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中级消防员理论知识最新模拟预测单选题
701.泡沫灭火系统按照安装使用方式不包括( C )
A固定式 B半固定式 C组合式 D移动式
702.泡沫灭火系统按泡沫发泡倍数不包括( D )
A低倍 B中倍 C高倍 D组合
703.液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B )
A水源 B射压枪 C消防泵 D泡沫液供应源
704.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小于10m时,应设置产生器( A )个。
A1 B2 C3 D4
705.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在10-75之间时,应设置产生器( B )个。
A1 B2 C3 D4
706.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在75-25之间时,应设置产生器( C )个。
A1 B2 C3 D4
707.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在26-35之间时,应设置产生器( C )个。
A1 B2 C3 D4
708.移动泡沫灭火系统组成不包括:( A )
A移动水炮 B水带 C泡沫钩枪 D消防泡沫车
709.泡沫混合液输送量,用( C ) 表示
A、 L/m B、L/h C、L/s D、L/d
710.总储量大于.等于( B )m3 独立的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A400 B500 C 600 D700
711.当采用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泡沫液的进口压力应大于水的进口压力,但其压差不应大于( B )Mpa
A0.1 B0.2 C0.3 D0.4
712.储罐区泡沫液的总储量除按规定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 B )数量和连续供给时间计算外, 应增加充满管道的需要量。
A泡沫钩管 B泡沫枪 C泡沫发生器 D泡沫吸管
713.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时,除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外,同时还应设置泡沫软管.泡沫枪和泡沫消防车等( B )泡沫灭火设备。
A固定式 B 移动式 C半固定式 D综合式
714.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测试,在采取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的基础上,利用消防车一边从( C )吸水,一边通过预留接口往里输送混合液,然后观察所产生泡沫的效果。
A消火栓 B水池 C水源 D水槽
715.烟烙尽灭火系统是美国ANSUL 公司开发研制的惰性气体灭火系统,以氮气
.( B ).二氧化碳三种惰性气体的混合物作为灭火介质。
A氖气 B氩气 C氙气 D氪气
716.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若代替卤代烷6801 灭火系统,其灭火剂重量约增加
( C )%,储存容器数量增加约30%。
A50 B60 C70 D80
772.( C )气体灭火系统, 指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房间的顶部,喷射的灭火剂能在封闭空间内迅速形成浓度比较均匀的灭火剂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在灭火必需的“浸渍”时间内维持灭火浓度,即通过灭火剂气体将封闭空间淹没实施灭火的系统形式。
A开放式 B封闭式 C 全淹没 D半淹没
773.手持软管灭火系统由盘管轮或架.软管.( D )等组成。
A推车 B容器 C罐子 D喷嘴
774.手持软管气体灭火系统是由( B )控制.操作实施灭火,灭火方式类似于推车式灭火器。
A、CPU B、人 C、电脑 D、核心处理器
775.总储量大于.等于( B )立方米的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应设置泡沫泵站。
A100 B750 C300 D400
776.泡沫泵站与保护对象的距离不宜小于( B )m
A75 B30 C40 D50
722.泡沫泵站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应满足在泡沫消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最远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宜大于( B )分钟。
A5 B6 C7 D8
723.泡沫泵宜选用特性曲线平缓的离心泵,当选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泵的设计流量应为计算流量的( A )倍。
A1.1 B1.2 C1.3 D1.4
724.泡沫消防泵.给水管道应该涂( A )色
A绿 B红 C黄 D白
725.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时,除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外,哪些不属于应设置 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 A )
A泡沫钩管 B泡沫软管 C泡沫枪 D泡沫消防车
726.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若代替卤代烷6801 灭火系统,其灭火剂重量约增加
70%,储存容器数 量增加约( B )%
。
A75 B30 C40 D50
727.灭火系统按管网的布置分类不包括哪些系统( B )
A组合分配灭火系统 B多样化灭火系统
C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D无管网灭火系统
728.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C )
A储存装置 B启动分配装置 C灭火装置 D监控装置
729.卤代烷灭火剂贮存器内的压力, 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 D )%。
A60 B70 C80 D90
730.每年应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 B )次全面检查
A1 B2 C3 D4
731.对气体灭火剂贮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量的
( D )%。
A70 B 55 C 75 D95
732. 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C )
A训战一致原则 B从偏从怪原则 C分类施训原则
D正规系统原则和训养一致原则
733.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B )
A训战一致原则 B从简从易原则 C分类施训原则
D正规系统原则和训养一致原则
734.组训的形式不包括:( C )
A按建制训练 B按岗位分训 C按兵员分训 D基地训练
735.组训方法不包括:( D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示教作业 D分组实训法
736.演示不包括( A )
A人物演示 B实物和模型演示 C图像演示 D动作演示
737.示教作业通常组织实施的程序不包括:( B )
A作业准备 B作业构想 C作业实施 D作业讲评
738.组训的要求不包括:( A )
A与训练条件相适应 B与训练内容相适应
C与训练对象相适应 D与训练设施相适应
739.训练的手段不包括哪些:( C )
A利用现有器材装备训练 B利用建(构)筑物训练
C利用公共建筑进行训练 D利用电教设备教学训练
740.模拟灭火过程通常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C )。
A数学 B物理模拟 C多元化模拟 D混合模糊模拟
741.训练综合计划不包括( D )
A年度训练计划 B季度训练(阶段)计划
C月训练计划 D日训练计划
742.年度训练计划,通常由( B ),在上年度训练结束时,新年度开训前制定下达。
A部局 B总队 C支队 D大队
743.周训练计划,通常由消防( D )的主管亲自制订
A总队 B支队 C大队 D中队
744.演习通常报上级审批,其他专项计划一般由( B )主管审批后报上级备案。
A上级 B本级 C下级 D其他
745.( A )是实施训练的基础和前提
A训练准备 B训练开展 C 训练总结 D训练假想
746.训练准备通常不包括( C )准备。
A思想 B组织 C体能 D授课
747.训练动员,不包括( D )
A年度开训动员 B阶段训练动员 C主要课目训练动员 D年度总结动员
748.组织准备是指根据训练任务和官兵的配备情况及其特点确保训练效果,其遵循的方式不包括:( C )
A调整组训方式 B区分教学任务 C优化人员分配 D加强教学力量
749.授课准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教练员按分工进行备课 B组织示教作业和示范作业
C培训骨干人员 D检查训练效果
750.备课,是教练员为实施训练而进行的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通常是在教练员接受教学任务后进行。应做好的工作不包括:( C )
A学习大纲和训练教材。 B了解受训对象,选择训练方法
C见习示教 D 试讲.试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