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学及当代价值意蕴探赜.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0502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学及当代价值意蕴探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学及当代价值意蕴探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学及当代价值意蕴探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音乐舞蹈1 8 1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学及当代价值意蕴探喷张宏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古筝艺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气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聚焦古筝艺术的社会美学,从社会美学的定义与特征出发,梳理了古筝艺术内蕴的社会美学元素及其蕴含的美学精神,并从跨艺术融合价值、审美引领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方面探究其当代价值。【关键词】古筝艺术社会美学艺术功能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J6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3 3 5 9(2 0 2 4)0 1-0 0 8 1-0 6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种类,古筝艺术依托其宽广的音域与视听属性,不仅寄托着作曲者与演奏者

2、的情感意图,还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气韵与人文内涵。当前,对古筝艺术的研究多从创作维度、演奏维度、鉴赏维度、审美维度、文化维度等方面展开,较少关注古筝艺术的社会美学维度。当然,基于审美维度与文化维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美学意义。例如,有的学者指出,古筝艺术蕴含浓厚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具有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的价值。从文化传承角度讲,古筝艺术既需要延续经典,也需要紧追时代步伐。还有的学者指出,古筝艺术的多元文化属性,如悲文化、喜文化、逸文化,分别代表着儒家、民俗、道家的文化内涵。因此,从审美与文化维度研究古筝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丰富其社会美学的内涵。本文聚焦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学维度,

3、从社会美学的概念与特征出发,梳理了古筝艺术内蕴的社会美学元素及其蕴含的社会美学精神,并从跨艺术融合、审美倾向引领、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其当代价值。一、社会美学的概念及其特征(一)社会美学的概念现实美与艺术美是美的两种形态。而社会美与自然美是组成现实美的两个部分。其中,社会美的研究对象是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陶冶情操的社会事物,而自然美的研究对象则是自然风光与自然事物。因此,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基本样态。关于社会美的概念,最早由美学家蔡仪于2 0 世纪4 0 年代提出,并随着学术界李泽厚、叶朗、邹华等美学家的阐述逐渐强化。例如,蔡仪认为除自然事物外,社会事物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因此必须

4、承认自然美之外的社会美。可见,古筝艺术作为一种与人类精神生活、情感表达密切相关的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带有社会美学的基本属性。(二)社会美学的特征基于社会美学的“社会实践”属性,社会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实践性。其中,时代性是指社会美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表现形态。一方面,不同时代的82生产力程度不同,所产生的生产关系与实践活动自然不同;另一方面,不同时代下公众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生活风俗也各具特色,如古代与现代对“美”的不同界定。例如,唐代提倡“以胖为美”,如周在花仕女图中描摹的圆润仕女,集中体现了唐王朝上至宫廷下至社会的审美趋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标准也发生变化,如

5、“以瘦为美”、关注“身体质量指数”等是现代的审美标准。地域性是指基于地理位置与文化风俗的差异化而产生的审美倾向。例如,我国南北方因地理位置、气候因素、历史文化等原因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这体现在南北方在饮食文化、语言特色、戏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实践性是指社会美存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与社会公众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从“美”的起源角度讲,实践性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下的“实践说”标准,即实践是产生美的根本源泉。例如,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分别具有不同的实践活动与文化内涵。二、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学从社会美学角度讲,人物美与环境美构成了古筝艺术的社会美。人物美,又可细分

6、为性格美、行为美、形象美;环境美,则包括现实的古筝演奏环境与作品自身的艺术环境。作为一门表演类艺术,古筝艺术中的旋律、调性、节奏、曲式、和声、复调、肢体语言等元素需要借助舞台表现与观众产生情感沟通以及情感共振。当然,这种沟通包括三个向度的艺术创作,即作曲家的一次创作与演奏者、观众的二次创作。无论如何,古筝作品中的情感意图与人文内涵是三者沟通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讲,无论是一次创作还是二次创作,均与艺术家、鉴赏者的艺术修养有直接关系,均需要对社会美具艺术祥堂ARTEVALUATION12024年第1 期有高度敏锐的感知力,这也是衡量艺术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一)古筝艺术中的人物性格美性格美是人物美的

7、核心,行为美则是性格美的具体呈现。在古筝艺术中,人物的性格美具有双重意指,既有曲目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美,也有作为“二次创作者”的演奏者自身的性格美,两者共同服务于古筝艺术的社会美学价值。曲目中的人物性格美,主要通过作曲家的“一次创作”呈现,其或是铮铮铁骨的汉子形象,或是天真烂漫的浣女形象,或是传承文化的代言人形象,旨在以性格美影响社会公众的审美情趣。作为演奏者的性格美而言,在“二次创作”中能够亲身体验曲目中传达的人物性格,并在其影响下主动涵养自身的性格。可见,经典的古筝作品能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演奏者的性格,尤其是助力演奏者与鉴赏者达成情感共振,进而引领社会美学的正确方向。例如,临安遗恨中,通过激昂

8、的旋律表达了岳飞在面临困境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现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演奏者会以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作为自己的人格榜样。这是曲目中的人物形象对演奏者性格的塑造价值。再如,弹奏古筝的要求是“放松”,身体上要做到双肩放平、姿态端正、力沉指尖;心理上要做到淡定从容、情绪饱满,然后才能演绎出古筝作品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思想主旨。这是古筝曲目影响演奏者性格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显然,这对于演奏者的“做人做事”有重要影响,如脚踏实地、大国工匠精神,等等。(二)古筝艺术中的人物行为美曲目中的人物性格美与行为美是一对有机统一体。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龙梅和玉荣虽是两个年幼的孩子,

9、但是在暴风雪中她们没有选择保全自己,而是拼命保护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虽然受到了严重的冻伤,但她们并没有放弃。她们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1音乐舞蹈1 8 3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责任感,这是其性格美的体现。渔舟唱晚时,为了传达出“落霞与孤鹭齐飞”的唯美这种性格美定然会引领人物做出高尚的行为,即行为意境,演奏者需要放松身心、放慢弹速,再配合优美的美。当然,演奏者同样能够切身体会到曲目中人物的行肢体语言。在服饰方面,既要体现演奏者的艺术风格,为美,并以此指导自已的演奏行为。这种行为具有正向也要为乐曲配置合适的服饰。其中,旗袍、汉服、晚礼服的价值观引导意义,即引领社会大众学习曲目中的人物等都可以作为

10、古筝演奏的服饰。例如,旗袍既能彰显传性格与行为,从而体现古筝艺术蕴含的社会美学价值。统文化元素,也能映衬古筝艺术的传统美。以出水莲例如,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公众要增强文化自信,而为例,这首曲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清新的风格深受人们通过曲目中的人物行为美与演奏者的演奏行为美,公众喜爱。为了更好地体现这首曲子的特点,演奏者可以穿能够自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识,进而体现着中式服装来演奏,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古筝的典雅气古筝艺术的社会美学价值。以传播中华传统民乐文化为质。而行者这首曲目则展现了千年古丝绸之路以及例,部分古筝演奏者受作品中人物行为美的影响,往往追寻沙漠中消失了千年的绿洲古国一一龟兹的历

11、程,因会身穿旗袍或汉服在国外街头弹奏牧羊曲龙的传此,演奏者在选择服装时可以考虑一些具有光泽感的面人卷珠帘水调歌头我和我的祖国等具有传统文料,如丝绸、麻纱等。为了体现曲目的历史感和神秘感,化特色的乐曲,不仅掀起了国外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追逐演奏者可以选择深色调为主的服装,如深红、深蓝、墨热潮,也向全世界宣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再如,绿等,以增强舞台形象。同时,可以适当添加饰品,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组建的公益民乐头饰、腰饰等,以增加整体的华丽感。从这个角度讲,团,用音乐缓解患者的焦虑,增强患者自信,而这正是人物的形象美在一定程度上是公众审美的风向标。古筝艺术中的人物行为美赋予社会的正

12、面价值。(四)古筝艺术中的物理环境美(三)古筝艺术中的人物形象美在物理演奏环境方面,中小剧院、茶社、旅游景点形象美是演奏者与鉴赏者达成情感共鸣的直观性因等均适合演奏古筝艺术。作为演奏者,要主动适应并融素,如坐姿、仪态、服饰。在坐姿方面,演奏者要坐于入不同的物理演奏环境,并根据环境的特点为观众提供琴凳前二分之一,放平肩膀,腰背坐直且不能过分挺良好的视听体验。例如,在茶社中演奏古筝,需身着古胸,双腿自然分开,微微低头,手臂放松。在仪态方面,装,并选择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温情婉转的曲目,演奏者需通过指尖、小臂、大臂、肩膀、呼吸等动作表与周围环境、观众共同营造一幅兼具炉香、茗茶、古筝、达作品情感,要体现

13、形式美与内容美、视觉美与听觉美花香等为一体的唯美意境。除此之外,景区也是演奏古的结合。当然,面对不同情感主题的作品,演奏者需根筝的绝佳场所。通过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融通,古据作品灵活变换仪态,如手臂抬起的幅度、身体前倾与筝的音色能够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既有助于增强游客后移的角度、呼吸的力度,等等。例如,演奏井冈山的视听旅游体验,也能提高景区的品牌影响力。例如,上太阳红时,节奏要紧密,旋律要欢快,要以采茶姑在国庆长假期间,选择在“非遗”文化景区演奏我和娘载歌载舞的形态风貌来歌颂祖国山河的秀丽与毛主席我的祖国,既能净化游客的心灵,激发其爱国主义情的伟大。对此,演奏者要强化手臂力度,挺直腰背,传怀

14、,也能为景区增添“高附加值”。达作品激昂自信的情绪与爱国主义情怀。再如,演奏(五)古筝艺术中的艺术环境美84艺术评堂ARTEVALUATION12024年第1 期1所谓艺术环境美,即古筝艺术中蕴含的意境美。意境美是评价一首筝曲是否成功的关键。例如,在袁莎一一我的前世今生筝与诗的千年轮回中,演奏、朗诵、戏曲、舞美、灯光、背景和服饰等元素被巧妙地利用,为观众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和审美体验。因此,古筝作品中的艺术环境美才能陶冶演奏者与鉴赏者的情操,进而提高其“二次创作”的意愿。其中,演奏者以演奏体现古筝作品的意境美,而鉴赏者则以审美想象体会作品的意境美。但无论如何,这是古筝作品涵养社会公众审美情趣的

15、美学价值所在。三、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学精神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是社会美学的基本内容,契合了古筝艺术中人物的性格美与行为美等元素;“生命灵动性”是古筝艺术的本质体现,符合了古筝艺术在净化观众心灵上的社会美学价值;“虚实相生”是古筝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体现了古筝艺术在提升公众精神境界上的社会美学价值。(一)古筝艺术中的“中庸之道”中和是儒家的美学主张,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音乐的和谐美。古筝艺术要求中正平和,体现含蓄隽永的艺术特点。其中,“中”要求演奏者把握好情感起伏的“度”;“和”则强调对立中的统一,强调古筝表现元素的和谐。渔舟唱晚属于一首体现中和之美的作品,演奏者可以与鉴赏主体共同在

16、空灵的乐声中净化心灵。此外,演奏家的左右手需要遵循中和美,即左右手要保持动态平衡,在一简一繁、一快一慢中实现和谐;演奏者的肢体表达也要贴合乐曲情感,以自然的肢体语言塑造形象并传达情感,切忌哗众取宠。这就要求演奏者的“二次创作”要深人瑞摩作曲者在“一次创作”中赋予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通过正确传达乐曲情感给予观众一种中和美。(二)古筝艺术中的生命灵动性古筝艺术也是一门充满生命灵动性的艺术。这种生命灵动主要体现在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上。例如,演奏者的左手需要娴熟驾驭吟、揉、按、颤等技巧,以抓住古筝艺术的“灵魂”。在运用“颤音”时,演奏者通过上下颤动琴弦,赋予音色以幽静的“韵”,从而增强了听众的情感

17、体验。同时,演奏者的右手需要弹奏出流畅的“声”,以达到韵味与声音的动态平衡,最终实现演奏者与鉴赏者之间的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古筝艺术的生命灵动性是通过灵巧的演奏技艺来激发鉴赏者的情感体验的。(三)古筝艺术中的“虚实相生”“大音希声”是音乐艺术境界的最高阐述,这与古诗词中的“意境”以及戏曲艺术的程式化动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古筝艺术不仅是一门视听艺术,更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虚实相生的艺术,这也是宗白华所言的“化实为虚”的艺术境界。在作曲家眼中,由于生活经历、创作风格不同,在意象选择、素材取、创作意图、意境呈现上自然不同;在演奏者眼中,“实”的是耳朵听见的乐音,“虚”的则是乐音背后的情感意蕴与思

18、想主题;在鉴赏者眼中,只有积极参与作品的二次创作,尤其是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达到“神游”的艺术鉴赏效果。例如,通过“神游”古筝乐音背后的深层意蕴,观众可以感受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人文风俗,进而体味其中反映的生活状态。四、古筝艺术社会美学的当代价值探究从古筝艺术的历史存在形态来看,从宫廷宴乐到文人雅集再到民间娱乐活动,都有古筝艺术的参与,这已然成为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风景。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1音乐舞蹈1 8 5下,快餐文化、工业化产品等正蚕食着公众的精神生验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基于审美引领的社活。因此,从社会美学理论角度梳理古筝艺术的当代价会美学价值,集中体现了古筝艺术的本质。例如,学

19、习值显得顺理成章。对此,下文拟从跨艺术融合价值、审古筝演奏技巧之余,演奏者还要能够独立鉴赏古筝乐美引领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方面审视古筝艺术在当代曲,尤其是理解作曲者的创作意图,品味作品中的意的价值意蕴。象、意境、艺术形象等。例如,协奏曲西楚霸王便(一)古筝艺术的跨艺术融合价值融合了古筝与钢琴两种乐器,兼具古筝的凄?与钢琴的第一,作为乐器的古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悲壮,勾勒出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形象。载体,在创新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下,古筝艺术同样面临其中,除了遥指与点指等演奏技巧外,演奏者还要了解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问题。其中,古筝与楚汉之争的时代背景以及项羽与虞姬的爱情

20、故事。一方其他乐器的融通正是创新发展古筝艺术的积极尝试。例面,为体验古筝作品的美学意义,公众会主动了解、阅如,在大漠行作品中可嵌入手鼓,借助手鼓的磅读、积累筝曲中所表现的历史人文故事与历史知识;另之势营造跌宕起伏的旋律,既能赋予乐曲以异域风情,一方面,在感受历史人文故事的基础上,公众更容易进也能为观众营造真实的丝绸场景,进而实现两种艺术风人筝曲中人物的生活环境,并在与作品人物的“对话”格的融通。可见,古筝艺术可凭借自身的“弹性”与其中强化审美感知力。可见,这种融合古筝与钢琴的协奏他乐器进行跨界融通,而融通的背后则是对观众审美能曲,体现了“民族音乐现代化”的艺术创新趋向,有助力的影响,而这种影响

21、则是体现古筝社会美学价值的基于古筝艺术的现代化发展。础与前提。第二,古筝艺术的审美教育元素能够成就一个人的第二,古筝艺术可与其他艺术门类共存,并拓展艺优秀品质,如人物形象、意境美等,这是其社会美学价术作品的表现空间,如与诗歌、绘画、戏曲、舞蹈等艺值的重要体现。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小提琴与术门类有机融通。2 0 2 1 年4月,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剧场铜管乐情有独钟;爱因斯坦对小提琴与钢琴同样信手枯首演的音画音乐会情爱江南,不仅融合了古筝、大来。因此,练习乐器的过程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磨炼良提琴、小提琴、竹笛、琵琶等多种乐器,而且将音乐艺好品行的过程。古筝演奏者通过学习古筝,既能拓展艺术、诗词艺

22、术、现代银幕技术融为一体,以“音乐+文术表达形式,也能在精神洗礼中明晰人生价值。正因如字+画面”的形式向观众讲述了不同时代的爱情故事及此,部分中小学也尝试引入古筝艺术教学;部分高校也其背后的时代风貌。在这种综合性的艺术体验中,观众尝试设置古筝艺术选修课程。部分学校组建了民乐团,仿佛置身于汉唐胜景,直面体验宫廷乐舞的魅力。可并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古筝、琵琶、横笛、箫、见,在当代艺术景观中,古筝艺术正不断尝试新的呈现二胡等乐器。这种艺术实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认形态,目的就是将筝乐的社会美学价值迁移至当代社会知,而且能在不断反思中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生活中,进而为观众呈现古典与现代叠合的

23、审美体验。见,古筝对于学习者的价值是终身的。这也正是古筝艺(二)古筝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术的审美教育价值对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助力作用。第一,美育不仅是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三)古筝艺术的文化传承价值也是培养大众审美习惯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提高公众体古筝艺术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强调民族86自信与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每一门艺术都要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价值。古筝同样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责任,如不同的筝派往往通过运用按音技巧来传达鲜明的地域文化。同时,随着筝乐的抒情旋律与对称结构的展开,无论是作曲者、演奏者还是鉴赏者,都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风俗文化与人文内涵。首先,古筝传承文化的显性与

24、隐性之别。在显性方面,往往是一部古筝乐曲讲述一段历史风情或一个文化故事。例如,在演奏筝曲陆游与唐婉时,为表现南宋文人陆游和他的妻子唐婉的爱情故事,演奏者需运用古筝的多种演奏技巧,如摇指、轮指等,营造出一种凄美、感人的氛围,让听众感受到陆游和唐婉内心的痛苦和离别之痛。在隐性方面,古筝艺术侧重表达乐曲传达的人文内涵与文化主题,如渔舟唱晚中所展现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其中,筝曲中持续增强的快板部分赋予鉴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如渔民的悠然自得、欢呼雀跃以及背后蕴含的盛世图景,而这正是作曲者所要传达的意图。因此,倾听渔舟唱晚,有助于观众跟随音乐思绪一睹美好的画面,而这正是古筝艺术文化传承

25、的隐性价值。其次,古筝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古筝的不同筝派与存在形态所展现的,古筝艺术不仅仅局限于乐理知识与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绘画、戏曲、舞蹈、诗歌,以及地域风情、文化风俗、人文地理等,都可以通过古筝艺术进行传承并进行跨文化交流。例如,筝曲银河碧波就讲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故事,即牛郎织女在七夕之夜于鹊桥相会的场景。对于西方观众而言,需要先为其讲述七夕节的由来及其背后感人的爱情故事,然后通过演奏者运用摇指、刮奏等技巧引领其置身于音乐意境中,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感知力和探究兴趣。这也是古筝艺术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上的有效尝试。ARTEVALUATION

26、12024年第1 期1最后,除了这种艺术实践外,还可以通过综艺类节目拓展古筝艺术的影响力,如综艺节目国乐大典就为民族器乐选手提供了大展身手的专业化平台,有助于全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重要的是,这种以往只在音乐厅或大剧院呈现的艺术作品,借助综艺类节目实现了雅俗共赏,这无疑激发了观众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无论如何,这是古筝艺术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有益尝试。五、结语在新时代背景下,与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古筝艺术同样面临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问题。从社会美学视角探究古筝艺术当代价值,既是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古筝艺术创新性发展的有利契机。文章梳理了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并

27、从跨界组合、审美教育、文化传承等角度探讨了其当代价值,彰显了古筝艺术的社会价值。参考文献:1周璐.古筝艺术中“气韵 体现出的审美意识 .参花(下),2 0 2 0(10):140-141.2朱嘉文.议古筝艺术中的美感 J北方音乐,2 0 2 0(1 6):6 0-6 1.3周梅娴.浅谈古筝艺术中的音乐表现力一一评当代古筝名作教学与演奏详解JJ.中国油脂,2 0 2 3(0 5):1 6 9.4郭泽华.漫谈在古筝艺术中的音乐表现力 .戏剧之家,2 0 2 3(05):94-96.5陈夏雯.古筝艺术中的美感追求 智库时代,2 0 1 9(1 0):2 3 7-2 3 8.6刘梦恬.浅谈古筝艺术中的审美表现 .黄河之声,2 0 2 0(1 7):120-121.7胡菁.古筝艺术中的诗词底蕴探析 .决策探索(下),2 0 1 9(0 5):84-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