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后真相时代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的情感传播研究_何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913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真相时代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的情感传播研究_何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后真相时代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的情感传播研究_何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后真相时代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的情感传播研究_何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4期传媒观察Media Review后真相时代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的情感传播研究 何飞汪宴卿【作者简介】何飞,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讲师,四川大学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汪宴卿,湖南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基金项目】本文系公安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公安文化短视频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3-01;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SHZLZD2104;四川公安宣传舆论研究中心青年项目“基于信息驱动的县级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处置流程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SPPPORC2021004。中

2、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22(2023)040096-5“后真相时代”,事实真相不再具有凝聚共识的力量,成为被公众情绪支配的“道具”。人们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情感倾向来相信哪些是事实,哪些不是事实。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谁能在网络上制造出情感爆点,谁就基本掌握了某一时段的话语主导权。而短视频在激活公众情感、实现社会情感流动等方面无疑是当下最好的工具,因而也成为众多热点舆情事件的第一推动力。一般认为,短视频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主要原因是它具有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而视觉冲击力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相关产生机制并未得到很好的解释。笔者认为,视觉冲击力必定蕴含饱满的

3、情感,或者说只有充分调动观者的情感,短视频才能获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而这个“视觉冲击力”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传播的过程。一、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短视频顾名思义即时长较短的视频,它是指在新媒体平台播放的、长度介于几秒钟至几分钟的视频。由于其制作简单、时效性强、易于分享,已经成为当前最具热度的媒介之一。随着短视频的迅猛发展,平台呈现出用户基数大、使用频率高、用户黏性强等特征,短视频逐渐成为社会表达的主流媒介。第51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在此背景下,以短视频为核心要素的热点舆情事件也层出不穷。以“短视频舆情”

4、为主题,学界从其传播特征、演化分析、影响因素、引导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短视频舆情表现为多元化“精确获悉”、广域化“实时接受”、圈群化“增强互动”等传播特征。由于短视频的碎片化、非线性与裂变式传播方式,也易引发舆论失真、舆论情感暴力等问题。面对舆论极化行为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引导方法与治理策略。随着研究深入,短视频与情感的关系研究获得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较于静态图片,短视频更能唤起公众情感,具有“视听双通道”的短视频会强化情绪反应程度。短视频舆情中,“敏感议题为内核的冲突性画面更易激发公众情绪。”短视频中“负面情绪容易被唤醒、扩散及放大,展现出共振和循环的传播特征”,存在非理性化倾向。短视频舆

5、情的非理性表达呈现出人物形象鲜明、背景音乐突出、标题党盛行等传播现状。上述研究表明在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有唤起公众情感的倾象,初步揭示了短视频与情感传播的联系,但未对短视频如何唤起公众情感、其传播机制又是什么进行系统探讨。因此,本研究根据蚁坊软件发布的 2018 年 1 月 5日-2022年6月10日间所列举的热点舆情事件,以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舆情事件进行整理,选出20起热点舆情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案例的选取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短视频在热点舆情事件中作为核心要素推动事件的生成与发展;二是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且舆情热度较高;三是事件具有一定【内容提要】短视频在热点舆情事件

6、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热点舆情事件的“发酵池”和“策源地”。短视频的舆论影响力源自于视觉冲击力,而视觉冲击力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传播的过程。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通过构建冲突框架、悲剧框架、道德情感框架,在联想机制、共情机制、共振机制的驱动下,实现情感的强化、扩散和极化。【关键词】后真相时代;舆情事件;短视频;情感框架;情感传播0962023年第4期传媒观察Media Review的情节性、故事性且网民情感表现明显。本文重点分析短视频在热点舆情事件中使用了何种情感框架及存在哪些情感传播机制,试图揭示其传播现象背后的传播规律。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时间

7、2018.01.052018.08.222018.10.282018.11.152019.05.102019.05.202019.04.112019.06.242020.09.142020.10.262020.12.042020.12.072021.01.132021.02.062021.05.092021.05.222022.01.282022.02.082022.05.132022.06.10事件名称女子扒高铁车门事件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上海快递小哥雨中爆哭事件江西上饶第五小学一家长刺死女儿同学事件女子录视频取证家暴事件西安奔驰女车主坐引擎盖哭诉维权事件大连男子当街暴打

8、女孩事件拉姆遭前夫纵火烧伤不幸去世事件辽宁抚顺6岁女童被虐事件望江民辅警施救跳河女孩失败事件女子高铁上辱骂母亲事件大连卢书记事件23岁女生货拉拉跳窗事件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楼事件大连“522”轿车撞人逃逸事件江苏徐州丰县8孩母亲事件河北唐山一养老院工作人员殴打老人事件男子借用民政局厕所被拒事件河北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表1 2018年1月5日-2022年6月10日热点舆情事件二、短视频在热点舆情事件中的作用(一)作为情感表达的媒介短视频受制于其自身的体裁限制,要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诉诸情感是较好的叙述策略,在视觉说服机制下,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动人,短视频成为情感表达的主要媒介。同时,短

9、视频是由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符号、声音符号构成的多模态影像文本,其情感传播过程是一个多模态符号协同配合的过程。相较于语言文字、静态图片,具备视听双通道的短视频可以全方位刺激人的感官神经,能够第一时间还原事件现场,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可观性和视觉冲击力,容易激活公众情绪。作为动态性、持续性的视觉信息,短视频能够容纳更多的事件信息,以视觉语言叙述事件,让受众深度沉浸其中,形成较好的传播效果。(二)作为事实证据的影像短视频作为事实证据的潜在价值在热点舆情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网络寻求真相的呼声下,视频是否为公众呈现成为改变舆论走向、推进舆情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楼事件”中,网络质疑关键

10、监控视频缺失、学校不让家属看监控视频等,因此视频在该事件中起到影响舆论走向的作用。短视频提供了舆情事件至关重要的记录,没有这些记录舆情事件将极大地丧失对受众的说服力。同时,在社会舆情事件中,短视频成为记录不法行为的有效媒介,充分利用视觉记录唤起公众对社会不公的道德义愤。短视频作为摄影媒介具有将视觉外观自动记录下来的功能,而这是其他传播形式无法做到的。(三)作为舆情演化的动力短视频之所以成为推动热点舆情事件演化的关键力量,一方面,它是热点舆情事件的“发酵池”和“策源地”。由于短视频发布门槛低,又能契合当下社会主流的碎片化、移动化、视觉化的阅读模式,再加上短视频相比语言文字、图片更具有现场感,易增

11、强网民的信任感与参与感,因而能够推动舆情快速发酵和广泛传播,主导舆情事件的议程设置;另一方面,由于受时间限制,短视频发布者往往截取事件中极具冲突性的画面予以展示,忽略或故意模糊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导致舆情容易出现反转,公众情绪呈现出非理性化倾向,甚至出现情感极化。三、短视频的情感框架建构任何一种心理体验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感知框架,框架意味着一种阐释图式(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它能够帮助人们“辨别、感知、确认和命名无穷多的事实。”现实既包括信息也包含情感,因而媒介在建构现实的过程中,既包括显性的信息框架,又包括隐性的情感框架,共同影响公众对具体事件的认知。与基于

12、信息建构的框架不同,情感框架是指某个形象与某一种情感建立联系,并形成某种“情感-认知结构”,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从语言文本、静态的图像文本到动态的影像文本,框架作为一种筛选机制一直存在。不同于前两者,动态的影像文本在框架的建构上有其不同之处。短视频作为一种动态的影像文本要保持其传播生命力,形成足够的情感刺激,必须从情感框架的底层逻辑进行建构,才能在众多的影像文本中脱颖而出,形成“情感爆点”。本文通过对20起热点舆情事件的比较分析发现,短视频主要通过构建冲突框架、悲剧框架、道德情感框架来进行情感传播。(一)冲突框架冲突框架是视觉叙事的一种基础性框架形态,它主要借助某种叙事策略来完成,如制造

13、对立。具体来说,短视频可以按照二元对立的编码方式直接0972023年第4期传媒观察Media Review呈现一种冲突景观,还可借由激活一定的文化意象间接表达一种冲突意象。冲突框架主要运用在权益抗争、反腐监督、道德丑闻等事件中。以短视频为核心,影像画面主要呈现出人物的对立、情节的冲突、事件的冲突等,激起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及对强势群体的不满。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构建的冲突框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件人物的对立冲突,施暴者与受害者的冲突、商家与消费者的冲突等,这些皆成为短视频冲突框架构成的重要元素。如2019年“西安奔驰女车主坐引擎盖哭诉维权事件”,作为消费者的“弱势群体”与作为商家的“强

14、势群体”在画面中形成矛盾冲突。在二者紧张的对立中,公众的情感倾向十分鲜明;二是事件本身的争议性引发的冲突,如“望江民辅警施救跳河女孩失败事件”,有人质疑民警救援不及时,也有网友认为,在救援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民警们不仅对当事人进行了劝导也曾尝试下河救援,因此并不能苛责警方。两种观点形成冲突,也形成了不同的情感倾向,推动着舆论的持续发酵。(二)悲剧框架悲剧框架主要展示事件人物的悲惨遭遇,主要激发受众悲伤和愤怒的情感。短视频为了建构悲剧框架,多采用感官化叙事,以表层化、片面化、情绪化叙述为主,通过以情动人的叙事策略和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在有限时间中,突出和强化某些令人悲伤的细节,形成在场感个人

15、化和悲剧感。相关热点舆情事件在悲剧框架的底层建构下,通过以情动人的策略,以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感染公众,激活公众情感并形成一致心理。(三)道德情感框架道德情感作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影响着人们的习惯和本能。一般来说,道德情感的产生主要受到社会现实的特殊情境刺激和内在道德机制约束的双重作用。在热点短视频舆情事件中,短视频的“图像刺激”致使公众产生诸如同情、愤怒、义愤等情感体验,人们“习惯性地按照内化的文本不假思索地参与行动”。在热点短视频舆情事件中,主要以文本内容以及主题的图像刺激来激活公众的道德情感。以“大连男子当街暴打女孩事件”为例,视频画面显示,该暴力视觉以极具视觉冲击力观感的叙事方式戳中了网友的

16、痛点,激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怒。一方面,短视频提供的画面,即暂时印象与人们的传统认知(基本观念)产生偏差,形成道德震撼。人们在愤怒的驱使下对该事件形成了一致的反感和共同的看法,进而产生了共同的心理,拥有了共同的情感,人们在情感的驱使下形成共意;另一方面,道德情感有着稳定的情感能量,正如柯林斯指出:“情感能量不仅可以鼓舞某些个体,压抑另一些个体。从群体的视角而言,它还有控制的属性。”情感能量也即涂尔干提出的“道德情操”概念,它主要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评价时产生的一种感觉:正确感与错误感以及道德感与不道德感,充满情感能量的人会感觉自己是正义之士,认为自己所做之事是正义的。在涂尔干看来,集体情感与人们的共同

17、意识密切相关,人们存在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即人的意识或信念。因此,当人们基本的意识或信念遭到质疑时,他们会本能地给予反击,而情感唤起的可能性与这两者之间的反差成正比。在“河北唐山一养老院工作人员殴打老人事件”中,视频画面中一名养老院工作人员野蛮殴打老人。尊老爱幼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该视频画面与人们基本的道德情感形成了极大反差,引起网民的愤怒。值得注意的是,在20起热点舆情事件中,大多数事件中的施暴方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还涉及道德伦理问题,因而极易激活公众的道德情感,如殴打老人、家暴、殴打妇女、泄愤报复社会等,其背后都有深层次的道德法则作为支撑。四、短视频的情感传播机制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的情

18、感传播既遵循着一般视觉语法规则,又有着自身独特的传播逻辑。相较于静态图片,短视频的在场性、还原性、动态性决定了其独特的传播机制。(一)联想机制下的情感强化后真相时代,“真相”越发成为一个被构建的产物。一旦遇到自身未经历的事件,公众“只能有一种凭他对那事件的想象所引发的感情”。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的情感传播不仅表现为受众情感的激活,也体现为在联想机制下情感获得持续强化的动力,以一种裂变式扩张推动着情感的发酵和强化。短视频作为一种动态的图像统管着人的情绪,其动力系统活动既遵从于相似性原则,又遵从着联系性原则。从图像刺激到图像联想,短视频一方面使不在场的事件得以逼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造成了不在场

19、的“在场”,进而在想象力的驱动下,使人们的感受强化。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要么以监控录像还原事件现场,要么以发布者亲历现场的视角拍摄,给人以强烈的在场感,易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另一方面,个体情感的产生取决于在何种程度上相信自身内在的图像世界。有时候,这种确信会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觉得它比“真实”还真实,而内在的图像世界是将外部世界表象化的图像存在,在这一过程中,知觉、想象和模仿都能产生情绪感染。因此,当短视频呈现的媒介图像与自身内在的图像世界高度一致时,人们的情感在联想机制的主导下会被唤起,并在反复的图像刺激下进一步强化。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由于网络舆论场上一直对“女司机”群体存

20、在刻板印象,公众的内在图像世界因而也被固化下来,兼之一些不良0982023年第4期传媒观察Media Review媒体在不加核实的情况下盲目跟进报道,媒体图像与公众内在图像世界的高度一致导致在联想机制下形成了“女司机逆行”的错误归因,网民因而也把愤怒的矛头对准了女司机。(二)共情机制下的情感扩散共情是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在观察和模仿他人的基础上产生同样的情感,且知道该情感源于他人。共情分为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前者是指“在没有任何情绪感染的情况下,理解他人脑中想法的能力”,而后者有一个情绪感染的过程,共情的产生离不开情境。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共情对象的看法以及对对方处境的判断都会影响共情的体

21、验,而短视频正是通过构建情境影响着受众的认知,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一个具体情境的信息主要包括时空框架、实体的集合、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体的意图、事件的因果性等。时空框架主要提供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实体的集合涉及事件中的个人或群体。首先,短视频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提供一个事件真实发生的情境,因而在时空框架上具有还原事件现场的能力。由于“真实可信”,因而极易实现情绪感染,实现观者的共情;其次,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共情对象的社会身份以及与共情主体是否属于群体内或群体外特征时,人们的共情反应会有差异。网络舆论场中,占据绝大多数的“弱势感”网民会天然同情弱者,迁怒强者。因此,短视频中如果事件呈现

22、出“弱者”与“强者”的对立,同情的效应会呈现出一边倒态势;再次,短视频构建的情境中包含事件的因果关系也会对共情产生影响。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为例,视频发出几小时后就引发热议。通过随机抽样视频评论发现,公众的情绪主要是对打人者的愤怒和对受害者的同情。在该事件中,短视频真实还原了施暴者残暴打人的全过程,其因果关系比较明显,强弱对比分明,因而共情效应极为明显。有网友评论道:“我甚至想半天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我的愤怒!”在共情效应下,被激活的负面情绪在受害者和观看者之间实现共情“害怕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的忧虑转化为情感传播的动力。(三)共振机制下的情感极化短视频作为一种影像文本,不仅具有表层意义

23、,也具有含蓄意义,特别是文本之外的隐喻意义和象征意义。热点短视频舆情事件本身就是当下社会矛盾的投射和聚焦,一般都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切中公众核心利益,如公权力的滥用、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暴力、公共安全等。短视频以其片段式的影像呈现折射当下社会的现实矛盾,因而能够唤起公众的情感,形成巨大的舆论影响力。短视频的“图像刺激”只能产生短暂的情绪刺激,但这一刺激要改变受众的认知,进而转化为有倾向性的行动,影像文本的事实性内容及主题必须与当下社会的情感结构相契合,实现情感极化。1、在短时间内抓取意义片段。短视频作为一种视觉文本,“积极的选择”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它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抓取有意义的片段,聚焦于

24、矛盾冲突,呈现出最惊心动魄的瞬间,从而在视觉上刺激人、感染人。从有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些片段可能是冲突的呈现、重大活动的记录,蕴含着深刻的意义结构和情感能量,凝缩了事件过程的决定性瞬间,也凝缩了公共议题的感知形式,更凝缩了当下社会的情感结构和集体无意识。2021年1月13日晚,大连市金普新区一女子进小区态度蛮横,拒不配合志愿者登记并打电话给社区领导要求直接放行;2022年1月28日,男子借用民政局厕所被拒。两起舆情事件都激起网民的愤怒,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公众对特权现象的不满。2、在框架内外构建情感张力。影像只是虚拟的视觉对象,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差距或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影像是对现实世界的提炼、抽

25、象和概况,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影像中的空间既是对现实空间的压缩,又是对现实空间的解剖和拓展。影像空间既包括框架内空间,又包括框架外空间。框架内的空间是封闭的、视觉的、直观的;框架外空间则是开放的、想象的、暗示的。热点短视频舆情事件中,短视频在框架内以感官化叙述、不完整呈现聚焦社会冲突和现实矛盾,在框架外弱化个体因素、放大社会因素,与社会现实相勾连,从而实现具体事件的图像刺激与社会情感结构的共振。五、结语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因而具有更多制造情感爆点的潜能,这也是近年来以短视频为核心要素的热点舆情事件日趋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入研究发现,该类事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首先

26、,该类事件不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演化过程,而是在情感的助推下形成了“情绪爆点”瞬间引爆,呈现出非理性化、情绪化、情感极化等特征;其次,情感属于认知的范畴,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感影响人们对信息的理解、记忆和行动。短视频唤起了公众的情感,形成了固定认知,反而难以接受事实真相,因而也造成了“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了事实”这一后真相时代的典型特征;再次,不同于静态图片的“图像-形象-主题”的舆论建构过程,短视频的舆论建构是在充分吸收视觉语法和短视频自身传播特性的基础上,以构建情感框架为主,并激活相应的情感传播机制。参考文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s:/ Re

27、view毕翔、唐存琛、肖俏:短视频社交媒介舆情危机应对,图书馆 2019年第6期。余秀才、王映荷:突发事件舆论传播中的短视频转向与治理,中国出版 2020年第22期。Detenber,B.H.,Simons,R.F&Bennett,G.G.(1998).Roll em!:The effects of picture motion on emotional responses.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42(1).Schill,D.(2012).The visual image and the political image:A revie

28、w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political communication.Review of Communication,12(2).闵晨、王国华、陈强:视频在热点事件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中的作用研究,情报杂志 2018年第7期。田维钢、张仕成:唤醒、扩散、共振:短视频负面情绪传播机制研究,新闻与写作 2021年第8期。黄方楠、李明德:短视频舆情的非理性表达与互动分析,情报杂志 2022年第3期。Goffman,E.(1974).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29、experience.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Izard,C.E.&Buechler,S.(1980).Aspects of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ity in terms of differential emotions theory,InR.Plutchik,R.&Kellerman.H.(Eds.),Emotion:Theory,research,and experience(Vol.1),Ac-ademic Press.王超群:情感激发与意象表达:新媒体事件图像传播的受众视觉框架研究,国际新闻界 2019年第10期。冯仕

30、政: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11页。美兰德尔 柯林斯著,林聚任等译:互动仪式链,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2页。美沃尔特 李普曼著,林珊译: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德克里斯托夫 武尔夫著,陈红燕译:人的图像:想象、表演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03页。加保罗 布卢姆著,徐卓译:摆脱共情,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1页。陈武英、刘连启:情境对共情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16年第1期。美鲁道夫 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65页。刘涛:视觉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年版,第300

31、 页。周勇、黄雅兰:从图像到舆论:网络传播中的视觉形象建构与意义生成,国际新闻界 2012年第9期。量。“虽然理论界倡导社区治理需要向网络化治理转向,但缺乏对信息技术之于社区微观实践过程的关注。”而大营街的社区媒介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基层社会治理的微观实践个案。此外,大营街的社区媒介发展与基层治理的关系,更应该放入历史的脉络之中去考察。从20世纪90年代电视台作为新媒介进入到农民生活中,到手机、微信和智慧治理平台的渗入,媒介成为地方社会联结与人们情感认同的重要手段与文化符号持续发挥着作用。在此传播中,政治经济网络和文化网络得以绵密地编织在一起,进而实现了公共权威的运用、各方利益的协调,推动社

32、会有序发展。参考文献:李斌、王杰:治理共同体的社区建设进路,广西社会科学 2022年第2期。张社宁:我国社区媒体发展浅析,编辑之友 2010年第12期。王斌、古俊生:参与、赋权与连结性行动:社区媒介的中国语境和理论意涵,国际新闻界 2014年第3期。梁丽、孙荣:融媒体视域下的社区公共领域构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 2020年第1期。马翀炜、孙信茹:云南第一村红塔区大营街的人类学考察,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束开荣:互联网基础设施:技术实践与话语建构的双重向度以媒介物质性为视角的个案研究,新闻记者 20

33、21年第2期。房正宏、王冲:互联网时代的乡村治理:变迁与挑战,电子政务 2017年第1期。杨星星、唐优悠、孙信茹:嵌入乡土的“微信社区”基于一个白族村落的研究,新闻大学 2020年第8期。张学波、马相彬、张利利、郭琴:嵌入与行动者网络:精准扶贫语境下扶贫信息传播再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年第9期。陈福平、李荣誉:见“微”知著:社区治理中的新媒体,社会学研究 2019年第3期。方兴东、严峰、钟祥铭:大众传播的终结与数字传播的崛起从大教堂到大集市的传播范式转变历程考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胡凌:健康码、数字身份与认证基础设施的兴起,中国法律评论 2021年第2期。张

34、磊、贾文斌:互联网基础设施研究:元概念、路径与理论框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21年第5期。朱启彬:“互联网+”背景下的村落共同体重塑,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 2017年第21期。刘亚秋:传统社区的乡土性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学术论坛 2021年第3期。孙信茹、马翀炜:一个乡村电视台的社会文化人类学考察,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09年第6期。吴义东:微治理:城市社区营造中的社交媒体实践一项媒介人类学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2年第1期。潘忠党:“玩转我的iPhone,搞掂我的世界!”探讨新传媒技术应用中的“中介化”和“驯化”,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胡海、魏海平:权力的莫比乌斯游戏:网络社会媒介场域中的流动性之争,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 年第 1期。贺雪峰:治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十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上接第89页)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