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2002年吉林大学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3年吉林大学355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4年吉林大学355预防医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吉林大学355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吉林大学355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7年吉林大学642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08年吉林大学640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09年吉林大学648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吉林大学648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1年吉林大学653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2年吉林大学656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3年吉林
2、大学656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4年吉林大学656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5年吉林大学656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7年吉林大学656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02年吉林大学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2年吉林大学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劳动卫生20021简述职业病的特点。2简述慢性苯中毒的毒作用表现。3矽肺的病理改变。4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5简述我国确定的职业病名单中职业肿瘤的种类和名称。环境卫生20021大气污染对健康造成的慢性危害和远期影响有哪些?2何谓可吸入性颗粒?其毒性及危害与哪些因素有关
3、?3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4制定地面水水质的卫生标准的方法。5列举2种室内装修带来的常见污染物,并说明其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021蛋白质的评价指标。2影响钙吸收因素有哪些?3纤维素有哪些生理作用。4食物中毒的特点是什么?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什么?5试述食物卫生标准制定程序。卫生统计学20021能否说假设检验的P值越小,比较的两个总体指标间差异越大?2卡方检验主要用于解决哪些问题?3多元分析中,标准偏回归系数与复相关有何区别?4对同一资料,又出自同一研究目的,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所得结果不一致时,宜以何者为准?流行病学20021简述流行
4、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及基本原理。2请说明在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特征时,应从哪几方面进行描述,其含义是什么?3某疾病与某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需采用哪几种判定标准?4请试述流行病学方法的特点。2002年吉林大学预防综合考研真题部分答案及解析劳动卫生20021职业病的特点。答: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具有特异性;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不同接触人群的发病特征不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发现晚则疗效差;大多数的职业病目前缺乏特效疗法。2慢性苯中毒的毒作用表现。答:慢性苯中毒的毒作用表现有:神经系统:多数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症,有的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心动过速或过缓,
5、皮肤划痕反应阳性,定位定向障碍等。造血系统: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表现是持续性白细胞计数减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值增加。血液涂片可见白细胞有较多毒性颗粒、空泡和破碎细胞等。电镜检查可见血小板形态异常。中度中毒者可见红细胞计数偏低或减少;重度中毒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细胞都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严重中毒者骨髓造血系统明显受损甚至出现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少数转归为白血病。其他:皮肤脱脂干燥、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损害等。3矽肺的病理改变。答:主要是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结节型矽肺:典型病变为矽结节,其横断面似葱头状,外周是多层紧密排
6、列呈同心圆状的胶原纤维,中心或偏侧为一闭塞的小血管或小支气管。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型矽肺:在肺泡、肺小叶间隔及小血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呈弥漫性增生,相互连接呈放射状、星芒状,肺泡容积缩小。矽性蛋白沉积型矽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之为矽性蛋白,随后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团块型矽肺:由上述类型矽肺进一步发展,病灶融合而成。矽结节增多增大融合,其间继发纤维化病变,融合扩展而形成团块状。多数矽肺病例,由于长期吸入混合性粉尘,兼有结节型和弥漫间质纤维化型病变,难分主次,称混合型矽肺。4中暑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答:热射病: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失调所致
7、。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0C以上,开始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为严重。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明显的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热衰竭: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因此不能足够的代偿,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5我国职业病名单中职业性肿瘤的种类和名称。答:我国确定的职业病名单中,职业性肿瘤有:(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
8、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萘胺所致膀胱癌环境卫生20021大气污染对健康造成的慢性危害和远期影响有哪些?答:慢性影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引起变态反应。远期影响:心血管疾病、肺癌。2何谓可吸入性颗粒?其毒性及危害与哪些因素有关?答:(1)可吸入颗粒物IP又称PM10:指空气动力学直径10m的颗粒物,因其能进入人体呼吸道而命名之,又因其能长期漂浮在空气中,也叫
9、飘尘。(2)影响因素:颗粒物的粒径;颗粒物的成分;呼吸道对颗粒物的清除作用;其他如某些病理生理因素等。3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答:(1)发病机理对骨组织和钙磷代谢的影响;对牙齿的影响:牙釉质不能形成正常的棱晶结构,而产生不规则的球形结构,牙齿硬度减弱,质脆易碎,常发生早期脱落。对其他组织的影响:影响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等;抑制酶的活性。(2)临床表现氟斑牙:釉面光泽度改变、釉面着色、釉面缺损、牙磨损等;氟骨症:疼痛、肢体变形、神经衰弱症候群等;硬化型以骨质硬化为主,表现为广泛性骨质增生等;混合型在骨质硬化的同时因骨质疏松软化而引起脊柱及四肢变形。X线表现为骨结构改变如密度
10、增高或密度减低;骨周改变表现为软组织的钙化有骨棘形成;关节改变如关节软骨退变坏死,关节囊骨化等。非骨相氟中毒:神经系统损害;骨骼肌损害;肾脏、肝脏及其他损害。(3)预防措施根本预防措施是减少氟的摄入量。饮水型氟中毒:改换水源;饮水除氟;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改良炉灶;减少食物氟污染;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饮茶砖型氟中毒:研制低氟砖茶和降低砖茶中氟含量,并在饮砖茶病区增加其他低氟茶种代替砖茶。4制定地面水水质的卫生标准的方法。答:(1)制定原则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保证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2)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包括有害物质
11、的毒性研究、在水体中的稳定性测定、对地表水感官性状影响的测定、对地表水自净过程影响的测定。流行病学调查:对地表水中有害物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从宏观上了解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与人群健康的关系。5列举2种室内装修带来的常见污染物,并说明其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答:(1)甲醛:危害:甲醛有刺激性,可引起眼红眼痒、流泪、咽喉干燥发痒、皮肤干燥发痒、喷嚏咳嗽、声音嘶哑等;甲醛还可引起变态反应,主要是过敏性哮喘,大量时可引起过敏性紫癜;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肝脏损伤及呼气性肺功能障碍等;甲醛是人类确定致癌物:甲醛暴露可引起职业人群鼻咽癌。(2)挥发性有机物:危害:确定危害:嗅味不舒适、感觉性刺激;
12、怀疑危害: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毒性作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021蛋白质的评价指标。答:蛋白质的评价指标包括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和蛋白质利用率。(1)蛋白质含量一般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氨换算成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就可以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量。(2)蛋白质消化率反应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以及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蛋白质真消化率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食物氮100%。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食物氮粪氮)/食物氮100%。(3)蛋白质利用率生物价:BV储留氮/吸收氮100%。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净利用
13、率储留氮/食物氮100%。反映食物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包括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更为安全。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动物体重增加/摄入食物蛋白质。是用处于生长阶段的幼年动物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氨基酸评分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100。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之间的关系。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2影响钙吸收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钙吸收因素有:机体因素:特殊生理状态:孕期、哺乳期等。膳食因素:促进钙吸收的因素有:VitD;乳糖;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亮氨
14、酸;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植物性食物;膳食纤维;脂肪酸;一些碱性药物如黄连素、四环素等。吸烟喝酒缺乏运动等。3纤维素有哪些生理作用。答: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减少对肠道的不良刺激,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具体而言:有助于肠内大肠杆菌合成多种维生素。纤维素比重小,体积大,在胃肠中占据空间较大,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纤维素体积大,进食后可刺激胃肠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肠道蠕动增强,可防治糖尿病的便秘。高纤维饮食可通过胃排空延缓、肠转运时间改变、可溶性纤维在肠内形成凝胶等作用而使糖的
15、吸收减慢,亦可通过减少肠激素如抑胃肽或胰升糖素分泌,减少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减少胰岛素释放与增高周围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使葡萄糖代谢加强。近年研究证明高纤维饮食使型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加,从而节省胰岛素的需要量。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不仅可改善高血糖,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剂量,并且有利于减肥,还可防治便秘、痔疮等疾病。4食物中毒的特点是什么?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什么?答:(1)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有食用同一有毒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有毒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该食物
16、供应后流行即告终止。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的季节性特点:与食物中毒的种类有关。发病的地区性特点;食物中毒原因不同年份分布不同;病死率较低;发生场所多见于集体食堂、饮食服务单位和家庭。(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查和监督管理;建立快速、可靠的病原菌检测技术。5试述食物卫生标准制定程序。答: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具体步骤:确定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MNL;确定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确定每日总膳食中的容许含量;确定每种食物中的最大容许量;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
17、准。卫生统计学20021能否说假设检验的P值越小,比较的两个总体指标间差异越大?答:不能。P值很小只是说犯一类错误的机会远小于,所以在报告检验结论时,如果P,宜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写明P的数值或相应的不等式。而不能把很小的P值误解为总体参数间差异很大。2卡方检验主要用于解决哪些问题?答:比较两个或多个独立样本频率或独立样本频率分布;比较配对设计两样本频率分布;单样本分布的拟合优度。3多元分析中,标准偏回归系数与复相关有何区别?答:抱歉,此题暂不提供答案。4对同一资料,又出自同一研究目的,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所得结果不一致时,宜以何者为准?答:对于同一组资料,如果数据满足参数检验条件,
18、则参数检验所得结果效能更高,应以参数检验结果为准;但如果数据不服从参数检验条件,则非参数检验效能更高,此时应以非参数检验结果为准。流行病学2002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及基本原理。答:(1)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2)基本原理: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疾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病因论;病因推断的原则;疾病防治的原则和策略;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2请说明在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特征时,应从哪几方面进行描述,其含义是什么?答:应从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来描述。短期波动:一般指持续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的疾病流行或疫情暴发,是疾病的特殊存在方式。季节性:指疾病在一
19、定季节呈现发病率增高的现象。周期性:指疾病频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有规律的起伏波动,每隔若干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的现象。长期趋势: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临床特征、分布状态、流行强度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3某疾病与某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需采用哪几种判定标准?答:因果关系推断标准:关联的时序性;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可重复性;剂量-反应关系;实验证据;关联的特异性;生物学和理性;关联的一致性。其中,必须满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作为参考。4请试述流行病学方法的特点。答:流行病学特征: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
20、征。2003年吉林大学355预防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3年吉林大学355预防综合考研真题2003年吉林大学355预防综合考研真题部分答案详解劳动卫生学2003一、名词解释1职业病答: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人体不能代偿其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2中等强度作业答:中等强度作业是指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即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作业。3MAC答:MAC即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4高温作业答: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
21、度2C或2C以上的作业。5生产性粉尘答:生产性粉尘是指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颗粒物。二、问答题1职业病有哪些特点?答:职业病特点:病因明确,具有特异性;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不同接触人群的发病特征不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发现晚则疗效差;大多数的职业病目前缺乏特效疗法。2何谓劳动卫生工作中的三级预防原则?答:(1)第一级预防从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和损害,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或消除工人接触的机会。(2)第二级预防早期检测和诊断人体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损害。其主要手段是定期进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
22、和对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病损和诊断。特别是早期健康损害的发现,及时预防、处理。(3)第三级预防指在患病以后,给予积极治疗和促进康复的措施。3简述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答:职业中毒的诊断遵从法定职业病的诊断原则。法定职业病的诊断是由3人及以上组成的诊断严格按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集体诊断。职业史:是职业中毒诊断的重要前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是诊断职业中毒的重要参考依据;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对职业中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接触指标和效应指标。4简述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粉尘的分类。答:(1)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呼吸系统:尘肺、粉尘沉着症、呼吸道炎症、呼吸道系统肿瘤等;局
23、部作用: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黏液腺分泌增加,长期则形成黏膜肥大性病变,萎缩性病变。中毒作用:吸附或含有可溶性有毒物质的粉尘如铅、锰、砷等可在呼吸道黏膜很快溶解吸收,导致中毒。肿瘤:如石棉、游离二氧化硅、镍、铬、砷等是人类肯定致癌物。(2)粉尘的分类: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等;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玻璃纤维等;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皮毛、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等;人工有机粉尘如合成树脂、橡胶等;混合性粉尘:生产性环境中多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如煤工接触的煤矽尘。5制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依据。答:依据有:有害物质的物理和化学
24、特性资料;动物实验和人体毒理学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环境卫生学20031煤烟型烟雾事件和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特点,各举一例公害事件。答:如表1所示:表12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点。答:(1)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外来源:室外大气:如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建筑物自身:如建筑物中放射性氡;人为带入室内:如大气颗粒物等;相邻住宅污染:一氧化碳、磷化氢等;生活用水污染:如军团菌。室内来源:室内燃烧或加热:SO2、NOx、CO、CO2、烃类、以及悬浮颗粒物等。室内活动:烟草烟气、病原体等。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等;室内生物性污染:军团菌、真菌和尘螨等;
25、家用电器:噪声、电磁辐射等。(2)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特点: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污染物在室内的浓度都低于室外;室内外共存同类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该污染物浓度往往是室内高于室外;吸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产生大量有害化学物质,已成为严重公害问题;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给室内带来一些室外没有或少有的污染物,对人体危害极大;空调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使室内空气质量变差,居民出现“空调综合症”。3简述水俣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答:(1)病因水体甲基汞污染和由此导致的鱼贝类食物甲基汞污染,造成摄入者体内甲基汞蓄积并超过一定阈值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2)发病机制甲基汞抑制-微
26、管蛋白,进而干扰神经元内部的结构以及生化反应的动态平衡;脂质过氧化作用;MT-IIImRNA表达降低会导致汞易进入脑组织,进而产生神经毒性作用;甲基汞干扰星形胶质细胞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合成,从而改变细胞的结构;甲基汞诱导神经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异常过量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凋亡;甲基汞可使脑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显著升高,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甚至死亡。(3)临床表现主要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严重者表现为精神障碍,谵妄昏迷等。小脑受损可出现踉跄步态、书写困难等共济失调现象。脑神经受损出现向心性视野缩小、听力减退等。可表现消化道刺激症状、心肝肾受损等。Hunter-Russel综
27、合征是水俣病最典型的特异性体征,包括肢端感觉麻木、向心性视野缩小、共济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障碍。4BaP的致癌机制如何?答:BaP致癌机制:BaP是唯一经吸入染毒实验被证实可引起肺癌的PAH,需在体内经代谢活化后才能产生致癌作用。目前认为,BaP进入体内后,只有少部分以原形从尿或经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大部分BaP被肝、肺细胞微粒体中的P450氧化成环氧化物,其中7,8-环氧BaP在环氧化物水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7,8-二羟BaP,后者再由P450作用进行二次环氧化生成7,8-二羟-9,10-环氧BaP。其中,反式右旋7,8-二羟-9,10-环氧BaP的化学活性最高,可与细胞大分子DNA的亲核基
28、团发生不可逆共价结合,启动致癌过程。5制定地面水质卫生标准的原则是什么?简要回答其制定方法。答:(1)制定原则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保证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2)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包括有害物质的毒性研究、在水体中的稳定性测定、对地表水感官性状影响的测定、对地表水自净过程影响的测定。流行病学调查:对地表水中有害物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从宏观上了解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与人群健康的关系。6何谓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简述碘缺乏病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答:(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
29、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发病原因:主要是缺碘。影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水碘含量;协同作用;经济状况;营养不良。(3)危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亡等。(4)防治措施:碘盐: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的首选方法。碘油:偏远病区食用不到碘盐可用碘油。其他:口服碘化钾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031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答:合理营养要求:(1)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应与人体的实际需要相符合,以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修复
30、组织等基本生命活动,并能满足人体从事各种劳动和生活活动的消耗所需。(2)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当。如三大供能营养素供能比例合适;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维生素B、尼克酸与能量消耗之间应平衡;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适宜;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合适;膳食钙与磷、呈酸性食物与呈碱性食物之间的平衡等。(3)合理加工与烹调食物,以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并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例如,淘洗米的次数不宜过多,以免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等丢失过多;蔬菜要先洗后切,否则蔬菜中的维生素会溶解到水里而受到损失;绿叶蔬菜要大火快炒,这样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4)食物必须新鲜、干净,对人体无毒害,质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例如
31、,食品中的微生物、有毒成分、化学物质、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霉菌及其毒素等应符合我国食品卫生国家标准的规定,以保证人体安全。(5)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吃变质的食物。人们应根据自己不同的生理需要和生活、学习与劳动性质,合理安排餐次及食物的质和量。我国居民一般一日三餐,对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三餐一点制为宜。此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和愉快的进餐情绪。2蛋白质的评价指标。答:(1)蛋白质含量一般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氨换算成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就可以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量。(2)蛋白质消化率反应蛋白质在消
32、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以及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蛋白质真消化率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食物氮100%。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食物氮-粪氮)/食物氮100%。(3)蛋白质利用率生物价:BV储留氮/吸收氮100%。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蛋白质净利用率储留氮/食物氮100%。反映食物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包括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更为安全。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动物体重增加/摄入食物蛋白质。是用处于生长阶段的幼年动物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氨基酸评分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
33、量100。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之间的关系。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3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答:机体因素:特殊生理状态:孕期、哺乳期等;膳食因素:促进钙吸收的因素有:VitD;乳糖;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植物性食物;膳食纤维;脂肪酸;一些碱性药物如黄连素、四环素等;吸烟喝酒缺乏运动等。4何谓食物中毒?其特点是什么?答:(1)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2)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
34、,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有食用同一有毒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有毒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该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告终止。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的季节性特点:与食物中毒的种类有关。发病的地区性特点;食物中毒原因不同年份分布不同;病死率较低;发生场所多见于集体食堂、饮食服务单位和家庭。5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是什么?答: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
35、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不得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除营养强化剂外的食品添加剂。6食品卫生标准制定的步骤?答: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具体步骤:确定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MNL;确定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确定每日总膳食中的容许含量;确定每种食物中的最大容许量;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卫生统计学20031试述频数分布表的用途。答:频率分布表的用途:描述变量的分布类型:如对称分布、偏峰分布(正偏峰分布、负偏峰分布)。揭示变量的分布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便于发现某些离群值或极端值。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2什么是检验效能?其统计学含义?答:(1)检验效能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内容,
36、它是应用数学上的反证法和小概率事件实际推断原理,根据样本统计量对总体作出推断,结论具有概率性。检验效能又称把握度,指两总体确有差别,按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用1-表示其概率大小。(2)意义:当所研究的总体与H0确有差别时,按检验水平能够发现它(拒绝H0)的概率。若1-0.9,则意味着当H0不成立时,理论上在每100次抽样中,在的检验水准上平均有90次能拒绝H0。同一检验水准,功效大的检验方法更可取。3什么情况下四格表资料不应该用卡方检验而应该用确切概率计算法?答:样本含量n40;理论频数T1;检验后所得概率P接近检验水准。4试述等级相关的适用条件。答:等级相关适用于下面几种情况:(1)两
37、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如对学牛的绘画、书法作品、体育项目测试成绩排名次等,就属顺序变量数据。(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5为什么秩和检验的编秩在不同对比组间出现相同数值时,编秩要取平均秩次,而不能顺序排列秩次?答:抱歉,此题暂不提供答案。流行病学20031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答:(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描述法如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分析法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法:临床试验、现场试验;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2)流行病学特点:群体的特征;
38、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2流行病学在做某病病因学相关研究时,依据什么标准判定某因素是否与某病有关联?答:依据因果关系推断标准判定某因素是否与某病有关联。关联的时序性;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可重复性;剂量-反应关系;实验证据;关联的特异性;生物学合理性;关联的一致性。其中,必须满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作为参考。3RR、AR%、PAR%概念及流行病学意义。答:相对危险度RR: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对照组的多少倍,即两组危险度之比。意义:反应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RR越大说明暴露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的关联强度越大。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指
39、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说明暴露者中有AR%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指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死亡)的百分比。说明暴露对一个具体人群的危害程度,以及消除暴露因素后该人群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可能降低的程度。4试比较病例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优缺点。答:病例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优缺点如表2所示:表25现况调查有几种方法?影响样本量的因素。答:(1)现况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2)影响样本量的因素:预期现患率、容许误差d、要求的显著性水平。2004年吉林大学355预防医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04年吉林大学355预防医学综
40、合考研真题2004年吉林大学预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详解劳动卫生学20041、说明职业病的发病特点。答:职业病的发病特点有:病因明确,具有特异性;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不同接触人群的发病特征不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发现晚则疗效差;大多数的职业病目前缺乏特效疗法。2、简述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答:呼吸系统:尘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等;局部作用: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黏液腺分泌增加,长期则形成黏膜肥大性病变,萎缩性病变。中毒作用:吸附或含有可溶性有毒物质的粉尘如铅、锰、砷等可在呼吸道黏膜很快溶解吸收,导致中毒。肿瘤:如石棉、游离二氧化硅、镍
41、、铬、砷等是人类肯定致癌物。3、简述作业环境评定的方法及目的。答:(1)方法询问调查:最常用手段,询问调查的内容包括职业史、接触人群特征、接触方式、接触途径、接触时间等。环境监测: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建立监测体系、拟订监测方案;接触水平的估计;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资料的整理和保管。生物监测:监测人体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及其代谢物,反应内剂量或生物效应剂量,兼有效应评定的功能。(2)目的通过作业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分析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估计作业者的接触水平,为分析接触水平反应(或效应)提供依据。了解作业环境的卫生质量,评价劳动条件是否
42、符合劳动卫生标准要求。检查预防措施效果。为进一步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制订、修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4、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答:职业中毒的诊断遵从法定职业病的诊断原则。法定职业病的诊断是由3人及以上组成的诊断严格按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集体诊断。职业史:是职业中毒诊断的重要前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是诊断职业中毒的重要参考依据;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对职业中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接触指标和效应指标。5、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对人体的毒作用有哪些?答:血液系统损害: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形成硫血红蛋白;溶血作用;引起贫血;肝肾损害:主要是肝实质变,早期出现脂肪变性,晚期可发展为
43、肝硬化。还可引起中毒性肝病,神经系统损害:如视神经炎、视神经周围炎;皮肤损害和致畸作用;眼晶状体损害:如中毒性白内障其他损害作用如致癌作用。6、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在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中的作用。答: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有关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影响在人群、时间及空间的分布,分析接触与职业性损害的因果关系,可提供识别和判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最有力的证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041、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答:合理营养: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能满足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的劳动环境及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合
44、理营养要求:(1)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应与人体的实际需要相符合,以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修复组织等基本生命活动,并能满足人体从事各种劳动和生活活动的消耗所需。(2)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当。如三大供能营养素供能比例合适;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维生素B、尼克酸与能量消耗之间应平衡;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适宜;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合适;膳食钙与磷、呈酸性食物与呈碱性食物之间的平衡等。(3)合理加工与烹调食物,以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并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例如,淘洗米的次数不宜过多,以免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等丢失过多;蔬菜要先洗后切,否则蔬菜中的维生素会溶解到水里而受到损失;
45、绿叶蔬菜要大火快炒,这样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4)食物必须新鲜、干净,对人体无毒害,质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例如,食品中的微生物、有毒成分、化学物质、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霉菌及其毒素等应符合我国食品卫生国家标准的规定,以保证人体安全。(5)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吃变质的食物。人们应根据自己不同的生理需要和生活、学习与劳动性质,合理安排餐次及食物的质和量。我国居民一般一日三餐,对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三餐一点制为宜。此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和愉快的进餐情绪。2、何为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答:(1)必需氨基
46、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2)限制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余者以此类推。(3)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从而达到以多补少,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目的。这种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叫蛋白质互补作用。3、人体的能量消耗包括哪些?答:人体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能量消耗;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食物热效应;生长发育等能量消耗。4、何谓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特点?答:(1)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
47、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2)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有食用同一有毒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有毒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该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告终止。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的季节性特点:与食物中毒的种类有关。发病的地区性特点;食物中毒原因不同年份分布不同;病死率较低;发生场所多见于集体食堂、饮食服务单位和家庭。5、常见的食品污染的种类有哪些?答: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昆虫的污染。化学性污染:农药兽
48、药残留在食品中、工业三废排放通过环境转移至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等接触食品时融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掺假制假等。物理性污染: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过程的污染、食品放射性污染。6、食品卫生标准制定的步骤?答: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具体步骤:确定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MNL;确定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确定每日总膳食中的容许含量;确定每种食物中的最大容许量;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环境卫生学20041、简述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及危害。答:(1)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物质与臭氧作用,是导致臭氧损耗的重要原因。温室效应增强使地球表面变暖而平流层
49、变冷,也是臭氧层减少和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原因之一。(2)影响臭氧层破坏形成空洞后,减少了臭氧层对短波紫外线和其他宇宙射线的吸收和阻挡功能,造成人群中皮肤癌和白内障等发病率的增加;对地球上其他动植物也有杀伤作用。2、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食物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排放量、与污染源的距离、排出高度;气象因素:风和湍流、温度层结、气压、气湿;地形。3、写出6种历史上曾发生的公害事件及其主要污染物。答:(1)伦敦烟雾事件:煤烟粉尘、SO2。(2)马斯河谷烟雾事件:SO2。(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4)多诺拉大气污染事件:硫酸雾、SO2。(5)印度
50、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异氰酸甲酯。(6)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放射性核物质。4、饮水氯化消毒的原理、氯化副产物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答:(1)基本原理:氯Cl2、漂白粉Ca(ClO)2、漂白粉精Ca(ClO)2,在水中均能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HOCl,HOCl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同时HOCl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DNA、R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氯与水中存在一定量的氨氮可发生可逆反应,生产NHCl2、NH2Cl、杀菌原理仍是HOCl的作用。(2)C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