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述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0796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述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述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述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述评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述评刘?超黄仁森康凤云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概念在习近平总书记2 0 2 1 年“七一讲话”中一提出就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本质内涵、特征特质、价值意蕴、传承路径,就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关系,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精神样态等,展开积极探讨,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然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研究当前还存在一些有待深化的问题,如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整体性理论阐释、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完整系统的话语体系、拓展弘扬实践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

2、步梳理研究文献、拓展研究主题、创新研究方法。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研究”(2 1 VSZ003);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龚全珍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 0 KS02);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焦裕禄英雄形象话语表达研究”(YC2020-B072)中图分类号:D64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精神动力。2 0 2 1 年7月1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0 0周年大会上,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2 0 2 1 年1 1 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一百年来,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2022年1 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给予了高度关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应该看到,当下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深化或进一步拓展研究。本

4、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6-5 9 8 2(2 0 2 3)0 9-0 0 6 5-1 0述评,籍此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绰厉奋进的精神风貌。一、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整体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作为一个系统性整体性概念和范畴被提出的,其具有深刻的生成逻辑、丰富的内涵要义、密切的内在关联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一)多维度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有学者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出发,认为党的初心使命为精神谱系奠定思想精魂。有学者从理论层面溯源,指出马克思

5、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指引。有学者从理论、历史和2023.965现实层面出发,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理论逻辑,党的发展历史构成其历史逻辑,时代发展新任务新要求是其现实逻辑。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不移追求,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真理逻辑。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文化自觉和使命自觉的有机统一。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时间纵轴演化发展看,呈现同源多向性;从内在生成演化发展看,呈现同演渐进性;从创造主体演化发展看,呈现同核多元性;从表现特征演化发展看,呈现同质多面性。(二

6、)从理论和实践维度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本质内涵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根本基点,深厚的为民情怀是价值旨归,先人后已的奉献精神是伦理指向,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是鲜明底色,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实践原则。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拥有贯穿始终、相融相通的核心要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灵魂和根本支柱,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永恒的价值追求,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崇高的政治品格,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永不褪色的优良传统,实事求是、创新创造是力量之源。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和精神

7、风貌,是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概括。这具体体现为:理想信念是精神谱系之魂,人民至上是精神谱系之情,爱国奉献是精神谱系之基,艰苦奋斗是精神谱系之本,求实创新是精神谱系之力。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脉相承交融互通的精髓要义体现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携手人民辟江山的为民情怀、敢闯新路育新篇的开拓创新、奋发图强谋复兴的艰苦奋斗、崇德向善扬正气的道德品质。?(三)从特质特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和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承和续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定型和唱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

8、,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质特征。有学者认为中国66社会科学动态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特征特质体现在五个方面:理想信念是灵魂根基,初心使命是现实统领,艰苦奋斗是鲜明底色,开拓创新是进取内核,无私奉献是价值底蕴。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以跨越党史各个时期、覆盖全国各地、涵盖众多领域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为流,具有延续性;以价值观为内核,以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基础,具有实践性;以革命文化为本色,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底色,具有丰富性。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特质体现在爱国为民是其价值内核,理想信念是其内

9、在支撑,道义担当是其深厚底蕴。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一系列伟大精神续迭代构建起的有机整体,具有同根同源性、次第序列性、内在稳定性、自由生产性等鲜明特征。有学者从传承的维度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特征和遗传特征,指出其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民族和文化特征,它的遗传特征体现在科学理论、理想信念和人民三个维度。有学者从外在形态、内在实质、价值选择三个层面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特征。(四)从价值意蕴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振则国运兴,精神强则民族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励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10、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意蕴。有学者认为,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活水源头,是精神力量之本。有学者从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维度出发,认为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利于贯彻坚定的人民立场、掌握抓机遇的历史智慧、汲取防风险的精神力量、学习解矛盾的历史经验。有学者注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养时代新人的积极作用,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引领广大青年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激发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有学者认为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利于从中明

11、晰奋斗方向、汲取前行动力、铸就道德航标。有学者围绕精神谱系“有什么用”的核心问题,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强大的文化价值功能、政治价值功能和社会价值功能。有学者着重部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方面,阐述精神谱系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如有学者认为,弘扬精神谱系有利于以理想信念塑造挺拔灵魂、以爱国主义情怀激荡青春力量、以品德修养筑牢价值基石、以奋斗担当铸就青春底色。另一方面,探讨精神谱系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如有学者认为,推进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有利于推动思政课培育正确党史观、增进立德树人实效和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也有学者立足青少年群体,认为传承

12、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利于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保持昂扬精神状态和塑造优良品质。有学者从国家治理维度出发,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赋能国家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定向与聚力的作用,既有利于确保政治方向,又有利于筑牢文化根基。有学者分析了精神谱系的政治功用:创造政治记忆,构建共同体;整合意识形态,规训成员和社会;提升动员效能,降低治理成本。(五)从传承路径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只有传承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学者从纪念空间形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和发展,指出纪念空

13、间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必须创新纪念空间表达方式,统筹整合网络纪念空间,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记忆之场,做好纪念空间的当代阐发,构建精神谱系的常态化续机制,形成最大合力。有学者从民族复兴的视域提出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做到以知导情、以情达意、以意促行、以行践知。有学者从文化向度出发,认为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立足于社会文明风尚的培育、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文化产业体系的健全、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中国精神的对外传播。有学者认为,应在系统性与针对性相融通、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协调中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学者聚焦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14、,如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提出融入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层面提出要在“二”与“多”、“实”与“虚”、“破”与“立”相结合中实现两者的融合。有学者认为,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应做到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和坚持党的领导。二、关于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关系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结合,首次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术界对这两者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行了学理阐释和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既有研究从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出发,明

15、确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起始源头和逻辑起点。如有学者认为,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需要从“精神之源”出发,通过“点、线、面、体”四个维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关系,指出两者具有统一性关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一根红线和鲜亮底色。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呈现出建党精神精神坐标精神谱系的脉络,每个精神坐标串联起来便形成了精神谱系,建党精神便是第一个精神坐标。有学者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体现在理论之源、宗旨之源、意志之源和品德之源四个方面。有学者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构成历史传承关

16、系和系统主导关系。伟大建党精神既传承优秀精神特质、构建精神谱系,作为最高层次的精神形态,又在结构上构成主导脉络,在思想上树立主导观念。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点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伟大建党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原点,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初始样态。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维度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有学者从精神内容、时间脉络和内在关系三个维度分析两者的内在关系,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展开和丰富,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两者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有学者鲜明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17、的全过程,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2023.967神谱系形成的起始环节,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展的逻辑起点。有学者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是党的全部精神品质的基调和主线。有学者指出,确定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之源”,是党对自身精神认识的重大飞跃,不再局限于创建过程的某一个“点”,而是着眼于创建的全过程。?(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续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精神样态,又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主线。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共同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体系和精神话语。有学者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间

18、不是简单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实践主题下,具象化形成系列精神的源头,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人向前的实践推动着伟大建党精神的延伸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闪烁着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芒。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基于伟大建党精神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积极主动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在百年实践中发展为一个丰富多样而又内在统一的精神体系。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基因的延展和传承,体现在价值理念的相融、内在精神的传承和精神意蕴的延展三个层面,中国共产党人

19、精神谱系作为一个开放体系,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的要求不断延展着建党精神的内涵。有学者从党的百年历程出发,认为中国共产党精神成长的逻辑主线和内在基因就是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源”,而精神谱系则是“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纵向上表现为伟大建党精神百年演进中的历史轨迹与完整形态,在横向上表现为作为整体的一代代共产党人特定的精神境界与精神状态。三、关于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在关系的研究红船精神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 0 0 5年6 月2 1 日在光明日报撰文首提的。从此开68社会科学动态始至习近平总书记2 0 2 1 年“七一”讲话前,学术界基本上把红船精神视为

20、建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后,学术界就红船精神展开热烈探讨。习近平总书记2 0 2 1 年“七一”讲话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后,学术界开始转向考察和梳理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间的内在关系。(一)围绕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展开研究有学者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船精神重要论述出发,认为红船精神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宽于红船精神,即伟大建党精神包含红船精神,是对红船精神的丰富和深化。有学者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总体概念,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出发之时的精神秉持,伟大建党精神涵盖红船精神,红船精神体现伟大建党精神,两个概念

21、的内在关系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两个概念的内容链接共存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伟大建党精神是对红船精神的升华和创新,在内涵上更加精准,在思想和历史蕴含上更加丰富,内在逻辑更加紧密。此外,有学者提出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不能互相取代,伟大建党精神既在时间概念上更在内容要求上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是时间概念上的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学者从文本分析出发,指出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同志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实践在不同时期概括凝练的,二者在内涵实质、价值主体、生成时间上是一致的,但在提出背景、命名方式、凝练用意上

22、又是有差异的。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是两个内涵高度重合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二)围绕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展开研究有学者认为,红船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历史地位,因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之源,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红船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爱国、担当、奉献、奋斗、拼搏、创新”这一以贯之的基本内核,生发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始终如一的价值立场,奠定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坚如磐石的信仰追求,砥砺了革命加拼命这一伟大崇高的意志品质。此外,有学者从意象维度探讨了“红船精神”这一经典意象,认为红船精神蕴含的“红色”、

23、“航船”与“精神”三个元素被不断延伸、拓展与升华,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意象书写。四、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精神样态研究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结合新的实践特征和时代要求,形成了不同的具体精神样态;另一方面,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精神样态,汇聚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和优良品格。学术界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精神样态,展开了较为深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体精神样态研究这一时期,

24、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斗争为主题,奋力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伟大目标,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产生了一系列伟大革命精神。一是围绕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如何顺应人民期盼、时代呼唤建立中国共产党进行研究。有学者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展开研究,认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体现在“四个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革命性与政治性的辩证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伟大建党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格、实践品格、斗争品格和政治品格,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续发展伟大建党精神,要沿着时代化、具象化路径发展,要沿着人格化路径发展。有学者围绕红船精神展开研究,指出红船精神

25、的深刻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活动特性,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红船精神是共产党走向胜利的精神源动力,蕴含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一一理想信念,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时代新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二是围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展开研究。如有学者认为,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支柱;有学者总结了中央苏区的特殊历史贡献,对这段历史中形成的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作了科学界定;有学者认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

26、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有学者系统论述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并从制度化的角度考察延安精神的历史流变;有学者从四个维度分析了红岩精神产生和形成的前源性问题?,认为红岩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精神之源,等等。(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具体精神样态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在各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伟大奋斗精神,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术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人物或群体为代表的精神符号,如有学者从理想信念、奉献、敬业等维度系统剖析了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认为培育“有灵魂、

27、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时代新人需要弘扬雷锋精神。有学者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探究焦裕禄精神的话语内涵、语意语境,梳理焦裕禄精神的话语变迁历程;有学者从历史视域分析了大庆精神原生性内涵的生成和传播,从政治信念、道德追求与求是价值深化了其内涵研究,也有学者着重论述了大庆精神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有学者将“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概述,等等。(三)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具体精神样态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进,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一系列时代精神。一方面,围绕现代化建设和探索展开研究,如有学者立足改

28、革开放整体视域,认为改革开放精神是在共同理想信念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引下,立足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在对民族精神的再现与重构中形成的,既是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也是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首创精神的有机融合,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有学者围绕特区建设形成的特区精神展开研究,认为特区精神的生成典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2023.969系所蕴含的实践生成和观念生成两个方面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另一方面,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自然灾害所展现的精神气概展开研究,如有学者认为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等等。(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体精神样态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主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攻坚克难,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了小康。有学者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研究脱贫攻坚精神,认为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有着丰厚的精神滋养和理论积淀,具有历史、实践和理论三重逻辑。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有学者从伟大抗疫精神出发,认为伟大抗疫精神作为一种独

30、特的精神样态,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实践观、集体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伟大抗疫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伟大抗疫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新引擎、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动能、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载体。从伟大抗疫精神中,要读懂如何爱国、读懂如何敬业、读懂如何诚信、读懂如何友善。有学者围绕丝路精神展开论述,认为丝路精神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平合作是实现文明和谐共生的前提基础,开放包容是顺应文明进步潮流的根本途径,互学互鉴是激发文明交融创新的活力源泉,互利共赢是共创共享文明成果的普遍追求,等等。五、研究述评和前瞻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相关研究,回应了党和

31、国家领导人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论述,切合了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领域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所研究的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70社会科学动态整体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关系、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精神样态等。从理论来看,已有成果呈现出有深度、有厚度、有高度的研究特点,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对深化精神谱系的研究起到了基础和推进作用。从实践来看,已有研究成果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特征特质、价值意蕴和传承路径,分析了红船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与

32、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间的逻辑关联,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已有研究成果取得的成绩1.剖析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逻辑关联。学者认为,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既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也要从整体性出发,深刻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等特征。必须明确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对红船精神的否认和替换,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所进行的话语创新;必须明确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必须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对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

33、伟大实践中具象化精神样态的概括和总结。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是推进和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的前提和基础。2.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阐释深不深刻、透不透彻,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弘扬得深不深、厚不厚、广不广。科学阐释它的本质内涵是关键、是基础。一方面,学术界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科学论述,呈现出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特征,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为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奠定了基础

34、;另一方面,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科学内涵的概述,主要聚焦于理想信念、人民立场、工作作风、道德品质等维度,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彰显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弘扬了为民务实、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展现了对党忠诚、不怕牺牲的道德品质。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涵的科学概述,为弘扬和传承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奠定了深厚的学理基础。3.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话语表达。话语表达,“就是说什么和怎么说,它立足于言论立场和思维能力,具有语言组织的艺术性特征”。站在百年历史潮头,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实

35、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提炼话语概念,创新话语表达,为新的奋斗提供精神激励和文化滋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学术界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概念、新范畴进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话语表达,有力地推动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和弘扬。如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不是二者必居其一。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就是“源”和“流”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活水,在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展开和呈现。百年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密码。(二)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1.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整体理

36、论阐释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界既有研究更多关注和聚焦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阐释,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整体性理论阐释较少,未能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学理依据。具体来看,一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逻辑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化。围绕生成逻辑,学界既有研究主要从理论、实践和历史三大维度进行阐释和解读,这为深化研究提供了基础,但并未着重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逻辑,未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置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1 7 0 多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 0 0 多年的奋斗史、1 0 余年的新时代伟大变革实践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来进行整体性研究和系

37、统性论述。二是对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在关系的学理依据解读不够清楚。学界对两者关系的认识是趋于一致的,认为两者是“源”和“流”的关系,但并未科学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为何为“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何为“流”的问题。三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整体内涵阐释不足。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新概念、新范畴,已有研究成果更多立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来阐释其整体内涵,作为一个时空覆盖面更广的理论体系,只有科学阐释清楚其内涵要义,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2.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历程和传承的机遇挑战有待进一步梳理和总结。科学总结历史,深人研究历史,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指导当代实践,推进理论

38、创新。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历程和机遇挑战分析应予以重视,具体而言: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和发展历经百年,学术界既有研究并没有足够关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考察,缺乏以“大历史观”为视角,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从横向和纵向层面剖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历程。二是未深入剖析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缺乏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等视域出发,分析总结新时代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面临的新机遇、新困境、新挑战、新要求。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话语建构和实践路径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凝聚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

39、心使命、价值立场、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它既是民族精神的时代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话语素材。学界既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理论阐释和宣传,没有提炼出具有独特标识性的核心话语,没有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既有成果虽涉及从具体精神样态来构建中国共产党形象话语、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但存在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不够深人等问题,未能从源头上、根本上挖掘中国共产党精神元素,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话语体系。同时,也未能突破传统的“路径依赖”、创新弘扬的实践路径、拓展和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和传播渠道。4.中国共产

40、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主体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任何一种精神都有其形成的主体,这个主体包括人物、事件、区域等。强化主体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其共性和个性,进而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和生发规律。从既有研究成果的分析看,可以说学术界忽视了精神主体的研究。具体来说,一是未从横向和纵向的维度对以人物、事件、区域等为主体的精神样2023.971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未能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呈现“碎片化”现状,不利于解读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二是未对不同精神样态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科学总结出不同精神样态所蕴含的精神特质、精神特色。对精神主体展开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充分挖掘蕴含

41、其中的精神素材,为深化理论研究提供深厚支撑,也为实践斗争提供不竭精神动力。5.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借鉴上的局限还有待克服和突破。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缺乏系统集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范式。具体来说,一是对微观个案的研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也缺乏详细的史料支撑。完整准确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需要系统梳理在各个历史时期每种精神所形成的背景、基础、历程、内涵等要素,这就需要大量的史料支撑。二是缺乏“概念”研究,没有运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概念研究。三是较少采用如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叙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予以展开,未能实现中国共产党

42、人精神谱系多样化研究。四是缺乏利用VR(虚拟技术)区块链、数字化技术等新方法对精神谱系进行研究。注释: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0 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 0 2 1 年版,第8 页。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 0 2 1 年版,第6 4 页。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 0 2 2 年版,第4 4 页。廖茂忠、刘梦雪: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2 3 年第3 期。黄明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探析,思

43、想教育研究2 0 2 2 年第1 1 期。刘奕汝: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内在特征及价值意蕴,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 0 2 2 年第3 期;彭冰冰: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江西社会科学2 0 2 1 年第1 2 期;张有武、陈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现实价值与传承发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2 1年第1 2 期;金更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的重要成就与理论进路,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年第6 期;杨义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逻辑,道德与文明2 0 2 2 年第6 期。72社会科学动态张爱武、熊浩:论中国共产党人

44、精神谱系生成逻辑,广西社会科学2 0 2 1 年第1 0 期。闫玉、徐秦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阐释,人民论坛2 0 2 3 年第2 期。邓凌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建构维度及演化逻辑研究,理论学刊2 0 2 3 年第1 期。李梦云: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 0 2 1 年第4 期。周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 0 2 1 年第4 期。王炳林: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光明日报2 0 2 1 年6 月3 0 日。王炳林、马雪梅: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 0

45、2 2年第6 期。王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流变、精髓要义及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 0 2 1 年第5 期。陈沉: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五个鲜明特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 年第6 期。肖剑忠、王嘉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本特征与传承路径,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 期。王霞: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理论意涵、鲜明特质与时代价值,中州学刊2 0 2 1 年第1 1 期。曹甜甜: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涵、特征和价值探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 0 2 1 年第6期。王仕民: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传承特征,广西社会科学2 0 2 1 年第7

46、 期。刘海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形成原因、特征表现及现实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 0 2 2 年第2期。邹绍清: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学理建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 年第3 期。许传红、张之航:在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2 2年第2 2 期。夏宝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引领培育时代新人的三重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 0 2 2 年第4 期;钟卓良、王威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育人价值实现,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 0 2 3 年第2 0 期。刘晓哲、朱晓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演进逻辑与时代价值,山西大学学报(哲

47、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 期。邓凌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机理、价值功能与续传承,理论探索2 0 2 2 年第4 期。马杰: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 0 2 2 年第9 期。韦俊峰、张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人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及其实践机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 年第5 期;高佩、张有武: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2 3 年第1 8 期。余双好、王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弘扬,青年探索2 0 2 1 年第4 期。冯思淇:定向与聚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赋能国家治理的实践

48、理路,探索2 0 2 2 年第1 期。王冠、李雪勤: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理解视角、政治功用与发展建议,领导科学2 0 2 1 年第1 8 期。陈东辉、王宇婷:论纪念空间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习论坛2 0 2 3 年第1 期。毛华兵、王东:民族复兴视阈下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四重向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年第1 5 期。刘国瑞: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文化向度,理论导刊2 0 2 2 年第2 期。李海容: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思想教育研究2 0 2 1 年第6 期。李丹、徐晓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2 期。

49、张友坤、刘有升、陈丽静: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22年第6 期。朱永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演进理路、共生特质及续路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 0 2 3 年第20期。刘建军:深化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几点哲学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 0 2 2 年第3 期。刘建军: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思想理论教育2 0 2 1 年第8 期。陈晋:建党精神精神坐标精神谱系,江西社会科学2 0 2 3 年第3 期。王炳林、张雨: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探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 0 2 1 年第5期。何虎生、张林:论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逻辑关

50、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 0 2 2年第2 期。沈壮海、刘灿: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国高等教育2 0 2 1 年第Z2期。欧阳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升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2 1 年第1 3 期。蔡文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学习月刊2 0 2 1 年第8 期;蔡文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光明日报2 0 2 1 年7 月9日。曹景文: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思想理论教育2 0 2 1 年第8 期。宇文利: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治理现代化研究2 0 2 1 年第5 期。齐彪: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