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 ABA)在1987年由Lovaas报道,对一组19例孤独症儿童采用ABA疗法干预2年时间,结果有9例儿童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儿童也有不同限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其后许多研究者反复了ABA,也获得了不同限度的成功。 Lovaas的研究对象重要是3岁左右的孤独症儿童,这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认为即使对于较大的孤独症儿童,ABA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刺激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其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 discrete trial t
2、herapy,DTT)。典型DTT技术涉及以下环节:任务分析与分解;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分解任务的训练;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毕:每完毕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强化( reinforce);辅助:根据儿童的情况给予不同限度的提醒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纯熟限度,逐渐减少提醒或帮助;停顿(interval):在2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要有短暂的休息。训练规定个体化,系统化,严格性,一致性,科学性。治疗强调为每周40小时。一、应用行为分析法的特点 ABA的特点是:方法结构化;教学系统化;操作目的化;非专业人员可以操作;实践性。学习ABA不能只通过我们掌握有关理论原则,理论学习虽是不可
3、缺少的,但学习者必须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经历。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把握ABA的原则和技巧,才干真正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技巧。二、任务分析法(目的行为分解) 把要培养的行为提成若干个子行为,然后用正强化一步步培养建立的过程称为任务分析法,也叫工作分析法。就是说把学习的最终目的行为分解成一连串的小环节动作行为,让儿童循序逐个学习每个小环节的行为,最终完毕目的行为的学习。具体由塑造法和连锁法来实行的。 目的行为指训练时所盼望出现的行为及达成的标准。 例如:(1)小明能独自行走十步远的距离。 (2)小明在帮助下,能用筷子吃完二两面条。 (3)小明在1个月的训练期内,每日撞头次数由10次降为3次。
4、三、任务分解技术教学法 DTT五要素涉及:指令,辅助,反映,结果,停顿。 DTT回合公式如下:(一)指令 1概念 指令是让孩子作出反映的刺激,即为实现目的行为提出的规定。 指令可以分为:语言指令(让孩子做什么时所说的话),非语指令(手势、示范动作、物品、卡片、视觉等)。 注意:在发出语言指令时、,经常随着有非语言的指令。 2指令的意义 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反映,建立起自己与别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意识。 3发指令的原则 (1)统一性:在开始教一个孤独症的孩子时,指令要保持一致,以使孩子准确地理解让他做什么。等他学过一阵以后,我们可以将指令改变一下。 例如:在教孩子模仿动作时,开始一
5、直说:“这样做”,以后逐渐改变为:“小明这样做,好吗?” 注意:开始时指令必须保持一致,但要尽快地改变指令,以帮助孩子泛化。 (2)不反复性:假如指令发出后,孩子没有反映,给予辅助,完毕一个回合后,再发下一个指令。 注意: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想要让孩子学会在听到一次指令后必须作出反映。假如我们多次的反复:“起立、起立、起立”,孩子会理解为他不必对一个指令立即作出反映,他可以等待或不反映。孩子不反映时,我们应做的是给予辅助,而不是反复指令。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言语是故意义的,听到我们说话,他就必须作出反映。 (3)与强化结合使用:在孩子反映对的时,给予夸奖(强化)。假如孩子做对了,
6、而我们不对此作出反映,就没有结果,或者说他的对的反映被忽视了;换言之,是我们的行为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要想孩子作出适当的反映,我们就必须作出适当的反映。 4发有效指令的技巧 及时、适时;准确、扼要;有必要性;可实现性。 5.注意事项 环境单一,目的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刺激;观测孩子的反映,给予必要辅助;语言指令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把握恰当、提高的原则。 6当孩子没有对的反映时 保持镇静,不要着急,更不要和 孩子怄气;2 对孩子的不适当反映可以忽视;3安静地对孩子说:“不行,再做一遍。” (视孩子的个别情况而不同,对有些孩子我们什么都不说,而对有些孩子我们可以用安静但坚定的语气说“不行”。) 7明
7、确预期反映 发指令前要明确知道想要孩子做什么。只有我们自己明确地知道指令的内容和预期反映,孩子才也许明白。因此我们要事先要有明确的目的,然后运用指令去达成目的。 (二)反映 1使用的注意点 (1)反映标准的一致性:给出指令前,以拟定对的反映的标准的什么。 (2)反映标准的变化:反映了学生能力的变化和强化标准的变化。 (3)注意反映中附带的不良行为:关注学生的反映时,一定要同时注意他有没有随着的其他与指令无关的不良行为。 (4)没有对的反映时的操作:在作不出对的的反映时,“辅助”很重要。 (5)反映形式与5秒钟原则:一般的反映形式有4种,即对的反映、有辅助的对的反映、错误反映、无反映。假如在5秒
8、钟左右还没有作出反映,即“无反映”,就可鉴定为没有“对的反映”的机会。 2DTT对于不同反映的操作环节 (三)辅助 1概念 又称“提醒”,一种附加的刺激,在孩子不能完毕对的反映时给予的帮助,以完毕目的行为。 2辅助的形式 (1)身体辅助: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帮助儿童完毕对的反映。涉及完全身体辅助和部分身体辅助。 (2)示范:通过演示动作操作过程,帮助儿童完毕对的反映。 (3)位置辅助:把刺激物放在孩子容易给出对的反映的位置上。 (4)视觉辅助:运用某些媒介引导孩子用眼去看学习目的,帮助他理解,从而作出对的反映。视觉辅助是结构化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手势、符号、实物、图片、文字等辅助)。 (5
9、)语言辅助:用语言补充(描述)指令示意出孩子应有的对的反映。 3辅助的技巧 (1)时间:辅助要及时,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产生爱好并体验成就感。 (2)辅助与强化相结合:在辅助孩子作出对的反映后给予奖励。 (3)尽早撤去辅助:让孩子独立完毕任务,防止对辅助产生依赖心理。 4辅助的消失 (1)消失的目的:使孩子能逐步独立完毕所盼望的行为,避免导致孩子对辅助的依赖。 (2)辅助限度的减弱:学习新技能时可给限度较高的辅助(手把手),但随着学习的进展,辅助限度要逐渐减少,直至最后撤去辅助。 (3)适时等待,遵循5秒钟反映原则:在孩子已有一两次成功独立完毕指令动作后,下一回合中假如孩子没有作出反映就可适当延
10、长等待时间。 (4)以保证对的反映为前提:逐渐地撤去辅助,应让孩子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毕。在每一级的辅助减少或撤除前,孩子可以在此级辅助条件下成功完毕几个连续回合。假如在拟定了减弱后的辅助水平孩子做不出对的反映时,应提高或返回到“上一级”的辅助水平上去。(四)结果(正强化) 1概念 正强化与奖赏一词相似,是指个体在某一情景下做某种事情(即行为),假如获得满意结果,下次碰到相同情况时,再做这件事的几率就会提高。此种令人满意的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均成为强化物。 2强化物(强化刺激) 一种以增长行为出现频率,为人们所喜欢、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刺激,称为正性强化物。 (1)初级强化物:指糖果、饼
11、干、饮料、水果等物品。与儿童本能活动(生理需求)有关。作用强烈,操作简朴,但易产生厌腻感。 (2)次级强化物:在学习中得来。操作较难,在应用前应了解什么是儿童的喜好,才干达成强化的目的。共分为4种: 活动性强化物 指看电视、看漫画、郊游、游泳、打球等各种文体娱乐活动。 操作性强化物 指提供应个体玩的东西或个人竞技,如玩具、画图、积木、走迷津等活动。 拥有性强化物 指在一段时间内个体可拥有享受的东西,如有机会坐一坐飞机;拥有像刷子、指甲刀、皮带等个人拥有物,至少是暂时拥有。 社会性强化物 指个体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如口头赞美(充满激情地说“好孩子”“真棒”“太好了”“顶呱呱”等)以及温
12、情的轻拍、拥抱、点头、微笑,甚至一个眼神等社会性注意。注意对每个人来说几乎都是非常有效的强化物,孤独症儿童比常人更需要老师和训练者的注意。 3使用原则 (1)选择强化物要因人而异。 (2)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强化物。 (3)初级强化物与次级强化物配合使用。 (4)次级强化物逐步替代初级强化物。 (5)避免过度强化。 4强化的频率 (1)连续性强化:儿童每出现一次对的反映就强化(给予奖励)。 多在学习新的课题、建立新的行为时使用,使儿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以增强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2)间歇性强化:对儿童出现的反映只是固定或者随机的强化使用,多在维持新行为和巩固旧行为时使用,对培养儿童的积极学习动机有
13、重要作用。 固定强化 在多次对的反映后或在某段固定期间后给予强化。每隔5分钟观测一下儿童是否在专心写字,若是就给予强化(奖励)。 例:规定儿童在课堂里必须举手发言2次,才干得到一颗小红星。 随机强化 不固定对的反映出现的次数及时间,随机给予奖励。 (3)强化频率的转换:强化频率一般由连续性逐步向间歇性强化转变(注意配合适当的方案及强化物)。当儿童的对的反映出现回落(退化)或学习的情绪、配合性较差时,强化的频率应提高。 (4)强化频率变化的意义:通过强化频率的改变,帮助儿童建立是非观念,使儿童的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步提高。 5辅助与强化的关系 (1)辅助和强化相辅相成。辅助会帮助孩子理解我
14、们在让他做什么,强化会鼓励他以后继续出现这个行为。 (2)辅助限度不同,强化限度也不同。对独立完毕的反映要给予较强的强化;对有辅助完毕的反映要给予的强化就弱一些。 (3)辅助退缩强化也也许不减弱。辅助的退缩消失与强化频率的减少不一定是同步的,要视教学目的而定。 (4)辅助消失,强化频率减弱,顺应自然是辨认码练有效的标记。当辅助消失,孩子开始能独立完毕课题,就要减少强化频率。 (五)停顿 停顿的作用是: (1)停顿可以使学生对刚才的“反映”和“结果”的关系有一个忆的时间; (2)给老师、家长一个时间思考刚才的回合,并且有时间记录童的反映,也可训练学生的“等待能力”; (3)停顿的目的是区别两个回
15、合,使得下一个指令的开始变得常清楚。ABA的DTT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让儿童坐教室里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但孤独症儿童由于其在注意力、理解力、思维等方面的特点需要更积极的教学方法。DTT规定孩子经常性反映,每下一次指令就规定一次反映。同时这种积极的教学也是与统的教学相结合,在一个方法和内容的系统中一步一步地教孤独学生学会新的知识、能力和行为,并使孤独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到与人交往的愉悦感,逐步学习并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性特点。 (六)DTT的特点 (1)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提成小的环节,然后一步步地练习。 (2)强化性教学,反复训练每个环节。 (3)使用提醒(辅助)帮助孩子作出对的的反映
16、。 (4)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四、塑造法 1概念 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的行为而最终做出这种目行为的过程,即建立当前儿童尚未作出的目的行为。 例1:儿童学走路 从独立走一步或两步距离开始,反复多次训练,并对每一次对的完毕的迈步给予正性强化。然后停止强化,增长到走三步或走四步距离方予强化。依此五步、六步、七步逐步增长行走的步子,最终使儿童掌握能独立行走一定距离的动作技能。 例2:穿小孔珠 先以大孔珠和胶管开始,逐渐按儿童表现更改木珠和穿线,直至他学会用线穿小孔珠的目的行为。 2实行环节和原则 (1)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行为(找出儿童已经具有的某个接近目的的行为作为起点行为)。 (2)选择塑造环节(
17、要考虑进度及儿童的能力)。 (3)在每个起始反映发生时应立即强化,但同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强化。 (4)实行中必须观测儿童反映,及时调整不顺利的塑造程序。 (5)避免对“辅助”产生依赖,协调好实行程序,防止儿童产生挫折感。五、连锁法 1概念 是将一个目的行为依进行时的先后顺序提成一连串的环节专家的过程。借助“连锁”原理来训练比较复杂的系列行为动作和生活技能。可分为“顺向连锁”和“逆向连锁”。 2实行环节和原则 (1)分解的各个环节要足够简朴,使儿童较容易学会掌握。 (2)拟定儿童对上一环节完全掌握后,才干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3)充足使用强化物使训练更有效。 (4)尽快减少每一步训练中的额外帮助。
18、 (5)有些技能不适宜“逆向连锁法”,如“骑自行车”、“洗手”等。六、泛化 泛化也称类化,指把在某一种情境下教过的行为转移到另一种情境去的能力。在训练情境之外,当有相关刺激出现时,也可以产生在训练情境中出现的反映。通常分为刺激的泛化和反映的泛化两种。 1刺激的泛化 是指儿童能对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映。 2反映的泛化 指儿童对同一指令领略其意义而作出稍有不同的行为反映。 例1:如教会儿童结识绿色后,他在生活中可以认出不同物品上具有的绿色来。 例2:当孩子碰到坏人后,大人应教会他尽快跑开,或即刻报警或大叫喊人、恐吓坏人等。 3运用方法与策略 (1)在不同的环境中去训练,可稍增减些内容或变更一
19、下训练方式。将各种相关情境纳入训练中。 (2)将训练和泛化情境中的刺激物共同化。 (3)对已掌握的技能可稍微改变刺激的方式。 (4)教给一些功能相称的反映。 (5)充足应用自然出现的指令和强化物。采用一些活泼有吸引力的方法,如唱歌、集体游戏。 (6)应用间歇性强化对行为促进泛化。 (7)纳入自我产生的泛化媒介(由儿童保持和传送的刺激,当媒介存在时,儿童的行为反映可以泛化到训练情境之外)。一些自我指导、自我记录(笔记)等任何可以在目的情境中提醒适应行为的方法都可以作为泛化媒介。 4泛化的意义 泛化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现象,人类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泛化学来的。而孤独症儿童却难以将习得的技能泛化到不同环境当
20、中去。因此规定训练者必须富有发明性地教他们如何去泛化,教会儿童在不同情境中与不同的人们合作时能具有灵活性,帮助孩子在变化的环境中会运用学到的技能。七、分化 由于分化的存在,使人们结识事物或对外界的反映更准确,使人类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培养孩子行为中,很多情况下是把泛化和分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例:当孩子独自在家时,有人敲门或按门铃孩子就去开门(这是泛化)。通过以后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只会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开门,其他陌生人或非亲关系的人不给开门(这就是分化)。八、巩固(维持) 巩固是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保证新学到的行为连续下去。巩固训练能使孤独症儿童逐步自立,是他们未来生活的
21、关键环节。巩固法的运用重要作用是: 1缩小“课内”和“课外”的差别 将学校与其他环境的转换做在“不知不觉”中。就是说将学校的氛围扩展到任何地方,使得孩子弄不清楚什么时候放学了。做到这一点的最佳办法是:培训家长或者身边其他重要的大人,使他们成为老师,这样孩子就没有“空白”,没有“假期”,他的亚教育环境与教育环境就没有区别了。 2强化方案“正常化” 对孩子的强化方式(强化频率、强化物)要逐渐转换为在普通环境中常有的形式,具体可以体现在: (1)逐渐减小强化方案的固定性,实行一个灵活多变的方案。即让孩子习惯不是所有的对的反映都要被强化。 (2)逐渐使用次级强化(拥抱、握手、象征性夸奖)代替初级强化(
22、食物等)。尽管初级强化物在训练新技能时很有效,但他们未必适合所有的环境,容易产生过度强化,并且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也不太有吸引力。 (3)使用孩子在自然环境中也能得到的强化物。训练中心里教师的表演性,夸张的强化方式在学校里一般没有,而学校式的强化诸如分数或代币(红旗、五角星等),在校外一般也没有,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尽量将你的强化方式和强化物“正常化”。 3将已经学习的技能与新的技能连接起来 教孩子学习新课题时可以运用他已经学会的技能,这样新旧两个均能得到强化。 4学会功能性(实用的)行为 训练孩子学习一些他可以因此在平常生活中得到好处(强化)的行为,如一些语言表达、玩耍活动和自我帮助等。即使让他学了很多没有实用功能的渊博知识,也不会在外面的环境中得到强化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