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20世界通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9370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80 大小:71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20世界通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20世界通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20世界通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20世界通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第一部分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通史考研真题2016年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通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通史考研真题2014年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通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通史考研真题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四川大学651世界通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山西大学649世界历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741世界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643世界通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622世界通史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通史考研真题2016年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

2、通史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8选6)往年10选61梭伦改革2基督教3宗教改革4雾月政变51861年农奴制改革6非战条约7波兹坦会议8布雷顿森林会议二、简答题(4选3)往年5选31简述苏美尔-巴比伦文明的成就。2简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简述美国新边疆政策。4简评不结盟运动的特点和影响。三、论述题1论述英法两国对近代西欧的贡献和影响。2谈谈你对日本近代以来政治发展的看法。3谈谈你对如今中美关系的看法。2015年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通史考研真题2014年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通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大流士改革答:大流士改革是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为巩固波斯帝国并加强其个人的专制统治实

3、施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方面的改革。具体措施包括:政治上,将全国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军事上,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的军区,各军区军事长官由国王任命,和行省总督互不相属;经济上,统一全国铸币制度,宗教上,对各地原有宗教,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大流士改革客观上也促进过帝国内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上的发展。2瓦尔那制度答:瓦尔那制度是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的一种等级制度。最初,新来到的雅利安人自称为“雅利安瓦尔那”(雅利安含有“高贵”“富有”的意思,瓦尔那含有“颜色”、“品质”的意思),而称当地原居民为“达萨瓦尔那”(达萨含有“雄者”、“男人

4、”的意思)。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分化,在早期吠陀时代末叶逐渐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分化。到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制度正式形成,即主管宗教祭祀的婆罗门、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的刹帝利、从事农牧业和商业的吠舍、从事低贱职业的首陀罗。3布匿战争答: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罗马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于公元前264前l46年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之间共发生三次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通过布匿战争,罗马彻底击败迦太基,夺得西地中海的霸权。4伏尔泰答: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

5、想家。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因,1718年发表奥狄浦斯王一举成名,从此用伏尔泰作为笔名。l74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主张开明君主制。主要著作有牛顿哲学原理、哲学词典、路易十四时代、风俗论。伏尔泰的著作和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着深刻影响。5拿破仑法典答:拿破仑法典是1800年法国执政府时期由拿破仑主持制定的资产阶级民法典。初为法国民法典,l807年更名为拿破仑法典。法典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上平等,私有制不受限制,承认在大革命时期获得的财产所有权。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对后来欧洲

6、大陆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6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答: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以废除农奴制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鉴于国内外形势,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商业,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7“门户开放”政策答:“门户开放”政策是1899年9月美国提出的侵略政策。当时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无

7、暇顾及中国。为避免美国在华利益从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内被排挤出去,并且使美国的触角伸入到别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并享受与各国同等的侵华特权,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该政策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该政策实质上是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的妥协方案,反映了列强在政治上共管中国的野心。8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19世纪2030年代,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l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会议通过甘地制定的不合作运动纲领。主要内容:抵制立法机关、法庭、学校;鼓励家庭手工纺织,抵制英货;抵制国家职务,拒绝或放弃政府赠给的头衔和名誉。主要原

8、则是非暴力。同年l2月,国大党作出开展不合作运动的决议。l922年2月,乔里乔拉村事件后,国大党作出巴多利决议,停止第一次不合作运动。1930年3月,甘地发动食盐长征,掀起了以反对食盐专卖法为中心的第二次不合作运动。1931年3月甘地一欧文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二次不合作运动结束。9华沙条约组织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是为对抗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5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在华沙签订华沙条约,有效期二十年。条约宣称,缔约国将致力于“国际和平和安全”,并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规定设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和

9、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同年6月4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解散。10万隆会议答: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又称亚非会议。由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会议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最终导致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二、简答题1雅典民主制度内容、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答:(1)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希波战争中,雅典的民主政

10、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公元前487年,执政官不再经过选举,而是像五百人会议成员那样抽签产生。到希波战争结束,雅典政治可说是已达到在古代奴隶制条件下最民主的程度。伯利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伯里克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奴隶制民主达到巅峰。a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b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c氏族贵族势力则被铲除殆尽,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2)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直接民主制,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自由发言(无论违法与

11、否),切实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力。上层奴隶主被赶出政治舞台,雅典国家由公民掌权,将政权向广大公民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工资和补贴不仅为贫苦公民广泛参政提供经济保证,在某种意义上还有生活救济的作用。(3)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广大奴隶群众毫无权利可言,被列为专政对象,在经济上受到奴隶主的剥削。自由民在民主政治的范围内的影响有限,妇女皆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雅典对内虽行民主,对外、特别是提洛同盟的盟邦却是极端专横残暴的,毫无民主可言,这使公民权本身变成一种特权,堵塞了雅典在政治上自我扩大之路。民主政治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只是上层分子不再反对平民。体制上的漏洞: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

12、制,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俸,将军成为事实上的终身政府首脑。综上,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2举例说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历史意义。答:(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成就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在吸收古代东西方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巴格达为中心,往西经开罗和科尔多瓦传播到北非和整个欧洲;往东传到中亚、印度和东南亚,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天文学和数学a天文学阿拉伯帝国学者们在印度、波斯和希腊天文学的基础上,把天文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帝国在巴格达、

13、大马士革、设拉子、开罗和科尔多瓦等地,都设有专门的天文学研究机构,其中巴格达天文台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天文台。阿拉伯学者制造了不少比较精密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星盘仪、观象仪、象限仪(测量天体高度的仪器)、平纬仪、方位仪等仪器。花剌子密的天文表,后来被英国人译成拉丁文,成为东西方各种天文表的蓝本。白塔尼在花剌子密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准确地确定了黄道、黄道斜度及回归年和四季之长,由他编写的萨比天文表,先后被译成拉丁文和西班牙文,为欧洲学者所重视。b数学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介绍到欧洲,后来为全世界所采用。花剌子密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阿拉伯数字取代

14、罗马数字和算盘,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医学阿拉伯医学家在吸收东西方古代医学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拉齐斯发明了外科串线法。据传,拉齐斯的著作多达150余种,其中以天花与麻疹和医学集成最为著名。阿维森纳,被誉为“医中之王”,他的名著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结晶,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医学著作。文学和艺术a文学阿拉伯人爱好诗歌,帝国形成以后,从前的那种文学风格,逐渐被文意优雅、辞藻华丽和精于比喻的波斯散文所取代。查希兹的动物书以动物拟人,妙趣横生。哈利利的麦噶麻特被誉为仅次于古兰经的名著。故事小说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b艺术阿拉伯的艺术,以建筑艺术最具特

15、色。清真寺装饰华美壮丽,别具一格。大马士革清真寺和萨马拉清真寺,是阿拉伯帝国早期和晚期清真寺建筑的典型代表。阿拉伯建筑艺术对欧洲,尤其对西班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历史和地理a历史阿拉伯帝国时期,历史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泰伯里著有历代先知与帝王史和古兰经注。马苏迪,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著有黄金草原。b地理阿拉伯学者在地理学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花剌子密编写了阿拉伯的第一部地理学专著地形学。胡尔达兹贝著有道程及郡国志,是研究当时东西交通及商业贸易的重要参考文献。麦格迪西著有各地知识的最佳分类,很有学术价值。哲学阿拉伯哲学,是以伊斯兰教教义学为基础,吸收东西方主要是吸收希腊的某些哲学思想而形成

16、的哲学体系。阿拉伯哲学家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同伊斯兰神学,把新柏拉图的“流出说”同伊斯兰教的真主“神质”观念加以糅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哲学。(2)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意义 阿拉伯学者把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化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并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简析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过程及其深刻影响。答:(1)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过程 1488年,迪亚斯在沿着非洲

17、西海岸的归途中他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葡萄牙王命名该海角为“好望角”。1497年7月,达伽马率领四艘海船从葡萄牙启航。1498年5月,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葡萄牙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于1492年从西班牙的巴罗斯启航,从西欧出发一直向西航行,于1493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从西班牙圣卢卡尔港出发,渡过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经印度洋绕非洲西海岸于1522年返回,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绕全球一周的航行。(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近代早期殖民新航路开辟之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就走上了殖民

18、征服的道路。葡萄牙占领了非洲西海岸到印度的据点,在南美占有巴西。西班牙占有中南美洲除巴西外大部分领土。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新航路的发现,还引起了价格革命,美洲的白银大量涌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白银从西、葡流向东方及西欧。使西欧资本势力增长,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4浅析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答: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同时它也和欧洲其他国家

19、的影响有关。(1)中世纪时期,英国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到农村,农奴制度瓦解。英国的农民阶级基本上都是自耕农。早期资产阶级也在形成。(2)“圈地运动”造成大批农民从被圈占的土地上被赶走,丧失生产资料,为以后新发展起来的工厂提供了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源泉。(3)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广阔的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4)英国国内市场的形成较早并且发展较快,行会制度比较薄弱,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可以更顺利地发展。(5)手工工场的发展为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生产,也就是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5简析苏联解体的原因。答:1991年12月25日,苏联第八任、也是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20、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当场把核武器控制权交给了叶利钦。同时,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的原因具体有:(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苏联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苏联领导人也对这种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是小修小补,并没有触动体制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苏联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领域矛盾突出,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上台后进行政治、

21、经济改革,提出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多元论”、“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提倡“新思维”外交。戈尔巴乔夫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改革引发苏联内部矛盾的大爆发,导致“八一九事件”发生,加速了苏联解体进程。(3)美国长期的和平演变从苏俄到苏联,西方国家从未停止过对社会主义政权的颠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国更是加强对苏联的和平演变。通过食品和美国的影视作品影响苏联年轻一代的价值观,苏联解体也有美国和平演变的影响。(4)苏联民族矛盾突出早在苏联建立之初,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就有矛盾。俄罗斯以大国姿态对各加盟共和国颐气指使。二战期间,苏联扩展“东方战线”的行径又

22、引发一些加盟共和国的不满。二战后,苏联民族矛盾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各民族的积怨越来越深,苏联解体政治民族矛盾爆发的结果。三、分析论述题1彼得拉克等人文主义者和伏尔泰等理性主义者曾斥责西欧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或“千年空白”,而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者则把中世纪看作是西方历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请结合史实,评析西欧中世纪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地位。答:(1)“黑暗时代”说 处置“异端”恩格斯指出:“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这是针对西欧的情况作出的结论。中世纪西欧的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受天主教的神学思想统治。任何“异端”分子的挑战都要受到严

23、惩。意大利唯物论和无神论者布鲁诺就因宣传唯物主义世界观,1600年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精神统治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基督教徒,只有占人口极少数的犹太人除外。因此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和教会发生密切关系,思想和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教会对广大群众施行了严密的精神统治。与世俗权力争权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灵魂救赎”。神学家在个人信仰之外,又加上了参加神圣的宗教礼仪,如圣礼。13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将善功论发展完善,规定为三个内容,即遵守圣经上记载的十条诫命;接受新约福音书上所说的基督的“劝勉”,实行禁欲,过贫穷和独身的生活;履行“圣礼”,它是使人获得上

24、帝恩典的有效途径。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的权威就是靠帮助人们拯救灵魂而树立起来的。天主教会是巨大的国际中心,是封建统治的堡垒,它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2)“重要环节”说 中世纪科技成果中世纪基督教也有不少文明成果。西欧科学技术发明不断涌现,风车、水车上使用了齿轮、凸轮和皮带传动装置。中国传来的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西欧人14世纪开始使用火药和火炮,世纪从阿拉伯引进的中国造纸术被广泛采用。德国美因兹地方的工匠改进了活字印刷术,1456年古腾堡用活字排版印刷了圣经,这是西欧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先进的造纸和印刷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三等级”理论和西欧社会中世纪教会提出“三等级”理论,教士被称为第

25、一等级,世俗封建主被称为第二等级,既不是神职人员又不是贵族的人被称为第三等级。对西欧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虽然实际的社会等级状况复杂,这一套理论并没有严格的执行。文化意义中世纪教会还是西欧文化的保管者,尤其是古希腊罗马大量古典文化得以保存,免遭蛮族的毁灭,教会是有不可名磨灭的贡献的。教会主导下的十字军东征不仅促进了西欧封建制的发展,还带回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3)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评价 西欧中世纪确实是一个愚昧落后固化的历史时期,该时期宗教思想长期控制禁锢人们的思想,整个社会显得毫无生机,没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西欧中世纪取得的科技、文化方面的成果为后来世界的文明

26、发展做出了铺垫,即使是宗教文化也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精神启蒙保存了火种。2试析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答: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重要的变化,每次世界格局的变化都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其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919年1月18日6月28,巴黎和会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正式开幕。和会通过了凡尔赛条约。之后,协约国与其他各战败国相继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凡尔赛体系建立。凡尔赛体系以削弱同盟国、瓜分原同盟国殖民地为中心。在凡尔赛提下下,战败国受到极其苛刻的惩罚,广大殖民地人民仍未摆脱被殖民的命运。192

27、1年11月12日1922年月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对战败国极为苛刻骇人听闻,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加剧;虽然一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在民族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划定,但实际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它们自己的需要来实行民族自决原则的,造成了中欧的巴尔干化,成为以后大国为打破凡尔赛体系而挑起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凡尔赛体系变成了反苏反共的工具。同时列强虽慑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声势,在瓜分殖民地方面采取了“委任统治”的形式,但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2)雅尔塔体系下的两级格局及其影响 二战与两极格局的建立a

28、雅尔塔体系的建立193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经过反法西斯同盟艰苦卓绝的斗争,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在战争期间,美、苏、英三国首脑多次会晤,签订了一系列宣言和协议,这些宣言和协议构成了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内容。b雅尔塔体系的实质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上,美苏借此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建立起来。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和西欧诸国组成资本主义阵营,两个阵营实行“冷战”。两极格局的影响两极格局的建立,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有积极的影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促进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致

29、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破裂,苏联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公开侵略其他国家。世界长期处在军事对抗和战争的边缘,长期来看,不利于经济的发展。(3)多极化及其影响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美国成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欧共体和日本崛起。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世界影响加强,由此,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多极化格局的影响多极化格局下,各种政治力量渐趋平衡,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全球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经济一体化组织和区域一体化组织普遍建立,促进了资源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当然,发展中国家在现存国际经济秩

30、序下仍处于不利地位,需要联合起来为建立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努力。3举例说明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答:近代以来,三次技术革命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极其深刻的改变了社会和人们的生活。(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3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使织布速度提高了一倍。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并不断改进,最终发明了“万能蒸汽机”。19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厂取代工场手工业;至19世纪70年代,西欧诸国及美国、俄国也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

31、革命,而且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它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随之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已完全确立并开始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2)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结构的变化,化学、石油、汽车制造等重工业兴起,老的工业部门也得到技术改造。垄断组织建立和帝国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垄断组织。他们掌握国家重要的工业部

32、门,藉此在政治领域发声,培植代理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垄断组织的建立,使得西方列强步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主导的世界市场完全确立,世界被瓜分完毕。广大受压迫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也兴起。(3)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科技革命进程形成于战后初期的“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理论依据。二战期间及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物、化学、计算机、飞机制造等领域出现了技术革新。以电子计算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电子计算机现在已发展至第五代,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迅速增加。全球经济一体化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

33、促进了资源禀赋的重组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合作和交流。科技革命还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分工的发展,使得各国经济对他国的依赖程度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社会领域也影响深刻,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720世界通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0选6)1十二铜表法2阿维农之囚3人权宣言4宗教改革5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6泰勒制7启蒙运动8马歇尔计划9中东战争10玛雅文明二、简单题(5选3)1十字架东征的影响和后果。2文艺复兴在意大利首要出现的原因。3举例说明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中的作用。4战后国家垄断资本的特征和实质。5简述美国的“世界新秩序”。三、

34、材料1说明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和特征。3有人说是二战救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新政的影响不大,评论罗斯福新政和分析以上这句话。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四川大学651世界通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亚述帝国答:亚述帝国是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末两河流域北部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是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公元前10世纪,埃及新王国的势力日趋衰落,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连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建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这两大文明中心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亚述帝国时期,由于战争带来了大量战俘,

35、奴隶制有了很大发展,奴隶主包括王室家族、军队和行政官吏、祭司等,巴比伦尼亚的工商业奴隶主经过斗争,还从亚述帝国手中争得了自治权。除奴隶外,还有一些人身自由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守巴比伦尼亚的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人结成同盟,于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2希波战争答:希波战争是公元前5世纪古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而引起的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起义。起义被镇压后,波斯以雅典曾援助米利都起义为由,渡海侵入希腊。主要的战斗发生于公元前490年和前480前479年的两次波

36、斯大军入侵期间,但波斯都遭到失败。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缔结和约,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使世界文明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力共存之势,影响深远。3十二铜表法答: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得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4文艺复兴答: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这场文化运动是从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开

37、始的,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源于l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逐渐扩大到西欧各国,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期。文艺复兴运动不单单是古典文化艺术的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吸收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并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也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5旧制度与大革命答: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作家托克维尔的著作,主要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托克维尔亲身经历法国大革命,并在第二共和国时期出任外交部长。他看到在法国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致

38、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化公开。托克维尔的著作1870年后被冷落了七八十年后,近几十年来在西方突然走红,随着保守的自由主义思想的抬头,托克维尔的政治观点重新受到了重视。托克维尔全集在1952年出版第一版后,至今已印行第三版。1979年在美国成立了托克维尔学会,出版托克维尔评论。6年鉴学派答:年鉴学派是20世纪国际史学界影响较大的学派之一。主要由法国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1946年后改称经济、社会和文化年鉴)的历史学家组成。年鉴于1929年由法国历史学家M.布洛克和L.费弗尔创办,其宗旨是提倡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反对受实证主义影响的、以政治和外交史为中心的19世纪传统史学。布洛克和费弗尔在拓宽历

39、史研究领域,开阔史学研究视野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出版了一批著作。在史学的比较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的探讨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得到法国学术界承认,被誉为年鉴学派的第一代史学家。二战后,费尔南布罗代尔、夏尔莫拉泽全面发展了年俭学派,布罗代尔的三时段理论是其中的代表性理论。70年代,由芒得鲁、伏费尔等人开创的“年鉴新史学派”进一步拓宽了研究领域,翻新了研究方法,广泛开展对“日常生活”的研究。7两伊战争答:两伊战争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大规模战争。l980年9月,伊拉克向伊朗发动突然进攻。两伊战争爆发。l981年9月以后,伊朗不断发动反攻,收复大部失地。1982年7月以后,伊朗

40、攻人伊拉克境内,战争主要在两国边境地区进行。1988年8月,最终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停战。两伊战争双方人员物质损失惨重;阿拉伯世界严重分裂。8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答: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美国哈弗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所著的一部书,普遍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事务方面最重要的一部书。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本书所持观点公允与否,在学术界大有争论。但书中对现今世界

41、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读者会有重大参考价值。二、简答1介绍汉谟拉比法典中自由民等级的情况答:古巴比伦社会内部存在着等级制度。人们被分为阿维鲁、穆什根努、奴隶三个等级。阿维鲁是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阿维鲁等级中有大奴隶主、中小奴隶主,占多数的则是受压迫的下层自由民。穆什根努是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大概来源于破产失地的公民或原无公民权的自由民。与穆什根努同一等级的还有“纳贡人”。纳贡人成分比较复杂。至少包括伊沙库、牧民和另一种劳动者(不知其职业名称)。伊沙库主要是指以缴纳贡赋为条件从王室地产领取份地的佃耕农民。他们的身份大概不能随意改变。穆什根努等级中有的上升为奴隶主,多数则是下层自由民。2天主教“

42、反宗教改革运动”的成因和举措答:(1)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的成因反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中叶的天主教会为对抗宗教改革而进行的改革运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局面,故又有对立的宗教改革之称。不少历史学家认为用“天主教改革”一词更能反映其实质。15世纪,以D.伊拉斯谟为代表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鼓吹改革,但他们站在维护天主教传统的立场上,反对分裂和暴力。(2)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的措施 天主教自15世纪召开一系列公会议之后,要求教廷改革的呼声更高。保罗三世为重振教皇威望,乃着手改革教廷弊端。首先于1545年召开了特兰托公会议。由于受法国和西班牙间战争的影响,会议时断时续,前后历

43、时18年。1551年复会,新教诸侯曾应邀参加,不久即退出,次年又告休会。1561年由教皇庇护四世重新召开,中心议题是反对宗教改革,进行天主教会内部改革。1564年通过特兰托会议信纲,确认教皇有权决定宗教事务,重申天主教基本教义和圣礼制度,谴责新教因信称义的神学观点和对圣礼的不同主张。还为整肃天主教会作出规定,如主教必须讲道,神父必须熟读圣经,教士的道德生活必须受到监察,以及开办神学院训练神职人员等。该信纲被认为是天主教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罗马教廷联合封建势力,特别是依靠西班牙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发动反宗教改革运动,利用异端裁判所加紧镇压新教徒和其他异端,加强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使天主教在法国、比利

44、时、南欧和东欧大部分地区的地位重新得到巩固。在天主教会内部,结束了教义之争,教皇权势有所提高,在欧洲事务中继续占有一定地位。由于各修会竞相向外扩展,使天主教势力达到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3近代早期欧洲殖民者对西非的影响答:(1)早期欧洲殖民者在西非的殖民活动葡萄牙人从15世纪起就在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刚果、安哥拉等地设立了许多据点。并把这些据点作为从西欧到达东方这条航线上的补给站。(2)早期殖民对西非的影响近代早期,葡萄牙殖民者在西非的占领以军事据点为主,目的主要是为葡萄牙的商业掠夺提供航路保障和军事保护。葡萄牙在西非的商业掠夺,攫取了西非大量的资源和财富,造成西非财富的流失。随着殖民势力的

45、扩张,葡萄牙也参与黑奴贸易等罪恶活动,造成西非各部族之间自相残杀,西非的人口和劳动力锐减。但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活动还给西非社会带去了先进的思想、组织制度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非的社会进步。不过殖民者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他们带来的进步思想和先进技术。葡萄牙早期殖民也为葡萄牙长期殖民西非奠定了基础,是造成西非长期贫穷落后的一个根源。4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和特点答:斯大林模式也称苏联模式,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斯大林模式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1)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

46、的制定通过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的正式形成。(2)特点 斯大林模式是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并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多投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管理一切,直接发布命令;管理一切国家事务,民主法制不健全,领导的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最后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三、论述1论罗马帝国的衰亡和蛮族入侵的关系答:罗马帝国自创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壮大主

47、要建立在对外征战和对蛮族的征服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罗马帝国衰亡也是必然的,而蛮族人的侵入在帝国灭亡的过程中却也显得尤为重要。(1)匈奴西迁匈奴本是中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原先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今蒙古境内,匈奴全民皆兵,骑兵数量大,战斗力强,与当时的汉朝时常发生战争,给汉朝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公元8991年,汉军数次向匈奴发动进攻,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单于的权力完全被摧毁,匈奴被迫西迁,历经三百多年,在中亚地区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并继续向欧洲推进。到罗马皇帝瓦伦斯时期,匈奴人越过伏尔加河,征服了顿河流域的阿兰人以及生活在黑海北岸的东哥特人。在此压力下日耳曼诸部落首先选择南下逃难,

48、接着哥特人、汪达尔人等蛮族接着南下,迁入罗马境内。日耳曼人迁入罗马帝国境内,并逐步站稳脚跟,不断冲击着帝国的统治。如果说日耳曼人的入侵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导火索,那匈奴人的西迁则是帝国灭亡的催化剂。(2)日耳曼人的入侵罗马人与日耳曼人之间的战争一直不断,且互有胜负,但并没有达到完全征服彼此的目的。公元9世纪,驻守日耳曼行省的罗马统帅瓦鲁斯与日耳曼首领激战四天,最后以全军覆没而告终。这次会战使得日耳曼摆脱了罗马而取得了独立。到2世纪末,帝国由盛而衰,到3世纪时,罗马帝国的整个北部边境都被蛮族占据,帝国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同时帝国内部的各派系之间纷争不断,甚至出现了“三十僭主”的分裂局面,军队哗变,各

49、地区割据自据,长期的分裂局面也给了蛮族以可乘之机。(3)军队蛮族化蛮族军队曾是罗马帝国用以抵抗蛮族入侵的有力武器,但蛮族军队势力的不断扩大却成了埋葬罗马帝国的坟墓。随着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军队的数量和质量却在不断下降和老化,为维持庞大帝国的运转,就必须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因而将蛮族吸收到军队中就成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但这也为蛮族大规模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在征召的蛮族中。日耳曼人是最重要的兵源,被用以补充军队和戍卫边疆,蛮族军队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他们在军队中的势力不断扩张,最终达到了操纵朝政的目的。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除了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自立政权,西罗马自此

50、灭亡。而欧洲的古典文明也就此终结,欧洲开始进入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2中世纪德意志诸侯割据局面的形成和原因。答:德意志割据局面的形成及原因如下:(1)神圣罗马帝国王权的削弱自从德王奥托一世加冕称帝之后,中古德国作为一个整体在政治上的存在是同神圣罗马帝国这一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到15世纪,这一帝国被人恰当地称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但这个帝国只是一个空名,和中古早期的法国、英国一样,德国并不是一个政治上统一的国家。和英法国王一样,德王原拥有君主的权力,并以封君身份同各地封建主结成封君封臣关系。称帝虽使德王成为皇帝,但并未授予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德国王权的发展反而因此增加了一个不利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