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9627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291 大小:7.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1页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1页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1页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1页
亲,该文档总共2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1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1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2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3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4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5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

2、6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6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7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7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8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8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1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打,在错误的命题前打。每题1分,共20分)1一国在生产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话,则将出口X产

3、品。()【答案】若A国在生产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而B国与A国相比在生产X产品上优势相差不大,且B国在生产Y产品上有更大的劣势,则A国会生产Y产品,B国会生产X产品。这里依据的是比较优势理论。【解析】2依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国倾向于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答案】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模式是由要素禀赋而非生产率差异决定的。要素禀赋是指一国具有的一些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丰裕程度。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而不同的要素禀赋产生了不同的要素成本。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解析】3当规模

4、经济发生在行业水平而非单个企业水平时,这种规模经济被称为外部规模经济。()【答案】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外部经济是指当整个行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称其为外部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解析】4相对于小国,贸易大国采用出口补贴措施的福利损失较小。()【答案】采用出口补贴措施,造成贸易大国与贸易小国的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及政府补贴损失增加,但是贸易大国还能造成贸易条件恶

5、化,补贴损失相比小国更大,因而三者加总后的福利总损失是贸易大国大于贸易小国。【解析】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主张对幼稚工业应当有条件地进行保护,以增强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答案】李斯特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是:农业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时期尚远,才适宜于保护。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解析】护。因而只有符合第三个条件的幼稚工业才应当采用贸易保护理论进行保护。6贸易惯例已得到各国的公认,因此,它对于买卖合同中的当事人都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答案】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是以当

6、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的,因为,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对贸易双方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故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作出与某项惯例不一致的规定。只要合同有效成立,双方均要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一旦发生争议,法院和仲裁机构也要维护合同的有效性。【解析】7交易磋商中,发盘是卖方做出的行为,接受是买方做出的行为。()【答案】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凡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其内容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人有在其发盘一旦得到接受就受其约束的意思,即构成发盘。发盘既可由卖方提出,也可由买方提出,因此,有卖方发盘和买方发盘之分。【解析】8D/A 30天与D/P 30天相比,出口商要承担较大

7、的风险,对进口商则较为有利。()【答案】由于承兑交单D/A是在进口人承兑汇票后,即可取得货运单据,并凭以提货,这对出口人来说,已交出了物权凭证,其收款的保障只能取决于进口人的信用,一旦进口人到期不付款,出口人就有可能蒙受货物与货款两空的损失。而付款交单D/P则是出口人的交单以进口人的付款为条件,即出口人发货后,取得装运单据,委托银行办理托收,并指示银行只有在进口人付清货款后,才能把商业单据交给进口人。【解析】9在进出口业务中,“交货”和“装运”这两个概念不完全等同。()【答案】在买卖合同中,交货是指货物在交易双方之间的转移,即由卖方将货物转交给买方。其含义包括:交货的地点、交货方式和交货的时间

8、。在进出口业务中,CIF、CFR、FOB,在这三种价格条款之下的交货,均为象征性的交货,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货物装上船即认为卖方已经完成了交货任务。基于这个规则,国际贸易中的装运期和交货期实际上是同一天。当然这个规则并不适应全部的价格条款,比如DDP,装运期和交货期就不是同一天,卖方必须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才算做完成交货。因而“交货”和“装运”这两个概念不完全等同。【解析】10 偷窃、提货不着险和交货不到险均在一切险范围内,故只要投保了一切险,买方若提不到货,保险公司均应赔偿。()【答案】一切险的责任范围是:除包括平安险、水渍险的责任范围外,还包括被保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一般外来原因所造

9、成的全部【解析】或部分损失(即一般附加险),保险公司均负责赔偿。一般附加险的种类主要包括: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险、渗漏险、短量险、钩损险、混杂沾污险、碰损破碎险、生锈险、串味险、受潮受热险和包装破裂险。上述这11种一般附加险,均包括在一切险中。而交货不到险不在一切险的承保范围内,即使投保了一切险,买方若提不到货,也无法要求保险公司赔偿。11 就付款责任而言,保兑信用证的保兑行和开证行同样负第一性付款的责任。()【答案】保兑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开出的信用证,由另一家银行保证对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履行兑付义务。对信用证加保兑的银行,称为保兑行。保兑行一经保兑,就和开证行一样承担兑付责任,并在承

10、付或议付后,对受益人或其他前手银行无追索权。保兑行和开证行都负第一性的付款责任。【解析】12 合同中的装运条款规定“shipment during June/July,partialshipment allowed”我公司须将货物于6月、7月两个月每月各装一批。()【答案】“shipment during June/July,partial shipment allowed”意思为:货物于6月、7月装运,允许分批装运。【解析】13 按照国际惯例,凡L/C中没有注明可否转让字样的,即可视为不可转让L/C。()【答案】凡信用证中未注明“可转让”的,就是不可转让信用证。UCP600规定,只有明确指明

11、“可转让”的信用证方可转让。【解析】14 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可以把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答案】按出票人不同,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解析】15 班轮运费计收标准中的“W/M Plus Ad Val”是指计收运费时,应选三者中较高者计收。()【答案】“W/M Plus Ad Val”是指按货物重量或尺码选择其高者,再加上从价运费计算。在班轮运费计收标准中,从货物重量、尺码或价值三者中选择最高的一种计收,运价表中用“W/M Or Ad Val”表示。【解析】16 固定外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12、称为间接标价法。()【答案】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固定外国货币的单位数【解析】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这种标价法称为直接标价法。17 当国内通货膨胀或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而本国货币资产的相对利率不足以抵补因通货膨胀而损失的收益时,货币替代或资金外逃就会发生,货币替代与资金外逃性质一样。()【答案】货币替代是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市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贮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

13、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资金外逃是指一种由于经济危机、政治动荡、战争等因素,导致本国资本迅速流到国外,从而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的现象。因而,两者的性质不一样。【解析】18 在货币局制度下,货币发行量的多少不再完全听任货币当局的主观愿望或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而是取决于可用作准备的外币数量的多少,货币当局失去了货币发行的主动权。()【答案】货币局制是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兑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做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度通常要求在货币发行必须以一定的(通常是100%)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并且要求在货币流通中始终满足这一准备金的要求。这一制度

14、中的货币当局被称为货币局。在这种制度下,本国的货币不但在汇率上和外币挂钩,而且货币发行量的多少也不再听任货币当局的主观愿望或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而是取决于可用【解析】作准备的外币数量的多少。19 货币汇率变化(货币贬值)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扩张性影响,又有紧缩性影响。()【答案】比较传统的理论认为,成功的货币贬值对经济的影响是扩张性的。在乘数作用下,它通过增加出口,增加进口替代品的生产,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增长。但是,汇率变动与总需求的关系比较复杂。本币贬值在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时,也有可能同时对经济产生紧缩性影响,其原因在于:第一,本币贬值可使出口行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增加,两者都

15、会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第二,“货币资产效应”;第三,“债务效应”。【解析】20 借入储备资产主要包括:备用信贷、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国际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等三项。()【答案】借入储备资产主要由备用信贷、借款总安排、互惠信贷协议和一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组成。【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合适的,将该选项的序号写在题目中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凯恩斯B亚当斯密C俄林D李斯特C【答案】在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贡献最大的应是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解析】2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其关境()。A大

16、于国境B小于国境C等于国境D关境与国境无关A【答案】在缔结关税同盟的国家之间,相互不征收进出境货物的关税,关境包括了几个缔约国的领土,所包括的这一地区被称为“关境以内的外国领土”,关境则大于国境。【解析】3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A要素禀赋理论B产品周期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H-O理论B【答案】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由于各国在各种投入上的相对优势不同,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国在该产品不同阶段是否拥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

17、【解析】4进口关税的纳税主体是()。A进口商B出口商C出口产品生产企业D本国零售商A【答案】进口税是一国进口商品时,由海关对本国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解析】5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措施是()。A配额B关税C进口许可证D产品技术标准B【答案】在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中,关于保护手段的选择,李斯特认为,应采用关税制度来实现贸易保护主义。【解析】6就卖方承担的费用而言,下列贸易术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FOBCFRCIFBFOBCIFCFRCCIFFOBCFRDCIFCFRFOBD【答案】这三种贸易术语,卖方承担费用的关系为:CIFCFR保险费FOB运费保费,因此三种属于卖方承担的费

18、用排序应为CIFCFRFOB。【解析】7出口生丝计算重量的方法通常是()。A毛重gross weightB净重net weightC公量conditional weightD理论重量theoretical weightC【答案】有些商品,如棉花、羊毛、生丝等有比较强的吸湿性,所含的水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大,其重量也就很不稳定。为了准确计算【解析】这类商品的重量,国际上通常采用按公量计算,其计算方法是以商品的干净重(即烘去商品水分后的重量)加上国际公定回潮率与干净重的乘积所得出的重量,即为公量。8一份出口合同中规定“USD 2000 per M/T CIF New York,less 4%dis

19、count”,则卖方实际单价收入为USD()。A1920B2080C1900D2000A【答案】卖方实际单价收入20004%20001920USD。【解析】9下列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中,不能单独投保的险别是()。A平安险FPAB战争险War RiskC一切险All RiskD水渍险WPAB【答案】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规定,战争险属于特殊附加险,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投保,而只能在投保上述三种基本险别【解析】之一的基础上加保。10 为了选择有利的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出口时和进口时应分别采用()。A软币,硬币B硬币,硬币C软币,软币D硬币,软币D【答案】硬币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价坚挺并能

20、自由兑换、币值稳定、可以作为国际支付手段或流通手段的货币。通常情况下,在出口贸易中,应当选择“硬币”或具有上浮趋势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与软币相对应。如计价货币是软币,则对买方有利。【解析】11 出口商装船后,如取得的提单上对所装货物的表面状况有不良批注,则该提单将成为()。A收妥备运提单B不清洁提单C清洁提单D过期提单B【答案】根据提单上对货物外表状况有无不良批注,可分为清洁提【解析】单和不清洁提单。12 FOB贸易术语中,如果买方愿意承担装货费用的话可以选()。AFOB liner termBFOB TrimmedCFOB StowedDFOB VesselA【答案】FOB liner te

21、rm这一变形是指装船费用按照班轮的做法处理,即由船方或买方承担。所以,采用这一变形,卖方不负担装船的有关费用。【解析】13 卖方在向买方寄送样品时留存数份以备日后交货核对之用,该样品被称为()。A回样counter sampleB参考样reference sampleC复样duplicate sampleD留样keep sampleC【答案】复样是指,在向买方送交代表性样品时,应留存一份或数份相同的样品。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卖方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解析】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交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称为“对等样品”或“回样”。企业按照规定保存的、用于质量回溯或调查的物料、产品样品被称

22、作“留样”。14 根据UCP600的规定,信用证中负第一性付款责任的是()。A通知行Advising bankB议付行Negotiating bankC申请人ApplicantD开证行Issuing bankD【答案】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由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作出承付的保证。在信用证付款的条件下,开证银行处于第一付款人的地位,信用证是开证行的付款承诺。因此,开证行是第一付款人。在信用证业务中,开证行对受益人的承付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即开证行的承付不以进口人的付款作为前提条件。【解析】15 A公司向国外客户发盘,限3月15日复到有效,3月12日接到对方复电:“你9日电接受,但以获得进口

23、许可为准。”该接受实际上是()。A还盘counter-offerB接受acceptanceC愈期接受late acceptanceD如沉默则为接受acceptance if A keeps silenceA【答案】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一项有效的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只接受发盘中的部分内容,或对发盘条件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或提出有条件的接受,均不能构成接受,而只能视作还盘。【解析】16 一种外币成为外汇有三个前提条件:()。A国际性、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B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性C普遍接受性、国际性、可偿性D自由兑换性、国际性、可偿性B【答案】一种外币成为外

24、汇有三个前提条件:自由兑换性,即这种外币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普遍接受性,即这种外币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接受和使用;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资产是可以保证得到偿付的。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外币及其所表示的资产(各种支付凭证和信用凭证)才是外汇。【解析】17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按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分为:()。A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B熨平每日波动型干预与逆向型干预C单边干预与联合干预D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D【答案】按照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分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

25、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非冲销式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解析】18 下列哪项不属于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A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B健全的宏观调控能力C强有力的政府监管D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C【答案】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合理的汇率制度安排与适当的汇率水平、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宽松的外汇管制或取消外汇管制、微观经济实体对市场价格能作出迅速反应。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与宽松的管制不符。【解析】19 一种资产成为国际储备需具备的三个特征是()。A可偿性、可得性与流动性B可得

26、性、流动性与国际性C可得性、流动性与普遍接受性D流动性、普遍接受性与国际性C【答案】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一般必须同时具有三个条件:一国金融当局必须具有无条件地获得这类资产的能力;该资产必须具备高度的流动性;该资产必须得到国际间普遍接受。【解析】20 国际储备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分别是()。A数量管理与币种管理B汇率管理与国际收支差额管理C汇率管理与汇率制度管理D国际收支调节与汇率波动管理A【答案】国际储备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储备规模的管理,以求得适度的储备水平;二是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使储备资产的结构得以优化。通过国际储备管理,一方面可以维持一国国际收支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一国国

27、际储备的使用效率。【解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何谓里昂惕夫之谜?如何理解其理论意义?答:(1)里昂惕夫之谜按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事实却相反。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目的是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美国出口的不是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而是劳动相对密集的

28、产品。这一结果使经济界大为震惊。这就是人们所称的“里昂惕夫之谜”。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可分为以下几种:劳动熟练说;人力资本说;技术差距说;要素密集度逆转;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自然资源等要素的影响;研究方法的问题;需求逆转;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否定。(2)对理论意义的理解里昂惕夫之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对要素禀赋论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应用于实际的大挑战。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论的验证结果表明,这个理论脱离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并引起了对“谜”的各种各样解释和有关理论的发展。同时,里昂惕夫首先运用投入-产出的方法,把经济理论、数学方法和统计三者结合起来,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定

29、量分析,这种研究方法开辟了用统计数据全面检验贸易理论的道路。对“谜”的解释和有关的大部分学说,是在继承传统的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整修补缀的论述,不是对比较成本说和要素禀赋论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对这些传统理论的全盘继承,而是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在继承这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扩展。从理论上,他们继承了西方传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基本的东西,即比较成本说,把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的模式分析,代之以多数国家、多种商品以及天然资源、劳动效率、人力资本、技术差距、需求因素和规模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分析;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理论研

30、究和实践论证结合起来,把比较利益的静态分析和动态转移过程结合起来。这些都是他们与西方传统理论的不同之处和对传统理论的修改补充。2进口配额与关税有何区别?一国政府大致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分配进口配额?答:(1)进口配额与关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实施保护而引起的国内价格上涨的收入归属的区别。进口关税引起的国内价格上涨的收入归政府财政。而进口配额引起的国内价格上涨的收入不一定归政府所有。价格上涨幅度不同。调节机制的区别。进口关税是通过调节价格从而调节进口数量的,所以是一种价格调节;而进口配额是直接调节进口数量,所以是一种数量调节,它的附带结果是对价格的调节。对国内生产企业垄断程度影响的区别。关

31、税由于不能完全隔绝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限制了生产者对本国市场的垄断权力,生产者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价格。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国内生产商可取得垄断地位。对保护确定性的区别。进口关税的贸易效应是不确定的,从而对生产者的保护是不确定的;而进口配额是由政府确定的,对进口数量的限制也是明确的,因而对国内生产者提供了确定的保护。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方法的差异。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关税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动进行的,因为关税并没有排除价格机制的作用。征收进口关税,带动进口价格的变动,出口国的供给和进口国的需求相应地得到调节,关税收入则流进了国库。而配额则牵涉到进口许可证的分配

32、。如果政府不在竞争性市场上拍卖这些许可证,接受这些许可证的厂商将获得垄断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是选择一个基期年份以各进口商的进口配额为标准进行分配,而不考虑进口商经营效率的变化。(2)分配进口配额的方式: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颁发给谁由政府决定,许可证是免费的,谁拿到就可以从进口中获利。政府根据进口商或消费者的申请颁发许可证。这种方式与第一种的区别是,许可证的申请人是灵活的,政府在申请的基础上审批颁发,过程复杂。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愿出高价的进口商可以拿到许可证。政府在设置限额以后,将权限交给出口国,由出口国自行分配。这种情况相当于将进口许可证免费交给了外国的出口商,出口商将他

33、们的商品按进口国国内市场的高价出售而获得本来属于进口国政府或进口商的利益。3简述构成一项有效发盘的必要条件,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发盘可否撤回与撤销?答:(1)构成一项有效发盘的必要条件 发盘必须向特定人发出凡是发盘必须指明特定的受盘人,被指明的特定受盘人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这一点,发盘区别于向社会广大公众发出的广告。发盘人须表明承受按发盘条件与对方成立合同的约束意旨发盘需表明发盘人承受约束的订约意旨,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暗示的。若发盘未表明发盘人在发盘被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旨,则不构成发盘,仅视为发盘邀请。发盘的内容必须是十分确定的所谓十分确定是指发价必须列明货物品名、价格、数

34、量或者决定价格或数量的方法。为了慎重起见,在对外报价时,应该将货物品名、规格、数量、价格、包装、交货期和支付方式等列明。发盘必须送达受盘人发盘在送达受盘人之前,即使受盘人已获悉该发盘,他也不能接受该项发盘。送达是指将发盘内容通知特定的受盘人或送交受盘人,送达标志是将发盘送交特定受盘人的营业场所或通讯地址,如无营业场所或通讯地址,则送交受盘人惯常居住地。(2)关于发盘撤回与撤销的规定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一项发盘(包括注明不可撤销的发盘),只要在其尚未生效以前,都是可以修改或撤回的。因此,如果发盘人发盘内容有误或因其他原因想改变主意,可以用更迅速的通讯方法,将发盘的撤回或更改通

35、知赶在受盘人收到该发盘之前或同时送达受盘人,则发盘即可撤回或修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6条规定,在发盘已送达受盘人,即发盘已经生效,但受盘人尚未表示接受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只要发盘人及时将撤销通知送达受盘人,仍可将其发盘撤销。如一旦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则发盘人无权撤销该发盘。此外,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约还规定,并不是所有的发盘都可撤销,下列两种情况下的发盘,一旦生效,则不得撤销:第一,在发盘中规定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该发盘是不可能撤销的;第二,受盘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采取了行动。4简述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答: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

36、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1)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如果一国是小国,那么它就较适宜采用固定性较高的汇率制度,因为这种国家一般与少数几个大国的贸易依存度较高,汇率的浮动会给它的国际贸易带来不便;同时,小国经济内部价格调整的成本较低。相反,如果一国是大国,则一般以实行浮动性较强的汇率制度为宜,因为大国的对外贸易多元化,很难选择一种基准货币实施固定汇率;同时,大国经济内部调整的成本较高,并倾向于追求独立的经济政策。(2)特定的政策目的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固定汇率有利于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在政府面临着高通胀问题时,如果采用浮动汇率制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另外,出口导向型与进口替代型国家对汇率制度的选择也

37、是不一样的。(3)地区经济情况一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情况也对汇率制度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当两国存在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时,两国间货币保持固定汇率比较有利于相互间经济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内的各个国家,其经济往来的特点往往对它们的汇率制度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4)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还必须考虑国际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国际资金流动数量非常庞大的背景下。对于一国内部金融市场与外界联系非常紧密的国家来说,如果本国对汇率市场干预的实力因各种条件限制而不是非常强的话,那么采用固定性较强的汇率制度的难度无疑是相当大的。5简述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效应的实现条件。答:信号效应

38、是指当外汇市场上出现大量、单一方向的外汇交易,交易者认为本币汇率有改变的可能时,政府通过公开声明、告诫等方式表示维护固定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的决心,这可以视为政府向市场发出的信号,其含义表示如果汇率继续波动,政府就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或者采取其他管制措施。然而,政府通过向公众传递信号的方式来维护固定汇率制度,需要满足一些条件:(1)政府传递的信号必须明确表达出未来干预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汇率;否则,市场参与者将无法判断这一信号是为了向市场传递汇率方面的信息,还是出于其他方面的需要。(2)所预示的未来政策必须能够引起汇率向正确方向做相应变动。以货币模型为例,政府的货币供给对汇率变动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如

39、果干预信号预示的不是货币供给的未来调整,或者它预示的货币供给调整方向错误,则无法使汇率按其意愿调整。(3)政府必须建立起言行一致的声誉,从而使政府发出的信号具有可信度。如果政府在以前的行动中,曾经未按其承诺的那样维护汇率,则市场在受欺骗之后,就会不再相信政府今后的所作所为。这样,政府在干预中所传递的信号均被视为不可信,也就无法改变交易者的心理预期。(4)最重要的一点,政府做出的承诺不能与经济运行的基本面状况有严重矛盾。当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动或者变动较小时,政府应当追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稳定性,通过公开承诺,并以经济干预作为后盾来化解波动,使经济重新回到稳定的水平上;当经济基本面的变动导致政府

40、原有的目标不能维持时,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改变目标,并设法降低目标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是僵化地坚持不能实现的目标。这也是所有外汇管理中政府应当坚持的原则。四、案例分析题(20分)我国某出口企业对外出口产品一批,销售合同中规定商品装于木箱之中(to be packed in wooden cases),而对方所开来的信用证则显示商品装于标准出口纸箱中(to be packed in standard export cartons)。由于卖方同时拥有两种包装的产品,而且船期临近,且双方有长期的业务合作,卖方便在信用证中所规定的装运期前将装于标准出口纸箱的产品装运并取得相应的单据,此后卖方

41、收到信用证的修改通知书,对方表示由于工作疏忽将包装条款打错,希望将信用证中的相关条款改成与合同条款保持一致,即以木箱进行包装。卖方由于已经装运,所以拒绝接受修改。待卖方向有关银行结算以后,却收到买方提出的抗辩:“关于第XXXXXX号合同,合同中规定采用木箱包装,而贵方所提交的单据显示该批货物系装于出口标准纸箱之中,我方亦与我方的最终用户联系,其表示不能接受。因此,我方对于贵方所提供的货物和单据亦不能接受,希望贵方退还已从银行结算的货款,并承担我方的损失费用。”请问卖方应该如何处理?答:卖方处理方案如下:(1)卖方不需要将从银行结算的货款归还,更不需要承担买方的损失费用,原因如下:买方所开来的信

42、用证修改通知书的时间晚于装船日期,因而卖方拒绝修改信用证是合理的。信用证与货物买卖合同的区别:信用证是独立于其他合同之外的一种自足的法律文件。虽然信用证是依据买卖双方之间的买卖合同和其他合同(如开证申请书、运输合同、保险合同)开立的,但信用证并不依附于买卖合同和其他合同,而是独立于买卖合同等之外的银行信用凭证。银行只对信用证负责,不受买卖合同或其他合同的约束。即使信用证中包含有关于合同的任何援引文句,银行也与该合同完全无关。信用证与买卖合同是两项不同的业务,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法律关。本案例中虽然信用证与买卖合同中要求的包装条款不同,但只要卖方按照信用证上的要求提供符合条件的单据,就可以享受交

43、单付款。没有任何的违约性质。(2)在此案例中买卖双方应该注意的问题:卖方在收到买方的信用证后,应核对一下其与合同的不符之处,主动提醒买方修改信用证,避免日后出现纠纷,产生不必要的费用。买方在开立信用证时一定要认真核对信用证中的条款与合同条款是否一致,及时发现错误;买方发现信用证条款与合同条款有出入时,应当在货物装运期前及时通知卖方修改信用证,而不应在装运期后发出通知,以产生货物已装运,卖方拒绝修改信用证的损失。四、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结合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对“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观点进行评论。答:“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的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1)自由贸易不是使

44、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而是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贸易双方的福利都能够因为参与了贸易得到提高。(2)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和专业化生产,穷国可以通过贸易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获得利益,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将本国用于生产比较劣势产品的资源转移到有优势的产品中,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样穷国也可以从贸易中得到好处,使其福利得到提高,经济得到发展。(3)萨克斯和沃纳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所研究的78个发展中

45、国家里,开放经济比封闭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高出三个多百分点,按照这样计算的话,两个人均GDP相同的国家,可能会由于开放与封闭的不同选择,35年以后,一国(开放经济)的人均GDP会是另一国(封闭经济)的一倍。另外,单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可以成为有力的证明。由此可见,自由贸易不仅仅是国际间商品交换,而且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自由贸易,弱国不会“变得更穷”,相反,还会使其经济得到发展,国家福利得以增加。2论述国际资金流动“放大效应”的产生原因,结合某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对这种效应做出分析。答:(1)“放大效应”产生的原因: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发的、偶然的资金流动在

46、适当的条件下会演变成大规模的、群体性的资金流动,资金流动因而能对全球经济发挥远远超过其实力的影响。国际资金流动效果“放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衍生品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其本身就具有放大资金控制力的杠杆效应。在衍生品交易中,较小数量的国际资金就可以控制名义数额非常大的衍生工具合约,从而对衍生品市场上的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进而通过衍生工具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关系来影响一国和全球经济。国际上流动的各种资金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使资金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充实力。例如,主要活动于各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基金一般与银行保持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它既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进入一国的同业拆借市

47、场拆入资金,也可以与某些银行达成协议,在较长的时间内获得信贷支持,这些都扩张了原有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时的冲击力。国际资金流动中存在着“羊群效应”。在短期国际资金的流动中,心理预期因素非常重要。某些有影响力的国际资金的突然行动,可能会带来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纷纷仿效,从而对经济构成很大冲击。在实际生活中,有些机构投资者就利用国际资金流动的这一特点,故意将某一信息广为宣传,有意识地诱发市场恐慌情绪与从众心理,来实现其原有数量的资金无法达到的效果。(2)例如,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它同美国房产市场泡沫破裂密切相关。作为美国第一产业,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很高。网络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之后,为了刺激

48、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导致美国房产市场的泡沫。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为危机埋下了隐患。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各国贸易经济往来的频繁,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运用,从而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3)国际资本流动“放大效应”的影响:正面影响:促进了全球范围内资本的优化配置就资本收益而言,在国际货币和资本市场上发行的金融证券一方面为公众的储蓄提供了一个获利能力较强的渠道;另一方面又为需要融资的部门提供了资金的来源,使资本通过金融市场流向需要的地方,提高了资本的边际产出,进而能够促进商品和服务的增长,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就

49、交易风险而言,在本国金融市场功能单一、发展不完善的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需要自行承担经济变量(如汇率、利率)在未来变动的风险,如果经济主体能够进入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就可以利用衍生金融产品等工具来消除或减少交易的风险。因此,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对国际间的资金进行优化配置。促进了财富效应的传导国际资金在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流动会使单个国家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得到扩散,所以重要的金融市场所在国的经济增长常常会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繁荣。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以往,由于各国市场结构和政策规定的不同,资金变现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当两国的投资收益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如果要持有外国资产以牟利,则可能要

50、承受难以变现的风险。国际资金流动规模的扩大、产品的丰富和参与者的增加,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金融产品的持有者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将资产变现,获得了流动性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国际资金流动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最直接的有利影响还是体现在它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就是指“若干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反映各国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标志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使资金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配置,当某一国国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大于供应时,资金将流入;当资金需求小于供应时,资金将流出,从而各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和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