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第一部分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南开大学7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复旦大学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71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
2、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8x5=40)1物质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基本哲学范畴,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可以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客观实在。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无限多样的特殊形态运动是其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其存在的形式。它既不可被创造,也不可被消灭,但其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可相互转化。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永恒运动着的物质总体。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自然、社会中一切客观事物的高度概括,既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又不能与之混同。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具体物质形态及其结构、特性、运动的认识会不断变化,但哲学的物质范畴不会陈旧和改
3、变,只会不断得到证明和丰富2意识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由生物的感觉和动物心理发展而来,与高级神经系统密不可分,是在劳动基础上同语言一起产生的;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并对客观世界产生能动的反作用。意识来源于物质,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物质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物质发展在阶级社会里,反映社会现象的意识一般具有阶级性3认识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
4、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主体正确地反映客体。4价值答: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即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客体的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主体及其需要的复杂性,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形态的多样性。价值的本质。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和认识关系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关系。主体和客体都是价值关系的承担者;价值的基本特性。价值的本质表现为价值的特性
5、。与价值的本质相联系,价值具有主体性、相对性、客观性;价值的形态。依据主体的需要,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交往价值三种基本形态。二、简答题(10 x4=40)1简述社会形态的更替答:社会形态是指与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的统一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并决定着社会形态不断更替,并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尽管人们都在进行着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既不是这些人所期待的,也
6、不是那些人所希望的,而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过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所以,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必然产生社会革命,从而推动社会形态变革。(2)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 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性,呈现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这里,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主体的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选择性实际上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对社会形态的选择性。(3)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在人
7、类总体历史上,在没有外来的影响、冲击和干涉的历史条件下,这一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的“自然的发展阶段”。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有些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而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关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通过各民族不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在发展秩序上的独特性。(4)评述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某一民族可以跨越一定的社会形态,但其跨越的方向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实际存在着
8、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状况规定着其跨越的限度,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跨越是有条件的。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民族跨越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以在其他民族已存在更先进的社会形态为条件的。2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答:(1)内涵唯物辩证法又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批判地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创立的唯一科学和真正革命的辩证法(2)基本内容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范畴和基本规律所构成的科学体系 联系与发展范畴a唯物辩证法就是从总体上研
9、究客观世界的普遍关系与运动发展的学说。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b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c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运动,而且不仅是量变,还是质变。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辩证法是一个规律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三个基本规律。在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三个规律的作用:a量变质变规律回答运动变化发展的形式是什么,揭示了事物的两个基本规定以及事物发展过程的两种基本规定以及事物发展过程的两种基本形式或状态。b对立统一规律回答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源是什么,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其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
10、性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c否定之否定规律回答发展的过程是什么,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由肯定自身到否定自身,进而再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3)评述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每一事物都与自身同一,根本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矛盾。3如何看待社会发展中个人的作用答: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活动的主体,但并不因此抹杀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要正确地处理历史活动中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科学地理解普通个
11、人、历史人物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个人及其历史作用的一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不否认个人的历史作用,强调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主要表现在:a个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制约;b社会规定了不同个人有着不同社会关系的差异性;c个人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由于制约个人活动的社会关系不同,个人的活动及其历史作用也各不相同。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活动受制约的情况是不同的。(2)普通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普通个人是指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不大或不显著的个人。唯物史观客观地评价了普通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普通个人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12、,虽然是历史上的无名英雄,但没有他们的基础性的活动,任何伟大的历史事业、任何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普通个人为历史输送杰出人物,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3)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人物是指历史上在社会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并留下个人意志的印记的人物。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等。他们的作用表现在:推动或阻碍历史进程从性质上来说,历史人物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推动或阻碍历史进程两种,并据此将历史人物区分为进步人物或反动人物、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前者顺应历史发展的前进趋势,并以其活动推动历史进步;后者则代表历史前进趋势的反面,并以其活动阻碍历史进步。加
13、速或延缓历史进程从影响程度上来说,历史人物能够使历史的进程加速,也能够使这一进程缓慢。一般来说,力图推动历史人物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和进步的,从而使历史进程得以加速;而力图阻碍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和反动的,从而使历史的发展进程延缓。局部改变历史进程的面貌从历史人物所起作用的结果来说,由于他们以其独特的个人活动来影响、号召和领导一定的历史活动,所以他们往往能赋予历史事件以独特的色彩,局部地改变历史进程的面貌。(4)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杰出人物是代表先进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历史人物。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同时,承认杰
14、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发起和探索作用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活动的自觉发起者和探索者。他们能够较早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前进趋势和意愿提出推动历史前进的任务。组织和领导作用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杰出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作为领袖人物,会以自己特殊的才能和毅力去宣传鼓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领导群众去实现一定的历史任务。表率和示范作用在历史的前进运动中,由于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历史任务往往是前无古人的,所以杰出人物在发起这样的历史任务时,不仅要创造性地进行组织和领导
15、,而且还要起表率和示范作用。通常所谓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就是由他们在这样的事业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而形成的。综上所述,社会发展中个人的作用是巨大的。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人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4简述社会实践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答: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从人的现实活动中去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两个哲学范畴。主体和客体是表示活动者和活动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1)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主体的概念a含义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是主导者、能动者、主宰者。但人并不等同于主
16、体,只有经过培养和教育并在进入与客体的关系之后才构成完全的主体。人在不同的对象性关系中表现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评价主体、审美主体等。b基本规定性人作为主体,在实践基础上表现为自主性、主观性、创造性、自为性等基本规定性。c表现形态主体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个体形态、集团形态和社会形态。客体的概念a含义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受动者、从属者。客体仅指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和主体发生联系的那些客观事物。对象在不同情况下表现为实践客体、认识客体、评价客体、审美客体等。b基本规定性客体必须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受动性等基本规定性。c表现形态客体主要具有三种不同表现形态: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17、2)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二者是一对关系范畴,它们只有在相互关联中才会具有自己的本质和规定。关联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存在的条件性。主体和客体的分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主体性在根本上就是实践性。主体与客体则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以主体为核心而建立的自觉的对立和统一关系。这种统一的实质即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对立体现在:主体和客体的不同规定性,它们的性质在原则上是刚好相反的。统一体现在:它们在运动中最后必然趋向于相互结合。三、论述题(35x2=70)1如何看待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问题答: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衡量一个社会发
18、展进步与否,从根本上说,就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凡是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就是进步的社会,反之,就是落后的社会。从历史发展来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之所以代替旧的社会形态,就在于它能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能推动生产力更快地发展。因此,衡量社会的发展乃至政党的行为,最终要看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程度。(1)“生产力标准”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各种目标的前提条件。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多重目标,而且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不同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的发展目标就无法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
19、的集中体现。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一个社会能够比其他社会有更快的生产力发展,实际上体现了该社会的生产方式更为合理,社会结构更为成熟,社会关系更为先进,社会运行更富有生机活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性突出体现在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衡量社会发展的程度,应当具有客观的可度量性。无论是劳动工具的水平和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还是现有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以及整个生产力水平,都可以加以精确测度,用这样的标准所进行的衡量比较客观和准确。(2)“生产力标准”的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在具体评价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时,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标准之间
20、的关系,将每种标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用生产力标准评价社会发展进步时,必须注意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总是通过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一致的。就生产力的构成而言,人作为劳动者,不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且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因为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只有同作为活劳动的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才能使其他生产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人在生产力系统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生产力发展是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从静态看表现
21、为生产力的现有水平,从动态看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因此,评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时,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现有发展水平为依据,而要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中来把握。这里的高速度,不是不计任何成本代价的高速度,而是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高速度。(3)意义确立生产力标准,对于研究和推进社会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社会历史评价有了更为科学的基础。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彻底克服了这种用观念解释、评价历史的根本缺陷,使社会历史研究有了现实的依据。:它为我们实际推进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出发点。这就是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要看它是否对生产力发展有利,也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
2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立足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论述文化对社会现代化的作用答: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内涵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而不断丰富。人类对文化的本质、结构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经历着不断深化的过程。文化包含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反映,又对全部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于引领社会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1)内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
23、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如生产工具、社会制度、观念习俗等。狭义的文化是指观念文化,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艺术、科学、哲学等自觉形态的文化。从总体上看,文化具有人为性、群体性、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2)作用文化根源于社会生活,但它一经形成,便会对社会生活以至整个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在其性质上,表现为促进或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在其程度上,表现为加快或是延缓社会的发展。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作为经济形态的反映,文化形态必然具有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维护同自身性质相同的东西,批判同自身性质相反
24、的东西。正是通过这样的维护和批判,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先进的思想理论能够指导人们自觉建构起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制度和体制,妥善地协调和处理各种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这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不仅营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直接决定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心理特征、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文化中所培育起来的人格意识、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汇聚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文化主要是通过其激励功能实现的。在顺境的情况下,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鼓舞人们的斗志,增强
25、人们的信心和力量;在逆境的情况下,文化能够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促使人们自强不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社会发展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发展的状况,尤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通过科学技术创新而实现的。文化的智力支持功能不仅表现在对生产力的推动上,而且体现在文化作为社会内在的经济理念、政治理念、文化精神等,形成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创新的机制。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社会力量的凝聚有赖于民族认同,而民族认同主要来自于文化认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该民族在价值观念、信仰追求、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共性,因而能在本民族内产生强烈的共鸣。它可以凝聚广大
26、民众的共同利益和理想追求,表达和反映民众的公共意志,从而形成较强的感召力和向心力。这种力量使整个社会的民众凝聚起来,自觉维护民族利益,积极推动民族振兴。(3)评述文化为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凝聚力量,综合和融汇在一起,便形成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技术、国防等硬实力而言的。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对社会发展有其重要影响。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全面认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
27、、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必须适应时代和实践新的变化与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矛盾答: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诸方面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一切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源泉矛盾还具有对立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反映矛盾双方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为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等,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
28、态,是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矛盾的斗争性,反映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克服的趋势,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寓于同一性之中,和同一性不可分离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2价值答: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即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客体的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主体及其需要的复杂性,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形态的多样性。价值的本质。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和认识
29、关系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关系。主体和客体都是价值关系的承担者;价值的基本特性。价值的本质表现为价值的特性。与价值的本质相联系,价值具有主体性、相对性、客观性;价值的形态。依据主体的需要,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交往价值三种基本形态。3辩证法答:辩证法是指同形而上学思想相对立的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辩证法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古代的辩证法带有自发的朴素的性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提出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使辩证法在其历史发展中第一次成为真正科学的形态唯物辩证法的基
30、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反映,它又是认识的规律,因此,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认识论,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4意识形态答: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作为与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相对应的范畴。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的,其意是揭示人们的偏见和倾向根源的“关于观念的科学”。在现代西方思想学术界,意识形态被定义为一种由特定社会集团使用来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是一种“世俗的宗
31、教”。“意识形态”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几个方面,但不包括科学。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支配人们的行动。5生产方式答:生产方式又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们谋得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它的内容,生产关系是它的形式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求变革与之不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就会爆发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其上的全部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最基
32、本的矛盾在这个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二、简答题1实践与真理的之间的关系答:(1)实践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其三种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以及科学实验。(2)真理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客观性是其本质规定它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从相对逐
33、渐走向绝对,是它的一般发展过程它来源于实践,随实践发展而发展。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它是具体的,不存在抽象的真理它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3)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真理的内容包含思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要判定主观思想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不可能从这种关系的任何单独的一方得到回答。在主观范围里是无法解决的,而单凭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也不能将主观和客观直接加以对照。只有依靠主观与客观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形式,才能检验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实践的特点a实践的性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过程是把人的主观目的加以物化
34、,实践的结果就是物化了的主观目的,由此检验出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实践不仅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还具有直接现实性和普遍性,这是实践成为真理标准的内在根据。b实践标准第一,从它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来说,是绝对的;第二,从它是在历史上产生和发展的、是有条件的来说,则是相对的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实践标准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这反映了真理标准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答:(1)意识形态 基本内涵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作为与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相对应的范畴。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
35、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的,其意是揭示人们的偏见和倾向根源的“关于观念的科学”。在现代西方思想学术界,意识形态被定义为一种由特定社会集团使用来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是一种“世俗的宗教”。分类“意识形态”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几个方面,但不包括科学。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支配人们的行动。(2)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 意识形态与阶级、阶级斗争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即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在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制约下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与阶级和
36、阶级斗争共存,并且构成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反映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它必然要在自身之中把经济基础以及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阶级斗争表现出来。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意识形态也必然居于统治的地位,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便往往只能居于被压抑的地位。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双重作用进步的、符合历史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意识形态能够推动社会健康快速的发展,而落后的、违背历史时代潮流的意识形态则会阻碍一个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一般与特定的社会集团相关,所以它对于事物的说明或解释总是受制约于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以服务于这种利益为最高准绳。思想上层建筑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不同于各个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
37、的简单加和,而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了的社会意识。由于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活动都有着规范作用和导向作用,从而也就作为社会有机系统的总体性的自我意识而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节、控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3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答:(1)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作为意识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而且人脑在劳动中不断进化完善,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能动性、创造性。因此,“人的意识不仅反映
38、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2)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又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它形成对客体的“物的尺度”的认识。自我意识则是指向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它形成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指向性和功能是不同的,但它们在人类的意识活动中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二者在意识活动中不可能截然分开。4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处于什么样的观点与地位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实践概念的完备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的伟大变革的关键。实
39、践的观点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的实践范畴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也就必然具备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理论特征。(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不仅它肯定了自然界对于人的先在性,即肯定了人周围的自然界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前提,而且更在于它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以往历史观的根本错误恰恰在于它忽视了这一历史的现实基础,把人对自然
40、界的关系排除于历史之外,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并由此而陷入了历史的唯心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视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把物质生产实践视为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也就把历史的观念带进了自然领域。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主要的就是由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而也就不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受动性和能动性之统一的实践概念为基础,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历史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则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41、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因此,人类历史在本质上也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实践是认识论和本体论统一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的认识本身就是实践过程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是实践过程的内化。实践是以物质工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实际的把握,认识则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观念的把握或象征性把握。这两种把握活动应当是彼此一致且互为前提的。但认识归根到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认识的真理性、客观性的标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两
42、个方面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实践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基础在以往的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中,这两种传统基本上是彼此分离的。古代唯物论之中尚包含着某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近代的唯物论则把自身抽象化了。与此相反,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则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发展了辩证法,把辩证法理解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对立或相互否定,并最终走向扬弃对立即否定之否定的历史性的运动过程,当然这一过程是局限于观念或精神的领域之内的。显然,这两种哲学传统在以往不仅是分离的,而且是对立的。但它们都包含着各自的合理性,只是在现有的形式上无法把它们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实践活动来规定人的本质,这就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
43、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实践是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的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的本质,也就逻辑必然地要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的领域,使哲学唯物主义彻底化,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不仅在于它公开申明自己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而且更在于这种哲学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于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以自身的活动否定
44、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赋予它以合乎人类目的或需要的形式。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了全部人类活动的基础。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内含否定性、革命性规定的实践概念作为自身的基础,便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都是它的内在的本质规定,二者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的统一。正因为马克思丰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科学理论。它才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指导实践、变革现实的武器,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展示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也正因为这个哲学的实践的本性要求它超出思想理论的主观范畴,化为
45、群众批判现实、变革现实的革命实践,它才谈得上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才能获得并保持自己的客观真理性、科学性。(4)评述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核心、最基础的范畴。只是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三、论述题1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关系答:(1)必然与自由的内涵必然与自由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前者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后者是指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观点作了唯物
46、主义的改造认为规律是客观的,自由不能摆脱客观规律而独立人在未认识规律时,盲目地受其支配;当认识了规律,并利用它来改造世界时,必然就转化为自由人认识必然,获得自由,都离不开实践在实践的发展中,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2)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自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论自由观的片面性。它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阐明人的自由的本质。它认为自由是一个主体性范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充分的体现。人如果失去了主体性,只是顺从客体,或只是消极地逃避外在的限制,是不会有自由的。虽然人必须顺应客体,也受到外在的限制。但人又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的真正意义。自由与必然的
47、关系a自由受必然的限制人的外在限制在于客观的必然性。客观世界遵循它固有的规律,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也是支配人自身的规律。支配外部自然界的规律与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是同一的,不论外部世界的规律还是支配人本身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的必然性,都对于人的存在和活动具有强制性。人永远不能摆脱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不能超出客观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找自由,这就是人的自由的限度。b必然为自由提供可能性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的范围仍是相当广阔的。必然性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因此,必然性实现的具体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是人可以选择的。这就是人的自由的客观根据。尽管人的存
48、在和活动要受到客观必然性的限定,但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内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决定,并通过实践把选定的可能变为现实,获得自由,而不只是消极被动地被客观必然性所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社会实践的观点引入自由观,作为自由观的基础,阐明了人既受外在限制又可以打破外在限制的辩证关系即必然和自由的辩证关系。(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内涵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所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 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揭示了不同社会状态的本质的两个范畴。借助于这对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阐明了自然和社会这两个领域内自由
49、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自由的实质。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a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对立的扬弃劳动时间是指人类为维持和再生产自身的生命所必需的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时间,自由时间则是指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可以用于从事科学、艺术、社会管理等非物质生产活动的时间。当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劳动者能够超出自身的需要而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时,即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时,人类就无须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上,而可以腾出一部分时间去从事物质生产以外的科学、艺术等活动。这种以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自由时间的出现,对于人类自由的发展具有决
50、定性的意义,有了自由时间,才有人类能力的发展,才有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自由王国就是依靠自由时间建筑起来的。b劳动的普遍化的实现劳动的普遍化是指劳动在一切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所应承担的那部分社会劳动转嫁给他人。一切社会成员的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每个人都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去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同一。这时,尽管物质生产劳动仍是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进行的活动,但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了以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的活动,成了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c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