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10267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5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选择题(40题,每题2分)。说明:题目缺失。二、名词解释(10题,每题5分)。1似动现象2流体智力3再生现

2、象4旁观者效应5习得性无助感6错误7统计回归效应8麦考勒效应9生态效度10交互作用三、简述题(8题,每题10分)。1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有哪些?2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有哪些?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4简述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5简述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6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有何关系?7信号检测论相对传统的心理物理法有何优势?8反应时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何作用?四、论述与研究设计题(90分)。1请结合实际,谈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实的启发。2试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证据,并结合实际谈谈其在现实中的应用。3现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有些学生反映看课件会漏

3、掉老师讲课的内容,也常常来不及记笔记。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如果老师没课件,就听不下去。请你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并设计一个两因素实验来检验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要求包括问题的提出,实验假设、实验方法和预期结果等部分。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选择题(40题,每题2分)说明:题目缺失。二、名词解释题(8题)1差别阈限2社会惰化3外部效度4归因5旁观者效应68题目缺失。三、简答题(6题)1简述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2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异同。36题目缺失。四、论述题(2题)1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有哪些?2评述拉扎勒斯的情绪理论。五、实验题(1题)

4、有关团体督导的实验设计。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选择题(2*20个)说明:题目缺失。二、名词解释题(5*8个)1知觉2旁观者效应3群体凝聚力4恒定刺激法5创造力6气质7晕轮效应8题目缺失。三、简答题(15*8个)1简述心理物理学的应用?2以T检验为例,说明假设检验的步骤?3人际交往的原则?4归因理论?5斯滕伯格智力三元论?6脑功能各种学说?78题目缺失。四、论述题(30*2个)1结合研究,说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影响因素?2结合情绪理论,明怎样培养良好的心态?五、实验设计题(30*1个)智能手机是否对人际交有影响?(包括题目,假设,材料,任务,流程,结

5、论,统计方法等)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题1强迫症2认知风格3霍桑效应二、简答题1试比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2试比较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异同。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4简述艾里克森的八个人格阶段。5简述假设检验的原理。三、论述题1论述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运用理论解释助人行为和影响因素。四、实验题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强迫症答: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

6、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2认知风格答: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特征,即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人们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不同于智力上的差异,它无好坏之分,但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其中认知风格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3霍桑效应答:霍桑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在心理学实验中

7、,有效消除主试被试间不恰当的相互作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通用手段是双盲实验法。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在实验中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主试的操作,而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被试很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测,然后用自认为能满足目的方式进行反应。这就是要求特征。要求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霍桑效应。二、简答题1试比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答: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二者之间并无清晰的划分和本质的不同。(1)咨询与治疗的相似之处:二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

8、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2)咨询与治疗的区别: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复原的病人。心理治疗则主要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的。心理咨询所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神经症、某些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人等。心理咨询用时较短;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心理咨询在意识层次进行,更重视其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工作,焦点在于找出已经存在于来访者自身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心理治疗的某些学派,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并且其工作具有对峙性,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的人格。心理咨询工作是更为直

9、接地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而进行的;心理治疗的目的则比较模糊,其目标是使人产生改变和进步。在国外,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所接受的专业训练不尽相同。咨询多数是在非医疗的情境中开展;而心理治疗多在医疗的情境中或在治疗者的私人诊所中进行。两者在美国心理学会中分属不同的组织。2试比较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异同。答: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到其他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与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

10、表性和普遍适用性。外部效度可以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1)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相同点: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都属于实验研究效度的一种。都是实验研究要保持和提高的方面。(2)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不同点侧重点不同内部效度侧重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外部效度侧重于实验结果可推广的程度。影响因素不同a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包括: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b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被试的代表性差;操作定义不明确;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多重处理的干扰;

11、实验者效应;研究与实际情境相差较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答:(1)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后来又补充了一种。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言语智力是指用语言思维、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逻辑数学智力是指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空间智力指在头脑种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会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音乐智力是指敏感的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及韵律表达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是指运用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

12、品的能力,包括支配身体完成精细动作的能力。社交智力是指能够理解别人和与他们交往、合作的能力。自知智力是指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建立正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自然智力是加德纳在1993年提出的第八种智力类型,指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2)加德纳认为,每一种智力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以后,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也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启示。4简述艾里克森的八个人格阶段。答: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

13、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发展任务的完成、危机的解决会促进积极品质的产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品质。(1)婴儿期(出生2岁)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如果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感到了安全,就对其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怀疑感。(2)儿童早期(24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幼儿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外,他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着探索新的世界。这一阶段发

14、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3)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本阶段也称游戏期,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成就,都与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4)学龄期(7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5)青

15、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埃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继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延缓承担的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虽然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能导致个人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以上五个时期是针对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提出的,以下的三个阶段是埃里克森的独创,使他的发展理论更加完善。(6)成年早期(182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这一时期的个体需要在自我同一性巩固的基础

16、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得到亲密感,但由于寻找配偶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之感。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7)成年中期(2550岁)这一时期主要为获得繁殖感(创生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时男女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是指关心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因此即使没有自己的孩子,也能获得一种繁殖感。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倒退到一种假亲密的需要,只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停滞之感。(8)成年晚期(从50岁直至死亡)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这时人生进

17、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比较满意,则产生一种完善感,这种完善感包括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一个人如果不能获得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向性,而且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5简述假设检验的原理。答:假设检验是指在统计学中,通过样本统计量得出的差异作出一般性结论,判断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推论过程。假设检验是推论统计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基本任务就是事先对总体参数或总体分布形态做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合理,从而决定是否接受原假设。(1)假设检验的原理假设检验的原理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18、为了检验虚无假设,首先假定虚无假设为真。在虚无假设为真的前提下,如果导致违反逻辑或违背人们常识和经验的不合理现象出现,则表明“虚无假设为真”的假定是不正确的,也就不能接受虚无假设。若没有导致不合理现象出现,那就认为“虚无假设为真”的假定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要接受虚无假设。假设检验中的“不合理现象”是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了。小概率事件原理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2)两种实验设计假设虚无假设H0在推论研究假设之前所提出来的与研究假设相反的假设称之为虚无假设。假设的验证从肯定或否定其存在可能性开始一般虚无假设都假设两个总体之间没有差异,即或。研究假设H1研究中所欲证

19、明的假设,又称为科学假设、对立假设。一般假设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有差异。即或或。统计学中不能对H1的真实性直接检验,而必须通过建立虚无假设来达到检验的目的,若能证明H0为真则H1为假,若H0为假,则H1为真。这是利用反证的方法。三、论述题1论述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答: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例如,证明几何题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解决的过何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求证结果构成了问题解决的情景,而要证明结果,必须应用已知的条件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操作成功,问题得以解决。(1)问题解决的过程:纽威尔和西蒙用问题空间的

20、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他们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通路。(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表征的方式:知识的表征是指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以九点连线图问题为例,实验时要求人们用一笔连续画四条直线把图中的九个点连在一起。人们常常不能成功地解决这一问题,其原因在于,九个点在知觉上组成了方形,人们总是试图在这个方形的轮廓中连线,这样,知识的表征方式阻碍了问题的解决。如果在实验中告诉被试,连线时可以

21、突破方形的限制,被试的成绩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如陆钦斯量水实验。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如盒子是装东西的,笔是写字的等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杜克的实验证实了这种影响。克服功能

22、固着需要人们灵活机智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要具有这种能力,一方面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要熟悉物体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动机: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动机太强使人的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之外。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倒U形曲线来说明。它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中等强

23、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提高动机的水平,反而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情绪: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学生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其思路阻塞,有时甚至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策。如果学生能以积极的情绪迎接考试,就将有利于思考,打开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例如,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与周围的人的方式一致,这种现象称从众现象。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互相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

24、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2运用理论解释助人行为和影响因素。答:(1)关于助人行为的相关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相互作用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受到“社会经济学”导向的。人们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目的在于以个人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的交易。人们在交往中所交换的不仅是物质和金钱,而且还有社会性的东西,如爱、服务、信息、地位等。人们在这样做的时候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人们在行为时的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例如,见到一辆采血车,你可能没有认真掂量献血的成本(要被针扎、付出时

25、间、会感到疲劳),与不献血的成本(感到内疚、得不到赞许)。你可能也没有掂量献血的好处(因为帮助了他人而感觉良好、不会受到他人的批评)和不这样做的好处(节省时间、不会感到不舒服)。但是通过对献血者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事实上,献血者似乎预先还是进行了这种计算的,只是非常微妙。社会规范理论:我们经常帮助他人不是因为有意识地计算这种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是简单地因为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者让座,拾到东西交还失主,这是社会行为规范。规范是社会的期待,告诉我们什么是适当的行为,是我们在生活中应尽的责任。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

26、,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社会整体的,所以是被接受的、受到鼓励的和可以得到一定报偿的。研究发现,有两种社会规范在推动助人行为,互惠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进化心理学理论:对利他主义的第三种解释是来自进化论的。进化心理学指出,生命的本质是基因的保存。我们的基因驱使我们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生存机会的方式来活动。当我们的祖先死去以后,他们的基因继续存活下来。1976年,道金斯出版的题为自私的基因的书热销,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个卑下的人类的形象。然而,心理学家坎贝尔指出,生物学家重申了一个人类与生俱来的深刻的、自我服务的“原罪”。具有为陌生人谋取幸福的基因的个体是不会在进化的竞争中存活下

27、来的,生存竞争使“自私”者后代绵绵。但是人类自私的基因上却安排了两种特殊的无私,甚至是自我牺牲,这就是对家族的保护和互惠。(2)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旁观者在场:拉坦内和达利在一项紧急事件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情境因素,即旁观者在场,大大地降低了个人干预行为的发生。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多,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个人更少可能注意身边这样的小事情,不太可能将这样的事情看成是问题,更不会认为这是紧急事件。从而更少可能认为自己应该采取行动,更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榜样的存在:助人的榜样可以引发助人行为。拉什顿和坎贝尔发现,英国人通常是不愿意献血的,但是,当看到其他人献血时,他们也会这样做。有时,榜样在实践中说的和

28、做的自相矛盾,如父母对孩子说“按我说的做,不要按我做的做”。实验表明儿童既从他们听到的,也从他们看到的来学习道德判断。时间压力:达利和巴特森发现了另外一个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就是时间。匆忙的人并不是冷漠无情,有意识地选择忽视,而是他们始终没有完全了解情境,他们心急火燎,心事重重,要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到达目的地,他们简直顾不上周围的事情了。(3)求助者的特点:性别:当潜在的助人者是男性时,女性受害者更可能得到帮助。当潜在的助人者是女性时,男女受害者一样可能得到帮助。一些研究发现,抛锚的女车主比男车主得到更多的帮助。要求免费搭车的单独一人的女性比单独一人的男性或夫妻二人更多可能得到帮助。女性得到更多

29、的帮助也可能与她们更善于寻求帮助有关。相似性:由于相似性产生喜欢,而喜欢又产生帮助。人们更愿意帮助与自己相似的人,那些来自同一群体、种族、国家,尤其是政治态度一致的人。人们对与自己的年龄、身份、地位、处境,甚至穿着外表相似的人都容易更多地寄予同情,而给予帮助。不被责备者: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不是由于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如老弱病残幼及疾病突发和在意外灾害中遇难的人容易引起他人的帮助行为,而因酗酒、犯罪等行为造成的困境则较少引发助人行为。另外,研究还表明有吸引力的人、聪明、善良的人和未伤害过自己的人容易得到帮助。(4)助人者个人的影响因素:情感状态:内疚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为了减轻这种痛苦,恢复被动摇

30、了的自我形象,或试图恢复积极的公众形象,人们往往做出助人行为,以此来“赎回”失去的东西。当一个人感到内疚时,感到痛苦时或有其他消极心境时,助人行为能帮助他抵消坏情绪。快乐的人是乐于助人的,助人能软化坏心境,并且能维持好心境。反过来,一个积极的心境产生积极的思维,并且提高自尊,这又使我们做出积极的行为。人格特质: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对事情有影响力,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的人更可能表现出有助人行为;同情和理解他人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四、实验题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1)教学吸引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通

31、过引起学生认知上的不和谐,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不仅在讲授新课时要有所体现,即使复习课也要注意。复习课不是内容的简单重复,要善于推陈出新,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异的知识,并提供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尽量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格式化。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总是在主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被动学

32、习活动中感到烦躁。而学习的主动性又往往是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操作实验和各种角色活动中发挥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搞“一言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提问,指导学生大胆设想,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获得极大的享受。(2)兴趣激发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老师把学生看作渴望学习的人,学生才能更有可能成为渴望学习的人。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看作积极的,有强烈的成长动机的学习者,他们喜欢学习,而且努力带着理解的态度学习。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教学经验和有关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兴趣的情况下,可

33、以利用学生爱好游戏或其他科技、文体活动的动机和兴趣,使这些已有的动机和兴趣与学习发生联系,把这些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对于培养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是极好的手段。越是学习好的学生就越是热衷于课外阅读和参加课外活动,越有自觉主动地要求获取多方面知识的强烈愿望。当然,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反馈和评定评定是指教师在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通过结果的反馈,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

34、立克服缺点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学习结果的反馈要经常给予。(4)奖励和惩罚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合作与竞争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课堂中进行,所以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对抗、相互促进和相互独立三种形式,与此相对应,也存在三种现实的群体目标结构:合作型

35、、竞争型和个体化型。(6)归因指导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左右着学生日后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归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对下次成功的高期待;不良的归因模式不仅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相反还会因为学生总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而产生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地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对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概念,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

36、成良好的归因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强化理论者提出,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起着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与奖励、获得优秀成绩、取消讨厌的频繁考试等便是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手段;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但有时也可使一个人在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如频繁的惩罚、考试不及格等便是惩罚的手段。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增强正强化,利用负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选择题说明:题目

37、缺失。二、名词解释题1工作记忆2人格3学习策略4侵犯行为5观察学习6恒定刺激法7积差分析8非理性信念9自我防御机制三、简答题1简述皮肤觉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2什么是创造性?有哪些心理成分?3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有几个环节4影响态度对行为预测有的因素有哪些?5在心理咨询中处理阻抗有哪些策略?6举例说明方差分析的基本条件。7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四、论述题1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在心理学产生中有什么作用?2举例说明建构主义提倡的主要设计类型有哪些附:复试部分复试为抽签答题,下面只是其中两套:(一)1速度准确性权衡。2信号检测论。3注意和意识的关系。4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有哪些?5视觉感受野。6安慰剂效应和控制。7镜像神经元。8基于项目的方差分析。9用智力理论说明一下大学少年班现象。(二)1脑功能定位说。2达斯的同时性继时性认知风格。3莫雷对变量的分类和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启示。4结合例子谈谈统计控制的方法。5设计实验考察人们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6给了一个实验流程图,考察的是注意的启动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