。2、气候复杂多样。平坝浅丘区冬季较暖和,极少霜雪,夏季炎热;低山区夏季温和,冬季常有几次降雪,处于全省日照高值区,日照多。3、四季分明。以气候为标准划分,春季102天,夏季105天,秋季82天,冬季76天。4、气候随地形差异变化,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

39、降0.55,年平均气温18.1,1月份平均7.8,8月份平均27.4,降水量年均1127.8毫米,年均降水天数172天,日照年均时数1199.3小时。4.2.2、环境条件经多处实地考察,综合考虑有利于项目建设的诸多条件后,项目地址确定为陵江镇陵江村二组(谢家渡松林包)。均与规划的兰渝铁路车站及南广高速车站毗邻,交通便利,离县城中心2.5KM,依山傍水,环境静谧、距公用供(排)水、电等基础设施较近,便于建设园林化的生活环境,且周边征地方便,利于扩大规模。条件因此十分优越。建设用材料可就近采购,可降低成本。第五章 工程方案内容5.1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总建设面积为7300平方米,其中:(1).新建社

40、会福利院住宿400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220平方米;活动室570平方米;门诊部180平方米;住宿用房2420平方米;食堂400平方米,附属210平方米(2).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330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180平方米;活动室120平方米;康复医院800平方米;住宿用房1600平方米;食堂400平方米,附属200平方米(3)、市政配套工程。其中:道路建设5000平方米;场坝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4)、附属工程。包括:围墙、大门、排水、电力、消防及食堂、锅炉房、洗衣房、配电房、泵房工程(5)、设施、设备、康复器材、电器。5.2 建设目的该项目建设目的是为了满足县农村五保对象,

41、城镇三无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各类残疾人的康复和就业培训。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5.3建设规模5.3.1建设规模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面积床位一福利院m240001办公室m22203活动室m25704门诊部m21805住宿楼m224201796附属设施m22107食堂m2400二残疾人康复中心m233001办公室m21803活动室m21204康复医院m28005住宿楼m216001246附属设施m22007食堂m2400三市政配套工程1道路m250002给排水、配电m273003消防m27300四附属工程1围墙m6802大门座23场坝m250004绿化m270005化粪池座25.3.2经济技术指标(1)、总占地面积41535平方米(62.3亩),本期占地30亩(2)、床位303张(3)、其它指标总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道路及活动院坝面积:1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最大用水量:40立方米/小时用电量:400KW5.3.3总平面布置原则(1)结合选址现状,合理布局;(2)根据福利服务中心的功能特点,按功能分区;(3)满足工作生活要求,尽量缩短电力、供(排)水管线,降低成本;(4)满足消防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设计规范,节约能源;(5)合理进行绿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