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9573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38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3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2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1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1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0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8题)1矫治社会工作2人在情境中(也可能是人在环境中)34友善访问员5转介678社区教育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5题)12社会工作者应该遵

2、循的道德要求3说明自由女性主义思想、社会女性主义思想、激进女性主义思想的区别和联系4简述ABC理论的内容,并说明此理论的实施特点5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2题)1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我国老年人口问题严重。根据我国发展现状,阐述如何发展老年社会工作。2我国社会工作是以政府为主导。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如何在政府主导下推动非政府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非政府社会工作组织如何推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也可能问的是如何推进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或者实务社会工作发展,记不清)2012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一、名词解释1潜功能2行为主义理论3自我的强度4

3、社会撤离理论5“剩余型”福利模式6家庭生命周期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工作过程的要素,并说明它们之间的结构构成。2简述政府、社会工作者、机构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和冲突。3简述社会行政社会管理及公共行政的区别。4为做好反贫困工作,可以运用社会工作中的什么方法及其作用。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结合实际说明网络对社会工作有何作用,如何发展网络环境中的社会工作。2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发展状况,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论述如何推进社会创新变革。2011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社会支持2慈善组织会社3社会福利制度4社会诊断5“九惠之教”二、简答题(每

4、小题15分,共75分)1简述西方社会工作在其产生和形成阶段各有什么特点。2简述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意义。3简述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所包括的几方面内容。4简述微观社会工作与宏观社会工作的各自内容及二者的优劣势5如何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并简述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系统。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比较我国的实际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并阐述如何推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2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四个阶段,试述以上四个阶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社会工作对策。2011年吉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

5、(每小题5分,共25分)1社会支持答:社会支持是指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包括引导、协助、有形支持与解决问题的行动等;表达性支持包括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认可等。2慈善组织会社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在英美国家大量出现,协调政府与民间各慈善组织的活动。慈善组织会社运用统一的理念协调慈善救济活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它所要求和实施的调查、登记、互助、协作等方法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形成积累了经验。3社会福利制度答:社会福利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6、。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它包括旨在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包括正式的(formal)社会福利制度,也包括非正式的(informal)社会福利制度,还包括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狭义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又称福利服务(welfare services)。4社会诊断答:社会诊断是由芮奇芒德于1917年出版的一本关于社会工作的书,该书试图使社会工作的知识可以传递,使社会工作的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社会诊断的出版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5“九惠之教”答:“九惠之教”是关于我国古代福利思想实施的一种,记载于

7、管子一书。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现代各国实施的老人福利,儿童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婚姻咨询,健康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服务,义亲奉视等等。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简述西方社会工作在其产生和形成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1)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思想家们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们普遍认为这种病态不符合人性,是非人道的,因此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级、阶层之

8、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此资本主义制度的出路必定是它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不同意用宗教、道德和改良的方法去拯救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2)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西方的社会

9、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的形成不论基于善良的人性还是同类意识的发现抑或宗教教义的宣示,对处于困境者和弱者的帮助是早就存在的。在其中,宗教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a.论及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贡献,人们普遍指出的是l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行国,也是遭遇近现代社会问题最早的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造成了农村的破产,并造就大量的失业人群和贫困人口。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这对

10、以后世界各国的社会救济法规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b.1788年德国汉堡市实施救济制度,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l852年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工作方法,也对各国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c.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许多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弥补政府推行的济贫活动之不足,同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向失业者、贫民提供帮助,推动了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l869年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l884年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则致力于发挥社区在助贫救困中的作用,鼓励志愿工作者进入社区活动中心为贫民服务。d.美国的公共救济

11、也曾受到英国的影响。早在国内战争时期,美国就出现了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随着服务工作的需要,美国纽约慈善学院于1896年开始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培训。与此同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社会工作训练。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个要求有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需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了。现代社会工作是实践的产物a.社会工作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可以说,现代社会工作是长期以来助人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无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还是社会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第一,社会变迁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需要人

12、们去解决,第二,人们采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适用的方法去应付这些问题,第三,人们不断探究更加有效、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当然,b.这并不是说社会工作没有任何的理论基础,不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也不需要讲究工作技巧与方法。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和现代社会工作的形成恰恰表明,社会工作需要明确的价值观和理论指导,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需要有应付新问题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工作的特点。2简述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意义。答:社会工作价值观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意义包括的内容有:(1)社会工作价值观不仅决定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

13、作者和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等等。(2)在实践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4)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

14、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3简述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所包括的几方面内容。答: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所包括的内容如下:(1)理论知识理论可以被理解为由一系列概念联系而成的、能对某一类现象进行解释并进行预测的命题及其体系。命题性理论可以对某一类现象作出判断和认定,理论体系则能对此类现象作出因果的、过程的解释和论证。按照上述划分方法,我们把理论知识界定为与解释社会工作现象及社会工作本质相关的知识。社会工作是与助人有关的活动,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客观地、科学地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必须有关于人、社会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具体说

15、来,这些理论涉及如下领域:人的基本价值,人类的成长过程及其价值的实现过程,在此过程中人可能遭遇的困难,造成这些困难的个人、社会环境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可能性等等。显而易见,这些理论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人类生态学等。社会工作依据的这些理论知识有明显的功能,它可以给社会工作者一个明确的观念支持和行动指引,使其明了他所面对的社会问题的性质及何以至此,其一般的变动规律及解决问题的人手点。因为理论是经验的总结和行动的指南。(2)介入知识介入也称干预,是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者为了达成任务所投注的变迁努力。或者说,介入是社会工作者为了帮助受助者摆脱困境而进人

16、问题范围并力图改变这种问题状态的努力。介入是社会工作者的职能性行为,是他进入受助人问题范围的活动。他作为新因素加入进来,通过向受助者提供服务,干预社会问题的变化过程,目的是改变受助者的困境。介入是一种服务活动,但理性的有效介入则需要科学的知识作基础。因为合理的介入必须以对问题的客观认识为基础,即不但要了解关于社会问题的一般理论,也要依据现实问题去具体地分析,并设计工作方案,与受助者一起去实施变迁过程,以达对问题的解决。介入是社会工作者界定和诊断问题、通过分析而设计工作方案、通过与受助者工作而提供服务和实施工作方案、改变问题状态并评估服务全过程的行动体系。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丰

17、富的介入知识。这些知识涉及如下一些判断:某一具体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受助者对该问题的接受过程与程度及心理状态,社会工作者对解决该问题的可选择途径,如何有步骤地去推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同受助者一道工作,等等。社会工作面对的任务是复杂多样的。问题对受助者的困扰程度不同,受助者的本身特点、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反应能力不同,该问题所处的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和制度背景不同,以及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不同,因此社会工作者所应有的知识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述理论知识外,还需要与人格、个人心理相关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共同体相关的知识,与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国家或政府架构及其运行机制相关的知识,以及

18、社会互动、工作计划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常常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医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也有一些属于社会工作的自身领域。社会工作者常常要将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加以运用。(3)工作知识社会工作是运用相关理论与知识助人的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以应用或实践工作见长的。实践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实践或工作知识是做好社会工作的基本条件。如果把社会工作视为一个从介入开始到达工作目标的全过程,那么,它大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介入和具体工作。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具体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工作知识是社会工作者在同受助者工作时或为具体帮助后者而同他人打交道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技巧。社会工作者要解决问题不但要同受助者

19、本人合作,也要同与解决其问题有关的人士、机构联系和互动。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要掌握与他人互动、沟通的技巧,包括如接纳他人、交谈、控制互动过程、同人协商、签订协议等方面的具体知识,也包括将受助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去自主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包括解决问题取得初步成果后,如何帮助受助者巩固成果、发展成果的方法。由于社会工作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工作知识也就十分复杂。这就使得社会工作者应该有在不同情景下应变、合理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一般说来,社会工作的实际工作知识常与人际沟通、社会互动有关,与具体帮助受助人、向社会争取受助人生活的合法条件等具体行动有关。这些知识既来自于某些社会科学的理论,更与社会工作

20、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密切相关。4简述微观社会工作与宏观社会工作的各自内容及二者的优劣势答:(1)微观社会工作内容微观社会工作也称直接式(初级)服务。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案主或服务受益人,在直接接触过程中,达到服务的目的,包括个案工作、群体工作,以及各种治疗、辅导、咨询等。优劣势a.优点可以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状况,进而对其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有助于进行探索性研究,且服务方法比较方便、灵活。本方法有利于客观、深入、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问题、需要及其原因机制,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体的处理办法或解题方案,可以切实解决居民的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b.缺点往往只能解决少部分人的需要,对于其他为求助者则无能为力,不

21、具有全面性,覆盖范围仅限于求助者。(2)宏观社会工作内容宏观社会工作也称,间接式(次级)服务:社会工作者不直接面对案主,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提供服务或实现服务的功能,如社会立法、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督导、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计划等。优劣势a.优点覆盖范围广,涉及人群广,发挥作用更为广泛。b.缺点不能够具体的了解每个案主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出现难以实施的情况。5如何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并简述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系统。答:(1)社会工作帮助社会系统与个人提升社会功能,解决或预防问题的产生,都需要经过一个结构化的操作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改变的目的,因此,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

22、。社会工作者作为改变系统中的要素之一,只是协助人们改变现状的媒介体,而社会工作者要能有效地协助案主改变,就要在与案主接触过程中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专业助人关系。社会工作的助人关系被看作是达致目标的基石与灵魂。因为,通过助人关系工作者才能与案主讨论如何处理困难和解决问题、改变态度和行为,才能在过程中逐渐产生改变的作用,达到助人的目标。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改变是一种过程。改变不是一种突变,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案主逐步形成自我改变意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促使案主系统在自我觉悟、自我引导和自我行动中教育自己和改变自己。因此,改变同时是一个内部的过程。改变必须从系统内部开始。

23、案主有了改变的动机,工作者才能与其一道去发现与分析问题,进而学习改变,达到改变的目标。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改变是一种具有高度的自动性与自发性的行为。如果案主不是发自内心主动要求改变,而是被动地接受工作者为其处理困难与解决问题的安排,这种改变就只能是一种表面的改变,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必须启发与促进案主内心的动机与愿望,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样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过程。以上三点说明,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有目的的改变过程。(2)社会工作过程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a.所谓改变媒介是指受雇予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他是“有

24、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案主发生改变的媒介。他促进个人完成生命任务及系统应对问题之能力的提高,促进案主与资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计划变迁的目标。b.在很多情况下,服务于案主的改变媒介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与案主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所组成,形成一个“改变媒介系统”,通过有组织的、结构性的工作,达到助人改变的目标。c.在改变媒介系统所做的变迁努力中,社会工作者与系统中的其他专业人士形成一个行动团队共同工作。在这个团队中,社会工作者是担当主要责任的“主要改变媒介”。可以看出,改变媒介系统既是案主改变的媒介,又是改变努力的主要行动者,是专业的助人者。案主系统a.案

25、主系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案主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案主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b.大多数案主在求助以前,通常都有过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的经历,当他们以个人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时,可能首先是求助于自己的自然助人网络,也就是使用非正式的资源系统解决自己的问题与满足需要,如亲威、朋友、邻里等。走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可能是在他经过一段不成功的尝试后所作的最后选择。因此,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人有几种类型:第一,自己主动求助的;第二,邻居、熟人、朋友介绍的;第三,其他机构转介来的;第四,有关司法机构要求的。c.当案主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

26、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服务时,即成为“现有案主”。当案主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社会工作的服务,或者是妨碍他人或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案主”。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与潜在案主建立联系,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的意义。d.辨别案主的类型,弄清楚案主是如何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是社会工作服务传递的第一步。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专业关系的建立,以及在助人过程中与案主的互动都与案主的类型有关。目标系统a.为了达到改变案主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b.因为案主系统需要的满足与问题的解决在很多时候与其所处的环境系统有关,因此,为了达到服务与改变案主的目的,社会工作者要与

27、有关的人与系统工作,将其作为工作的目标系统去改变和影响,从而为解决案主的问题与满足需要创造条件,一步步达到服务与改变的目标。c.这样,在确认了案主系统后,社会工作者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与案主系统一起工作,确定目标系统为达改变目的所要被改变与影响的系统。在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改变媒介)要注意目标系统并不一定总是支持改变的,有时也可能会不愿改变。这就需要运用一些工作策略去对目标系统施以影响。d.案主系统并不总是为达到改变目标而要被改变的系统,换句话说,案主系统并不一定就等于目标系统。一般说,目标系统大于案主系统,而且具有时效性。案主系统与目标系统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有时还可能是交叉的。

28、行动系统a.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实现改变目标的人。b.为了实现与案主系统的契约,帮助案主达到改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要进行各种努力,调动各种资源。他不是孤立地进行这些改变的努力,而是同与案主有关的人与系统一起工作,形成一个行动系统。可以说他们是社会工作者的同盟军,是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进行改变努力的系统。c.在一个问题情境中,改变媒介可以与一个行动系统工作,也可以与几个行动系统工作以完成不同的改变任务,实现不同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工作的不同阶段与不同的行动系统工作,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d.此外,在帮助案主改变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要善于将有助于案主改变的人员组成新的行动

29、系统,去影响案主。当存在多个行动系统时,要注意协调各行动系统的工作步调。以上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提供了工作的介入蓝图。社会工作者要懂得: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这四个基本系统不断地互动,从而达到助人的目标。作为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是案主改变的重要人物,而对于各系统的分析与运用是达到助人目标的重要工具。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比较我国的实际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并阐述如何推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答:(一)专业社会工作:(1)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专业社会工作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此之前,社会工作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专

30、业社会工作的产生正是以往社会工作的一个逻辑结果。以往的社会工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但专业社会工作之所以产生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应该说也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关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工业化的时期。如果说以往社会工作的产生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存在的贫穷问题,那么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不仅仍存在着贫穷问题,而且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状况已迥然不同于以往,其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也在原有的志愿性工作基础之上产生出了受薪的行业性工作。第一个受薪社会工作岗位出现在美国

31、环境卫生委员会紧急救助署中,但其真正成为一个行业则是在马萨诸塞州慈善委员会成立之后。而促成这种行业性工作出现的主要是三方面原因:a.当时面临的众多社会问题需要受薪的人员来解决。马萨诸塞州慈善委员会干事就把他们的工作重点放在确认贫穷的原因上,认为物质的匮乏和不足、道德的堕落、精神不健全、偶然事件和疾病、不公正和欠考虑的法律以及社会的风俗习惯等是造成贫穷的原因。而处理这些复杂原因所造成的问题,需要在这些方面有专门知识的受薪人员。b.1877年布法罗慈善组织会社在美国的成立,该会社在成功地使用了数年“友善访问员”之后,这时开始使用受过训练的人去和案主建立联系。c.l886年睦邻组织运动在美国的兴起。

32、d.随着行业性社会工作的发展和行业协会的成立,作为一个行业的社会工作和许多关心社会福利的志愿群体区分开来,并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进一步的条件。(2)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标志专业社会工作产生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芮奇芒德于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一书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芮奇芒德在该书中创立了一个个案工作的社会诊断模式。她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来界定个案工作实务的参项和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职责。她从操作意义上把个案工作定义为是由特殊过程构成的,这些特殊过程通过有意识地在个人与个人,人与其社会环境之间产生调适来发展人格。她的这本书还包含着另外两个重要思想:a.她提出了

33、一个系统地搜集资料来理解个人的有组织的方法;b.她认为社会工作基本上是一个用特殊方法来实现改变的过程。由于这本书具有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准,因而受到了人们广泛欢迎,并“立刻成了社会工作做什么的标志”。也正因为如此,芮奇芒德被人们誉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我国的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的命运a.新中国成立以前,专业社会工作已传人我国,当时我国的一些院校已开设社会学或社会工作课程,培养了一些社会工作的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也有所开展。b.但建国初期,由于我们指导思想上的失误,给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实现了思想战线上的拨乱反正,恢复

34、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呈现向前发展的趋势。社会工作任务的解决方式a.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社会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靠个别人是不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才能解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当时所面临的社会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当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式主要不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而是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应该承认,这种以行政手段来解决社会工作任务的方式在当时是起了较大作用的,甚至直到今日我们仍在运用。b.建国之初,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救灾工作,另一是社会改造工作。针对救灾工作,党提出了“生产自救

35、,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总方针。另一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灾区人民战胜灾荒所带来的各种困难。c.关于社会改造工作,我们党制定了政治思想教育和组织劳动相结合,改造和安置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因势利导,将游民和娼妓改造成适应新社会的自食其力的新人。在收容方式上,采取了说服动员与强制收容相结合,定期收容与经常收容相结合,以及外移乡村改造的方法。一方面收容到劳动教养所,新人习艺场,妇女教养所等教养单位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就地监督改造。d.对于作为游民和娟妓后盾的帮会力量,因为其上层多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势力及财阀势力相结合,其下层分子则为伪军政及特务机关

36、所利用,因此,人民政府对他们区别对待。坚决打击镇压其上层分子,而对下层分子则采取分化改造的原则。e.总之,建国初期我们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改造工作,不仅维护了社会治安,出现了50年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尚,而且解决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挽救了一大批失足者,使之成为爱劳动、能生产的新人。(二)推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1)加快发展经济,增加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社会工作是需要以经济发展作后盾的,没有一定的资金作保证,社会工作很难发展,更谈不上专业化。(2)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培养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前提;只有社会工作教育有了比较充分的发

37、展,社会工作才可能实现其专业化。(3)正确对待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在我国开展社会工作的确有个本土化的问题,而此问题当前在我国又集中表现为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的关系问题。关于此问题,时下至少有这样几种主张:a.民政工作主体论,认为民政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是中国社会工作的主体部分;b.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并存论,认为民政工作是民政工作,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虽有相似或交叉的地方,但它们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工作;c.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趋合论,认为现阶段的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还存在着差异,但民政工作正向社会工作靠扰,最后是合二而一。应该说有争论是件好事,但我们并不希望这场争

38、论持续得太久,以至于妨碍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及专业化。(4)实干加宣传。社会工作的发展及专业化不是凭空而来的,要靠实干和宣传。也就是说社会工作不能只停于书斋之中,而要走向社会,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在亲身感受中知道社会工作是什么,同时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宣传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应该承认,时下我国知道社会工作为何物的并不多,即使自己已受惠于社会工作而不自觉的也不稀奇。因此,大力宣传社会工作,让人民群众知道有了困难应该去找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工作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如此,社会工作才能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为政府所提倡和支持,进而迈入专业化的新阶段。2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单地划

39、分为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四个阶段,试述以上四个阶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社会工作对策。答:(1)儿童阶段儿童常见问题a.生理上特别是性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状态,已经初步具有生育能力;b.情绪方面能够做到情绪自主,具有相对的个人认定和修正情绪的能力;在认知方面能够进行完整的逻辑思维,包括自主地做决定;c.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能与同辈、与成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社会中能拥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等。儿童社会工作的对策a.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第一,儿童福利服务有赖于政府资金及人力上的投入,因此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积极推动政府在儿童福利、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第二,敦促政府在儿童营养、卫

40、生保健等方面增加投入,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更多关于儿童福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b.促进对儿童的养育第一,保证对儿童的营养,这不仅关系:儿童的正常发育,而且会影响到未来的民族素质、国民素质。第二,保证儿童良好的居住环境。这主要是在政府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加强对儿童居住环境的科学辅导;第三,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建设的质量和速度,推动托儿所、幼儿园的建设;普及儿童生活环境的有关知识等。c.推动儿童教育事业第一,使儿童学会认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学会做事,具备生活中必需的多种能力;第二,学会相处,懂得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自如地适应;第三,学会生存,适应未来生活。d.为儿童创造娱乐游戏的条件游戏

41、和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须。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儿童开展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e.儿童卫生保健第一,妇婴保健,即通过多种努力,减少婴儿死亡率;第二,学校卫生工作,即通过健康检查、身体缺点的锻炼及矫治、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等方法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f.家庭服务中的儿童社会工作第一,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此项服务主要是防止或救助被虐待、被忽视或得不到适当照顾的儿童。需要帮助父母明了自己在法律上和道义上应负的照顾、养育及保护儿童的责任;帮助儿童明了自己的权利,学会寻求保护;或通过相关机构直接提供

42、帮助和照料。第二,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服务,旨在使父母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或邻里之间友好相处。三是对个别“问题”儿童的服务。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偏差,但这些问题与成人的心理社会问题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社会工作者给家长以指导,或直接介入问题的解决。g.儿童权益保护第一,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如生命权、被抚养权、优先救济等;第二,要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即对危害他们健康的行为予以打击等。h.对孤儿、被弃儿童的工作第一,儿童福利院,或称院内救助、机关教养。这种福利院可以为孤儿提供合理的卫生的饮食以及正常生活的充分照顾,还可提供医疗保健和教育,必要时有及时的个案工作,是一

43、种普遍的、常用的方式。第二,家庭寄养。家庭寄养的对象是孤儿、弃儿或因故父母无法照顾的儿童,选择能够为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条件,在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生活水平、教育程度诸方面都适宜的家庭,经社会工作人员联系协助并予以督导,逐渐使双方和谐相处。第三,收养。收养是依据法律通过正常手续确立抚养关系的一种方式。收养之前,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做认真调查,收养关系确立后,还需做跟踪辅导,协助解决困难,确保儿童权益。i.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残疾儿童分为肢残如盲、聋、哑和智残两种。第一,身体的康复,通过必要的身体训练和医疗手段,最大限度地矫正儿童的残疾;第二,教育,通过举办特殊学校、随校设立特殊班、随班就读等方式,使

44、残疾儿童受到正常的教育,教会他们一技之长;第三,还要通过多种形式使之去适应其他人群,适应主流社会,扩大儿童的接触面,引导他们接触社会,使他们建立信心,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青少年阶段常见问题a.青年就业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青年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机会和就业条件,但也增加了竞争。加上国有企业受产业结构调整,一些人员下岗,就业机会减少,使得青年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增多。b.青少年教育问题。改革开放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经济,也带来了意识形态多元化影响,青少年中吸毒、盗窃、暴力事件等犯罪行为有所增加,一些青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倾斜,给青年的成长,也给社会带来了不

45、利影响。c.青少年保护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了保障,但是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危害青少年的种种违法犯罪现象,社会空气还远没有净化。旧的教育体制带来的学习压力、不良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等还在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特别是社会工作者的努力。问题解决对策:a.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第一,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培养其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引导青少年形成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正确态度,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有正确的认识;第三,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时的正确价值评价和价值目标;第四,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观察、判

46、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树立科学方法论。b.道德及品格的辅导第一,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道德理论认识,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道德理念和思想基础;第二,运用多种手段帮助青少年通过认识道德理论以及道德观念斗争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第三,通过工作帮助青少年在日常道德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通过对道德行为的指导,帮助青少年克服不良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c.学业指导第一,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激励远大的与社会相联系的动机,强化直接与学习动机相联系的动机,不断提高青少年学习的自觉性;第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加青少年个体对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独立性,使之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学

47、习中的各种问题;第三,发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使之更为广阔和深刻;第四,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习能力,更好地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促使其创造性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第五,帮助青少年化解处理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在学习过程中个体与群体、与社会之间产生的压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d.健康成长指导第一,辅导青少年了解认识生理心理发展的知识,普及卫生常识,帮助青少年更科学地认识自己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第二,辅导青少年掌握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地增进自己的生理心理健康;第三,帮助青少年矫正身体和心理的缺陷。e.就业辅导第一,对青年就业意识的正确引导,即辅导青年在就业问题

48、上的种种心理活动,包括就业的意愿和志向,择业的动机以及选择就业途径时的各种心理活动;第二,辅导青年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即青年个人因接受或否定社会或社团的某些价值而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增强青年生产活动的客观指标,调整青年个体对工作和专业的满意程度;第三,为青年择业提供直接的服务,如职业介绍,推动政府完善就业制度,开辟就业渠道;第四,进行就业训练,主要有基础定向培训,应变和多能性培训和入门培训等。f.生活方式辅导第一,指导青年对物质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重点,帮助青年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养成勤俭朴实的好作风;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生活情趣,发展青少

49、年的多种兴趣,指导好青少年的闲暇生活。g.社会交往指导第一,通过社会交往实践指导,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使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如合作精神、正确认知自我等方面不断提高;第二,培养青少年正常的交往情绪和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三,锻炼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使青少年的领导才能、社交礼貌、交往态度等方面不断提高;第四,对社会交往障碍或发生困难的青少年进行帮助和矫治,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h.婚姻服务第一,教育和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如恋爱中的严肃态度、对婚姻本质的正确认识、对家庭的责任感等;第二,指导青年人的恋爱婚姻,及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他们思想上、情绪上的困扰,为他们提供包括

50、心理咨询、婚姻调解、法律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提高青年人的婚姻质量;第三,婚姻介绍,为一些有特别需要的青年人发挥中介作用;第四,在家庭婚姻服务中,依法保护青少年,特别是少年的利益,与早婚现象作斗争,引导少年正确对待“早恋”的情感。i.特殊青少年服务第一,青少年群体中有一部分需要予以特别的服务,如残疾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应为他们的就学、就业、康复、婚恋提供特别的服务;再如对一部分违法犯罪青少年,需要提供法律保护、矫正、回归等多方面的服务。对这些特殊青少年,需要通过社会工作使其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使之贡献社会、回归社会、健康成长。第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涉及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内容很多,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