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3109825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分类号: 密 级:无 单位代码:10118 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文)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题目(外文)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ased on micro course研究生姓名学科一级学科名称专业专业名称学位类别硕(博)士培养类型全日制/非全日制导师姓名、职称教授培养单位学院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日期 年 月答辩委员会主席教授评阅人 年 月 日 分类号: 密 级:无 单位代码:10118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文)

2、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题目(外文)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ased on micro course研究生姓名专业学位类别学位类别领域领域培养类型全日制/非全日制培养单位学院校内导师、职称教授校外导师、职称特级教师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答辩委员会主席教授学位授予日期年 月评阅人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师范大学。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

3、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西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山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网络出版,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4、模式研究中文摘要随着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微课程”这一新型的教学资源表现形式以其具有复杂性知识表现能力强、灵活性好、短小精悍等特性在应运而生的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背景,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将存在一定的研究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微课程的概念、特征、应用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接着从调查背景入手,通过对中学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进行前期分析,从整体框架结构图和局部框架结构图两个方面提出微课程设计及应用模式的构建。关键词: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应用页脚只要页码,中英文摘要用罗马大写数字、等标记,Times New Roman 9磅。从正文开始直至结束,使用阿拉

5、伯数字标记页码,用宋体小五号字,居中排列。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ased on micro course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micro course is a new teaching form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 complexity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bili

6、ty, good flexibility, and etc. in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age came into being,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micro class in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the course will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his a

7、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knowledge, the concept of micro course feature and application principles, then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sign of micro pr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micro cours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mode from two aspec

8、ts of the overall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local structure.KEYWORDS: Micro cour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application目 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一、微课程概述1(一)微课程的概念及特征1(二)微课程的相关学说2(三)微课程的应用原则31、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32、与其他教学资源有效统整和衔接33、适时调整微课程的应用方式3二、中学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的前期分析4(一)调查背景4(二)微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前期需求论证4三、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模式构建7(一)微课程

9、的设计及应用模式整体框架结构图分析71、微课程目标体系的确定以前期分析为依据82、根据微课程目标体系的确定其教学形式并设计实施83、完善的评价体系保障微课程的实用价值9(二)微课程的设计局部框架结构图分析101、建立设计标准102、媒体内容的选择103、媒体内容整合114、模块化划分125、微课程创作设计12结 语13参 考 文 献14致谢16附录:关于中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调查问卷17IV一、微课程概述(一)微课程的概念及特征近年来,关于“微”的研究炙手可热,在教育行业,微课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而言,特有的较高信息素养等学科优势为微课的设计与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也成为各

10、类学校当仁不让的微课制作主力军。而信息技术课独有的在电脑机房上课的优势,使之成为微课应用的优秀试验田。微课是指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疑点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任务、实验等,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并附有微教案、微练习和微课件等资源,含有学习任务、教学设计,支持多种学习模式的新型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微课的应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未学知识的探究、已有知识的巩固拓展和重难知识点的理解突破。1微课程是指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综合微课程的定义,笔者发现微课程主要有以下基本

11、特征:1、微课程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为目的的微型学习专题;2、微课程是微时代下以在线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相对半独立的教学内容;3、微课程主要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短小精博的实际教学内容;4、微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每个微课程只讲述一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5、微课程有时间限制,一般时长为3?5分钟,不宜超过10分钟。2由于微课程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相关的文献中我们发现有不少与微课程相关的概念出现。这些概念容易造成一线教师的混淆,因此有必要做一个梳理。(1)微视频(Micro Vedio)微视频的应用较为广泛,一般泛指时长在30秒到20分钟之间的视频短片(如小电影

12、、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等),可以由PC、手机、摄像头、DV, 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2)微课(MicroLecture)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中,微课与微课程被当成同一概念的现象比较普遍。焦建利老师认为微课时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3)微学习(MicroLearning)微学习的概念更加广泛,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隐喻,指的是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祝智庭等认为微学习是基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应运而生,适应了学习者呼唤更丰富的非正式学习体验的需求。顾凤佳等认为微型学习大多依靠手持移动设备,传播短小的、松

13、散的、实用的片段化微型学习内容,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微学习适于处理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短期的学习活动。(4)微型课程(MicroLesson)微型课程的学习时长相对与微课来说较长。刘运华等认为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12个学时,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是一种基于课程基本设计规范的小型课程,其时间长度较短,一般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3通过对比这几组概念,我们发现微课与微课程在概念上比较接近,而微课程与微型课程、微学习和微视频还有比较大的区别,他们在时间长短、“学习方式”、材料格式以及应用领域等均存在一定不同。(二)微课程的相关学说(1)戴维彭罗斯的“知

14、识脉冲”说国外的微课程首创者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程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就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集的学习体验”,把微课程称为“一分钟的微视频”。(2)黎加厚的“10分钟小课程”说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3)金陵的“教学系统”说南京电教馆金陵老师从微课与微课程的关系上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等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并且认为“微课”是“微课程”的从

15、属概念。(4)王觅等的“微视频课程”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王觅老师提出了“微视频课程”的概念,认为微视频课程“是学习者在特定学习情境中,根据自我学习的需求和目标,利用微视频所进行的网络学习活动总和。(5)胡铁生的“微课系统”说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他还指出,“微课”的内容不仅仅是教学视频,还包含了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形成一个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

16、应用“生态环境”。4(三)微课程的应用原则1、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微课程核心内容的确定是依托具体的学科要求所产生的,如果最终脱离实际教学,不能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微课程便失去了其核心的价值和开发意义。2、与其他教学资源有效统整和衔接微课程的最终成果还是一种教学和学习资源,它的应用必须充分考虑其他教学资源的统整,以免知识的重复出现和资源的重叠应用,造成不必要的资源冗余,5其次微课程这类教学资源的应用又要具有其一定的特色,做到与其他教学资源即有联系又有所区别。3、适时调整微课程的应用方式微课程的应用方式有其一定的指向性,在它设计初期,就应考虑其应用的方式,但是根据教学中所发生的突发情况和其他环境

17、因素所影响,也要及时调整和改变其应用方式,以教学效果最大化为出发点。二、中学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的前期分析(一)调查背景任何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之前都要基于相应的调查,以了解现存的问题,从而根据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让开发与研究有据可依,为其实用性、必要性、可信度和可行性提供数据支撑。于是基于这一基础,2014年3月期间,笔者就对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现时状况和对微课程的相应需求等情况开展了一次前期问卷调查与访谈。本次调查及实验对象为江苏南京一所中学二年级的全体学生以及一些相应的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二)微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前期需求论证通过调查,笔者针对如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时课程中存

18、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表1 信息技术课程现时状态总结分析及相应措施主要问题相关问题描述解决措施教材教学落后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教材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及时开发符合信息及时发展趋势并具有灵活性的教学资源教学时间不足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融合的学科开发耗时较少且满足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表现形式单一教学资源主要为图片和相应教材教辅上的内容,优质的教学资源较少,无法满足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导致教学模式较为呆板开发如动画、视频类满足学生认知特点且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学生起点参差不齐,教师既要考虑个体差异,又要做到学生全体发展,

19、教师任务比较艰巨开发具有针对性短小精悍的教学资源,不造成学生学习负担情况下按需选择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薄弱信息技术教师流动性较弱,导致教师“显现血液”较少,新教学理念和思想层面相对薄弱不断充实师资队伍的情况下,为一线教师提供简单实际的资源开发模型从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时状态分析和解决措施中可以看出,笔者认为“微课程”这一新型教学资源表现形式在学科教育领域中开发和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因为微课程的特点满足了这些解决措施,但是笔者为了让微课程的需求分析更具有说服力,也对微课程的需求进一步做了前期的需求分析调查。(注: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中学信息技术课学习者学习状况和需求分析学生部分”

20、调查问卷中,并不出现“微课程”这一专业术语,用“3-5分钟视频或动画类教学资源”这一描述来代替,而教师问卷中,直接用“微课程”进行调查)例证:学生问卷1 课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3-5分钟的视频或者动画类短片,你是否感兴趣? ( )(A)非常感兴趣 (B)较为感兴趣 (C) 一般 (D)无所谓有没有图1 微课程需求与学生兴趣之间的关系学生问卷2(可多选) 你认为和教学内容有关的3-5分钟的视频或者动画等这类教学资源,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 ()(A) 一般的教学资源太枯燥,这类教学资源生动有趣,更加具有吸引力(B)这类教学资源内容涉及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提炼主要知识点(C)这类教学资源时间短,能够

21、有更加多的时间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D)其他图2 学生对微课程的态度经过前期调查分析,可以乐观的看到微课程这一新型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的认识和积极的肯定,从而充分论证了微课程具有一定的需求,能够一定程度上达到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目标,从而设计开发学科领域的微课程存在其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模式构建目前,微课程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方面尚无明确的定义,而针对微课程的设计模式更研究甚少,所以笔者在进行理论研究后,认为研究和构建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模型是有必要的,可以进一步为微课程的研究者和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模式建构主要分成两

22、大基本模块:(一)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模式整体框架结构图分析图3 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模式组合框架(整体框架结构图)61、微课程目标体系的确定以前期分析为依据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形态的教学资源,根据其特征分析,明确其开发过程也应遵循教学资源开发的相关特点和程序,因此在确定微课程的目标体系前,要充分结合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相关需求和特征,以此为依托,从而设定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选取微课程的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分析。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明确学生对于相应教学内容需要达到什么三维目标,对于一个知识点是需要知道即可还是要学会理解或运用等,即指明学习者通过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和

23、标准,这为微课程的目标制定提供依据,因为教学目标应始终贯穿于微课程的设计中。(2)教学内容分析。明确学生-要学什么、所要得到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应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微课程的内容选取提供依据。(3)学习者分析。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充分以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微课程的内容达到什么范围和深度提供依据,也避免微课程资源设计后无使用价值和教学意义。通过这三者的前期分析,便可从中提炼和分析确定微课程的内容相应的深度和范围以及微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样分析得出的微课程目标体系才是有据可依,从而设计的微课程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目标,真正发挥其实用价值。2、根据

24、微课程目标体系的确定其教学形式并设计实施微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半独立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用于课堂教学还是学生自主学习,但是选择的出发点要充分考虑如何让微课程的发挥其最大效用。(1)正因为微课程的应用具有其一定的灵活性。当微课程用于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可以作为教学的引入部分,通过微课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作为拓展提升的教学部分,促使学生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当用于课堂教学时,一般微课程的内容为概念性、抽象性的知识内容,因为这类知识较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微课程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有效提高教学效果。(2)当微课程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25、时,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为其搭建概念的框架,让学生逐步攀升,直至学习者自己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教学内容多为开放型、具有一定的思维高度类的内容,充分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微课程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充分的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且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必须具有针对性、创新性、适量性和多样性,保障微课程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有效性,同时提供学习支持的作用主要为以下两点:学习支持材料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流畅性和有效性,保障学生完成任务的成功性;学习支持材料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发掘同一知识点的不同深度,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线索

26、。为更好的优化教学支架的作用效果,笔者认为学习资源的提供应放于微课程实施之后,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后的感悟和认识层面的不同而进一步学习思考,如果将学习资源提供于微课程实施之前,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性及深层次的思考,容易根据教学给定的学习内容,潜意识中进行指向性明确的惯性思考,因此笔者在设计自主学习模块时,将学习资源的提供放于微课程的应用实施之后,不论微课程用于课堂教学还是学生自主学习,都要进行最后相应的总结与强化,以便让学生巩固新知,牢固建立起知识体系。3、完善的评价体系保障微课程的实用价值微课程设计应用结束以后,并不意味着结束,还要对微课程进行系统化的评价,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微课程的应用

27、效果进行检测,促使微课程的不断完善,保障微课程的客观性、综合性、应用性、科学性。本文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从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分别是微课程的教学目标评价以及微课程的设计评价,通过这两方面的评价清楚的了解学习者在微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以及微课程的不足之处等各方面,以便做出及时的相应调整。(1)教学目标评价:学生通过知识水平后测进行检测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测试和问题错误的地方结合微课程的知识点布局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两个方面使得教师或微课程的设计者及时、直观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通过获取的反馈信息,对微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修改,以达到教学效果。(2)微课程的设计评价:通过评价量规了解微课程画面艺术

28、效果、知识点布局展示效果等相关评价,从面对微课程布局进行修改,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二)微课程的设计局部框架结构图分析图4 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模式组合框架(局部框架结构图)图4显示了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模式的局部框架结构图一一微课程的设计局部框架,基于上文已经对整体框架结构图进行了分析,因此对于微课程设计的前需准备,如前期分析、微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等,这里不再重复提及,此处只从微课程的设计框架进行分析。1、建立设计标准建立设计标准好比创作一幅优美的画作,首先要确定画的风格,如水墨画还是抽象画等,只有确立了整体的设计基调,那样才容易创作。微课程设计也是如此,要设计微课程首先就要确保微课程具有一致的内

29、部设计,根据微课程内容的类型,选取合适的设计基调,如果微课程的整体设计风格太过杂乱,反而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学习困扰。2、媒体内容的选择媒体内容选择即指设计微课程内容所需要的素材。丰富的素材是微课程设计成功的第一步,拥有了足够多的资源,对于微课程的设计便是信手枯来,但是如今的素材的容量非常大、种类又非常繁杂,而素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微课程的学习效能,并非素材使用的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根本原则还是要力求做到“为教育目标的时间而选取媒体内容”,7因此如何筛选出与微课程内容主题相合适的素材是微课程设计过程系统化和组织化的体现。笔者就秉承以下几个基本要求,设计了微课程媒体内容选择的简要流程图供微课程设计者

30、和教师作为参考,如图5所示:(1)以课程内容为准绳,筛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2)以学习者为中心,筛选满足学生需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的素材;(3)以教学目标为目的,筛选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价值性的有关素材。图5 微课程的媒体内容选择基本流程3、媒体内容整合媒体内容的整合即指对符合要求的素材进行挖掘和提炼。如图5所示,从素材的查找、蹄选到最后素材根据相应目标等级排序,这样的流程能够很好的梳理素材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微课程设计者可以根据筛选的符合微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根据其满足教学目标的等级进行划分,A级为最优选择,基本符合微课程的整体设计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求,依次分为B、C、D、E、F,一般媒体素材

31、丰富的情况下,尽量不选择D级以下素材。根据最后的资源等级划分能够为微课程设计充分达到教学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这样的流程也使得媒体内容进行整合时提供了便利,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素材的作用进行挑选,并对适合的素材进行相应的修改,如删除一些陈旧的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值得注意的是,对媒体素材整合后,对相应的素材给予编号,能够对微课程的设计提供便利。4、模块化划分将微课程的内容模块化划分是脚本创造的基础。虽然微课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8即便几分钟微课程只反映一个教学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但是对于知识点的引入、深入和升华这几个环节的设计还是需要仔细斟酌的,因此根据微课程的内容行若干模

32、块划分来进行能够为微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和系统化提供保障。在这一环节要对微课程内容所要呈现的知识点进行细分,并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编号,对微课程的设计提供便利。5、微课程创作设计通过微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流程逐步的进行后,微课程的最后设计主要就是针对音乐的选取等辅助方面,由于有些微课程主要通过文字讲解,因此不需要配备背景音乐,因此教师和微课程设计者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本文的框架图仅给予设计者和研究者借鉴一些方法和工具。总之微课程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科学性:知识点内容准确、画面布局逻辑性强,符合认知规律,素材的选取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难点。(2)实用性:微课程易于学生复习、掌握,构建

33、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3)直观性:图文并茂,线条、文字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易于学生回忆,重点文字醒目,易于记忆。(4)创新性:新旧知识点处理得当,不是简单的旧知识的叠加。(5)艺术性:微课程整体美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 语微课程是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环境下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资源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一次变革,本文通过分析和界定如今微课程的相关概念,总结归纳了适合学科教育领域的微课程相应特征,认为微课程的应用原则包括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与其他教学资源有效统整和衔接、适时调整微课程的应用方式等;通过调查分析,指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认为微课程这一新型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得到了教师

34、和学生的充分的认识和积极的肯定,从而充分论证了微课程具有一定的需求,能够一定程度上达到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目标,从而设计开发学科领域的微课程存在其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了旨向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微课程设计及应用模型组合策略框架,为其他微课程研究者和设计者提供了相关的借鉴,也为微课程在学科教育领域中的设计及应用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证实了微课程在教育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参 考 文 献1吴晓茜. 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 课程教学研究,2013,07:37-40.2梁俏,林琼. 微课在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

35、04:60-62.3李宇. 微课促进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教学的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05:20-21.4蒋翠,王轩,赵俊雅,袁婷婷. 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02:34-36.5吴紫燕. 微课分层教学在高一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84-87.6韦新丹. 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初探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21:88-89.7孙丽梅,吴华.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微课教学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2:65-66.8刘方慧.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微课产品开发中的运用J. 武汉

36、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67-70.9叶步伟.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3:42-43.10郑瑞瑞. 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世界,2014,12:259.11翁健彬. 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4:203-204.12吴杰,张立荣. 微课教学效果研究以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例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02:49-51.13常艳伟. 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105-106.14喻文红. 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微课

37、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 通讯世界,2015,08:190-192.15孙艳.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43-144.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的谆谆教诲和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构思到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导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这次写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己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收获和突破。希望这个经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激励我前进。另外,

38、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时刻关心我,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时时刻刻为我鼓劲、为我加油,进而促使我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感谢寝室的室友以及所有关心我的朋友,感谢他们陪伴我走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关心我、帮助我。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最后,因本人水平有限,论文肯定还有不少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希望可以有机会继续去完善,我将不断努力继续充实自己。附录:关于中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调查问卷1.你的性别:(A)男性 (B)女性2.你对信息技术微课程是否有兴趣?(A)非常感兴趣 (B)较为感兴趣 (C) 一般 (D)无所谓有没有3.在信息技术微课堂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3-5分钟的视频或者动画类短片,你是否感兴趣? ( )(A)非常感兴趣 (B)较为感兴趣 (C) 一般 (D)无所谓有没有4.你认为和教学内容有关的3-5分钟的视频或者动画等这类教学资源,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 一般的教学资源太枯燥,这类教学资源生动有趣,更加具有吸引力(B)这类教学资源内容涉及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提炼主要知识点(C)这类教学资源时间短,能够有更加多的时间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D)其他1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