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ES 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检索号:156-EIAS-2012 第 35页1 项目由来针对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中将“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其中要求:“以旅游交通、旅游设施、旅游餐饮安全为重点,严格安全标准,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黄山是我国旅游业的标杆,是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项目的建设将大大加强黄山风景区旅游安全保障能力,有助于促进黄山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黄山周边4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众多知名景区,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项目的建设也将为华东地区旅游业的
2、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选址于黄山区谭家桥镇政府附近投资建设黄山风景区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基础设施项目。受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了“黄山风景区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 建设方案2.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黄山风景区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基础设施项目(2)项目建设地点:项目选址在黄山区谭家桥中墩村(原上海茶林场附近),项目基地西临麻川河(桐干河段),北至205国道,距离镇政府约800米。(3)项目性质:新建。(4)建设规模:项目用地240亩,建筑占地21250平方米,容积率0.26,建筑密度13.3%,绿地
3、率30%,总建筑面积41100平方米;。(5)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5.57亿元,其中土建投资2.56亿元,主要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设施购置3.01亿元,由国家安监总局无偿提供。其中环保投资616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1.11%。(6)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教学办公楼、通信指挥中心、体能训练馆、救援训练馆、后勤服务楼、附属设施、救援装备与设施、直升机停机坪、救援训练场地等。2.2平面布置根据地形依山就势,将基地划分为综合教学办公区、通信指挥中心、体能训练区、山地救援训练区、后勤服务区、附属设施区(含物资装备库)等六大功能区。地块中部作为综合教学办公楼和指挥中心,东部相对安静的区域作为后勤服务区,东
4、北部山体作为训练区域。主入口部分布置中心广场,与综合教学办公楼及通信指挥中心形成地块的核心轴,连接综合大楼与体能训练场;装备库靠东北山体布置,净水站、污水站布置在临近麻川河附近,与中心广场北侧环道围合成相对独立的区域;临城镇道路设置出入口,保证大型装备车的进出。利用地块原有东北部山体作为山地搜索、索道救援及拓展训练场地,利用地块周边水体即西面的麻川河作为水上救援培训基地。 2.3工程建设方案工程内容组成见表2-1。表2-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主体工程综合教学办公楼3栋5层建筑,内设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图书室、报告厅、科普厅、对外交流中心等,地下设有停车库建筑
5、面积12000m2 通信指挥中心1幢4层,内设信息监控、指挥通信、应急推演等建筑面积3000m2体能训练馆单层建筑,内设健身房、篮球馆、游泳馆等建筑面积5000m2救援训练馆单层建筑,内设虚拟仿真馆、动态影院(3D、4D)、数字沙盘、预案推演等建筑面积3500m2后勤服务楼3栋5层建筑,内设教员公寓、学员宿舍、食堂、餐厅、浴室等 建筑面积10000m2直升机停机坪配备救援直升机一架(AS350B3单发小松鼠多用途直升机)室外山地索道救援及拓展实训场地利用原有山体室外体能训练场地标准化操场一座占地面积6800 m2辅助工程物资装备库内设装备车和救援车库,特种装备存放库房建筑面积6000 m2燃料
6、库主要满足救援直升机、装备车辆及工程机械等燃料供应,建设内容包括:储油罐、加卸油装置、安全及消防设备等建筑面积1200 m2搜救犬舍搜救犬6只建筑面积100 m2公用工程供电供电电源从谭家桥35KV变电站接入,拟采用两路10kV高压电源,同时在重要负荷区域设置UPS备用电源,配备4台变压器。总用电负荷3850kw供水给水水源从麻川河引入,拟建一座净水站,供水管道长约1700米,直径为DN150,在地块周围形成给水环网,年用水量为7.773万吨排水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食堂废水经隔油池、车辆冲洗水经隔油沉砂处理后,汇同一同进入场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
7、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麻川河。全年废水排放量为5.139万吨供热项目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环保工程废水治理雨水管网系统、污水管网系统、化粪池、隔油池、污水处理设施废气治理通风机、排油烟井、油烟净化器、风井噪声治理单独设备房、隔声材料、减振基座、建筑隔断、软连接、和绿化带等固废治理垃圾收集设施、危废临时贮存场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2-2。 表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及指标1项目用地m21600011.1建筑占地m2212501.2道路、广场m2907511.3景观绿化m2480002容积率%0.263建筑密度%13.34绿地率%305总建筑面积m2411
8、005.1综合教学办公楼m2120005.2通信指挥中心m230005.3体能训练馆m250005.4救援训练馆m235005.5后勤服务楼m2100005.6附属设施m276006直升机停机坪个17救援训练场个18直升机库个19净水站个110污水站个111机动车停车位个10611.1装备车库个4211.2地下车库个3811.3广场停车位个2612救援装备与设施台套114112.1搜寻救援类台套85712.2院前救治类台套11712.3交通运输保障类台套2112.4监测预警保障类台套1012.5应急通信指挥类台套10012.6训练、演习设施台套3612用电负荷kw3850 13劳动定员人801
9、4工程建设期年415建设投资万元5571915.1建筑工程万元1772415.2设备购置万元2495915.3安装工程万元329115.4其它费用万元97452.4配套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给水水源从麻川河引入,拟建一座净水站,建设内容包括净化池、供水管网、加压泵、电气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供水管道长约1700米,直径为DN150,在地块周围形成给水环网。排水项目建成运行后,计划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场内污水主要包括驻场职工生活污水、餐饮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等,污水水量较小,水质成分简单。污水总的排水量51390t/d。目前,区域内排水管网尚未建成。为保障本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通过
10、污水收集管排入项目污水站,经处理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后就近排入麻川河。污水站设计能力500m3/d,采用SBR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建设内容包括:污水池、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备、电气及自动化控制系等,建筑面积150平方米。雨水系统按安徽省黄山市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为3年、径流系数为0.65计,室外场地雨水设计秒流量为743.18L/s。雨水经雨水管网排入麻川河。2)消防本工程设有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取室外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合并的地压制,消防水量及市政消防栓的设置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执行。室外消防栓应布置在道路两
11、侧,并尽量布置在十字路口,消防栓间距不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火灾时由消防车前来施救。室外消火栓水量30 L/S,室内消火栓水量40L/S,室内自动喷淋30 L/S。 3)供电负荷等级及负荷估算本工程消防设备用电、应急照明用电、安防系统用电、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用电、客梯用电、排污泵用电、生活泵用电等为二级负荷;其余设备用电为三级负荷。本工程用电负荷3850kw,其中:建筑物3350kw(100w/m2),附属设施500kw。供电电源本项目供电电源从谭家桥35KV变电站接入,拟采用两路10kV高压电源,同时在重要负荷区域设置UPS备用电源,配备4台变压器。变配电所根据本工程用地特点以
12、及工程实施计划,考虑在地下一层设置变配电房。高低压供电系统10kV高压电源分列运行,不设联络,低压侧设联络。正常时二路电源同时供电,当一路电源或一台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切除部分非重要用电负荷后,经手动合闸低压联络开关,满足全部二级负荷用电。电气计量本工程在l0kV侧设置电业计量,变电所低压侧设置多功能计量表。电容补偿采用在基地配电房内集中补偿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0.9。4)供热、供冷本工程选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冬夏季空调的冷热源,空调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45-40。另配置相应数量的冷冻水泵、闭式膨胀水箱。5)通风工程变配电间设机械排风及补风系统,变电间换气量按设
13、备发热量计算确定;高、低压配电间,换气量为15次/时。水泵房设机械排风系统,自然补风,换气次数为大于5次/小时。为改善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场所的空气质量,在上述场所设机械排风系统。厨房设机械排风系统,并设油烟过滤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油烟气经屋面高空排放。地下室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换气次数为6次/小时,自然补风。3 项目选址论证3.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拟建项目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项目。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中的有关规定:其中鼓励类(三十九、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中:“43、应急救援基地、公众应急体验基础设施建设”。拟建项目建设性质与上述相符,因此,拟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14、3.2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本项目选址在黄山区谭家桥镇中墩村(原上海茶林场附近),基地西临麻川河,北至205国道,距离镇政府约800米。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用地240亩,建筑占地21250平方米,用地中中211.9亩为林地,拟使用林地地类为灌木林地、有林地、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林种为一般防护林(属退耕还林)、用材林和薪炭林;主要树种有杉木、水杉和阔叶类、杂竹类灌木。项目的建设将使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类型发生变化,占用的林地、耕地的土地将完全改变原有的性质,主要表现为林地数量的减少。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以及完善相关林地占用报批手续后方可进行项目建设。4.环境现状4.
15、1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谭家桥镇坐落在黄山东麓,地处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太平湖九华山)黄金旅游线上,是进入黄山风景区的东部门户和二级旅游服务基地,被称为“黄山东大门”。205国道、103省道和合铜黄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并为扬(扬州)绩(绩溪)高速公路与合铜黄高速公路对接点,与城区(甘棠)相距27公里,距黄山南大门(汤口)18公里,距黄山机场和黄山火车站仅78公里。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4个村,49个村民组,总人口0.8万。项目在黄山区谭家桥镇中墩村(原上海茶林场附近),基地紧邻205国道,距高速公路出入口仅1.5公里,距黄山风景区南大门18公里,对外交通十分便捷。(2)地质构造谭家
16、桥境内地层属寒武纪,岩石为黑色板状灰质页岩及石灰岩,局部地区富含石煤层。境内土壤构成以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和粗质土、石骨土为主。地基承载力好,地震烈度6度以下,为不设防地区。(3)水文红坊溪发源于永定县高陂乡与龙岩小池乡交界的小溪凸东南坡,经永定县高陂乡的曲坑、大片坑,在红坊船巷岭背流入市境,经黄岗水库、红坊盆地,至曹溪圩附近与发源于凉山崎的东肖溪汇合名丰溪。丰溪在登高潭注入龙川河,以红坊溪为源,河道长40km,境内28.9kn,流域面积184.7km2(境内流域面积162.4km2),多年平均流量6.15m3/s。(4)地质水文项目区属于青弋江水系的全区境内有大小河流十几条,除黄山南坡浮溪、
17、阮溪流入新安江外,其余发源于黄山南坡的香溪和黄山北坡的麻川河、清溪河、秧溪河、舒溪河等,以及发源于九华山余脉的洙溪河、陵阳河均注入太平湖或青弋江,最后汇入长江。其中麻川河是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东南方向黄山区内最大的河流。她位于黄山风景区主峰的东侧,发自黄山风景区南大门的汤岭诸多溪水汇集而成。途经黄山区的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仙源镇、新明乡,绵延49公里,后流入太平湖。(5)气候气象黄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爽冬寒,春秋季短(各2个月),冬夏季长(各4个月),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春季时有低温和连续阴雨,夏季降水量集中易发生洪涝,秋季降水量偏少易干旱,冬季时有强寒流,
18、冬雪几乎年年有。根据黄山市气象站资料,区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6.4,年际变化不大。一月份最低平均气温34,七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8,极端高温4041,极端低温-13,平均无霜期235天。年平均气压101.4KPa,最低气压(夏季)99.4 KPa,最高气压(冬季)105.6 KPa。年平均相对湿度70(年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8米/秒。年最大降水量2460mm,年最小降水量14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mm,日最大降雨量320mm。最大积雪厚度32.5cm。谭家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16.
19、3C,年降水量2058mm,无霜期230天左右,70的降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主导风向夏季多东、东南风,秋季多西北、北风。(6)土壤植被黄山区土壤有8个土类,11个亚类,41个土属,67个土种,南部及东部的中山山地,以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粗骨土、石质土为主;山区北部、西部低山丘陵及盆地的盆缘、盆内岗地以黄红壤、石灰土以及部分粗骨土为主;部分山间盆地、河谷盆地以潮土、新积土为主。项目区位于中亚热带北缘,自然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多已遭受破坏,现有植被多为天然次生林,垂直分布较为明显。全镇森林覆盖率为73.6。林地面积14万亩,占68
20、.6。植被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境内常见的植物有木、竹、药材、花卉、农作物等。优势树种有油茶、板栗、核桃、栓皮树、漆树、棕搁、桑叶、茶叶、毛竹等。此外,境内还蕴藏着石煤、石灰石、纳长石及钨矿等资源。4.2社会环境概况谭谭家桥镇辖4个村,分别为:长罗村、中墩村、新洪村、东黄山村。家桥镇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境内山峰林立,河流纵横,森林覆盖率达73%。盛产木竹、粮油、茶叶、中药材,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的原产地。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四不象”和珍稀树种银杏、红豆杉。主要矿产有石煤、石灰石、纳长石及金、银、钨矿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有石门峡、黄帝源、罗村峡谷、普仁
21、滩、竹里洞、鼎湖、留杯荡、龙凤坞、水口林、李白旅居处、李自成墓、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等。4.3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质量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地表水麻川河环境现状中,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GB383-2002中的类标准要求,水质较好。(2)环境空气质量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得知,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各项污染指标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根据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得知,项目周边的噪声结果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4)生态环境现状项目区内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群落结构较单一,种类少,林相质量一般。5.环境影响评价范围5.1大
22、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拟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是以拟建项目所在区域为中心,边长5km的方形区域。5.2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拟建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区雨水经地面雨水管网收集就近排放进入地表水体,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日排放废水量171.3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SS和动植物油等。拟建项目生活污水经污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麻川河。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HJ/T2.3-93要求,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从污水排放口上游500m到下游5000m,全长约为5.5km。5.3环境噪声评价范围拟建项目的评价范围为该项目边界外1m并向外延伸到200m
23、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点。5.4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按评价等级的要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范围为整个保护区范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项目区向外扩展1km的区域。6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6.1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拟建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2)大规模的表土开挖和地面植被破坏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3)施工队伍排放的少量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的影响;(4)“三材”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及交通噪声对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影响;(5)散状物堆积扬尘对局部环境的影响;(6)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一些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7)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上因素对地表水和环境
24、空气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是暂时的、局部的,随着施工的结束,各种不利影响都将随之终止,各环境要素均将得到恢复或改善。6.2运行期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环节主要包括:(1)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停车场汽车尾气、直升机燃油废气、厨房餐饮油烟及燃料废气等。(2)水污染:项目污水主要来自办公、学员生活污水、车辆冲洗废水等。(3)固体废物:项目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以及含油废弃物。其中,生活垃圾来自于驻场职工以及学员的日常生活;含油废弃物主要来自于拟建隔油设施,以及直升机和车辆维修操作。(4)噪音:主要为进出基地的装备车辆、来访车辆、制冷机组、水泵房等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及直升飞机飞行噪声
25、等。(5)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地表覆盖植被的变化和局部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变,可能会对项目范围内及周边的局部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7环境保护目标7.1空气环境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的环境敏感点,按照功能区划的要求,这些保护目标的环境空气质量必须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类区功能。7.2地表水环境水环境保护目标:拟建项目纳污水体为麻川河(桐干河段),使其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功能要求。7.3声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项目建成后各声环境敏感点,其声环境质量必须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功能区要求。7.4
26、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7.5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拟建项目周边环境,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7-1和图7-1。表7-1 拟建项目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保护目标与项目区边界的相对位置及其距离功能区划分方位距离(m)规模大气环境桐干村N500约24户,84人GB3095-1996 二类区墩上N540约35户,123人中墩村N750约73户,256人毛塔新村SE800约63户,220人前门S900约14户,49人谭家桥镇政府N800约50人文雅E1400约38户,133人竹里E1000约22户,77人东黄山度假区E3000职工100人左右,日接待游客约150人地表水环境麻川河W20小型
27、溪流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桐干村N500约24户,84人GB3096-2008 2类标准墩上N540约35户,123人中墩村N750约73户,256人毛塔新村SE800约63户,220人前门S900约14户,49人谭家桥镇政府N800约50人2012年9月 黄山风景区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基础设施项目谭家桥镇政府环境敏感目标项目所在地图7-1 拟建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图8环境影响分析8.1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区内噪声污染源主要包括主要为进出基地的装备车辆、来访车辆、制冷机组、水泵房等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及直升飞机飞行噪声。由于项目建设高噪声设备数量较少,布局分散,经过隔音、减振后,对项目区
28、内噪声影响较小。不改变现有声环境质量功能。综上分析,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较好,能够满足拟建项目的需求,项目建设后,对区域环境影响甚微,不会改变现有的环境功能状况。8.2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主要采用雨污分流机制排水系统,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麻川河,根据预测,拟建项目废水排入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不改变地表水水环境功能现状。8.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车辆尾气、燃气废气、餐饮油烟等。本项目无集中式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直升机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包括CO、NOx 和CnHm。预测结果表明,废气污染物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另外
29、,该项目餐饮所用燃料为液化石油气和电等清洁能源,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也较小。8.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主要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和含油废抹布等飞机维修保养产生的固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并统一处理。含油废抹布和废机油含油废抹布和废机油作为危险废物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8.5区域生态影响分析(1)据现场踏勘,项目所在地植被类型较为贫乏,本工程建设不会对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明显的影响。(2)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对区域生境的异质性发生大的改变,且涉及铲除破坏的植物区系成分或群落类型,主要为广布性的资源种类及群落类型,如荒地杂生灌草丛、人工环境绿化等,其资源生态属性为可容易再建绿化,对其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30、,这尚待工程合理到位的生态绿化建设,以补偿与修复。(3)根据本工程性质以及周边植被的分布现状,工程运营期对周边的植被生态,一般不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或影响是有限的。9环境影响防治措施9.1 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采取雨污分流,废水中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食堂废水经隔油池、车辆冲洗水经隔油沉砂处理后,汇同其它污水一同进入场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麻川河。9.2大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尽量减少直升机在地面的滞留时间,一旦直升机发动机发动,应尽快升高离开地面,从而有利于燃油废气的扩散,减轻对周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加油车需经常做好设备维修与维护,加强
31、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减少挥发性烃类气体的挥发。餐饮油烟采用高效油烟净化器净化处理后,由专用烟道排放。尽量电力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接待中心、食堂热水供应一律禁止使用燃料锅炉。搞好绿化建设:扩大绿化面积,增加项目区环境大气自净能力,改善大气质量。9.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区内噪声污染源主要包括主要为进出基地的装备车辆、来访车辆、制冷机组、水泵房等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及直升飞机飞行噪声。为减缓噪声的环境影响,本环评提出以下措施:(1)各公用设备选型时,应优先选用噪声低、振动小的设备,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振动的影响。(2)变压器等设在独立的设备用房内,产生的低频噪声通过建筑构建传播,变电箱尽量远离
32、居住建筑设置。(3)地下车库所使用的通风机安装在地下室内,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通风机风管内风速不超过10m/s,同时还应加固风管,避免排风时产生较大的冲撞声,尽量减少风管噪声;风机基础设置减振器,风机进出管均采用软管,橡胶接头;风管出口安装消声器。(4)对所有设备房的门、窗都要做隔声处理。(5)凡有噪声和振动的管道穿墙和楼板时,其周围缝隙均做密闭隔声和隔振处理,防止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6)飞行程序控制建议合理调度直升机飞行时间的安排,除突发救援等特殊情况,正常情况下禁止安排夜间飞行。在满足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直升机飞行噪声对居民生活、学习造成的不利影响。将日常飞行控制范围内的人口稠密
33、区域划定为限制飞行区域,除突发救援等特殊情况,应避免直升机在该区域上空飞行。9.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建成运行后,场内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以及含油废弃物。其中,生活垃圾来自于驻场职工以及学员和游客的日常生活;含油废弃物主要来自于拟建隔油设施,以及直升机和车辆维修操作。(1)含油废弃物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危险废物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由于本项目正处于筹备阶段,项目单位承诺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并在项目试运行前补充危险废物的书面处置协议,报安徽省环保厅备案,承诺函件附件。项目建成运行后,含油废水预处理装置产生的含油废弃物,以
34、及直升机和车辆检修操作中产生的含油废弃物,均计划采用容器盛装后,临时放置于库房车间内,定期由的处置单位清运,进行安全处置。含油废弃物临时储存应严格遵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相关要求。(2)生活垃圾场内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一般固废,将委托当地的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生活垃圾及办公垃圾应分类收集,定点收集、按时清运,减少垃圾的堆存时间。建议每天早、晚各收集一次,夏天时要收集三次,确保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 %,项目区主要位置设置的垃圾容器应满足垃圾分类收集的使用要求。9.5 生态保护措施及建议施工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应尽量少占用绿地面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5、。建筑布置区域要尽量不占和少占林地,尤其是生物防护林带;尽量不采伐和少采伐林木。如果确需占用和采伐,必须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并要签订补偿协议,明确责任主体,保证按时落实植被恢复措施。另外施工开挖、填方,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避免任意取土和弃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砍伐或改变附近区域的植被与绿地性质。在施工中遇到野生动物巢穴时,应保护其原状或搬迁到不宜被人干扰的安全地带,尤其是对卵、蛋、幼虫要更加保护,对诱扑或杀害野生动物者,应予以严加管制,最大程度的消除由于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野生动物和航运的避险问题,要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和预警体系,负责灾情
36、预报、防灾规划、宣传教育、指挥协调、制度建立与执行、统计评估等职能。同时,配备基础的医疗救护系统,逐步建立紧急救援体系,实现“测”、“报”、“防”、“抗”、“救”和“援”六大环节联动响应机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对有保护价值的植被进行移植栽种,同时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将选择周边空余待绿化土地进行生态恢复。由于工程项目区周边接近茂密的自然植被,建议以人工栽培景区当地属种的乔灌植物为主,植物选择上可考虑黄山栎、黄山松、映山红、马银花等,草本植被则以自然演替恢复为主。生态恢复所需土壤由施工扰动表土存放后再利用。9.6地下水影响防治措施所有储存污水和排水的构筑物(包括集水坑、
37、污水池、检查井、水封井等)均进行地面防渗处理;排水各环节均由水泥或陶瓷等防渗管道输送。10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涉及到易燃物质的使用,同时项目拟选场址附近有居民居住区,存在环境风险隐患。本评价拟参照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对项目建成运行后潜存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排查建设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消除环境风险隐患,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次生事故的发生。(1)根据风险导则,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2)根据事故统计和风险识别,确定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加油车储罐破裂造成航空煤油泄漏,以及火灾等次生风险事故;(3)预测结果表明,在事故状况下,不会造成厂区外居民的伤亡,拟建项目的风险
38、值估算结果低于行业可接受水平8.3310-5/a。(4)事故状况下,假定航空煤油泄漏引发火灾事故,在火灾扑救过程中,会形成消防废水;同时,加油操作区域降雨时会形成事故雨水。估算结果表明,事故状况下的消防用水总计约为162m3,事故雨水量约为29m3,事故状况下需要进入收集系统的废水量总计约为191m3,建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有效容积不得低于210 m3,确保事故状况下的废水可以进行集中收集后,分批进入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区域地表水体。(5)航空煤油属于乙类易燃物质,本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对此,建设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做到风险防范警钟常鸣,环境安全管理常抓不懈;严格
39、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概率、杜绝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隐患。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评价工作级别判断,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环境要素不敏感,但具有潜在的油品泄漏事故、油品泄漏后的火灾事故,应制定泄漏、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当出现事故时,要采取紧急的工程应急措施,如必要,要采取社会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落实此次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的措施后,可将本项目的潜在环境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属于可接受水平。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1.1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黄山是
40、我国旅游业的标杆,是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项目的建设将大大加强黄山风景区旅游安全保障能力,有助于促进黄山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黄山周边4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众多知名景区,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项目的建设也将为华东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旅游安全应急救援队,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也将为国内其他风景区旅游安全应急救援队的建设起到重要示范作用。11.2经济效益分析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是针对黄山风景区并兼顾周边重点景区,以山地救援为核心,同时参与景区内火灾救援、森林防火、索道救援、水上旅游事故救援、防汛救援、地质灾害救援等旅游安
41、全重大、特别重大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是服务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救援组织。建设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项目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带动全国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区域旅游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的建成,有助于控制和减小旅游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2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2.1环境管理制度1 施工期环境管理(1)管理体系工程施工管理组成应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内的三级管理体系;同时要求工程设计单位做好服务和配合,地方环保部门行使好监督职能。施工单位应加强自身的环
42、境管理,各施工单位须配备必要的专、兼职环保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具备一定的能力和资质,并赋予其相关的职责和权力,使其充分发挥施工现场环保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工程施工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及工程设计的措施要求进行。监理单位应将环保工程及施工合同中规定执行的各项环保措施作为监理工作重要内容,并要求工程施工严格按照国家、地方有关环保法规、标准进行,对建设项目的各项环保工程建设质量把关,监督施工单位落实施工中应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建设单位施工期环境管理主要职能,首先是在工程施工承、发包工作中,应将环保工程摆在与主体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环保工程质量、工期及与之相关的施工单位资质、能力都将被列入重
43、要的发包条件,为环保工程能够高质量地“同时施工”奠定基础。其次是措施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确保环境工程进度要求。(2)施工期环境管理重点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定工程承包合同中,应包括有关工程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条款,包括工程施工中噪声污染控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和计划安排中,须列入施工期间各项环保措施要求,切实做到组织计划严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逐项落实到位,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环保工程费用专款专用,不偷工减料,延误工期。2 运营期环境管理运营期间的环境管理主要任务是管理、维护各项环保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转和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其作用,并做好日常环境监测工作,在线监测仪器的维护工
44、作,并及时掌握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环境影响动态,必要时再采取适当的污染防治措施。12.2环境监测计划1.水质监测按相应的技术要求规范设置总排口,排污口要立标管理,设立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志牌,根据排污口污染物的排放特点,设置提示性或警告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一般污染源设置提示性标志牌。安装COD在线监测设备。监测项目:pH、COD、BOD5、SS、NH3-N、粪大肠菌群,记录总排放口的水量;如遇特殊情况应增加监测因子。监测、分析及计算方法按国家环保部颁布的规范和标准执行。监测点位:拟建项目的总排口。监测频率:废水排放量、COD等指标在项目正常营运条件下,每季每个点位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二天,每天
45、采样分上午、下午、夜间各一次,三次为一个混合样,共2个混合样,对变化较大的污染源根据其变化规律进行监测。2.环境监测管理(1)建立原始记录,监测分析报告及监测数据档案;(2)各种档案应有专人保管,原始记录档案保存一年,监测分析数据及试验数据档案应长期保存,数据必须经核实及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方可保存和上报。12.3施工期环境监理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域,施工期可能会发生对生态环境较大的环境影响。为了在施工中最小程度地产生环境影响,确保环保工程的投入,使生态保护和恢复、水环境保护等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运营。环境监理是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重要保障,是对以工程质量为主的整个工程监理的重要补充,同时也为拟建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奠定基础,项目所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在施工过程中须由第三方对施工过程进行环境监理。拟建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见表12-1。表12-1 施工期环境监理、监测计划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监理内容1废水生产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