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煤矿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指南.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1044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DF 页数:92 大小:8.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煤矿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采煤作业规程 编制指南目录第一部分总则及编制要求第二部分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大纲第一部分 总则及编制要求总则一、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要做到: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需要,采 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 号;采用计算机编制。二、编制煤矿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已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综采工作面、基建工程等设计)文件、资料。(二)由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经过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及施工现场地质 条件变化的勘探资料。(三)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和煤尘的爆炸 性、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水害等资料。(五)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四)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六)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七)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工 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顶板管理 修制度、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蠲三、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 则编制作业规程,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或未审批先施工。四、煤矿作业规程的审批,由矿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负责组 织进行,并由生产技术、安全、通风、地测、机电、运输、煤质、劳 资、供应、调度等相关部门进行集体会审,各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并签 字,最后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写出审批意见。禁止以传阅方式审 批作业规程。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学习,由编制本规程的技术人员负责贯彻。参加学习的人员,经严格考试合格方可上员的考试成绩应登记在本规程的学习考试记录表上,五、煤矿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必须在工作面开工之前完成;六、对煤矿作业规程的实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重点抓好下列工作:(-)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的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二)应定期复查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三)自开工之日起,每月应组织进行一次作业规程复审,至少一季度重新 组织进行一次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并考试。(四)工作面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补充安全技 术措施,并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五)在软岩、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水害和“三下”开采 等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批和贯彻 程序。(六)施工结束后,应写出作业规程的执行总结,送交生产技术部门,连同 煤矿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存档的作业规程文本、电子文档不 得修改,一般应保存3年以上。编制要求一、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编制的指导 采煤工作面现场施工组织和具体操作的技术指导文件;与煤矿安全 规程、煤矿操作规程并称为煤矿的“三大规程”;是规范采煤 作业,明确生产各工序、工种关系,有效地指导作业现场的施工组织、规范操作行为的准则。二、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严格坚持安全可靠、技 术先进、工艺合理、管理科学,能够有效提高煤质及回收率的原则。三、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在采煤工作面回采前进行编制、审批、贯彻学习及考试。在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全嗓酷螯场 的施工组织,定期进行复审,及时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电 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定期组织再贯彻,直至工作面磷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2、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开切眼素描图。3、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4、采煤方式示意图(采煤机进刀示意图或炮眼布置图等)。5、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6、工作面开切眼、进风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剖 面图)。7、通风系统示意图、运输系统示意图、供水系统示意图、防尘 系统示意图、排水系统示意图、注浆、注氮系统示意图、压风系统示 意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布置示意图、工作面供电系统示意图。8、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9、避灾路线示意图。10、其他附图。11v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表等 如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在以下情况下需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1、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2、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3、采煤工作面进行接缩面施工的。4、试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5、煤矿安全规程等要求编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规程进行修改、补充:1、现场地质条件与原地质说明书不符的。2、现场施工工艺发生变化的。3、采煤工作面以及进风巷、回风巷加强支护的支护方式、支护强度需要进行变更的。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重新g 1、改变了原采煤工艺和主要工序安排的。2、补充的。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制大纲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大纲1概况1.1 概述1.2 编写依据2开采技术条件2.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2.2煤层2.3煤层顶底板2.4地质构造2.5水文地质2.6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2.7储量及服务年限3采煤方法3.1巷道布置3.2采煤工艺3.3设备配置4顶板控制4.1 支护设计及验算4.2工作面顶板控制4.3进风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4.4矿压观测5生产系统5.1运输系统5.2“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系统5.3排水系统5.4供电系统5.5通信照明系统5.6压风系统5.7其他生产系统6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1劳动组织6.2作业循环6.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煤质管理7.1煤质指标7.2提高煤质的措施8安全技术措施8.18.28.38.48.58.68.78.88.9一般规定 顶板管理 冲击地压防治 防治水 爆破管理“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运输管理 机电管理 安全与职业卫生8.10其他9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9.19.29.3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避灾原则及避灾路线 应急措施1概 况1.1 概述简要描述工作面位置(所处的煤层、水平、采区)、参数(几何 尺寸及储量),回采工艺,特殊影响因素及工作面开始回采时间。1.2 编写依据与规程编写有关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与规程编写有关的部门规章,如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 规程。与规程编写有关的公司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如寿掘作业规程编制管理规定等。经过审批的相关设计及其批准的时间等,包括工作面所在采区 的采区(方案)设计说明书和工作面(回采)设计说明书 等,包括由地质部门提供的内容及批准时间符合矿井地质规程 规定的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地质预报、工作面防排水设 计等;包括由矿压观测部门提供的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评估报 告及本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期间的矿压观测及冲击地压观测情况 的相关材料。由地质部门提供的相邻矿井、邻近水平、工作面、同一煤层的 包含地质构造对照分析说明书等材料的地质资料;由祐璃测晒J门 提供的相邻、相近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矿压观测分析资寻防治资料。2开采技术条件2.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2.1.1 工作面的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位置,采区名 称,煤层底板标高(最高、最低),工作面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 长度、面积、采高),停采线位置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的工 作面名称。2.1.2 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作面周边(含停采线)在地面的相 对位置,存在的地面建筑;描述地面标高(最高、最低),并反映工作 面对应地表的地形特征。2.1.3 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 成的影响,包括预计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以及对地要建筑物和 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2.1.4 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及影响范围,辕 面在采动过程中,对井下相邻工作面、腐室、主要巷露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2.2煤层2.2.1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厚度,及通过 储量计算反算后的煤层平均厚度和煤层变化情况。2.2.2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角度及变化,及倾角的变化情况。2.2.3准确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奸)、层理、节理、硬度(f)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煤层情况特征表煤层厚度/m煤层结构煤层倾角/()平均煤厚/m平均度数/()可采指数变异系数稳定程度煤层情况描述2.3煤层顶底板2.3.1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描述煤层顶板的岩石 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伪顶、直接 顶缺失的可不填,局部缺失的要描述其缺失范围。2.3.2煤层底板(直接底、基本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 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2.3.3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基本顶直接顶伪顶伪底直接底基本底2,4 地质构造2.4.1断层: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断 层数量、断层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产状、岩性、落差及 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2.4,2褶曲: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产状、在 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造成煤层厚度变化从而对回采的影2.4.3其它因素:描述对工作面回采由影响的陷落柱、火成岩等其他因素,及其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2.4.4按比例绘制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响程度。工作面断层表断层名称 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 性质 断层预计延展长度对回采的 影响程度2.5水文地质2.5.1 含水层的分析: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位置、厚度、涌水 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2.5.2 其它水源的分析:描述回采影响范围内的老空水、地表水、注 浆水、钻孔和构造水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程度。2-5.3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等事故,开采急倾斜厚煤层、特厚煤 层时,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垮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描述。2.5.4、工作面涌水量分析:根据工作面防排水设个露雪衣翌1 描述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o2.6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2.6.1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 情况及本工作面巷道施工期间实际观测到得的具体情况,确定 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级以及相对、绝对涌出量。2.6.2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2.6.3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定自燃发火期。2.6.4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地温等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2.6.5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根据本采区、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本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估报告对 本工作面内安全生产存在的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进行预测,并描述其影响范围、对回采的影响程度。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情况表影响因素内容描述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倾向性地温地压普氏系数(f)2.7 储量及服务年限2-7.1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工业储量,并根据预测采出率计算可采储量。计算工作面可采储量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Q=SXmXRXCS一工作面的面积,m2;m一工作面的平均煤厚,m;R一开采煤层的容重,t/m3;c设计回采率,2.7.2应采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的计算。(-)工作面的服务年限二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i(-)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3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概念:什么叫采煤方法?采煤方法包括两项内容: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采煤系 统:采煤系统是指采煤巷道的布置方式,掘进和回采工作面 的顺序安排,以及他们的通风、运输系统。采煤工艺:是指 在回采工作面内进行的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安排和配合方式。不同的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相配合,就形成不同的采煤方法3.1 巷道布置3.1.1 根据本矿井实际情况介绍为本工作面服务的采区 开拓、准备巷道的位置、作用和设施情况。3.1.2 根据采煤方法客观确定工作面回采相关的巷道的 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3.1.3 根据采煤方法说明工作面其他相关巷道(联络巷、溜煤眼、碣室)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G)、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区段平巷、溜煤眼、行人眼、运料眼以及联络平巷等巷道的断面、天独儡 置、用途进行确定。(2)、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条件下采用排放瓦斯专用巷道、抽放瓦斯专用巷道的,需要对排放瓦斯尾巷、抽放瓦斯专用巷道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进行确定。3.1.4 附图。按比例绘制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具体要求见图表绘制要求。附上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巷道断面参数及其支护形式表巷道名称进、回风断面形状净宽/m净高/m净断面/m2支护形式巷道断面参数及其支护形式表采煤工艺概念:何谓采煤工艺?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破、装、运、支、处)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在进行的 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这种在采 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 采煤工艺。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 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过程。一3.2 采煤工艺3.2.1 描述本工作面采取的采煤工艺,并描述采高、循环进度等;描述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控制、采空区处理的方式。3.2.2 采用放顶煤工艺的,应对采放比、放煤步距、放煤方式、端头顶煤回收方式、初次放顶煤及收尾时的放顶煤工艺等内容进行描述。3.2.3使用采煤机割煤,进刀段长度、进刀深度,割煤方式、i并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3.2.4 采用爆破落煤的,还应做到以下几点:(-)进行炮眼布置设计。描述炮眼具体的布置要求,绘 制炮眼布置三视图(正、平、剖面图);(二)填写爆破说明书。应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深度、角度,1g里戈 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炮泥个 瓦、连线方法、起爆顺序、炮眼总长度、循环用药量、雷管数量等。3.2:5 描述采煤工作面施工工艺流程,简要说明从准备、采、支、运、回到整体的流程。必要时应绘制工作面工艺流 程图。3.2.6附图:采煤机进刀方式示意图煤眼 平、剖视图)o(正、JABcA再调柒两个灌筒上.下位置,新返同需三 角舞轴建_1 A EXXXXXTl 口 T-:当采煤机制型工作面喝头时,其后的输送机 已移近疑*采爆机机身处同TF部W换廉传位*,前凌倩降下、后解忸超在 制吸35米处糠斜初初,凝*豺I 机头够直.骅承靠国岛达利(山010903机蛆诲33%选图M B HMRvAn 号A3目 n03.2.7.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W=L S H y C式中W L S H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工作面长度,m;工作面循环进尺,叫工作面设计采高,明对于放顶煤开采H为割 煤高度与放煤高度之和;Y煤的容重,t/m3;C-工作面回采率,%o3.3.13.3 设备配置根据确定的采煤方法描述工作面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数量。设备布置可以用设备配备表描述。采用机采工艺的,应绘制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附图: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3.3.23.3.3界即崛MEMMM。1愉8工作营设备柳示套用申队长MMX*hmmiK母P隹口 日期4顶板控制4.1 支护设计及验算4.1.1根据工作面地质报告及矿压资料进行支护设计。支护设计包括工作面支护、端头和进风巷、回风巷补强支护方式的选择。1)综采、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设计,液压支架选型按照工作面设计要求,只对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进行验算,支架的工作阻力、支护强度必须能够满(1)v支架工作阻力验算:F=N H S Z Q g 式中F要求的支架工作阻力,KN;N采高的倍数,一般取68;H-工作面最大采高,m;S支架的支护面积,m2;Z煤层顶板岩石容重,t/m3;Q一动载系数,一般取1.3;g-重力加速度,m/s2o(2)、支架支护强度验算:P=N Z H g 式中P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2N采高的倍数,一般取68;H-工作面最大采高,m;Z煤层顶板岩石容重,t/m3;根据矿压部门提供的同煤层矿压观测数据选择或预计本工作面矿压参数参考表中的相邻工作面初次来压时的最大平均支护强度进行选择。I同煤敷息观测选择或预计本屋数参考表p序号.项目Q单位3同煤层实 例尹本面选取或 预计Q1P顶底板 条件,直接顶厚度2mrpom*pp直接底厚度2m-Ad2。直接顶迎达整辘,Ap3a初 次.,来 压C来压步距Qm-pp最大平均支护强度CKN/mV3p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pp来压显现程度2ppp杀周d 期,来.,压2来压步距2pp最大平均支护强度CKN/mVd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Qm*Ad来压显现程度2opp52平,时2最大平均支护强度CKN/mVp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QmadQ6p直接顶悬顶情况QmdPA7r底板餐进比崖,MP.g*3PP8q直接顶类型.,类。7P9q老顶级别,级CPQ10p巷道超前影响范围。P?4.1.2 工作面巷道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是作为巷道原有支护的补强支 护。巷道超前支护的参数是根据相邻工作面的矿压资料采取经验类比法进行 确定的。4.1.3 乳化液泵站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泵的型号 数量及管路选型、供液方式;(二)泵站的位置,并在相关图纸上明确标明。(三)泵站使用规定:泵站压力调整要求、乳化液配制方式及要求、乳 化液浓度、检查方式等。4.2 工作面顶板控制4.2.1确定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控制方式。描述控顶方法、控顶距离、放顶要求、采空区处理方式、支架支护(支柱支设)要求、伞檐规定、铺网要求、护顶方式及要求等。4.2.2确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特殊支护形式。描述密集切顶支柱、抬棚、丛柱、木垛、贴帮支柱的支设及临时支护、挡4.2.3确定正规循环作业图表时各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顺 序和安全距离,支架的支撑、拉移、护帮等操作要求、质量要 求等。4.2.4确定遇顶底板变化、地质构造、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地段以及其他因素时的顶板控制方法和要求,对工作面回采过 程中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4.2.5采用放顶煤工艺或采煤工作面倾角较大时,需要支 架的稳定性、防止倒架的方式。4.2.6采用人工顶板、分层开采工艺时,需要描述造假顶 方式、要求、材料以及在回采中防止顶板冒漏的方法等内容。4.2.7采用强制放顶工艺时,应进行人工强制放顶设计。4.2.8采用放顶煤工艺需要对顶煤进行弱化晴,应描述顶 煤弱化的措施。4.2.9工作面有伪顶、复合顶板时,应确定褪4.3 进风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4.3.1描述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超前支护区段内的采取 的加强支护方式、距离及支护质量要求等。4.3.2描述工作面端头支护方式、支护质量要求,切顶线 位置以及支撤作业时与工作面生产其它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4.3.3描述安全出口的高度、宽度要求及维护要求。4.3.4确定各类支护材料的正常使用数量、规格,确定各 类备用支护材料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管理方法。4.3.5绘制工作面开切眼、进风巷、回风巷直警支护示 意图(平面、剖面图),反映出工作面、超前、作面进风巷、回风巷正常支护等情况。工作面顶板支护 示意 图4.4 矿压观测4.4.1 确定回采期间工作面、回采巷道常规矿压观测内容。包括日常支架(柱)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巷道变形离层观测、顶板活动规律分析等内容。4.4.2描述矿压观测方法,说明工作面和巷道中矿压观测 仪器、仪表的型号和安设位置,矿压观测方式、观测时段,矿 压观测管理规定等。5生产系统5.1 运输系统5.1.1描述工作面煤流运输系统各运输设备的运输、装载、转载方式,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5.1.2描述工作面各运输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推移方式及参数。5.1.3描述运煤路线和辅助运输路线。5.1.4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包括运煤、路线)。5.2“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5.2.1 要求。5.2.2描述工作面范围内通风设施按安设位置和质量进行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应按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矿井风量计 算细则计算,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面的温 度、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风速等因素分别进行计算后,取 其中最大值进行风速验算,满足要求时,该最登懿虻作 面实际需要风量o1、低瓦斯矿井按采煤工作面按气候条件或瓦斯涌出量确 定需要风量,其计算公式为:Q采二Q基本x K采高x K采面长X K温,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 i n;Q基本 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 n;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Q基本二60 X V采 X S采 X 70%,m3/m i n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m3/m i n;S采采煤工作面最大和最小控顶距时净断面积的平均 值,m2o(S采二工作面控顶距X工作面实际采高-液压支架 的断面积)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采高200长度调整系 数(K采面长)1.01.0-1.31.3-1.5K温一采煤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C)采煤工作面风速(m/s)配风调整系数(K温)18 0.5-0.8 1.001.0-1.520 231.00-1.1023 26 1.5-1.826 28 1.8-2.528 30 2.5-3.018 20 0.8-1.0 1.002、高瓦斯矿井按瓦斯涌出量(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需要风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 斯(或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超过1%的要求计算,其计算公式 为:Q 采=100Xq 采 X%H4 式中:Q采-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采一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平 均绝对涌出量,m3/min;KcH4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 涌出量的比值)通常取1.21.6。3、布置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5采=Q采回+Q采尾其中:Q 采回=10 X q采 X KCH4Q采尾=口尾乂七柳.2.5%式中:Q采尾回采工作面专用排瓦斯巷的需要风量,m3/min;q尾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平均绝对涌出量,m3/m i n;其他符合的含义同上。4、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Q基本=60*丫采*$采,m3/m i n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m3/m i n;S采采煤工作面最大和最小控顶距时净断面积的平 均值,M。(S采二工作面控顶距X工作面实际采高-液压支架的断面积)Q采叁4 N,m3/minQ采叁25 A药,m3/min式中:工作面最多人数,人;一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使用乳化炸药的煤矿15XS采AQ A 240XS采,m3/min可以不进行此步),Kg。6、按采煤工作面风速进行验算:5.2.3瓦斯防治防治瓦斯应包括瓦斯检查和瓦斯监测两个方面内容。明确瓦斯检查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 的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每班检查次数、检查汇报签字规 定,以及瓦斯超限处理,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明确瓦斯监测的有关规定,描述瓦斯监测设施的设置 地点、断电瓦斯浓度、复电瓦斯浓度、断电范围,以及瓦 斯报警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5.2.4采用瓦斯抽放时,还应确定瓦斯5.2.5综合防尘系统确定综合防尘系统,描述防尘供水管路系统,防尘方 式,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等内容。(D明确防尘供水系统,应包括防尘供水管路系统设 置,供水参数,防尘设施设置位置等内容。(2)明确防尘方式,应包括工作面综合降尘和各类方 式(煤层注水、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转载点啧雾,湿式打眼,装煤洒水,个体防护,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 净化水幕和冲刷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等方式)3(3)明确隔绝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包 的设置、水量、管理等要求。5.2.6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明确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所选用的消防管路系统及措施。描述回采期间选用的综合防灭火方式(注浆、注氮、阻化 剂、凝胶、均压等),并确定相关的工艺和参数。描述监测系统,叙述束管监测系统安设、传感器的设 置地点、监测要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预报制度,以及 气体超限撤人等内容。停止生产,以及其它意外情况下的防灭火规定。5.2.7附图:通风系统图、防尘系统图、注氮系统图、消防管路系统图、明确特殊时期的防灭火要求,包括工作面临近结束、5.3 排水5.3.1根据矿水文地质部门在设计中确定的工作面的 最大涌水量,确定排水系统和排水设备型号、数量。工作 面涌水能够通过巷道水沟自然流出时,可不采用设备强制 排水。5.3.2明确排水路线。5.3.3绘制排水系统示意图。5.4 供电5.4.1 描述供电系统。工作面(回采)设计说明书中,已进 行供电系统设计的可直接将设计结论直接描述,无供电设计的须在作 业规程中进行供电系统设计。供电系统设计应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设计规范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编制,包括以 下内容:(1)、选择供电方式、电压等级、电气设备,计算电力负荷;(2)、进行电缆选型计算和电气保护整定计算。应明确供、用 电设备情况,电缆种类、长度、断面和“三大保护”等情况。5.4.2 绘制供电系统示意图。应明确供、用电设第曝嗯缆种 类、长度,断面和“三大保护”等情况。5.5 通信与照明5.5.1 所(部门)描述工作面与车场、变电所、调度室等要害场直接联系的通信设施、电话位置等。描述工作面内的通信联络设施、数量、位置。5.5-2描述工作面、转载点等主要场所的照明系统设置情况。5.5.3绘制通信、照明系统示意图。5.6 压风系统5.6.1根据矿井及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压风系统。5.6.2描述压风源,压风路线,供风、用风设备管路 直径,闸阀安装位置、数量、备件数量等。5.6.3绘制压风系统示意图。5.7其他生产系统5.7.2绘制其他生产系统示意图。6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1 劳动组织6.1.1 描述作业方式。根据工艺流程和劳动组织,合 理安排各个工序,尽量做到平行作业,提高工时利用率。6.1.2 描述劳动组织作业,以正规循环作业为基础,与循环方式、作业形式、工序安排相适应。说明劳动力配 备情况,编制劳动组织表。工作劳动组织图表工种早班中班夜班跟班领导班长岗位工种其他合计6.2 作业循环工作面的循环方式、作业方式、工序安排和劳动组织最终由循环图表反映。循环作业图是以工作面长度为纵坐标,以昼夜24为横 坐标,在图上表示出工作面各工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绘制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正规循环作业图表6.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3.1填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应明确相关的安全、生产、经济等指标。6.3.2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作业图表。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 号指标名称卡数量卡备注cQ工作面走向长度AP工作面倾斜长度一IRQpQ煤层厚度产IRQpP杀煤层倾角2o AAA52割煤高度产m。AP6。放煤高度AP7c采放比卡ApP8地质储量2万AP9.可采储量万AP10容重一t/m5AA1”回采率卡pQ12月推进度m。AO正规循环率AQ14/日循环数2个/AP15-日产量一AO16月产量AP17可采期2个月2A,zs18放煤步距QIRQA出回采工效2tHA1F、2 Op油脂消耗2kg/万 t-A工7您或密2*乳化液消耗kg/万A22卡油脂消耗2kg/万A23p截齿消耗2个/万”o7煤质管理7.1 煤质指标和要求7.2 提高煤质的措施1)叙述工作面杂物、灰分、水分管理。2)叙述不同采煤工艺下的提高煤质管理措施。8安全技术措施8J 一般规定1、有针对性地叙述与本工作面相关的安全制度及需要 特别强调的措施和工程质量要求。2、叙述交接班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有关规定。8.2 顶板管理1、描述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的支护质量要求。2、描述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冒顶、煤壁片帮的处 理方法、措施。3、描述所用支护材料的质量要求。4、描述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支柱(架)初撑力的要求。5、描述工作面应采取的防倒柱措施。6、描述进风巷、回风巷加强支护的方式、要求。7、8、9、施。明确工作面注液枪的设置、使用要求。描述回柱放顶的安全措施。描述其他顶板控制(如采空区放顶)白8.3防治水1、描述工作面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区域和需要进一步加强地质 勘查工作的区域。2、描述排水路线、管路发生堵塞、故障情况下的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人员、报告矿调度室的应急措施。3、描述工作面或其他地点有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及采取的措施等。4、描述其他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8.4 爆破管理1、描述爆破作业负责人的职责、分工以及相互监督的 方式。2、描述爆破器材领退、使用等安全措施。3、明确严格按照炮眼布置设计要求打眼,并说明打眼 前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4、明确要使用符合规定的封泥,并坚持使用水炮泥的 规定。5、描述工作面设备、支柱等防止炮崩的措施。6、描述爆破必须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以及严禁裸露爆破(放糊炮、明炮)和短母线爆破 的具体规定。N q7、描述什么情况下不准爆破的具体规定。8、描述其他爆破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威盛重里8.5“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1、描述工作面通风路线发生进、回风不畅情况下的应急措施。2、描述工作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尘措施及要求。3、描述工作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灭火措施及要求。说 明发生高温点、发现指标气体等发火征兆时的处理方法和 安全技术措施。4、描述在注氮、注浆、洒阻化剂等防火操作时的安全 措施。5、描述在工作面区域内的安全监控仪器、仪表使用、悬挂、移动的要求。6、描述其他其他“一通三防”、安全监容幽卜冬火灾 防治的安全技术措施。8.6运输管1、描述工作面、进风巷、动、停止的措施和联络方式。2、描述工作面、进风巷、在紧急情况下停机的措施。3、描述使用带式输送机、安全措施。4、描述要专人操作运输、员随意跨越的措施。回风巷中的运输设备依次启回风巷中的运输、转载设备刮板输送机等运输设备时的转载、破碎设备,并禁止人5、描述发生大块煤炭(阡石)卡住运输、转载、破碎 声以及溜煤眼上口的处理方式和安全措施。6、描述辅助运输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7、描述其他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8.7 机电管理1、描述工作面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带 式输送机、液压支架等机电设备的安装固定、使用、移动、维修时的安全技术措施。2、明确机电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实行专职制、设备维护 实行岗位责任制、现场交接班制、停送电等制度。3、描述乳化液泵站、管路等管理措施。4、描述移动变电站和乳化液泵站的移动、固定方式和 安全措施。5、描述油脂管理的要求。6、描述机电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7、描述其他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8.8安全与职业卫生1、2、描述采煤工作面存在的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8.9其他1、描述工作面工业卫生、文明生产方面的内容要求。2、描述其他安全技术措施。9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9.1、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的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相关 内容: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 信联络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生产系统中 提到的只描述不同点,未提到的进行详细描述。9.2、明确避灾原则,确定发生灾害时的自救方式、组织抢救方法和安全撤离路线。9.3、制定发生顶板事故、瓦斯、煤尘爆炸、火灾和透 水等危险事故的应急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