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0770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5课改教研教研园地高中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策略曹梅英(上杭县第二中学,福建上杭364200)【摘要】材料作文是当前高中写作教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命题形式,其侧重考查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为此,围绕材料作文如何开展思辨性教学,以达到提升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目标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相关策略。具体策略包括:以问题意识为起点,引导学生在多维度比较中权衡、选择观点,形成对事物的客观认识;结合多类型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总结梳理的方法;借助思辨性思维的关键要素明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隐含前提和时代背景进行准确立意。【关键词】高中语文;材料作文;思辨性;审题立意【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5-0155-03【DOI】10.16550/ki.issn.2095-9214.2024.05.047新课改在我国实行以后,过去高考中的命题类作文逐步被材料作文所替代。材料作文与命题类作文的要求有所不同,即:命题类作文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求考生在一定情景下思考;材料类作文范围就宽泛得多,学生需要根据所给出的材料,自己选择话题与角度,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抄袭和套作,只能原创写作。为此,如何围绕材料作文开展思辨性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审题立意能力,成为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教育议题。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心得,针对高中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进行研讨,希望为相关从

3、业者提供借鉴。一、权衡思辨,解读分析部分学生在筛选和解读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其实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生的自主分析和思维能力不足。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侧重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以问题意识为起点,引导学生在多维度比较中权衡、选择观点,形成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准确立意。(一)问题意识从字面上看,问题意识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是从质疑和思考衍生出的一种主动察觉能力,通过观察、认识和判断事物产生了认知上的矛盾,于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思熟虑后,对于问题有了更加积极的探索欲。这种心态会驱赶与问题意识相对的惰性意识,是十分有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一种能力。纵观近些年的高考思辨性材料作文,考查的

4、侧重点均是学生对一些带有争议性和矛盾性内容的理性思考,要求学生能够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但很多学生也恰恰是因为缺乏问题意识,所以对于材料的解读只能够停留在表面。例如,在 2021 年的全国高考甲卷中,材料内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其中孕育出了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题目引导思考的主题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大有可为”。从整体上来看,该主题属于思辨性材料中的辨析关系类别,主要包括“可为”和“有为”,以及“我们的未来”和“时代”这两组关系,前者直接给出,而后者则隐含在题目当中。材料中也明确提示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的未来”需要在“大有可为的时

5、代”中“有所作为”。这虽然为写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也在限制思维的方向。这也就意味着需156教研园地课改教研要进行思辨,问题意识在此时便能够派上用场。先不直接遵循题目提示的角度去思考,反而可以用质疑的态度来审视概念之间的关系,试想“可为”是否仅仅只是对时代性质的描绘?在“大有可为”的社会环境下,“有为”变得更有可能,可难道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有为”吗?时代的“可为”与个人的“有为”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通过质疑,从简单的概念关联中挖掘出了新的角度,顺着这一角度出发,不拘泥于题目给出的提示,反而能够改善论述角度单一的写作问题。(二)多维比较问题意识能够让审题立意更具深度。结合思辨性材料作文的特

6、点来看,要求学生能够在审题过程中进行多维度的权衡比较,从而结合自己的优势选取适宜的立意角度。比如常见的组合型材料,命题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关键词和句子,要求从中选出两到三个进行自由组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思。选择那些?如何组合?这都需要学生进行权衡思考。首先要找到主题的需求,其次要确定写作的方向,这样便可以将范围缩小到只选取关系密切或意思相对的词句,从价值观和意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论点。比如从“一带一路”“大熊猫”“中华美食”“美丽乡村”等 12 个关键词中选取两到三个关键词作为中心词,呈现自己认识的祖国。围绕所选取的关键词并体现出其中的有机关联来进行写作,这需要具有深度和多元性的立意,所以应

7、当在多次组合尝试中进行多维度比较,选定既突出主题,又便于构思、表达的组合。二、明确方向,精准立意思辨性材料作文以思辨为出发点,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从思辨性材料的本质特征出发,深入分析,把握材料及出题意图,从而实现准确的审题立意。(一)对象写作是书面的一种交际形式,目的是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思辨性材料的写作则需要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多元的对话和思维的碰撞。因此,思辨性写作的审题立意必须先明确写作的对象,这样才能够找准立场,清晰地表达。例如,2018 年全国卷中,材料给出了 7 个年份及各年份中发生的大事件,并称这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为“世纪宝宝”。要求以“世纪宝宝”的名义给2035

8、 年的人们写一封信,隐含的要求是:以“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青年身份写一封信,并谈一谈材料带给自己的思考。由此可见,基于材料给出的写作对象,只能围绕“青年”这一视角展开写作,写作对象、立场也就变得更加明确。(二)观点在明确写作对象后,需要通过准确表达来让人信服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那么在选择理由时就需要重点考虑句式的问题。一般来说,陈述句是“立意”的主要表达形式,考虑到观点直接影响着文章的立意,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也是由陈述句来决定的。如,2015 年全国 II 卷作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从三个人中选出你认为更具风采的一位,阐述你的思考和选择理由。对此,需

9、要在明确写作对象后,根据写作对象所在领域的特点进行阐述,这样才能够让观点更站得住脚,以立意统领全文。(三)内容思辨性材料作文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任务要求展开的,其内容本身作为一个特定要求,同样也是审题立意的一个关键,需要学生认真深入地思考并解决“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问题。例如,在 2017 年的高考全国卷中,本次的题目给出了两个方向,其一是从所给出的关键词中任选两到三个进行组合,以此为中心表述自己认识的中国;其二则是站在介绍者角度上,从中选取关键词并展开介绍,帮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由此可以看出,作文题目基本上已经对内容进行了框定,所以很快可以明确“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问题。写什么:你认识的中国

10、,帮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如何写:选取并围绕关键词展开写作。157课改教研教研园地三、认真审读,把握角度(一)抓住关键在思辨性作文材料中,关键信息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有明示的、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需要概括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于关键信息的解读提取能力,把握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有助于准确立意。仍以2018 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目为例,需要结合材料主旨去提取关键信息,明确大事件的亲历者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正在共同发生,凝练出“中国发展与新时代下青年人使命、担当”这一主题,进行立意。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传统写作教学,在思辨性材料作文分析中往往会出现“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写一

11、篇演讲稿”“针对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等要求。可以看出,思辨性材料作文与之前作文中的只要求“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即可”有了明显的区别,思辨性材料作文更注重对学生全面深入把握材料内容的考查。因此,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不仅仅是要让其通过审读把握材料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够理性、多角度地去思考,在紧扣材料确定立意角度的基础上,使写作过程始终紧贴材料含义,体现出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挖掘内涵思辨性材料作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着明确的语境,相较于之前新材料作文中孤立的材料内容供应有了明显的改观,突出发生在交际语境中的写作。教师也应当关注到学生在审题立意时的感受,避免出现惯性思维、标签化、脱离语境

12、去片面地解读材料。比如,在 2018 年的高考全国卷中,如果抛开语境对七个时间节点的大事件进行单独审读,很可能马上就会想到其所传达的意思,如“大地震”会令人想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等。但如果将其放置到具体语境当中再进行审读,自然灾害也会与国家的成长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再去立意就会更加准确。再如,在 2018 年高考全国卷中,材料中给出了三条标语,第一条标语主要谈的是要抓好时间和效率才能谋求发展,第二条标语强调了生态与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第三条标语围绕“雄安”“长征路”两个关键词展开。那么在审题时,应当基于材料的内容和中心去选择角度,确定立意

13、,整合三条标语在同一语境下的逻辑关系,得出“由改革开放初期追求的高速发展到如今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绿色智慧发展的变化”这一结论,重点在于解读“发展”的含义,是不同历史阶段下的不同任务,是解决当下难题后才能够寻求未来更好道路的使命。如此,便突出了语境与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写作也就更能够紧扣主题思想。综上所述,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写作即思维,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决定了文章的逻辑性。通过对高中写作教学中思辨类材料作文进行简要分析,明确了思辨与审题立意之间的关系,也证实了写作教学与思辨性思维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思辨性思维在审题立意和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希望在未

14、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坚持这一方向并不断完善,为促进语文课程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 颜元智.思辨,让议论文写作闪耀理性之光论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 J.教育观察,2020,9(43):107-109.2 欧阳荐枫.创设思辨性读写情境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统编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解读与建议 J.湖南教育(B 版),2020(06):33-36.3 王东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思辨性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6):117.4 赵娜.浅析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策略 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4):66.5 匡利庆.高中语文材料议论文写作审题立意训练策略浅探 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19(10):60.【作者简介】曹梅英(1973.05),女,汉族,福建上杭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作文教学、口语表达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