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生物地史总结古生物地史总结基本概念部分基本概念部分生物演化史生物演化史沉积发展史沉积发展史结构演化史结构演化史第1页基本概念部分基本概念部分1.1.古生物学研究对象古生物学研究对象化石化石化石化石:保留在保留在地质历史地质历史时期时期岩层中岩层中生物生物遗遗体或遗址体或遗址化石形成条件化石形成条件l l生物条件生物条件生物条件生物条件硬体最有利硬体最有利硬体最有利硬体最有利,软体易腐烂分解软体易腐烂分解软体易腐烂分解软体易腐烂分解l l埋藏条件埋藏条件埋藏条件埋藏条件埋藏快、沉积物细、搬运短埋藏快、沉积物细、搬运短埋藏快、沉积物细、搬运短埋藏快、沉积物细、搬运短l l时间条件时间条件时间条件
2、时间条件时间长时间长时间长时间长l l成岩条件成岩条件成岩条件成岩条件压实与重结晶弱,石化作用压实与重结晶弱,石化作用压实与重结晶弱,石化作用压实与重结晶弱,石化作用第2页化石保留类型化石保留类型l l实体化石实体化石实体化石实体化石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化石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化石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化石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化石l l模铸化石模铸化石模铸化石模铸化石指保留在岩层中生物体印模和铸型指保留在岩层中生物体印模和铸型指保留在岩层中生物体印模和铸型指保留在岩层中生物体印模和铸型l l印痕化石印痕化石印痕化石印痕化石l l印模化石印模化石印模化石印模化石l l模核化
3、石模核化石模核化石模核化石l l铸型化石铸型化石铸型化石铸型化石l l遗址化石遗址化石遗址化石遗址化石保留在岩层中生物生活、活动保留在岩层中生物生活、活动保留在岩层中生物生活、活动保留在岩层中生物生活、活动遗址遗址遗址遗址和和和和遗物,遗物,遗物,遗物,如觅食迹、脚印、卵等如觅食迹、脚印、卵等如觅食迹、脚印、卵等如觅食迹、脚印、卵等l l化学化石化学化石化学化石化学化石保留在岩层中生物保留在岩层中生物保留在岩层中生物保留在岩层中生物有机质,如氨基酸等有机质,如氨基酸等有机质,如氨基酸等有机质,如氨基酸等第3页生物分类与命名:生物分类与命名:生物分类与命名:生物分类与命名: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
4、法规和相关要求来建立。生物各级分类学名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来建立。生物各级分类学名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来建立。生物各级分类学名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来建立。生物各级分类学名采取采取采取采取拉丁语或拉丁化语拉丁语或拉丁化语拉丁语或拉丁化语拉丁语或拉丁化语表示。表示。表示。表示。单名法:单名法:单名法:单名法: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属(亚属)属(亚属)属(亚属)属(亚属)以上以上以上以上单位学名用一个词来表示单位学名用一个词
5、来表示单位学名用一个词来表示单位学名用一个词来表示二名法:二名法:二名法:二名法: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种种种种学名用两个词学名用两个词学名用两个词学名用两个词表示,属名表示,属名表示,属名表示,属名+种名种名种名种名三名法:三名法:三名法:三名法: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依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相关要求,亚种亚种亚种亚种学名用三个学名用三个学名用三个学名用三个词表示,属名
6、词表示,属名词表示,属名词表示,属名+种名种名种名种名+亚种名亚种名亚种名亚种名优先律:优先律:优先律:优先律:任何分类单位正确名称是最早正式发表名称。任何分类单位正确名称是最早正式发表名称。任何分类单位正确名称是最早正式发表名称。任何分类单位正确名称是最早正式发表名称。n n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 底栖生物底栖生物 游泳生物游泳生物 浮游生物浮游生物 假浮游生物假浮游生物第4页n生物演化生物演化物种形成:物种形成:物种形成:物种形成:遗传,变异,隔离,自然选择遗传,变异,隔离,自然选择遗传,变异,隔离,自然选择遗传,变异,隔离,自然选择进化不可逆性进化不可逆性进化不可逆性进化不可逆性:生物不论
7、整体还是部分(器官)都不可能生物不论整体还是部分(器官)都不可能生物不论整体还是部分(器官)都不可能生物不论整体还是部分(器官)都不可能返回到它们祖先已经有过状态,即在生物演化过程中,返回到它们祖先已经有过状态,即在生物演化过程中,返回到它们祖先已经有过状态,即在生物演化过程中,返回到它们祖先已经有过状态,即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已经灭绝生物和退化器官,在以后历史中就不可能再次已经灭绝生物和退化器官,在以后历史中就不可能再次已经灭绝生物和退化器官,在以后历史中就不可能再次已经灭绝生物和退化器官,在以后历史中就不可能再次出现出现出现出现重演律(生物发生律)重演律(生物发生律)重演律(生物发生律)重演
8、律(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简短而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简短而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简短而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简短而快速重演快速重演快速重演快速重演适应辐射(适应辐射(适应辐射(适应辐射(趋异)趋异)趋异)趋异):分类位置相近生物,因为适应不一:分类位置相近生物,因为适应不一:分类位置相近生物,因为适应不一:分类位置相近生物,因为适应不一样环境而发生形态分化:样环境而发生形态分化:样环境而发生形态分化:样环境而发生形态分化:n n由一个种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种由一个种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种由一个种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种由一个种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种-分歧或趋异分歧或趋异分歧或趋异
9、分歧或趋异n n由一个类群向多个不一样方向发展由一个类群向多个不一样方向发展由一个类群向多个不一样方向发展由一个类群向多个不一样方向发展-适应辐射适应辐射适应辐射适应辐射适应趋同(适应趋同(适应趋同(适应趋同(趋同)趋同)趋同)趋同):亲缘关系疏远生物,因为适应相同:亲缘关系疏远生物,因为适应相同:亲缘关系疏远生物,因为适应相同:亲缘关系疏远生物,因为适应相同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同。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同。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同。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同。集群绝灭:集群绝灭:集群绝灭:集群绝灭:第5页生物分类单位:生物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界、门、纲、目、科、
10、属、种种 标准化石:标准化石:生存时限短、分布广、保留好、生存时限短、分布广、保留好、易发觉化石为标准化石易发觉化石为标准化石指相化石:指相化石:能够明确指示某种沉积环境化石能够明确指示某种沉积环境化石化石层序律:化石层序律:不一样岩层中生物化石各不相不一样岩层中生物化石各不相同,并依据相同化石来对比地层并证实属于同,并依据相同化石来对比地层并证实属于同一时代。同一时代。第6页主要古生物门类主要古生物门类n n分类位置,结构特征,演化,地史分布,生态环境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n n蜓蜓n n珊瑚珊瑚四射珊瑚,横板珊瑚四射珊瑚,横板珊瑚n n腕足腕足跟双壳区分跟双壳区分n n软体动物软体动物腹足,
11、头足(鹦鹉螺,菊石),双壳腹足,头足(鹦鹉螺,菊石),双壳n n三叶虫三叶虫n n笔石笔石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演化趋向:演化趋向植物植物:大型羽状复叶,叶座:大型羽状复叶,叶座第7页2.地史学研究对象地史学研究对象地层地层地层:地层:地球表面保留层状岩石综合称地球表面保留层状岩石综合称为岩层(包含沉积岩、火山岩及变质为岩层(包含沉积岩、火山岩及变质岩),当讨论岩层年代时,即为地层。岩),当讨论岩层年代时,即为地层。地层叠覆律(地层层序律):地层叠覆律(地层层序律):未经变未经变动地层动地层,年代较老必在下年代较老必在下,年代较新叠年代较新叠覆于上。覆于上。第8页地层划分地层划分:按照地层各种属性
12、(如岩按照地层各种属性(如岩性、化石、接触关系等)把剖面上地性、化石、接触关系等)把剖面上地层划分为大小不一样单位称为层划分为大小不一样单位称为地层划地层划分。分。n n地层划分主要方法地层划分主要方法地层对比:地层对比:将划分好地层单位与邻近将划分好地层单位与邻近或远距离各个剖面做比较,论证它们或远距离各个剖面做比较,论证它们在地层特征和层位上是否相当。在地层特征和层位上是否相当。n n地层对比主要方法地层对比主要方法第9页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沉积环境和沉积相n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沉积环境n沉积相沉积相沉积相沉积相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一套有规律岩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一套有规律岩形成于特定古沉
13、积环境一套有规律岩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一套有规律岩石和古生物特征组合,即沉积环境物质表现。石和古生物特征组合,即沉积环境物质表现。石和古生物特征组合,即沉积环境物质表现。石和古生物特征组合,即沉积环境物质表现。能够反应沉积环境岩石及古生物特征综合能够反应沉积环境岩石及古生物特征综合能够反应沉积环境岩石及古生物特征综合能够反应沉积环境岩石及古生物特征综合n相变相变相变相变沉积相在横向沉积相在横向沉积相在横向沉积相在横向(空间空间空间空间)上和纵向上和纵向上和纵向上和纵向(时间时间时间时间)上上上上改变改变改变改变。相对比原理,相对比原理,又称又称瓦尔特相律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只有那些当前能够观察
14、到是彼此毗邻相和相区,才当前能够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相和相区,才能原生重合在一起能原生重合在一起。第10页n n沉积环境主要识别标志沉积环境主要识别标志 1 1 1 1、物理标志、物理标志、物理标志、物理标志n n岩石颜色岩石颜色岩石颜色岩石颜色.n n结构结构结构结构.n n结构结构结构结构.2 2 2 2、岩矿标志、岩矿标志、岩矿标志、岩矿标志n n组分组分组分组分.n n自生矿物自生矿物自生矿物自生矿物.3 3 3 3、生物标志、生物标志、生物标志、生物标志n n.第11页n n地层单位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群,组,段,层群,组,段,层
15、群,组,段,层地质年代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宙宙宙宙,代代代代,纪纪纪纪,世世世世,期期期期,时时时时年代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宇宇宇宇,界界界界,系系系系,统统统统,阶阶阶阶,时带时带时带时带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带生物带生物带生物带第12页地台:地台:相对稳定地域,具二元结构(基底相对稳定地域,具二元结构(基底和盖层)和盖层)地槽:地槽:地壳上垂直沉降接收巨厚海相地层,最地壳上垂直沉降接收巨厚海相地层,最地壳上垂直沉降接收巨厚海相地层,最地壳上垂直沉降接收巨厚海相地层,最终又回返挤压褶皱,并上升成
16、为山系巨型狭长槽终又回返挤压褶皱,并上升成为山系巨型狭长槽终又回返挤压褶皱,并上升成为山系巨型狭长槽终又回返挤压褶皱,并上升成为山系巨型狭长槽状凹陷带。状凹陷带。状凹陷带。状凹陷带。n n长槽状,接收巨厚沉积,活动。长槽状,接收巨厚沉积,活动。长槽状,接收巨厚沉积,活动。长槽状,接收巨厚沉积,活动。地槽旋回:地槽旋回:地槽发展早期阶段为地壳下降和接地槽发展早期阶段为地壳下降和接地槽发展早期阶段为地壳下降和接地槽发展早期阶段为地壳下降和接收沉积;晚期阶段为回返褶皱、酸性岩浆侵入和收沉积;晚期阶段为回返褶皱、酸性岩浆侵入和收沉积;晚期阶段为回返褶皱、酸性岩浆侵入和收沉积;晚期阶段为回返褶皱、酸性岩
17、浆侵入和山脉升起。把一个地槽发展全过程称为山脉升起。把一个地槽发展全过程称为山脉升起。把一个地槽发展全过程称为山脉升起。把一个地槽发展全过程称为地槽旋回地槽旋回地槽旋回地槽旋回第13页威尔逊旋回:威尔逊旋回:大洋壳并非永远存在,普大洋壳并非永远存在,普通都经历了开裂、扩张、收缩和闭合发展通都经历了开裂、扩张、收缩和闭合发展过程,把这一过程称威尔逊旋回过程,把这一过程称威尔逊旋回n n胚胎期胚胎期胚胎期胚胎期如如如如东非裂谷带东非裂谷带东非裂谷带东非裂谷带n n初始洋盆期初始洋盆期初始洋盆期初始洋盆期如如如如红海、加利福尼亚湾红海、加利福尼亚湾红海、加利福尼亚湾红海、加利福尼亚湾n n成熟大洋期
18、成熟大洋期成熟大洋期成熟大洋期如大西洋如大西洋如大西洋如大西洋n n衰退大洋期衰退大洋期衰退大洋期衰退大洋期如太平洋如太平洋如太平洋如太平洋n n残余洋盆期残余洋盆期残余洋盆期残余洋盆期如地中海如地中海如地中海如地中海n n消亡期消亡期消亡期消亡期地缝合带地缝合带地缝合带地缝合带第14页结构旋回:结构旋回:地球岩石圈结构演化中存在地球岩石圈结构演化中存在规律性旋回现象,包含造山作用、海水进规律性旋回现象,包含造山作用、海水进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生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生物演化和发展等方面。物演化和发展等方面。把全球性结构作用把全球性结构作用旋回现象称为结构旋回旋回现象
19、称为结构旋回结构阶段:结构阶段:发生结构旋回所经历地质时发生结构旋回所经历地质时间间第15页赔偿盆地:赔偿盆地:沉积基盘沉积基盘(基盘指沉积前地面)(基盘指沉积前地面)下降速度等于沉积物堆积速度盆地下降速度等于沉积物堆积速度盆地称为称为赔偿赔偿盆地盆地非赔偿盆地:非赔偿盆地:沉积基盘下降速度大于沉积物沉积基盘下降速度大于沉积物堆积速度堆积速度盆地称为盆地称为非赔偿盆地。非赔偿盆地。过赔偿盆地(过赔偿盆地(超赔偿)超赔偿):沉积基盘下降速度沉积基盘下降速度小于沉积物堆积速度盆地小于沉积物堆积速度盆地称为称为过赔偿盆地过赔偿盆地(超赔偿)超赔偿)。第16页生物演化史生物演化史1.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
20、物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海洋生物:蜓,珊瑚,腕足,三叶虫蜓,珊瑚,腕足,三叶虫蜓,珊瑚,腕足,三叶虫蜓,珊瑚,腕足,三叶虫,笔石,笔石,笔石,笔石,鹦鹉螺,菊石鹦鹉螺,菊石鹦鹉螺,菊石鹦鹉螺,菊石二叠纪末(晚古生代末)绝灭生物:二叠纪末(晚古生代末)绝灭生物:二叠纪末(晚古生代末)绝灭生物:二叠纪末(晚古生代末)绝灭生物:蜓,四射蜓,四射蜓,四射蜓,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珊瑚,横板珊瑚,珊瑚,横板珊瑚,珊瑚,横板珊瑚,三叶虫三叶虫三叶虫三叶虫,笔石,笔石,笔石,笔石,中生代末期(白垩纪末)绝灭生物:中生代末期(白垩纪末)绝灭生物:中生代末期(白垩纪末)绝灭生物:中生代末期(白垩纪末)绝灭
21、生物:菊石菊石菊石菊石第17页2.脊椎动物脊椎动物n n泥盆纪泥盆纪:鱼类时代鱼类时代n n石炭石炭二叠纪二叠纪:两栖类时代两栖类时代n n中生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n n新生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n n人类人类:第四纪开始出现:第四纪开始出现第18页3.植物植物n n石炭石炭二叠纪二叠纪:蕨类植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n n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n n新生代: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第19页沉积发展史沉积发展史n华北板块古大陆形成过程华北板块古大陆形成过程中新元古代开始沉积盖层中新元古代开始沉积盖层古元古代末期,古元古代
22、末期,吕梁运动(吕梁运动(1919亿年亿年1818亿年),亿年),形成形成华北原地台华北原地台太古宙末期,阜平运动(太古宙末期,阜平运动(26252625亿亿年),形成了年),形成了华北陆核华北陆核第20页中新元古宇中新元古宇(Pt1Pt2)古元古宇古元古宇(Pt1)太古宇太古宇(Ar)沉积盖层沉积盖层阜平运动阜平运动吕梁运动吕梁运动华北原地台华北原地台华北陆核华北陆核19亿年亿年18亿年亿年2625亿年亿年华北板块古大陆形成过程华北板块古大陆形成过程第21页n n华北板块古生代华北板块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史中生代沉积史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下古生界
23、PZ1上古生界PZ2中生界MZ海相沉积O2C1古陆,剥蚀状态C2海陆交相互含煤沉积陆相河湖碎屑沉积第22页第23页n nD-C1 古陆,遭受剥蚀古陆,遭受剥蚀n nC2,从下往上沉积本溪组,太原组,以海陆,从下往上沉积本溪组,太原组,以海陆交相互含煤沉积为主,本溪组底部有铝土矿,交相互含煤沉积为主,本溪组底部有铝土矿,铁矿铁矿n n二叠纪,全为陆相沉积。从上到下发育地层:二叠纪,全为陆相沉积。从上到下发育地层:上二叠统上二叠统上二叠统上二叠统n n石千峰组石千峰组石千峰组石千峰组n n上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下二叠统下二叠统下二叠统下二叠统n n下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下
24、石盒子组n n山西组山西组山西组山西组-深色陆相含煤沉积深色陆相含煤沉积深色陆相含煤沉积深色陆相含煤沉积黄绿色陆相砂泥质沉积红色陆相砂泥质沉积第24页陕甘宁盆地三叠系剖面陕甘宁盆地三叠系剖面延长组第25页扬子板块沉积发展史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早古生代PZ1晚古生代PZ2中生代MZ海相沉积陆相河湖碎屑沉积震旦系震旦系Z Z扬子板块形成Pt晋宁运动第26页扬子板块震旦纪地层序列 第27页第28页第29页第30页第31页黔南独山石炭系柱状图第32页序序黔中二叠纪地层剖面第33页1 1)古地理沉积特征:)古地理沉积特征:n n华北华北华北华北板块缺失板
25、块缺失板块缺失板块缺失D D D D和和和和C C C C1 1 1 1,只有,只有,只有,只有C C C C2 2 2 2和和和和P P P P。其中。其中。其中。其中C C C C2 2 2 2为海陆交相为海陆交相为海陆交相为海陆交相互含煤沉积,互含煤沉积,互含煤沉积,互含煤沉积,P P P P为陆相河湖碎屑沉积,早期为沼泽环为陆相河湖碎屑沉积,早期为沼泽环为陆相河湖碎屑沉积,早期为沼泽环为陆相河湖碎屑沉积,早期为沼泽环境。境。境。境。n n华南华南华南华南晚古生代地层发育较全,以海相沉积为主,以晚古生代地层发育较全,以海相沉积为主,以晚古生代地层发育较全,以海相沉积为主,以晚古生代地层发
26、育较全,以海相沉积为主,以灰岩为主。灰岩为主。灰岩为主。灰岩为主。早泥盆世含有从西南向东北有规律改变。早泥盆世含有从西南向东北有规律改变。早泥盆世含有从西南向东北有规律改变。早泥盆世含有从西南向东北有规律改变。早泥盆世中、后期开始含有南丹和象州型分异。早二叠世早泥盆世中、后期开始含有南丹和象州型分异。早二叠世早泥盆世中、后期开始含有南丹和象州型分异。早二叠世早泥盆世中、后期开始含有南丹和象州型分异。早二叠世是本区最大海侵时期,栖霞期灰岩广布,茅口期开始产生是本区最大海侵时期,栖霞期灰岩广布,茅口期开始产生是本区最大海侵时期,栖霞期灰岩广布,茅口期开始产生是本区最大海侵时期,栖霞期灰岩广布,茅口
27、期开始产生岩相分异,海侵范围不及栖霞期广泛。岩相分异,海侵范围不及栖霞期广泛。岩相分异,海侵范围不及栖霞期广泛。岩相分异,海侵范围不及栖霞期广泛。中国东部晚古生代地史特征:第34页n n2 2)结构:)结构:华北华北华北华北D D D DC1C1C1C1以上升为主,遭受剥蚀,以上升为主,遭受剥蚀,以上升为主,遭受剥蚀,以上升为主,遭受剥蚀,C2C2C2C2开始下降,开始下降,开始下降,开始下降,接收本溪组海陆交相互含煤沉积,当初地势北低接收本溪组海陆交相互含煤沉积,当初地势北低接收本溪组海陆交相互含煤沉积,当初地势北低接收本溪组海陆交相互含煤沉积,当初地势北低南高,太原组沉积开始发生南高,太原
28、组沉积开始发生南高,太原组沉积开始发生南高,太原组沉积开始发生“翘翘板运动翘翘板运动翘翘板运动翘翘板运动”地势地势地势地势南低北高。南低北高。南低北高。南低北高。华南华南华南华南以下降接收沉积为主,以下降接收沉积为主,以下降接收沉积为主,以下降接收沉积为主,P1P1P1P1末发生东吴运动,末发生东吴运动,末发生东吴运动,末发生东吴运动,造成海退,形成龙潭煤系,同时在西部发生峨眉造成海退,形成龙潭煤系,同时在西部发生峨眉造成海退,形成龙潭煤系,同时在西部发生峨眉造成海退,形成龙潭煤系,同时在西部发生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山玄武岩喷发。山玄武岩喷发。山玄武岩喷发。第35页n n3 3)主要沉积矿产:)
29、主要沉积矿产:华北:华北:华北:华北:C2C2C2C2本溪组铝土矿,山西式铁矿;本溪组铝土矿,山西式铁矿;本溪组铝土矿,山西式铁矿;本溪组铝土矿,山西式铁矿;C2P1C2P1C2P1C2P1煤煤煤煤(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华南:华南:华南:华南:D D D D南丹型锰矿;南丹型锰矿;南丹型锰矿;南丹型锰矿;C C C C1 1 1 1旧司组煤;旧司组煤;旧司组煤;旧司组煤;P P P P1 1 1 1栖霞组梁山段薄煤层;栖霞组梁山段薄煤层;栖霞组梁山段薄煤层;栖霞组梁山段薄煤层;P P P P2 2 2 2
30、龙潭组煤龙潭组煤龙潭组煤龙潭组煤n n4 4)古气候:)古气候:华北:华北:华北:华北:C C C C2 2 2 2PPPP1 1 1 11 1 1 1温湿;温湿;温湿;温湿;P P1 12 2PP2 2渐变干燥,形成红层。渐变干燥,形成红层。华南:华南:华南:华南:温暖浅海环境为主。温暖浅海环境为主。温暖浅海环境为主。温暖浅海环境为主。第36页n n二叠纪二叠纪三叠纪:三叠纪:中国东部地域是中国东部地域是南海北南海北陆陆格局特点格局特点DCDCDCDC植物群,植物群,植物群,植物群,D-BD-BD-BD-B植物群植物群植物群植物群n n侏罗纪侏罗纪白垩纪:白垩纪:东西分异东西分异东部:东部:
31、沿海火山活动带及断陷盆地沿海火山活动带及断陷盆地 西部:西部:大型稳定盆地大型稳定盆地EELEEL动物群,动物群,TPNTPN动物群动物群n n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中国除个别中国除个别地方外,全为陆相沉积。地方外,全为陆相沉积。第37页中国东部小型断陷盆地JKn n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武陵山武陵山武陵山武陵山以东沿海地域,发育许多以火山岩以东沿海地域,发育许多以火山岩以东沿海地域,发育许多以火山岩以东沿海地域,发育许多以火山岩沉积为主沉积为主沉积为主沉积为主小型断陷盆地,小型断陷盆地,小型断陷盆地,小型断陷盆地,以辽西为代表以辽西
32、为代表以辽西为代表以辽西为代表 下侏罗统下侏罗统下侏罗统下侏罗统为河湖碎屑沉积和沼泽含煤沉积,夹火山岩。为河湖碎屑沉积和沼泽含煤沉积,夹火山岩。为河湖碎屑沉积和沼泽含煤沉积,夹火山岩。为河湖碎屑沉积和沼泽含煤沉积,夹火山岩。中、上侏罗统中、上侏罗统中、上侏罗统中、上侏罗统为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上部并有油页岩和煤层,为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上部并有油页岩和煤层,为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上部并有油页岩和煤层,为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上部并有油页岩和煤层,白垩纪白垩纪白垩纪白垩纪时这里沉积红色岩层及中、基性火山岩,夹有煤层。时这里沉积红色岩层及中、基性火山岩,夹有煤层。时这里沉积红色岩层及中、基性火山岩,
33、夹有煤层。时这里沉积红色岩层及中、基性火山岩,夹有煤层。冀北燕山地域冀北燕山地域冀北燕山地域冀北燕山地域在在在在侏罗侏罗侏罗侏罗白垩纪白垩纪白垩纪白垩纪时期时期时期时期地壳运动十分强烈地壳运动十分强烈地壳运动十分强烈地壳运动十分强烈,有断裂、褶皱,有断裂、褶皱,有断裂、褶皱,有断裂、褶皱和强烈火山喷发。和强烈火山喷发。和强烈火山喷发。和强烈火山喷发。这个时期地壳运动称为这个时期地壳运动称为这个时期地壳运动称为这个时期地壳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燕山运动”,对我国东部影响很大。,对我国东部影响很大。,对我国东部影响很大。,对我国东部影响很大。n n受受受受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燕山运
34、动影响,东部隆起带上断陷小盆地逐步消亡影响,东部隆起带上断陷小盆地逐步消亡影响,东部隆起带上断陷小盆地逐步消亡影响,东部隆起带上断陷小盆地逐步消亡 n nJ J J J纪末纪末纪末纪末KKKK纪初在纪初在纪初在纪初在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武陵山一线东侧武陵山一线东侧武陵山一线东侧,又形成,又形成,又形成,又形成了四个大型北北东向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了四个大型北北东向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了四个大型北北东向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了四个大型北北东向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松辽盆地松辽盆地松辽盆地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华北盆地华北盆地华北盆地、苏北
35、盆地苏北盆地苏北盆地苏北盆地和和和和江汉盆地江汉盆地江汉盆地江汉盆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n nK K K K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岩浆活动逐步东移(辽西逐步东移(辽西逐步东移(辽西逐步东移(辽西鸡西,浙西鸡西,浙西鸡西,浙西鸡西,浙西浙东)浙东)浙东)浙东
36、)第38页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发育n n发育于印支运动以后,侏罗纪为其全盛期,为发育于印支运动以后,侏罗纪为其全盛期,为发育于印支运动以后,侏罗纪为其全盛期,为发育于印支运动以后,侏罗纪为其全盛期,为大型稳定类大型稳定类大型稳定类大型稳定类型盆地型盆地型盆地型盆地n n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使,使,使,使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雪峰山雪峰山雪峰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以西大型稳定以西大型稳定以西大型稳定盆地萎缩消亡,盆地萎缩消亡,盆地萎缩消亡,盆地萎缩消亡,白垩纪沉积范围极小白垩纪沉积范围极小白垩纪沉积范围极
37、小白垩纪沉积范围极小n n古秦岭古秦岭古秦岭古秦岭古昆仑古昆仑古昆仑古昆仑以北盆地(陕甘宁盆地)以北盆地(陕甘宁盆地)以北盆地(陕甘宁盆地)以北盆地(陕甘宁盆地)下侏罗统和中侏罗统下部下侏罗统和中侏罗统下部下侏罗统和中侏罗统下部下侏罗统和中侏罗统下部为深色碎屑岩沉积,为深色碎屑岩沉积,为深色碎屑岩沉积,为深色碎屑岩沉积,普遍含有主要煤层普遍含有主要煤层普遍含有主要煤层普遍含有主要煤层,中侏罗统上部中侏罗统上部中侏罗统上部中侏罗统上部上白垩统上白垩统上白垩统上白垩统普遍为普遍为普遍为普遍为杂色、紫红色杂色、紫红色杂色、紫红色杂色、紫红色碎屑岩沉积,常含有碎屑岩沉积,常含有碎屑岩沉积,常含有碎屑岩
38、沉积,常含有盐类夹层盐类夹层盐类夹层盐类夹层。n n古秦岭古秦岭古秦岭古秦岭古昆仑古昆仑古昆仑古昆仑以南以南以南以南川滇盆地川滇盆地川滇盆地川滇盆地,侏罗,侏罗,侏罗,侏罗白垩系普遍为白垩系普遍为白垩系普遍为白垩系普遍为杂色,杂色,杂色,杂色,紫红色沉积。紫红色沉积。紫红色沉积。紫红色沉积。第39页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沉积类型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沉积类型受受NNENNE向结构带和向结构带和EWEW向气候带控制向气候带控制燕山秦岭南岭松辽盆地:松辽盆地:K末消亡,无末消亡,无E潮湿带潮湿带干湿交干湿交替带替带干旱带干旱带潮湿带潮湿带抚顺盆地抚顺群为抚顺盆地抚顺群为:砂砂页岩、页岩、玄武岩玄武岩夹煤层,夹
39、煤层,m+华北盆地华北盆地三个河湖相砂页三个河湖相砂页岩组,夹煤层、油页岩岩组,夹煤层、油页岩和石膏,夹海泛层和石膏,夹海泛层江汉盆地江汉盆地E油页岩、膏盐层油页岩、膏盐层(应城应城石膏矿石膏矿)交互,夹海泛层交互,夹海泛层粤北南雄盆地粤北南雄盆地E红色碎屑膏红色碎屑膏盐层沉积盐层沉积粤南茂名盆地粤南茂名盆地E1红色碎屑膏红色碎屑膏盐层沉积盐层沉积,E2-3碎屑岩,油碎屑岩,油页岩、含煤沉积页岩、含煤沉积长白山辽东半岛武夷山隆起带长白山辽东半岛武夷山隆起带东部大陆边缘潮湿气候沉积东部大陆边缘潮湿气候沉积晋陕高原西南高地第40页中国东部晚第三纪沉积类型中国东部晚第三纪沉积类型与与E E相比沉积范
40、围扩大,东部干旱气候带消失相比沉积范围扩大,东部干旱气候带消失长江长江秦岭秦岭晋陕地域晋陕地域深棕深棕色、橘红色粘色、橘红色粘土沉积土沉积(三趾三趾马红土马红土)松辽、华北、松辽、华北、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大型沉降河大型沉降河湖盆地,温湖盆地,温暖潮湿气候暖潮湿气候条件,夹海条件,夹海泛层泛层沿海玄沿海玄武岩喷武岩喷发带发带(长长白山、白山、庙岛群庙岛群岛、郯岛、郯庐带、庐带、浙闽东浙闽东部、雷部、雷州半岛、州半岛、海南岛海南岛北部北部)隆起带隆起带上小型上小型静水湖静水湖泊沉积泊沉积(如临如临朐盆地朐盆地)大陆边缘沉积盆地海相沉积大陆边缘沉积盆地海相沉积(东海)(东海)海相沉积海相沉积厚达万
41、米厚达万米(北部湾(北部湾-莺琼盆地)莺琼盆地)中国南方中国南方隆起带上小隆起带上小盆地:热带、亚热带潮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小型含煤湿气候条件下小型含煤湖沼盆地沉积湖沼盆地沉积第41页结构演化史结构演化史n n早古生代早古生代早古生代早古生代加里东结构阶段加里东结构阶段加里东结构阶段加里东结构阶段 加里东褶皱带加里东褶皱带加里东褶皱带加里东褶皱带:祁连褶皱带,东南褶皱带:祁连褶皱带,东南褶皱带:祁连褶皱带,东南褶皱带:祁连褶皱带,东南褶皱带n n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海西(华里西)结构阶段海西(华里西)结构阶段海西(华里西)结构阶段海西(华里西)结构阶段 海西褶皱带海西褶
42、皱带海西褶皱带海西褶皱带:天山、兴蒙、长白山、昆仑褶皱带:天山、兴蒙、长白山、昆仑褶皱带:天山、兴蒙、长白山、昆仑褶皱带:天山、兴蒙、长白山、昆仑褶皱带n n三叠纪三叠纪三叠纪三叠纪印支结构阶段印支结构阶段印支结构阶段印支结构阶段 印支褶皱带印支褶皱带印支褶皱带印支褶皱带:秦岭褶皱带,:秦岭褶皱带,:秦岭褶皱带,:秦岭褶皱带,巴彦喀拉褶皱带巴彦喀拉褶皱带巴彦喀拉褶皱带巴彦喀拉褶皱带,三江褶皱三江褶皱三江褶皱三江褶皱带带带带n n侏罗纪侏罗纪侏罗纪侏罗纪白垩纪:燕山结构阶段白垩纪:燕山结构阶段白垩纪:燕山结构阶段白垩纪:燕山结构阶段n n新生代新生代新生代新生代喜马拉雅结构阶段喜马拉雅结构阶段喜
43、马拉雅结构阶段喜马拉雅结构阶段 喜马拉雅褶皱带:喜马拉雅褶皱带:喜马拉雅褶皱带:喜马拉雅褶皱带: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第42页印支运动对中国东部影响1 发生时间发生时间T(T3/T2),由由黄汲清黄汲清(1945)(1945)命名命名 2 表现:表现:a.古地理格局改变,华南、华北古地理格局改变,华南、华北T二分性显著,大海二分性显著,大海退,古气候重大改变退,古气候重大改变 b.中国东部由南北对峙转变为东西分异,西部大型稳中国东部由南北对峙转变为东西分异,西部大型稳定盆地开始发育定盆地开始发育 c.板块拼合板块拼合印支印支褶皱带褶皱带形成:秦岭形成:秦岭褶皱带褶皱带,巴彦喀
44、巴彦喀拉褶皱带拉褶皱带,三江三江褶皱带褶皱带。之后,中国几个大板块基。之后,中国几个大板块基本拼合本拼合 d.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有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有190-230ma岩浆岩发育,岩浆岩发育,长江中下游、秦岭、三江形成内生金属矿床,长江中下游、秦岭、三江形成内生金属矿床,环太环太平洋平洋开始发育开始发育第43页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影响n n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由翁文灏由翁文灏由翁文灏由翁文灏(1927)(1927)(1927)(1927)命名,分为早命名,分为早命名,分为早命名,分为早(J(J(J(J2 2 2 2/J/J/J/J3 3 3 3)、中、中、中、中(K(K(K(K1
45、 1 1 11 1 1 1/K/K/K/K1 1 1 12 2 2 2)、晚晚晚晚(K(K(K(K2 2 2 22 2 2 2/K/K/K/K2 2 2 23 3 3 3)三期三期三期三期 n n使使使使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雪峰山雪峰山雪峰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以西大型稳定盆地以西大型稳定盆地以西大型稳定盆地K K K K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起带上断陷小盆地逐步消亡起带上断陷小盆地逐步消亡起带上断陷小盆地逐步消亡起带上断陷小盆地逐步消亡 n n受受受受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燕山运动影响,影响,影响,影响,J J J J纪末纪
46、末纪末纪末KKKK纪初在纪初在纪初在纪初在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太行山武陵武陵武陵武陵山一线东侧山一线东侧山一线东侧山一线东侧,又形成了四个大型北北东向断陷盆地,由北向,又形成了四个大型北北东向断陷盆地,由北向,又形成了四个大型北北东向断陷盆地,由北向,又形成了四个大型北北东向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南依次为南依次为南依次为松辽盆地松辽盆地松辽盆地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华北盆地华北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苏北盆地苏北盆地苏北盆地和和和和江汉盆地江汉盆地江汉盆地江汉盆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
47、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n n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岩浆活动逐步东移(辽西逐步东移(辽西逐步东移(辽西逐步东移(辽西鸡西,浙西鸡西,浙西鸡西,浙西鸡西,浙西浙东)浙东)浙东)浙东)n n成矿作用成矿作用成矿作用成矿作用 盆地形成造成油气形成,华南地域断陷小盆地内盆地形成造成油气形成,华南地域断陷小盆地内盆地形成造成油气形成,华南地域断陷小盆地内盆地形成造成油气形成
48、,华南地域断陷小盆地内往往形成膏盐等非金属矿产往往形成膏盐等非金属矿产往往形成膏盐等非金属矿产往往形成膏盐等非金属矿产;岩浆、火山活动形成主要内生岩浆、火山活动形成主要内生岩浆、火山活动形成主要内生岩浆、火山活动形成主要内生金属矿产金属矿产金属矿产金属矿产 第44页喜马拉雅运动1 时间时间N2 E3-N1IIIE2 2 意义意义1 特提斯(特提斯(Tethys)洋闭合,青藏高原强烈上升,洋闭合,青藏高原强烈上升,形成西高东低大江东去格局形成西高东低大江东去格局 2 环太平洋外带(地震、火山及板块结构)环太平洋外带(地震、火山及板块结构)及内生矿产形成及内生矿产形成 3 Pengea继续分裂继续
49、分裂第45页联合大陆形成与解体联合大陆形成与解体n n早古生代早古生代早古生代早古生代末期加里东运动使末期加里东运动使末期加里东运动使末期加里东运动使古大西洋闭合古大西洋闭合古大西洋闭合古大西洋闭合造成了劳伦大陆与造成了劳伦大陆与造成了劳伦大陆与造成了劳伦大陆与俄罗斯大陆碰撞、对接,形成了俄罗斯大陆碰撞、对接,形成了俄罗斯大陆碰撞、对接,形成了俄罗斯大陆碰撞、对接,形成了劳俄大陆劳俄大陆劳俄大陆劳俄大陆n n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海西结构运动海西结构运动海西结构运动海西结构运动古亚洲洋古亚洲洋古亚洲洋古亚洲洋(天山天山天山天山兴蒙海槽)兴蒙海槽)兴蒙海槽)兴蒙海槽)闭合闭合闭合闭合使
50、得中国塔里木使得中国塔里木使得中国塔里木使得中国塔里木华北板块与西华北板块与西华北板块与西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对接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对接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对接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对接乌拉尔洋乌拉尔洋乌拉尔洋乌拉尔洋位于俄罗斯大陆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大陆之间。泥盆位于俄罗斯大陆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大陆之间。泥盆位于俄罗斯大陆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大陆之间。泥盆位于俄罗斯大陆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大陆之间。泥盆纪和石炭纪彼此靠扰,二叠纪时碰撞拼合纪和石炭纪彼此靠扰,二叠纪时碰撞拼合纪和石炭纪彼此靠扰,二叠纪时碰撞拼合纪和石炭纪彼此靠扰,二叠纪时碰撞拼合古亚洲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