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表演游戏特点与指导策略摘要:幼儿园教师在表演游戏中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她们不能对的理解表演游戏的概念、游戏组织与实行忽视幼儿的爱好与需要,控制限度高,指导不够进一步,针对性不强,表演游戏评价以结果评价为主等。 关键词:性质与特点;指导原则;方法与策略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表演游戏是发明性游戏的一种,是深受幼儿爱慕的一种游戏。幼儿园的游戏在我国现已普遍受到关注,游戏研究成果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表演游戏的开展状况却不容乐观,笔者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对的理解表演游戏的性质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性质与特点 1.幼儿园表演游戏是游戏而不是戏剧表演。
2、表演游戏与戏剧表演的主线区别在于,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己“自娱自乐”的活动,幼儿只是由于“有趣好玩”而在“玩”,他们并不是在为“观众”表演。事实上,他们心中并没有“观众”,他们也主线不在乎“观众”。“目的在于自身”并“专注于自身”是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促使幼儿连续活动的因素正是“好玩的”游戏活动自身,而不是来自外部的规定或奖赏,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了游戏的愉悦感。 2.表演游戏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的区别在于,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映;而表演游戏以“故事”为依据的特点决定了表演游戏的“表演性”。从选择和拟定所要表演的故事或作品的那一刻起,表演游戏就已有了一个规范游戏
3、者的框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自发地在头脑中将自己的言行与故事情节、人物联系起来。正是基于故事或作品的“再现”规定构成了表演游戏“表演性”的基础,并且也正是这种“表演性”构成了表演游戏区别于其他类型游戏的主线特性。 3.表演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点的研究表白,幼儿的表演游戏要经历一个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发展过程。但是,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毕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高,也不能完毕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到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表演游戏的“表演性”和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幼儿的表演游戏进行指导的必要性。 二、表演游戏的
4、指导原则 1.“游戏性”先于“表演性”。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要遵循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游戏性”先于“表演性”,游戏性体验是游戏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和构成因素。教师一方面应当保证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权利;对作品或故事的理解和表现以及表现的方式方法,幼儿应当拥有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听从教师或由教师规定。同时,教师的指导不能剥夺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2.“游戏性”与“表演性”的统一。表演游戏的“表演性”与“游戏性”并不是互不相容的,而是可以很好地融合交织在一起的。“游戏性”应当是基本的,它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演性”则是逐渐提高完善的,由“一般性表现”向“生动性表现
5、”发展,作为活动的结果显现出来。所以,表演游戏的“表演性”并不一定要以牺牲表演游戏的“游戏性”为代价。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学会“等待”,幼儿的表演游戏从“一般性表现水平”向“生动性表现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反复”和“练习”。 三、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与策略 1.观测。 平常活动中随机地观测,敏锐发现幼儿的学习爱好和需要,然后以此为依据,及时地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 在游戏中进行班级整体扫描式观测,观测幼儿的表情、言行,判断他们是处在积极积极的活动状态还是无所事事的悲观状态,判断空间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活动需要。 在游戏中有重点地个别观测,注意小组幼儿或个别幼
6、儿的特定需要,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 2.提供材料。在表演游戏中,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儿的活动,而不能仅仅把材料当做“道具”。因此,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应当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当幼儿还没有产生对材料的需求时,教师不必立即呈现自己认为必要的材料或“道具”。 3.记录。记录的对象是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涉及:幼儿的各种作品、所搜集和使用的有关物品和材料、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言谈及行为表现的描述等等。其形式涉及图画、实物、照片、录音、录像、幻灯、文字说明等。记录的主体既涉及教师,也涉及幼儿。 总之,表演游戏是一个发明空间很大的游戏,教师要充足把握表演游戏性质特点和幼儿年龄班特点,并在游戏中进行有效指导,这样幼儿的表演游戏水平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