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汽大众捷达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检修-职业学院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310801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汽大众捷达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检修-职业学院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汽大众捷达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检修-职业学院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汽大众捷达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检修-职业学院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汽大众捷达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检修-职业学院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汽大众捷达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检修-职业学院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一汽大众捷达汽车自动空调 系统的检测与检修 专 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 班 级 汽检1521 学 号 2015108104 姓 名 宋 志 炜 指导教师 朱 佳 杰 2016年9 月 30 日 一汽大众捷达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摘要】汽车空调系统的作用在于调节空气温度、湿度、速度、流向和空气洁净度,是改善汽车舒适性的重要装置。目前,汽车空调已经成为汽车上的典型装置,因此,汽车空调的检修成为汽车故障检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大众捷达空调控制系统,给出了汽车自动空调的常用故障诊断方法,并给出具体检修

2、实例。本文所阐述的检修方法,具有实用性且具有通用性,可为其他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提供借鉴。关键词 大众捷达 空调系统 故障诊断 检修目录前言. 4第一章 概述. 51.1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51.2汽车空调系统分类.61.3空调系统的功能 . 6第二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72.1 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72.2 供暖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112.3 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13第三章 大众捷达自动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153.1 大众捷达自动空调系统的构成 .153.2 大众捷达自动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组成. 153.2.1制冷系统. 15第四章 大众捷达自动空调制冷

3、系统的故障分析 . 174.1空调系统不能产生冷空气,失去制冷作用. 174.2 冷空气量不足 . 174.3 系统间断制冷 . 17 第五章 常见故障的典型案例分析 . 185.1 故障案例一 . 185.2 故障案例二 . 195.3 故障案例三 . 20总结 . 22谢辞 . 23参考文献. 24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空调的发展对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工作环境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驾驶员和乘客获得了新鲜的空气与适合的温度,有效的解决了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所以,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系统中常见的

4、故障。 汽车空调的基本功能是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和提高乘员的舒适性,本文阐述了空调的构成,空调的传感器信号采集与自动控制过程,用专用工具诊断汽车空调的故障。现代汽车空调系统就必须具备完善的功能,而想要在任何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过程中保持这一点,必须以正确的使用、良好的维护和及时优质的维修为后盾。结合几个具体的实例,总结分析汽车空调常见的故障现象与排除。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方便的诊断汽车空调的故障所在,帮助人们提高汽车空调的维护与保养技巧。 本文针对大众捷达轿车汽车空调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查明造成空调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原因。通过空调的组成、工作原理、故障诊断进行研究,使其掌握其原理

5、,让大家如何正确的检修空调系统。第一章 概述1.1汽车空调的发展史 汽车空调技术是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取暖。1925年首先在美国出现了利用汽车冷却水通过加热取暖的方法,到1927年发展到具有加热器、风机和空气滤清其的比较完整的供热系统,这种供热系统直到1948年才在欧洲出现,而日本到1954年才开始使用加热器取暖。目前,在寒冷的北欧、亚欧北部地区,汽车空调仍然使用单一供热系统。 第二阶段,单一冷气。1939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帕克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安装由机械制冷的空调器,这项技术由于二次世界

6、大战而停止了发展。战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因1950年美国石油产地的炎热天气,急需大量的冷气车,而使单一降温的空调汽车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欧洲、日本到1957年才加装这种单一冷气轿车,单一降温的方法目前仍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使用。 第三阶段,冷暖一体化。1954年,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纳什牌轿车上安装了冷暖一体化的空调器,汽车空调才基本上具有调节控制车内温度和湿度的功能。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改进,目前的冷热一体空调基本上具有降温、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功能。这种方式目前仍在大量经济汽车上是使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 第四阶段,自动控制。冷热一体汽车空调需要人工操纵,这显然增加了驾驶员

7、的工作量,同时控制质量也不大理想。自从冷暖一体化出现后,通用公司就着手研究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并于1964年首先安装在凯迪拉克牌轿车上,紧接着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竞相在各自的高级轿车上安装自动空调。日本、欧洲直到1972年才在高级轿车上安装自动空调。 自动空调装置只要预先调好温度,就能自动地在调定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机器根据传感器检测车内、车外环境的温度信息,自动地指挥空调器各部件的工作,达到控制车内温度和其他功能地目的。 第五阶段,微机控制。1973年美国通用公司和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一起联合研究由微型计算机控制汽车空调系统,1977年同时安装在各自地汽车上,将汽车空调技术推到一个

8、新高度。微机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由微机按车内外地环境,实现微调化。该系统具备数字化显示、冷暖通风三位一体化、自我诊断系统、执行器自检、数据流传输等功能。通过微机控制,实现了空调运行与汽车运行的相关统一,极大地提高了制冷效果、节约了燃料,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和舒适性。1.2汽车空调的分类(1)按驱动方式分为:独立式(专用一台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制冷量大,工作稳定,但成本高,体积及重量大,多用于大、中型客车)和非独立式(空调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制冷性能受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大,稳定性差,多用于小型客车和轿车)。(2)按空调性能分为:单一功能型(将制冷、供暖、通风系统各自安装、单独操作,互不干涉,多用

9、于大型客车和载货汽车上)和冷暖一体式(制冷、供暖、通风共用鼓风机和风道,在同一控制板上进行控制,工作时可分为冷暖风分别工作的组合式和冷暖风可同时工作的混合调温式,轿车多用混合调温式)(3)按控制方式分为:全自动调节(利用计算比较电路,通过传感器信号及预调信号控制调节机构工作,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量)和微机控制的全自动调节(以微机为控制中心,实现对车内空气环境进行全方位、多功能的最佳控制和调节)1.3汽车空调系统的功能 汽车空调时汽车空气调节的简称,即通过一些设备,对汽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及空气流动进行控制,为驾驶员或乘员创造清新舒适的车内环境。汽车空调在汽车舒适性、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10、用,汽车空调可使车内的驾驶员以及乘员获得新鲜空气和合适的温度,其主要有取暖、制冷、通风和除湿四大功能。第二章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主要由空调制冷系统、供暖通风系统、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下面是介绍大众捷达空调各个系统的组成及原理。2.1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1)汽车自动空调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如图2-1图2-1汽车自动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1压缩机2排放管路3冷凝器4干燥器5液体管路6蒸发器7吸入管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自动空调器)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储液罐、膨胀阀、高低压开关和高低压软管等组成。各个部件在车上的布置如图2-2和图2-3所示。图2-2汽车制

11、冷装置各个部件的位置图 2-2汽车制冷装置各个部件的位置(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为无氟HFC-134a(R-134a)制冷剂,如图2-4。图 2-3制冷剂的循环过程1)压缩过程压缩机将蒸发器低压侧(温度约为0、气压约为0.15MPa)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约7080)、高压(约1.5MPa)的气态制冷剂,送往冷凝器冷却降温。2)冷凝过程送往冷凝器的过热气态制冷剂,其温度与外部温度差很大时,向外散热进行热交换,制冷剂被冷凝成中温,压力约为1.0Mpa1.2Mpa的液态制冷剂。3)膨胀过程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使制冷剂流过空间体积增大,其压力

12、和温度急剧下降,变成低温(约-5)、低压(约为0.15MPa)的湿蒸汽,以便进入蒸 发器中迅速吸热蒸发。在膨胀过程同时进行流量控制,以便供给蒸发器所需的制冷剂,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4)蒸发过程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变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气,流经蒸发器不断吸热汽化转变成低温(约为0)、低压(约为0.15MPa)的气态制冷剂,吸收乘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蒸发器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又被吸入压缩机,增压后泵入冷凝器冷凝,进行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就是利用有限的制冷剂在封闭的制冷系统中,周而复始地将制冷剂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在蒸发器中吸热汽化,对乘室内空气进行制冷降温。(3)捷达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各部件的介绍1)压

13、缩机空调压缩机的作用是将气态的制冷剂以高压压缩成液体。压缩机吸入蒸发器中排出的气态制冷剂,并将其压缩,从而使气态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急速上升。空气压缩机由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工作时,会消耗发动机的动力。因而,在汽车暖机或加速状态下,压缩机将自动关闭,如图2-5。图 2-4压缩机部件分析图2)冷凝器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气态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冷凝器风扇的作用强制将其携带的热量传递给环境空气,是指放热并冷凝成为高温高压液体。如图2-6。图2-5冷凝器部件分析图3)储液干燥器总成储液干燥器总成由储液干燥器和压力开关组成,布置在前保险杠后,冷凝器出口附近。储液干燥器担负着储藏液体、吸收水分、过滤杂

14、质、观察制冷剂流动作用。压力开关的作用是对制冷剂进行高低压力保护,当制冷剂压力低于200kPa或高于3200kPa时,压力开关断开电路停止空调的工作以保护压缩机。如图2-7图2-7储液干燥器部件分析图4)蒸发器总成蒸发器总成布置在驾驶室内仪表台右侧,其作用是使经过膨胀阀节流降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吸热沸腾蒸发,与蒸发器外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产生冷空气。如图2-8 图2-8蒸发器部件分析图5)膨胀阀总成用于降低液态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使其成为低温低压的饱和液体。膨胀阀将高压管路与低压管路分开。膨胀阀上设有节流孔,限制高压制冷剂进入低压管路的数量,控制蒸发器的吸收的热量。并且当高压制冷剂流经节流阀后,

15、形成喷雾状,利于制冷剂的蒸发。另外,膨胀阀上还有毛细管与温度传感器相连,随着温度的变化控制膨胀阀节流阀的开度,改变制冷剂的喷雾流量,使制冷能力变化。如图2-9图2-9膨胀阀总成6)管路总成管路总成由四条管路组成,布置于发动机仓内,连接在制冷系统的各总成之间,分为两部分,并设有两个加注阀。如图2-10图2-10管路总成2.2供暖系统的组成及原理(1)捷达汽车供暖系统的主要组成汽车室内供暖系统的热量来源于发动机冷却液,主要由通风系统、暖水阀总成、加热器总成三个部分组成。暖风装置中各部件。如图2-11图2-16暖风装置中各部件1-蒸发器2-再循环控制电机3-鼓风机装置4-鼓风机电阻5-空调滤清器6-

16、加热器控制板7-加热器风扇开关8-空气混调控制电机9-蒸发器温度传感器10-模式控制电机11-加热器阀拉线12-加热器芯 (2)工作原理水暖式暖风系统一般由控制开关、鼓风机、暖风水箱、循环水控制开关及相应的管路组成。需要暖风时,接通控制开关,循环水控制开关也自动接通,这样发动机的冷却液开始在暖风水箱及管路中循环。鼓风机同时开始转动,风通过暖风水箱后变成暖风通过出风口吹向车内。如图2-12图2-7供暖系统工作原理(3)暖风系统各部件介绍1)加热器总成 加热器总成主要由壳体、加热器芯子、风门、伺服电机等部件构成。其中加热器芯子采用了75mm宽的片状结构铝材和全铝材焊接技术,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换热

17、效率高的特点。相对于以往捷达车型加热器总成放入换热性能提高了20%,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控制伺服电机带动风门,获得不同的出风模式。2)暖水阀总成 暖水阀总成位于发动机仓加热器总成的前部,作用是控制加热系统回路内部发动机冷却水的通断,以达到控制加热器温度的目的。3)通风系统 汽车供暖系统的通风系统由进风口、鼓风机、风门、风道、空气滤清器、出风口、出风栅格共同构成,主要分布在仪表台内。其作用是对已经制冷和加热的空气重新进行混合、配送,通过操纵自动空调控制版面和出风口可以获得不同的出风模式。其可以分别达到内循环和外循环模式,冷风、暖风模式、前风窗玻璃、左右前门玻璃除霜、除雾等功能。 鼓风机总成布置于驾驶

18、室仪表台右侧内部,作用是为来自驾驶室内外的空气提供动力,推动其在在蒸发器总成、总成以及风道总成中循环流动,来完成空气与蒸发器总成、加热器总成之间的热交换和空气的混合、配送等。2.3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1)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车内温度传感器、车外空气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阳光传感器、空气控制电动机、加热器和冷凝器风扇、车内温感度控制装置组成。1) 车内温度传感器 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与之相应,根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2) 车外空气温度传感器

19、感应外界温度反馈给控制器进行自动调节防止内部结霜或压力出现状况根据温度的变化调节压缩机转速来调节内部空气温度3)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达到设定要求时断开压缩机电路,压缩机停止工作,温度高于一定值时接通压缩机电路4) 阳光传感器 较常应用于空调系统:通过测量阳光的“热辐射”强弱大小,从而让阳光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光强弱信号)传递给主控ECU(控制单元)或空调控制ECU(依车型),ECU控制单元对阳光强弱大小以及环境(室 内外) 温度信号进行综合比较、计算、判断等,并准确计算出更合理的室内环保温度(升高或降低)。从而控制“风速”(大小)或“风向”以自动调整空调的冷热舒适状态。(2)温度控制系统的工

20、作原理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各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外温度、蒸发器温度、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以及其他有关的开关信号等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散热器风扇、压缩机离合器、鼓风机电机及其空气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实现的自动控制车内温度。第三章 大众捷达自动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3.1大众捷达轿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构成 一汽大众捷达汽车自动空调系统主要分为制冷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系统、自动控制调节系统等组成,共同实现对驾驶室内外的空气进行调解(1)制冷系统采用R-134a环保制冷回路,执行对驾驶室的空气进行制冷、除湿的功能。(2)加热系统是以发动机冷却水为热源,执行对驾驶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温,在冬天起到为前排挡风玻璃和

21、前门玻璃除霜,阴雨天为挡风玻璃除雾的功能。(3)通风系统由进风口、鼓风机、风道、空气滤清器、出风口、出风栅格共同构成。共同执行对驾驶室内空气净化和内循环或外循环模式的强制通风的功能。(4)自动控制系统式以自动空调控制面板和发动机主电脑为核心,通过将手动控制模式以及自动控制模式的设定值与车内外空气环境值的对比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结论,从而实现对以上3个系统的整体控制,最大程度的满足乘客的舒适性需求。3.2大众捷达自动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一汽大众捷达轿车空调系统是采用电脑控制的自动空调控制系统。自动面板和发动机电脑通过检测驾驶室室外的环境空气温度、驾驶室内的空气温度、阳光照射程度、蒸发器温度、

22、压缩机工作条件、发动机运行状况以及设定温度等,自动调节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空气流量和压缩机的工作。从而将车内温度调节到设定的温度值。在这同时,这一过程也可以用半自动实现。另外,在电气元件和线束出现故障时,也可以利用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内先设定好的自我诊断功能来进行故障诊断3.2.1制冷系统 一汽大众轿车的制冷系统由压缩机总成、冷凝器总成、压力开关、储液干燥器总成、膨胀阀、蒸发器总成、管路总成等6个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并且,捷达轿车空调使用R-134a环保制冷剂,由于制冷剂不含氯氟烃(CFC),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所以,一汽大众捷达汽车空调的环保控制性能,也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图

23、3-1制冷系统实物图制冷系统主要布置在发动机仓和驾驶室内仪表台下方。采用蒸汽压缩式原理,外平衡膨胀阀离合器循环控制方式工作。制冷系统使制冷剂在系统中性能循环流动,通过热交换器与驾驶室内外的空气交换热量,使驾驶室内的空气降温而制冷系统原理如图3-2。图3-2制冷系统原理图(1)压缩机 压缩机是由发动机通过皮带轮驱动,压缩机的功能就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在将低温热源的热量,通过压缩机做功,变成高温的热源,自发的向外界传递热量。同时还为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提供动力。一汽大众捷达轿车额制冷系统采用的是日本电装(DENSO)公司生产的10PA17C型压缩机,该压缩机属于斜板式压缩机,

24、活塞的运动时轴向往复双向作用,依靠润滑油和制冷剂一起循环,在吸气呛因压力和温度下降而析出润滑油压缩机各个部分,具有高效率、低冲击、低噪音、润滑良好等特点。(2)冷凝器总成一汽大众捷达轿车的制冷系统采用平行流式冷凝器,布置位置在前保险杠后。相对于管片式冷凝器和管带式冷凝器来说,平流式冷凝器在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具有流动式合理、体积较小、结构紧凑、重量小、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冷凝器风扇和水箱散热器风扇并列布置于冷凝器和水箱后部,采用吸风的工作方式,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启动和延时关闭,为冷凝器和水箱进行强制风冷。如图3-3.图3-3平流式冷凝器(3)储液干燥器总成储液干燥器总成由储液干燥

25、器和压力开关组成,布置在前保险杠后,冷凝器出口附近。它担负着储藏液体、吸收水分、过滤杂质、观察制冷剂流动的作用。压力开关的作用是对制冷系统进行高低压力保护,当制冷剂压力低于200kPa或高于3200kPa时,压力开关断开电路停止空调的工作以保护压缩机。(4)蒸发器总成 蒸发器总成布置在驾驶室内仪表台右侧,其作用是使经过膨胀阀节流降压后的液态剂吸热沸腾蒸发,与蒸发器外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产生冷空气。一汽大众捷达轿车的制冷系统采用层叠式蒸发器。(5)管路总成管路总成由四条管路组成,布置于发动机仓内,连接在制冷系统的各总成之间,分为两部分,并设有两个加注阀。由于制冷系统使用的是R-134a制冷剂

26、和聚烃乙二醇(PAG)冷冻机油,具有极强的吸湿性,因此,高压侧和低压侧加注阀分别采用16mm和13mm的通用标准快速接头,以减少制冷系统各个总成的内部制冷剂回路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从而避免了因系统过度吸湿而产生失效。第四章 大众捷达自动空调系统的故障分析4.1空调系统不能产生冷空气,失去制冷作用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驱动皮带太松或皮带断裂拉紧皮带或更换皮带2.压缩机不工作,皮带在带轮上打滑,或离合器接合后带轮不转拆下压缩机,修理或更换3.压缩机阀门不工作,不同发动机转速下,高、低压表读书仅有清微变动修理或更换压缩机阀门4.膨胀阀不能关闭,低压表读数太高,蒸发器流液更换膨胀阀5.熔断丝熔断,接线脱

27、开或断线,开关或鼓风机电动机不工作更换熔断丝、导线,修理开关或鼓风机电动机6.冷凝剂管道破裂或泄漏,高、低压表读数为零换管道,进行系统探漏,根据需要维修,更换干燥器7.干燥器或膨胀中的细网堵死,软管和管道堵塞,通常在限制点起霜如需要,则维修,更换干燥器4.2冷空气量不足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压缩机离合器打滑拆下离合器修理或更换2.出风通道空气不足清洗或更换空气滤清器;清除通道中的阻碍,理顺凹瘪的空气管路3.鼓风机电机运转不顺更换电机4.外面空气通道开着关闭5.冷凝器周围的空气流通不够,高压表读数过高清洁发动机散热器或冷凝器,安装强力风扇、风扇挡板,或重新摆好散热器或冷凝器位置6.蒸发器控制阀损坏

28、或调节不当,低压表读数太低按需要更换或调节阀门7.蒸发器被灰尘等异物堵住清洗蒸发器管道或散热片8.冷凝剂不足,观察玻璃有气泡,高压表读数太低向系统充液,直至气泡消失,压力读数稳定为止9.膨胀工作不正常,高低压表读数过高或过低清洗系统,清洗细网或更换膨胀阀10.干燥器细网堵住,高低压表读数比正常高或低清洗系统,更换干燥器4.3系统间断制冷 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压缩机离合器打滑拆下压缩机离合器修理或更换2.电路开关损坏,鼓风机电动机或电动机开关坏更换损坏部件3.压缩机离合器线圈松脱或接地不良拆下修理过更换4.系统中有水汽,引起部件间结冰各功能环膨胀阀或干燥器泄漏或失效5.热控制失灵,低压表读数偏低

29、或过高更换热控制6蒸发器控制阀粘住清洗系统并抽气,更换干燥器使全控制阀复位,向系统加液第五章 常见故障的典型案例分析5.1 故障案例一 故障现象:一辆一汽大众捷达轿车,打开空调开关后,压缩机不工作,冷却风扇也不工作。 故障诊断:首先检查空调熔断丝、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均良好。直接给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加12V电压,电磁离合器能吸合。检查各个传感器和压力开关,均正常。通过以上检查,说明故障可能是由线路引起的。为验证冷却风扇电路及其控制部件是否存在故障,将点火开关打开,拔下水温开关插头,并试探性的短接其插头,发现冷却风扇开始工作。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冷却风扇电路及其控制部件没有故障,故障的原因可能在

30、空调控制线路或元件上。在空调系统中,冷却风扇开启的条件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冷却水温度高于93时,低温开关闭合,散热风扇控制模块接收到此信号后,向散热风扇继电器线圈供电,此时只有散热器风扇工作,而冷凝器风扇不工作,这是由于冷凝器风扇继电器线圈无电。二是当冷却液温度高于10时,高温开关闭合,散热器风扇控制模块收到此信号后,向冷凝器风扇继电器线圈供电,此时冷凝器风扇继电器工作,两个冷却风扇同时运转,加强了冷却效果。当比和空调开关和鼓风机开关时,加热器控制板端子接地,此时发动机电脑(ECU)收到加热器控制板端子接地信号后即控制ECM的A17端子接地,使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工作。同时发动机电脑还要控制ECM

31、的A20端子接地,使两个冷却水风扇继电器和散热器控制模块接地。当散热器控制模块接地的同时,又将电源提供给冷凝器风扇继电器,这样两台风扇与压缩机离合器同时运转。通过线路分析推断,故障可能出现在空调二极管。于是拆下发动机左侧壁上一个固定的黑色方盒(此件为空调二极管),用万用表测量其导通性,测量结果电阻为“”,说明该元件已烧毁。于是更换烧毁的空调二极管,并启动空调系统,压缩机和冷却风扇都工作,故障排除。故障总结:如果加热器控制端子不接地,在压力开关正常的情况下,影响加热控制端子接地的原因有一下三种:空调二极管烧毁;空调控制线路断路;发动机电脑损害。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空调线路和发动机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不

32、大。5.2 故障案例二 故障现象:某款大众捷达轿车,配置F22B型电喷发动机,出现空调不制冷 故障现象,在充注完制冷剂后,压缩机仍然不吸合。故障诊断:运转发动机,按下空调面板的冷气开关,散热器后方的冷却风扇和冷凝器风扇可随之运转,只是压缩机不吸合。找到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继电器,短接30与87号端子,离合器能够吸合,在该继电器座上的85与86号端子间串接一试灯进行检查,得知故障的直接原因是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未执行吸合指令。为了验证冷气开关信号是否已到达ECU。在前乘客脚底板下找到ECU控制单元,发现其针脚与现有的电路图资料不符。由图5-1可知,空调冷气开关需借助暖气风扇开关进行搭铁。也就是说,只

33、有暖气风扇运转,空调冷气开关才能作用。然后这一搭铁信号经由恒温器开关、空调压力开关至ECU,ECU获此“空调请求信号”后才有可能触发电磁离合器继电器吸合。与此同时,冷气开关的闭合会令两个散热风扇继电器的控制端线路经一个二极管后搭铁,使风扇同步运转。根据此思路,通过测量找到这条“空调请求信号”线,按动冷气开关,可在12V与0V间变换。接下来测量ECU的电磁离合器继电器控制线路,它与继电器的端子连接良好。至此说明,故障与空调系统的外部线路无关。图5-1空调控制电路 发动机ECU对压缩机离合器的控制是有条件的,如节气门角度开启的速率、发动机温度等。其中水温信号为影响因素之一,通过测量,得知发动机的水

34、温传感器信号处于正常,的电压值范围内,发动机系统自诊断也无故障码输出。综合分析,故障应在ECU本身,更换新件,故障彻底排除。故障总结:大众这一问题较多,由于更换ECU费用昂贵,因此可将ECU针脚的“空调请求信号”线与电磁离合器控制线接在一起。另外,根据电路图控制特点,这种连接方法不会对ECU造成损坏,同时,因为外部线路有二极管的串联,与风扇控制线路不会相互影响,因此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解决方案。5.3 故障案例三 故障现象:某款大众捷达轿车,据车主反映,冷车启动后开空调正常制冷,行驶5公里后,制冷效果就会变差。此车前部曾出过事故,修复后如此。 故障分析:通过故障现象,可大致判断故障范围如下:(1)

35、 制冷剂过量或欠量:(2) 制冷系统不畅,膨胀阀堵塞(脏堵、水堵、气堵):(3) 压缩机功率不足:(4) 冷凝器散热不好:(5) 蒸发箱局部受阻: 故障检测:冷车检测,空调压缩机低压侧和高压侧压力正常,温度正常。制冷系统的气流通道无堵塞。散热器风扇可以由低速过渡到高速,制冷效果良好。 路试,发现空调制冷效果越来越差,但无故障码,高压压力升到1.72Mpa,过高了。于是检查冷凝器,发现冷凝器脏,彻底冲洗,制冷效果好了,压力又降到了1.39Mpa,正常了,可一会儿制冷效果又差了,压力又升高了。于是又检查了空调压力传感器,无问题。蒸发器也不结霜。 由于用自来水冲洗冷凝器的时候,冷凝效果变好,最后终于

36、意识到还是冷凝器散热的问题。最终发现冷却风扇反转,无法正常散热。检查冷却风扇线束,发现白线接白线,红线接黑线,应该是白线接黑线,红线接白线,是维修工修理时给接错了,将两根线重新连接后故障排除。总结本文通过对捷达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检修等介绍,使我们了解空调有什么构成以及各部件的故障诊断,使我们更加对它们各方面的性能了如指掌,而且对我们以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增加了知识面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论文以大众捷达汽车空调故障检修的方法,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再深入探讨,以达到对汽车空调系统的了解,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方便的诊断汽车空调的故障所在,以及在维修中的注意事项,让大家了解空调

37、的检修的方法,提高汽车空调的维护与保养技巧。谢辞 在此要感谢朱佳杰老师以及其他专业老师,是你们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老师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启迪。从你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对此要向我的朱佳杰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参考文献1尹万建.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M.高等教育

38、出版社,2010.12:110-115.2 孙仁云,付百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139-143. 3杨智勇:捷达轿车维修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8-12,23-30. 4 李春明.汽车故障诊断方法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7:106-109 5 赵凤杰.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130-138 6秦明华.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5:8-18.7 于万海.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104-1088 张蕾.汽车空调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2-1

39、6,50-55. 9许正文.一汽大众维修手册M.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7:35-39,60-71.10谭本忠.汽车空调系统图解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50-98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