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954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315 大小:5.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5页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5页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5页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5页
亲,该文档总共3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第一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1.1考纲要求1.2考试大纲详解1.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章消费者行为2.1考纲要求2.2考试大纲详解2.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生产3.1考纲要求3.2考试大纲详解3.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生产成本4.1考纲要求4.2考试大纲详解4.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5.1考纲要求5.2考试大纲详解5.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竞争性市场分析6.1考纲要求6.2考试大纲详解6.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市场势力:垄断与买方垄断7.1考纲要求7.2考试大纲详解7.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8.1考纲要求8.2考试大纲详解8.3章节考研真题

2、详解第九章投入要素市场9.1考纲要求9.2考试大纲详解9.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10.1考纲要求10.2考试大纲详解10.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数据11.1考纲要求11.2考试大纲详解11.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来源与分配12.1考纲要求12.2考试大纲详解12.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货币与通货膨胀13.1考纲要求13.2考试大纲详解13.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四章经济增长理论14.1考纲要求14.2考试大纲详解14.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五章经济波动导论15.1考纲要求15.2考试大纲详解15.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六章IS-LM模型16.1

3、考纲要求16.2考试大纲详解16.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七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17.1考纲要求17.2考试大纲详解17.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八章总供给与菲利普斯曲线18.1考纲要求18.2考试大纲详解18.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九章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19.1考纲要求19.2考试大纲详解19.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章经济学前沿动态与经济热点分析20.1考纲要求和考试大纲详解20.2章节考研真题详解附录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1.1考纲要求1供给和需求2市场机制与市场均衡的变动3供给和需求的弹性4政府干预价格控制的效应1.2考试大纲详解一、供给和需求1需求

4、的概念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的购买能力。2影响需求的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3)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

5、也会发生变化。(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3需求的表示方式需求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等形式加以表示。(1)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

6、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df(P)。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dP。式中,、为常数,且、0。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条直线。(2)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但是,在商品为吉芬商品的特殊场合,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会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4需求规律(1)需求规律

7、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2)需求曲线的形状。需求规律是对一般情况和一般商品而言的,需求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也有可能出现例外情形:吉芬商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反而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求反而增加。某些炫耀性消费的商品,如珠宝等,价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需求量越大;反之越小。这两种情况下,其需求曲线均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值。某些商品的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价格大幅度升降时,人们因不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引起需求的不

8、规则变化,如证券、黄金市场等,需求曲线就表现为不规则形状。5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需求曲线上的点移动,如图1-1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价格由PA下降到PB,需求由QA增加到QB,这种情况就是需求量的变动。图1-1需求量的变动(2)需求的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比如,当收入普遍增加时,人们对同等价格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1-2所示。从图1-2中可以发现

9、,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收入的增加导致同等价格下的需求量增加。图1-2需求的变动6供给的概念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厂商要有生产和供给的欲望,没有生产和供给的欲望就形成不了供给;二是厂商要有供给能力,没有供给能力也形成不了供给。7影响供给的因素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2)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

10、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3)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从而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4)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8供给的表示方式(1)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11、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sf(P)。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P。式中,、为常数,且、0。与该函数相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条直线。(2)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是一个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3)供给曲线商品的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

12、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但是,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特例,比如说劳动、土地、资本的供给曲线。9供给规律(1)供给规律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2)供给曲线的形状。一般地,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率为正值。但也有例外:某些只能以手工,单件生产的商品,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经营,使成本锐减且大批量供给成为现实,这时虽然商品价格下降,厂商仍愿意供给更多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当工资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文化娱乐

13、、教育、休息等就更为重要,这时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可能保持不变甚至减少。某些商品的价格小幅度升降时,供给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时,人们因不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如待价而沽,进而引起供给的不规则变化。后两种情况的供给曲线可能表现为不规则的形状。10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的点移动,如图1-3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价格由PA下降到PB,则供给由QA减少到QB,这种情况就是供给量的变动。图1-3供给量的变动(2)供给的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

14、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比如,当税收减少时,厂商对同等价格的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如图1-4所示。从图1-4中可以发现,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税收减少导致同等价格下的供给量增加。图1-4供给的变动二、市场机制与市场均衡的变动1均衡的含义在经济学中,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

15、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2均衡价格的决定需求量是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而下降,而供给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则必定有一个均衡点,在这个均衡点上,其价格和产量既为需求方所接受,也为供给方所接受,由此形成的是均衡价格和产量。如图1-5所示,D线是需求曲线,S线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E点,所以E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E点对应的价格P0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Q0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如果价格位于P1(高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供给Q3Q2。由于大量商品的积压,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向均衡点E运动。如果价格位于P2(低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需求

16、Q4Q1。由于大量商品的抢购,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向均衡点E运动。图1-5均衡价格的决定通过上述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运作三大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其具体路径如下:供给需求价格企业利润生产供给需求价格企业利润生产供给需求均衡价格3均衡价格的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将会导致需求的变动或者供给的变动,而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均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1)需求变动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2)供给变动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

17、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何变化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定;反之,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的变动不能确定;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的变动也不能确定。(4)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三、供给和需求的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弹性本是

18、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某一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作出的反应程度。把弹性引入经济学领域,是用来说明经济变量间某变量(因变量)对另一变量(自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具体的弹性公式为:e(Y/Y)/(X/X)(Y/X)(X/Y)式中,e为弹性系数;X、Y分别为变量X、Y的变动量。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X0且Y0时,则弹性公式为:需要指出的是,由弹性的定义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到,弹性是两个变量各自变化比例的一个比值。所以,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2需求价格弹

19、性(1)含义和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假定需求函数为Qf(P),Q和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以ed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ed(Q/Q)/(P/P)(Q/P)(P/Q)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3)需求价

20、格弹性:点弹性 含义和计算公式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如图1-6所示。在图中,线性需求曲线分别与纵坐标和横坐标相交于A、B两点,令C点为该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从几何意义看,根据点弹性的定义,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表示为:ed(dQ/dP)(P/Q)(GB/CG)(CG/OG)GB/OGBC/ACOF/AF。图1-6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

21、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非线性的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如图1-7所示,A点的弹性系数仍用AD/AC表示。先过该点作切线,将该切线视为线性需求曲线,然后再用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几何解公式求解。图1-7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的测定(4)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也不同,它包括五种情形:需求完全无弹性。|ed|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其需求曲线是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垂线,如图1-8(c)所示。缺乏弹性。|ed|1,即需求缺乏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小于1%,生活必需品,如粮、油等大多属于此类

22、型。单位弹性。|ed|1,即需求是单位弹性,它表示需求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发生变动,即价格每升或降1%,需求量就相应减或增1%。其需求曲线为直角双曲线。富有弹性。|ed|1,即需求富有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大于1%。奢侈品和价格昂贵的享受性劳务多属于此类型。需求弹性无穷大。当|ed|时,需求弹性无穷大,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需求量是无限的。其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如图1-8(b)所示。(5)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的特征在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大;相反,位置越低,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小。这一特征

23、在图1-8(a)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图1-8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6)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理方法予以证明。证明如下:由于TRPQ,所以dTR/dPd(PQ)/dPQP(dQ/dP)Q1(P/Q)(dQ/dP)Q(1ed)当ed1时,有dTR/dP0,从而总收益TR与商品的价格P反方向变动。当ed1时,有dTR/dP0,从而总收益TR与商品的价格P同方向变动。当ed1时,有dTR/dP0,从而总收益TR与商品的价格P的变动无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综合关系如表1-1所示。表1-1需求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7)影响需求价

24、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25、。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3供给价格弹性(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假定供给函数为Qf(P),以es表示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es(Q/Q)/(P/P)(Q/P)(P/Q)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es(dQ/Q)/(dP/P)(dQ/dP)(P/Q)(2)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es0,完全无弹性,其供给曲线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

26、垂线。如极其稀缺、珍贵、无法复制的商品。es1,供给缺乏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es1,供给为单位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也是现实中一种极端的情况。es1,供给富有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es,供给弹性无穷大,其供给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这是商品出现严重过剩时的情形。(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生产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容易生产的产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大;较难生产的产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小。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其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小;而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27、大。成本的变化。如果随着产量的提高,只引起单位成本的轻微提高,供给价格弹性就大;如果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提高而明显上升,则供给价格弹性就小。时间的差异、厂商生产能力、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都会影响供给价格弹性。4需求交叉价格弹性(1)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假定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即QXf(PY),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价格

28、弧弹性公式为:eXY(QX/QX)/(PY/PY)(QX/PY)(PY/QX)当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量QX和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量PY均趋于无穷小时,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分类 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正值,即eXY0,表示随着商品Y价格的提高(降低),商品X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减少),则商品X、Y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且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就越强。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负值,即eXY0,表示随着商品Y价格的提高(降低),商品X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增加),则商品X、Y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且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就越强。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为

29、零,即eXY0,则说明X的需求量并不随Y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X、Y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分类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减少),这两种存在替代关系的商品称为替代品。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值,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减少(增加),这两种存在互补关系的商品称为互补品。5需求收入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

30、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的函数,即Qf(M),则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eM(Q/Q)/(M/M)(Q/M)(M/Q)或者:(2)需求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即称为正常品。若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为奢侈品;若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则为必需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即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

31、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劣等品。(3)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四、政府干预价格控制的效应1价格政策政府价格政策有最高限价(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政府价格管制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1)最高限价最高限价(price ceiling)即能够对一种产品索取的最高价格,往往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图1-9最高限价:租金控制租金控制法限制了公寓所有者能够索取的租金。如图1-9(a)所示,如果将租金控制在R1,即

32、低于市场出清水平R*,那么就存在公寓的超额需求。图1-9(b)给出了长期的反应。出租住房的供给在长期更有弹性,因为房东可能拒绝修建新的公寓楼,或是将现有公寓当做单位住房来出售。另外,对住房的需求在长期也更有弹性,低的住房价格使得长期住房需求增加。因此,相对于短期来说,长期短缺更加严重。因此,一位经济学家称租金控制是“除了轰炸之外,毁灭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2)最低限价最低限价(price floor)即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往往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图1-10最低工资如图1-10所示,由于最低工资是价格下限,因此将引起过剩:劳动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结果是出现失业。价格控制的目标往往是帮助穷

33、人,但价格控制往往损害了那些它本想要帮助的人。例如,租金控制可以保持低租金,但它无法鼓励房东修缮住房,并使找房变得困难。最低工资法会增加一些工人的收入,但也使其他工人成为失业者。当决策者通过立法方式确定价格时,他们就模糊了通常情况下指引社会资源配置的信号,因此经济学家总是反对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说明】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经常考到此知识点,且要求结合现实经济情况来进行分析。比如说,最高限价可用于分析房地产市场商品房限价销售、出租房限价出租;最低限价可用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的最低工资制。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经济现实,并尝试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2税收政策政府税收政策(补贴政策

34、)会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对一种物品征税是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1)对厂商征税假设政府对厂商征收税额为t的税,将使得厂商的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成本增加会使得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如图1-11所示,征税后,供给曲线由S左移到S。均衡条件为供给价格Ps(q*)加上税收t等于需求价格Pd(q*),即有:Pd(q*)Ps(q*)t。图1-11对厂商征税(2)对消费者征税假设政府对消费者征收税额为t的税,将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也可以说实际购买力)下降。当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图1-12所示,征税后,需求曲线由D向左移动至D。均衡条件为需求价格Pd(q

35、*)减去支付的税收t等于在q*上的供给价格,即有:Pd(q*)tPs(q*)。图1-12对消费者征税可以证明,在这两种方法中,需求者支付的价格或者供给者得到的价格都是相等的。3弹性与税收归宿税收归宿是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中得到分担的形式,即是对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研究。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1)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图1-13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在图1-13中,供给曲线富有弹性,而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卖者得到的价格只有很少的下降,而买者支付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因此,买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2)供给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图1-14供给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在

36、图1-14中,供给曲线缺乏弹性,而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卖者得到的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买者支付的价格只有很少的上升。因此,卖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结论: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地是由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所承担,因为市场的这一方难以通过改变购买量或销售量来对税收做出反应。4“谷贱伤农”的经济学解释图1-15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如图1-15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画图时,把需求曲线画陡峭一些)。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向右平移至S,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原先的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

37、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1.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1简述最低限价的含义及其后果。2012年真题答:(1)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2)实行最低限价,市场上会出现产品过剩。如图1-16所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开始时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e,均衡数量为Qe。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格为P0。如图1-16所示,最低限价P0大于均衡价格Pe,且在最低限价P0水平,市场供给量Q2大于市场需求量Q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图1-16

38、最低限价由于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因此,为了保障最低限价制度有效实施,应该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2011年真题答:相对于第二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农民的最终收入取决于两个方面:产量和价格。气候不好必然会导致产量下降,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考虑价格因素,从而就不能对最终的收入做出准确判断。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这种

39、现象在我国民间被形象地概括为“谷贱伤农”。这种现象可以用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分析。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图1-17“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如图1-17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歉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左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上升为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增加。总收入的增加量相当于图1-17中矩形OP2E2Q2和OP1E1Q1的面积之差。3厂

40、商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分别举例说明。2010年真题答: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用数理方法予以证明。证明如下:由于TRPQ,所以dTR/dPd(PQ)/dPQP(dQ/dP)Q1(P/Q)(dQ/dP)Q(1ed)(1)当ed1时,dTR/dPQ(1ed)0,即需求富有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

41、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例如,当一产品为奢侈品时,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当价格上涨时,价格上升的幅度会小于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因此总收入会降低。(2)当ed1时,dTR/dPQ(1ed)0,即需求缺乏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例如,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小

42、于1,当农产品价格上涨时,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会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因此总收入会增加。(3)当ed1时,dTR/dPQ(1ed)0,总收益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假设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会发生反向同幅度的变化,结果,总收入不变。第二章消费者行为2.1考纲要求1消费者选择2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4消费者剩余与网络

43、外部性2.2考试大纲详解一、消费者选择1效用的概念(1)效用和效用函数效用(utility)是一个人从商品的消费或活动的举办之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评价,它和人的欲望联系在一起。给每个市场篮子一个数值,这样如果市场篮子A比市场篮子B更受到偏好,那么A的数值就会比B的大,通过这一途径便可以获得一个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例如效用函数U(F,C)FC表示,从消费F单位食物和C单位衣服之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是F和C的乘积。(2)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U)度量了从消费一种商品的一个额外的数量中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边际效

44、用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那么额外数量的消费给效用带来的增加越来越小。(3)运用效用函数方法时,如果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那么在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它就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时,效用最大化便实现了。2消费者选择(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两个条件假设消费者是按理性的方式进行选择的,即他们选择商品的动机是,在可使用的、有限的既定预算下,使他们能获得的满足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的市场篮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它必须位于预算线上;它必须能给予消费者其最偏好的商品和服务。这两个条件使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问题简化为一个在预算线上选一个合适的点的问题。(2)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消费者效用

45、最大化的条件可以简化为: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即与额外1单位商品的消费相联系的收益,边际收益是以MRS来度量的。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指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边际成本是以预算线斜率的数值来度量的。(3)非比例补助和比例补助补助计划的第一种称为非比例补助(nonmatching grant),它只是联邦政府给地方政府的一张支票,后者可以任意花销。补助的第二种是比例补助(matching grant),比例补助金是作为贴补的一种形式给予地方开支的。(4)拐角解面对着预算线AB,一个人选择只购买一种商品,而

46、不购买另一种商品,这被称作是一个拐角解(corner solution),因为当一种商品不被消费时,消费的最优组合点便会出现在图解的拐角上。3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一簇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无差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并且彼此不能相交。4序数排列和基数排列序数排列(ordinal ranking)是将市场篮子按照偏好程度由高及低排队的,但它并没有表明一个市场篮子在多大程度上比另一个篮子更受到偏好。对比起来,当经济学家起初研究效用的时候,他们希望个人的偏好能方便地得以量化或以基本单

47、位加以度量,因而也能提供取舍的一种基数排列(cardinal ranking)。5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指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每得到额外一单位商品甲之后而必须放弃的商品乙的数量。当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下移时,边际替代率递减。当存在着一个递减的边际替代率的时候,偏好是凸的。6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当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时,这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perfect substitutes),即描绘这两种商品消费的权衡抉择的无差异曲线为直线。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时,它们就是完全互补品(perfect complements)。二、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1个人需求(1

48、)价格变化对个人需求的影响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斜率会发生变化(不考虑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变化的情况),预算线就会以纵轴截距或者横轴截距为轴心旋转。消费者会调整自己的消费商品组合,即个人需求发生变化。(2)个人需求曲线价格-消费曲线(price-consumption curve)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个人需求曲线(individual demand curve)把单一消费者将会购买的商品数量和该商品的价格联系了起来。需求曲线有两个重要特征:沿着曲线移动时,可获得的效用水平会发生变化。在曲线的每

49、一个点上,消费者通过满足食物对衣服的边际替代率等于食物和衣服的价格之比这一条件来使效用最大化。(3)收入变化对个人需求的影响当收入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本身会发生移动。正常品:当收入-消费曲线的斜率为正时,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劣等品:当收入-消费曲线的斜率为负时,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4)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 curve)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点的轨迹。(5)恩格尔曲线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恩格尔

50、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下对某商品的需求量。(6)替代品和互补品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上升,那么这两种商品就是替代品。相比之下,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下降,那么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品。2市场需求(1)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关系个人需求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需求是由个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应该注意两点:当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市场时,市场需求曲线将会右移。影响许多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也会影响市场需求。例如,假设在某个市场中,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收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研究生课件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