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概念解释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即浩大刚正的精神。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
2、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
3、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谶纬: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黄老之学: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 中国战国时的哲学、
4、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引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 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为而治”。今文经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 西汉 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是指汉初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古文经籍。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
5、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三玄:庄子、老子、周易。独化:。“独”指个体,一切万事万物的个体,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状态。“化”就是形容这种活动的变化。 “独化”就是一个绝对的个体活动变化。崇本息末:一切有形、有名之物都是“ 末”,无形、无名的“无”才是“本”。认识事物必须首先从本体着眼,不受表面现象干扰和影响。王夫之则反其道而行之,主张“观物象以推道,循末以测本”。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太虚即气:没有离开气而存在的虚空,虚空只是气存在的一种状态,无形无象的太虚就是气,并无所谓的“无”。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
6、一切物类。理一分殊:天地万物总体而言只有一个太极或一理,此太极此理散在万物使万物各具一太极一理。居敬穷理:居敬,就是心的主一、专一、自作主宰,不为外物所牵累;所谓穷理,就是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亦即致知明理。因此,居敬、穷理就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自觉遵守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发明本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正心、诚意等修养功夫得到真善美。为求胜而争论是不善与人合作,那是好高不能忘己的毛病.真正善于养心的人,是要让心保持其本然的、未受蔽累的一物不着的状态。致良知:“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二、材料分析题1
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如果以强权手段的行政权力、政策法令来管理一个国家,使其子民随顺,以压服的方式采用强硬的刑罚来约束,使之达到所谓的“安分守己”,只不过是让人隐藏了一颗不知羞耻的心。暂时不表现出违规违法的现象,表面上一派平和。假如,以礼仁之德法双彰的方法、行为来感化人民随德存仁,以礼义之法度引导人们提起相应的礼仁之心,类齐比肩,那么人人都会做到,勇于知耻,且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格除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丑恶心理进而长期保持不变。”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注重根本,根本确立了,道自然就生发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啊。3.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
8、命。4.万物皆备于我矣一切我都具备了。我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这就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5.兼相爱,交相利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义利的关系也应是对立的统一,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6.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是恶的,而有善心的人是假装出来的。7.人法地,地法天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学的人,其知识要逐渐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
9、维见解等。真正的哲学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步步减损掉对外在事物占有的欲望及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攀援,一层层出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1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是按道的本体说的.至人是与道为一,也即是与万物为一的,所以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是按道的功用说的.神人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虽说功在万世,却又无功可见,所以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按道的名相说的.圣人是常守“无名
10、之朴”的,虽说歌颂载道,而又不可名状,所以说圣人无名.道的体用如此,得道的人亦如此。1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本性;按照本性直心而行叫做道;修正自己的行为以符合道的规范叫做教。12.人副天数无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13.名教出于自然自然,主要指天道自然,认为天是自然之天,天地的运转,万物的生化,都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名教,指儒家的纲常伦理。14.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毁弃礼法,返回自然。不尊圣贤,不按儒教,恣意而为。15.心统性情。这个命题确定了心、性、情三者的关系。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所谓心,指精神作用;所谓性,指普通的理性;所谓情,指普通的情操。“心统性情”
11、是指人的精神作用包括理性和情操。进行精神修养既须认识本性,又须培养情操、调节情感。16.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三、简述题1.简析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其义理可谓简易却又是那么深刻。自然和无为是两个既不同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教义名词。所谓自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说明“道”
12、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无持无待,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而人修真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于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强求,要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华。然而,要真正进入或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3、告诉人们,“道”就是践行无为的,并通过无为的作用成就万物,体现“道”之伟大的体性。所以,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要反对“有为”,要遵循自然之规律,不要强求或对事物的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干预,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为此,王景阳在明道篇中有诗说:“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告诫修道之人,体行自然无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执著。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无为”作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并指出:若修行能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于精神,治国则有益于人们。体现了道教对社会政治和处世修身的基本态度。但人生在世,对尊名荣贵,华衣美食,珍宝广室和音色财货总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无为的规律就
14、会出现种种有为之弊害,转化为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静寡欲的教义外,还应持守朴素无为的人生态度。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2.庄子知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并予以评析。书p87.3.墨子三表法P59.4.孟子民贵君轻P775.孟子性善论及其意义P736.荀子隆礼重法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结果。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
15、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在荀子那里,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在义礼并称时,礼多是指道德。在礼和法并称时,礼多指制度。荀子说礼是法之大分时,既是指礼为立法的原则,又是指礼作为原则的道德立场。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纯属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有一个道义问题;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但是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的利欲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
16、家。7.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对孔子态度 今文经学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视孔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以董仲舒、何休等为代表,最重春秋公羊传。而古文经学崇奉周公,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偏重训诂,与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较弱;以刘歆、贾逵等为代表,最重周礼。经典顺序 今古文经学视经典的学习顺序的不同,源于两派对于孔子的定位不同。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思想家,所以将五经顺序定为诗、书、礼、易、春秋,由浅入深;古文经学视孔子为史学家,将五经顺序定为易、书、诗、礼、春秋,按时间顺序排列。钱穆先生认为今古文经学之争始于利益之争,当是定论之言。兴盛衰落 汉武帝
17、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学,今文经学长期垄断汉代官学。后今文经学逐渐陷入了僵化和烦琐,且又与谶纬结合,流于妄诞,西汉后期见衰。同时,古文经学却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得立学官,东汉后期逐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汉末,古文经学家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之说,今、古文之争遂息。至清代,今、古文经学之争再起,古文经学的治学路数为乾嘉学派和章太炎等所发扬,今文经学则为常州学派所复兴,并最终成为康有为推动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8.黄老之学流行的原因及其影响P1279王弼贵无论P17210.郭象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P17911.程颢识人篇仁学思想P26412.朱熹理气论P270四、论述题1.老子道与德的关系及意义
18、P392.墨子兼爱与孔子仁爱的区别“兼爱”是墨子学说的中心,“仁爱”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兼爱不分亲疏厚薄,不分贵贱贫富,不分人我彼此,爱人要远施周边,尊卑长幼之间要互相爱护。而仁爱则不同,它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之上,他人之父与己之父,他人之母与己之母,他人之兄与己之兄都是有差别的,有亲疏之分的,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之间的关系。 墨子认为“仁爱”是自私之爱, “兼爱”就是要祛除自私之心, 爱他人就像爱自己。 他认为,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庭,家庭里又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因此核心还
19、是自己。儒家看来,如果社会没有等级,世界就成平的了,何来尊严,何来敬畏,何来秩序?但在墨家看来,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只有公平才有所有人的尊严。只要各人都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会实现太平。 墨子提倡兼爱是为了“兴天下之利,除无下之害”,他所面对的现实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全社会性的,全社会的和平安稳和万民之共同大利是他提倡兼爱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孔子的仁爱则是他的道德思想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企图实现道德价值的重整和人文秩序的重建,两者显然不同。兼爱远比仁爱宽泛,仁爱则比兼爱具体。兼爱的实现是以天志作保证的,它忽视了人的内在天性,而仁爱既有天理作为其超越的根据,又植根于人的内在心性,
20、用纯哲学的术语说,兼爱的根据是外在的超越,仁爱的根据是内在的超越。孔子的仁爱,主张从自身做起,层层外推,虽说高远,但并不空疏,亦不艰深,较易转化为实际。正是“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退自如,随机应变,游刃有余。而墨子的兼爱,虽说是从现实出发,然而,它仗义直言,义无返顾,刚猛有余,柔性不足,令人有进无退,难以接受,而且它让人们不分等级、不分贵贱、不分人我地相亲互爱,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兼爱”,虽然难于实行,却为天下提出了一种纯粹的爱的理想。这种理想就像天际的光照,虽不可触及,却让人明亮。3.孟子仁政P764.天人感应P1405.王充元气自然论及其对神学目的论的批判P1626.中庸诚的思
21、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庸中的诚却指的是处于人的天性的先天的自然法则或道德;诚之是认真择善,明善的人把这种天性发扬光大的道理这当中隐含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人为的努力,同是诚,就其根本却有着“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区别。中庸认为“诚”是天道之本然属性。它与天俱来,“自成”无依,超越万有,具有绝对的合理性与至上性,天地万有莫不以之为本。天地万物在产生之时,便具有了这种天然的本性。它作为万物生化的终极依据流行于万物之中,生生不息,从不间断,与万物相伴终身,“不可须臾离也”。进而言之,天地之间不存在不具有此性的物体,“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说的正是此义。中庸还认为,天道之自然本质的“诚”,并非是死寂的,它具
22、有自觉的功能,也就是说,一旦有达成对其自身内在“诚”的完全体认,这种内在的本性就会自觉地显发出来,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看来,这种本性的自觉也是“诚”之应有之义。“诚”是个人的一种本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性,它是从人的内心自然产生出来的,不必去努力思虑,哪怕是有一点想努力“变诚”的意念,那就不自然,不诚了,因此中庸所说的“诚”是认本来的自然的本性。对“诚”的深入全面理解还应该结合中庸开篇首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性”是由天所赋予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天性,于是便有“诚者,天之道也”。因此,我们可以将天性与诚的关系理解为诚是天性的内容和在
23、人间的具体表现,是沟通人与天地万物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诚在人身上体现为真诚,真挚,真实和无妄之意。7.张载知礼成性P2588.陆九渊人生修养论P2949.朱熹道德修养论P28010.王阳明致良知P31511.大学中大学之道及其现代意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之道是这样一条道路:从明明德开始,通过作新民,最后止于至善。“明德”就是明明白白的德,性德,天生具有的品德。“明明德”就是自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新民”包括自新和新民两层意思。自新就是日新其德,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新民就是化民成俗,为生民立命,让老百姓树立新观念,过上新生活。“至善”就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也就是无善。无善就是不刻意为善而善,无善的外在形式而有一颗真正的善心.12.万阳明知行合一P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