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10049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PDF 页数:91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

2、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土地资源管理学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5 分)1土地行政答:土地行政简称地政是指政府依法进行土地行政管理的各项业务活动,具体说就是国家为执行土地法令,制定并实施土地政策,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对全国城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属、

3、利益关系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国家设有专门的行政机构,实行全国土地、城乡地政统一管理。2矢量数据答:矢量数据主要是指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此系统中图层主要分为底图层、道路层、单位层,合理的分层便于进行叠加分析、图形的无逢拼接以实现系统图形的大范围漫游。矢量数据一般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尽可能将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表现的准确无误,显示的图形一般分为矢量图和位图。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答: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监测内容有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

4、信息、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情况、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情况、基本农田保护区状况。4土地信息系统答: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LIS),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控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储、统计处理、分析、评析、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工程。土地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四大类: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地籍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其中环境信息包括:气候、土壤、地质、地貌、河床、植被、野生动物等;基础设施信息包括:公共设施、建筑物、交通运输系统等;地籍信息包括:权属、测量、土地定级与估价、土地利用控制

5、等;社会经济信息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卫生、福利和公共秩序、人口分布等。5土地发展权答:土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权诸项权利中的一项,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土地发展权具有抽象性、潜在性、政策性和工具性。土地发展权是土地变更为不同使用性质的权利,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拥有者支配,也可以单独支配,它是土地处分权中最重要的权利。土地用途管制促成了土地发展权的产生,土地发展权的设立有利于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同时土地发展权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合理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配合。建筑容积移转是土地发展权移转的形式之一。土地发

6、展权与保存地役权和最佳管理方案有所不同。土地发展权在土地权利体系中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地位。二、简答题1简述土地、土地资源的区别与联系。答:土地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土地是自然资源,同时又是不动产。土地有负载的功能、养育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提供景观的功能、储蓄和增值的功能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一般来说土地的范围要比土地资源的范围大,土地包含土地资源,土地和土地资源是有区别的,土地资源是指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用以创造财富

7、、产生经济价值的这部分土地。目前人们还很难断定,哪部分土地是绝对不能利用,不能为人类创造财富,绝对无经济价值的。所以,土地和土地资源在习惯上是通用的。2简述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三者之间的关系。答:土地调查包括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其任务是为土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于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主要登记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等。经

8、过登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管理措施。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连同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和地籍档案管理构成我国现阶段的地籍管理,是现阶段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这五个方面共同为土地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为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服务。3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权,我国农地有那些流动方式?农地承包与转让的区别是什么?答: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权,我国农地流动方式有转包、租赁、四荒拍卖、转让、入股等方式。(1)转包农户将自己的承包地通过协商,转包给其他农户经营,收取一定的转包

9、金。(2)租赁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员,向该村租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并支付地租。(3)“四荒”拍卖承租转包或返包。该种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有两种情况:农村集体从无力经营土地的农户那里租回承包地,再转包给种田能手,以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效益。公司以一定的代价将农户的承包地承租过来,再对所租土地通过规划,进行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然后再切块承包给农户耕种。(4)转让该种流转形式是土地使用者在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投资开发后,将余期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5)入股农民在自愿互利原则下,以土地使用权折价人股联合,使农民对土地的占有形式由实物形态变为货币形态,推动股权流转、集中,形成规模经营。农地承包与转让

10、的区别:转让是产权直接转手他人,产权归不属于自己,承包是产权还属于发包方,承包人只有使用权没有归属权,转让是指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承包方将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4简述耕地资源的功能、并对耕地资源价值进行分析。答:耕地是指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耕地是土地中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精华,是人类食物和衣着原料的主要来源。耕地利用有以下特点:利用周期较短、对自然条件要求严格、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具有永续利用性能

11、。耕地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1)耕地的价值是指耕地拥有农业生产所获得农产品的价值。(2)耕地的生态价值是指耕地及以上的植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生态价值,包括调节气候、净化和美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耕地的社会价值,这里说的社会价值与以往学者说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耕地的社会价值是指直接的物质价值转化为间接的价值,主要包括提供就业保障、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5简述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答: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包括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行为模式、管理目标的设置、管理组织的设计、管理职能的运作四部分。体系有地籍管理、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信息管理

12、、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等。(1)地籍管理就是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地籍管理又称地籍工作。(2)土地权属管理主要是根据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来对土地权属进行的管理。(3)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其本质上是对各类型土地的利用水平和数量分配(一种类型到另一种类型的转换)进行干预。(4)土地信息管理是对土地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的管理包括有地籍管理信息、土地

13、权属管理信息、土地利用管理信息、城市土地市场管理信息、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类信息等,除以上土地信息外,在土地上还负载了大量的自然、社会、经济信息。(5)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包括城市土地市场宏观管理、城市土地市场微观管理。所谓城市土地市场宏观管理,是指国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和长远目标出发,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城市土地市场进行干预,以达到抑制土地投机、维护土地市场稳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土地收益的目的。城市土地市场宏观管理又包括两个方面:城市土地市场供需管理和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管理。所谓城市土地市场微观管理,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城市土地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交易程

14、序进行管理,保证土地市场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以发挥土地市场机制的正常调节功能。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1.A市是一个沿海地区的大城市,现需要对市区土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请你设计一个评价方案(制定评价程序,说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如何取得这些资料?答:略。2.C村原位于 B 市边缘区,1980 年代末由于城市扩张,其农用地悉数被征,土地被征后村民收入来源有二:一是村集体利用村提留地(农地征收后按一定比例留成的村经济发展用地)建起了厂房和仓库出租,村民从村集体经济中获得分红;二是村民以利用自家宅基地建房出租获得租金收入。2008 年前后,已成为“城中村”的 C

15、村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对象,C 村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新的改造计划将 C 村现有土地分为三块:一是村民住留用地,用于村民安置;二是村发展用地,仍用于村集体发展商业;三是融资地块,引入开发商进行商住开发,B 市政府通过将融资地块拍卖给开发商获得资金对 C 村进行整体改造。试对伴随 C 村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土地产权性质转化及我国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以此说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最后请谈谈你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答:略。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华南理

16、工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一、名词解释(共35分,每个7分)1地籍管理答:地籍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含图)。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2土地行政管理答:行政管理是指领导者(管理者)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直接指挥管理对象,按照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实施管理的方法。土地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土地行政机关对土地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

17、性管理行为过程。国家土地行政机关是土地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机关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其合法的权力,以此为基础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土地的管理活动。土地行政管理的主体主要为:政府、土地行政机关、行政首长、政府普通公务员。土地行政管理的客体不仅包括社会行为主体,还包括土地资源本身。3土地法制答:土地法是调整以土地为客体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说,土地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实施,以民法或行政法调整因确认土地所有权、取得或转让土地使用权及其他与土地相关的他项权利,及因开发利用土地、规划管理土地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土地法的构成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宪法、法律、土地行政法规、地

18、方性土地法规、土地行政规章、地方土地规章。土地法制是指根据土地法律规范,运用民事、行政、刑事等方法,调整以土地为客体而产生的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使用、土地征用、土地管理、土地税收等各种土地法律关系。4生态足迹答: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appropria

19、ted carrying capacity)”。5地理信息系统答: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非常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全面的计算机空间分析功能,特别是在自然地理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上。按照地理信息系统所涉及范围大小可以分为全球的、区域的和局部的三种。二、简答题(共55分)1简述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本原理及作用(11分)答: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协调,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使土地的所有者、使

20、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1)基本原理 公共物品及政府管制:公共物品是指每个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个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为了不付或者少付成本地享受公共物品,人们会隐瞒或低报自己的偏好,这会使价格反映偏好的机制失灵,市场对公共物品的配置显得无能为力,而政府则有提供公共物品的巨大优势,因而需要政府管制。土地能够具有生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公共物品,因而需要政府的管制。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土地用途的改变具有难以逆转性,特别是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时。用地者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的增加,但是也带来了其他耕地利用者的粮食安全压力。某一地区对

21、耕地的过度利用会影响其他地区的利用,使其他地区保护耕地的机会成本增加,由此引起耕地保有量的外部性。徒弟的外部性导致其不能通过市场实现有效配置。竟租理论:根据竟租理论,比较经济效益低的土地用途必然存在向比较经济效益高的土地用途转化的内在冲动,土地的特殊性和过度的市场竞争会使土地资源的配置失去效益,即“市场失灵”。土地用途管制正是基于这一前提产生的。(2)作用 土地用途管制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需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实现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合理化,进而促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用途管制是切实保护耕地的需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耕地保护压力逐步加大,威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采取强有

22、力的措施对耕地实施特殊保护。土地用途管制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林地、草地、水域不仅以其自然资源特性为人类服务,还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调节能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特殊贡献。我们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采取措施保护一定面积、特定位置、特定品种的林地、草地和水域。2简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的基本内容(11分)答:耕地总量总量动态平衡制度是在我国人多地少,用地需求居高不下,耕地资源又相对紧缺且急剧减少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采取一系列行政、经济、法律的措施,保证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逐步提高耕地的质量的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包括:在全国和省级

2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必须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省级政府负责制;加强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基本内容包括:(1)数量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人均占有量平衡。总量平衡要求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自然灾害损毁耕地、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占用耕地的面积总和不小于耕地开发、复垦整理等新增耕地的面积。人均占有量平衡要求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持耕地面积动态平衡。(2)质量平衡。质量即产出能力,对粮食安全保障有重要意义。质量平衡要求对稳产高产农田加以保护,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占用和补充土地的质量相当。(3)地域平衡。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行省级范围内的

24、平衡,而在县市级范围内在保障平衡指标的前提下遵循效益优先原则。(4)生态平衡。要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宜性,实现生态平衡。(5)时间平衡。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土地数量和质量要有一个动态变化因此保持耕地动态平衡应由近中长期规划,有阶段性限制。3谈谈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联系与区别及对环境变化的影响(12分)答: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覆盖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1)联系 人类从空间上和经济上最重要的土地

25、利用包括各种形式的耕作、放牧、定居点或建筑物、保护区和保护地,以及木材砍伐。这些形式及其他的土地利用方式都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土地覆盖的累积变化,其后果不仅对土地覆盖而且对当地、区域和全球环境的影响都是明显的。而这些影响是由土地覆盖的改变与转变造成的。单一的土地利用方式往往与某一种土地覆盖类型相对应。一种土地覆盖类型可能支持多种利用方式。一个单一的土地利用系统可能包含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共同存在。(2)区别 研究的角度不同。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变化方式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是指一种利用方式向另一种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及利用范围、强度的改变;土地覆盖变化有两层含义,一

26、是土地从一种土地覆盖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转化,二是一种土地覆盖类型的内部条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3)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会对区域大气化学性质及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参与即相互作用于大气层中的化学过程之中,二氧化碳及其他微量气体在大气层中的集聚紧密相关,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在决定这些气体的实际辐射及最终的大气微量气体集聚中都有重要作用。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通过对土地表层物质结构的改变对气候环境产生影响。对水文产生影响,主要包括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决定着地表的粗糙度及潜在的、敏感的热量流动,土地覆盖分布的变化会改变这些流动的区域,甚至全球平衡。

27、对土壤及沉淀物产生影响,由于土地覆盖的变化引起土壤损失和退化及其沉淀物运输。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4什么是土地调查?土地调查包括哪些内容?(11分)答:(1)定义土地调查是指运用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借助遥感和测绘制图等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服务。(2)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以县为单位,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各类用地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调查。它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详查和概查。土地权属及

28、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主要是指地籍调查,核心是土地权属调查,具体内容包括权属、位置、界址、用途(类别)、等级和面积等的调查。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土地条件调查主要是对土地的土壤、植被、地貌、气象、水文和地质,以及对土地的投入、产出、收益、交通、区位等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是为摸清土地质量及其分布状况,为土地评级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同时,为了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管理,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调查时,应当重点调查基本农田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以便做到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5简述土地

29、开发整理复垦制度的基本内容。(10分)答: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复垦,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过但具有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采取工程或其他措施,对荒山、荒地、荒水和荒滩等改造为可供利用的土地。土地整理,既包括对现有已利用土地的整理,以提高其利用的集约度,也包括未利用地的开发和废弃地的复垦以增加耕地总量。土地整理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主要指的是农村土地整理,包括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

30、指对在生产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回复到可以供利用的状态的活动。可将土地复垦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类是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的破坏土地的复垦;第二类是因道路改线、建筑物废弃、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等遗弃荒废土地的复垦;第三类是农村砖瓦窑、水利建设取土等造成的废弃坑、塘、洼地的废弃土地的复垦;第四类是各种工业污染引起的污染土地的复垦;第五类是水灾、地质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引起的灾后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的方针包括:实现数量、质量与生态的三者统一;积极开展复垦、鼓励提倡整理和适度控制开发;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三、论述

31、题(共60分)1什么是农地发展权?试谈谈农地发展权的显化对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共28分)答:(1)定义土地发展权是指改变土地用途或者土地利用强度的权利。农地发展权由土地发展权的概念引申而来,是指农地所有权人变更其农地用途及改变土地利用强度(主要是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的权利。在我国现阶段,农地发展权主要是指将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权利。农地发展权的创设权利属于国家,国家根据规划和用途分区设定具体地块的土地发展权。国家可以委托地方政府以行政辖区为单位设定农地发展权。农地发展权的事实应该按照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土地产权主体的作用,促进农地发展权的市场转让,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2)农地发

32、展权显化对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 有利于理顺集体土地的产权关系,从而使得集体拥有更加完整的土地产权。现阶段,农村集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但是对于土地的流转,国家只允许农用地在同一用途内流转,不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国家垄断了建设用地的供给,从而剥夺了农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通过农地发展权的显化,可以使集体土地所有制在事实上基本与国家土地所有制处于法律法规的同等地位。有利于完善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农地发展权显化强调了农地的发展权利,有助于完善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造成的发展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33、建设用地的价值急剧上升,在这种利益差别悬殊的情况下,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流转是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土地不得流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由于我国农民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基础和组织保障,加上公共利益界定困难和征地补偿标准过低都使农民权益遭受侵害。有利于促进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实行国家所有和农地集体所有的“二元制”土地所有制形式,但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受到很大的限制,两个主体地位悬殊是当前土地矛盾和纠纷不断的根本原因。农地发展权的显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有利于规范土地市场。农地发展权的显化给农地能佛入市以新的启示。农地和非农地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土地,其

34、使用性质、范围和流转目的均不相同。农地流转旨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旨在土地资本化,即通过货币资本的融通,将土地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从而获得货币利润。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土地能够推动土地市场的规范化。2试论述我国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意义,分析流转中存在哪些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共32分)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农民集体所有的、一般是地处农村的、并经依法批准使用的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用地、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及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民事主体以非农业建设为使用目的,依法对集体建设土地享有的使用权。是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

35、权派生出来的一种具有物权性质的权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组织、乡镇企业或农户等将其占有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依法批给、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让与他人占有、使用的行为。(1)意义 有利于平等保护土地产权。我国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产权的不平等关系长期存在。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分离后,使用权可以转让、抵押和出租,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至今不能自由流转。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有利于扭转这种不平等欢喜,将两种产权纳入同一市场,促进其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要进入市场,只能由政府征收,转变土地所有权性质,才能实现

36、有偿出让。但是,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的补偿标准过低、征收范围过宽等缺陷使得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受到了侵害。有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当前我国农村一户多宅、空心村等现象普遍,建设用地浪费严重,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农村建设用地大量空置。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助于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压力,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当前,国有建设用地供给稀缺,城市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使得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资源要素进行流转能够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供求矛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2)存在的问题 缺乏法律依据与保

37、障。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规,而且线性的法律中还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作了诸多限制。这就会导致当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双方当事人发生纠纷时农民和集体的利益会因缺乏法律的保护而受损。土地产权关系不清。由于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设定概念模糊,农民集体没有明确的法人代表,在行使具体权利时作为所有权人的农民集体的真实意愿难以得到真正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不规范。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致使部分基层政府对集体土地所有者和农民隐瞒土地流转收益,严重侵犯了农民集体和农户的土地权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管理不健全。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

38、场很不完善,极不规范,基本上还处于自发、隐形、无序的状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私下转让、出租,造成了国家土地财产的损失。(3)解决的方法:建立和健全适应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包括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修改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条款。加强相应的配套制度改革。要保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顺利流转,必须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合法流转后,要求必须符合城乡建设规划,不符合规划的不能流转。一方面,要打破过去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规划编制和监管的投入,保证规划科学地指导城乡建设和发展,并促进

39、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明确流转的范围、条件、程序、利益分配等管理制度。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必须在遵循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进行,流转期限、流转范围和流转条件等都要符合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私下的交易会导致土地市场混乱。明晰流转的主体。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流转之前,必须对集体土地的权属进行调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者和使用权者,办法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建立地籍档案。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40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宄生入学考试试卷科目名称:土地资源管理学

40、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本卷满分:150分一、名词解释(共35分)1土地资源评价(5分)答: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水平。实质:农业用地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城镇用地对土地使用价值大小的鉴定2土地使用权转让(6分)答: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转让是土地使用者依法对其享有的土

41、地使用权进行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形式有出售、交换和赠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的特点,包括:(1)土地使用权转让是发生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民事活动,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民事活动基本原则。(2)土地使用权转让,只是转让一定年限(有效出让年限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所有权仍属于国家。(3)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原受让人同时转让了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新的受让人成为出让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新的承受者。(4)土地使用权与其地上建筑物、附着物在转让时不可分离。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6分)答: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现期

42、和可预见的未来,在满足城市发展适度规模、使城市获得最大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基础上,以城市合理布局、用地机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来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并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的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为:地租理论、低价理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可持续发展理论。4土地利用动态监测(6分)答: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运用遥感技术和土地调查等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土地利用动态

43、监测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权属状况、土地条件状况、土地质量及等级状况。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目前由变更调查、遥感监测、统计报表制度、专项调查及土地信息系统等构成。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是目前的主要手段。5土地资源生态补偿(6分)答:土地资源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损害(或保护)土地资源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土地资源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具体地说,土地资源生态补偿

44、机制是以保护土地资源,促进人与土地资源持续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土地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6土地收购储备制度(6分)答: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指土地收购储备机构,通过征收、收购、置换、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集中起来,由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统一进行土地整理后纳入土地储备库,再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有计划地将储备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各类用地需求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一般来说,土地储备制度的组织体制实行分层次的两极管理模式:第一层次是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

45、第二层次是土地储备中心。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内容包括: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和土地供应。二、简答题(共55分)1简述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15分)答: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加强耕地管理,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耕地的农业用途不改变,总量保持平衡,质量有明显提高。目前耕地保护方面的制度主要有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整理复垦制度、耕地保护责任制度等。(1)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占用基本农田审批制度、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制度、禁止破坏和闲置、荒芜基本农田制度、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基本农田监

46、督检查制度、基本农田地力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2)耕地占补平衡是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建设单位必须要补充相应的耕地,以保证耕地不减少。(3)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政府采取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政府为了保障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消除土地利用中的各种非理性现象,处理好土地利用中的各种矛盾,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一种公共干预措施。(4)土地整理复垦制度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负责复垦。(5)耕地保护责任主要包括:建立严格的土地用途转用审批机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对耕地实行重点保护;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鼓励

47、土地整理。对耕地保护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2简述土地整治内涵及其意义(8分)答:(1)土地整治的内涵土地整治,指通过生物、工程措施,克服土地原有的某些缺陷,改善土地的质量,以提高其利用潜力,如平整土地、改良盐碱地等。土地整治的领域在不断拓宽,内涵在不断扩大。土地整治从农地整治拓展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既有农地整治,又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再拓展到城市国有土地的市地整治;将来,地质环境灾害治理问题也要纳入土地整治中。(2)土地整治的意义 实施土地整治,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分散、小型的耕作方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实施土地整治建设

48、工程,可以有效破解保护土地资源、保障地方发展的难题。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开展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有效挖掘了农村土地潜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有效破解了城乡建设用地的保障难题,同时也缓解了土地资源保护的压力。实施土地整治建设工程,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施土地整治建设工程,可以集聚建设用地资源,提高建设用地效率,集聚耕地资源,有利于农业规模生产和农民致富,集聚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集聚市场资源,让农民充分享有城镇更好的教育、医疗、娱乐等社会资源。3简述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体系主要构成(12分)答:市场结构反映的是市场体系内部组成状

49、况及其相互关系。作为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土地市场,其本身也是一个系统,有其内部结构。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土地市场类型结构 城市各类用地市场。城市土地具有用途的多样性,城市土地市场包括城市各类用地的市场。城市各类用地市场主要包括住宅用地市场、商业用地市场、工业用地市场等类型。城市土地产权市场。市场交易从表面上看是物与物的互换,但实质上是产权的交换,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城市土地市场实质上就是城市土地产权市场。城市土地产权是由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等多项权利所组成的权利束。因此,城市土地产权市场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市场和土地使用权市场。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实质上就是土地

50、使用权市场。(2)城市土地市场层次结构 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目前,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存在三种交易方式:出让、出租和入股,其中,出让是一种较常用的交易方式,它又包括协议出让、招标出让、拍卖出让和挂牌出让四种方式;出租仍处于试点阶段;入股也只是股份公司土地资产交易的一种方式。城市土地二级市场。目前,我国城市土地二级市场主要存在四种交易方式:转让、转租、抵押和入股。(3)城市土地市场组织结构。城市土地市场主体组织。土地市场主体是指拥有独立的产权,能自主进行市场决策并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经济活动单位。城市土地市场中介组织。城市土地市场中介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地产法律咨询、地产投资决策咨询、地产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