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在沪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以上海市松江区安徽利民小学为例【前言】上海松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松江地区外来人口大量汇聚,从早期的单身务工到现在携家眷常住,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日趋明显。其中大都是来自外地的农民工兄弟,他们在为松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不管是农民工还是农民工子女,两者都是城市的弱势群体,对农民工子女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扶。因环境的改变以及国家政策的限制,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本报告以上海市松江区安徽利民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小学部分师生的实地走访调查,试图找出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表现和
2、实质,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希望更多的同学老师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关键词】在沪农民工子女 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 坏境因素一 调研的目的与意义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普及性与民主化,人人都应该享受教育,也应该接收教育。此次调研的目的就在于进一步了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并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状况,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办法,让中国的教育真正的成为“全民教育”,让中国的社会真正和谐起来。具体而言,这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1.唤起社会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子女绝大部分处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
3、。义务教育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基础教育,它不仅是奠定青少年一代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奠定广大青少年接收更高一级教育的根基。 2.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利于促进国家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科学与技术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所以,我们国家当前必须大力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信息经济。这就必须要有大批素质高的人才做支撑。3. 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城市农民工子女由于离开家乡,离开户籍所在地,所以流出地政府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大为削弱。而流入地政府由于城市农民工没有当地的户籍,他们也就没有保障这些孩子义务教育
4、的义务。所以,流动儿童很大程度上处于无管理的状态,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口。这些孩子由于教育上的不公平待遇,在素质与能力上将与城市子女有较大的差距。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下逐利意识的加强,市场竞争的逼迫,特别是其社会群体的道德不确定性,加之转轨时社会控制相对乏力,这些农民工子女踏入社会之后,由于农村和城市的新旧价值观都失去信仰,变成无价值遵循的人,从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根源,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我们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子女的素质,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二 前期准备与筹划从我们团队决定着手调研这个主题之后,我们就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其中包括:1. 通过网上等各种渠道查询
5、有关学校的联系方式与地址。这个过程可谓非常困难,因为大多数的民工子弟学校由于没有完整的信息体制也没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查询到的联系方式大多有误,从而是整个联系过程显得异常棘手,不过幸运的是最后通过学校的红十字组织还是联系到了一些学校。2. 通过网络以及之前去民工子弟小学做过志愿者的同学了解一些关于这些学校的现状。3. 设计并制作调查问卷。问卷主要是针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学生是学校的灵魂,要想了解学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法了接学生的一些想法并间接的反映学校的现状。4. 列写访谈提纲。由于我们要针对不同群体(包括老师,家长)进行访谈从而对农民工子女学校进行深度了解,所以我们就
6、此列写了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家长篇)(1).您的月收入有多少?(2).您进城务工的工龄是?(3).您对子女的关心达到什么程度?(4).您与子女的沟通情况怎样?(5).您愿意子女学到什么程度?(6).您对子女现在的成长环境是怎么看的?(7).您希望子女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访问提纲(教师篇)(1).请问您的年龄是多少?(2).您的学历达到什么程度?(3).您的月收入有多少?(4).您有多长的任教时间了?(5).您在此的任教时间是多少?(6).您对现在的工作环境有什么看法?(7).您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三调研过程与相关政策(一)利民小学基本情况乘坐松闵线大约半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学校附近公交站,下车
7、后我们又走了近10分钟,到了一个小胡同,那个胡同很偏僻、也很窄,而无法想象的是一所民工小学就在胡同深处。我们去的那天下着小雨,所以凹凸不平的小路上又有些泥水,大家小心翼翼的走进胡同来到了学校的门口,尽管来之前想过学校的破旧景象,但还是被其简陋的设施给震撼了。大家刚进入学校还是蛮开心的,受到了那边小学生的热烈欢迎,我们在和小朋友亲切交谈中,感受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虽然简陋,但其热情和青春的活力劲十足。他们显然是把学校当做是自己的家,当做知识的乐园!上课之后,我找到学校校长,本来是想对他进行一些间的采访,并拍个录像,可是校长对我们的到来并不欢迎。他不像我们知道太多的办学信息,我们还是坚持问了几个问题。
8、我们先是问到学校的基础设施一些情况:关于那边学校条件很简陋,松江区政府有没有一些补助和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实施效果如何?然而校长却给我们打起了太极,他总是强调:政府的政策是有的,但是实施下来肯定又是一番情况,整个松江区有太多的民工子女,政府相关也没那么大精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些成效,可是对于具体什么文件、政策上如何解决问题,他还是没提出,即没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接着又问道:学校的一些简陋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设备方面,学校或政府有哪些举措或保障?校长却仅仅说:这些体育和教学设备,学校肯定是有能力改变的,但这也要一些时间,需要慢慢来。但当问到学校在学费和学杂费方面是什么情况时,他却含糊其辞,仅说是根
9、据国家政策来办事,不会欺骗民工。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不收学费和转校费的。但我们后来问的几个小学生都说每学期学费是1100元,与国家政策根本是不符的。对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校长是直接了当的说,民办小学根本无法跟公立学校相比,这些老师基本是二本或专科师范院校毕业,有个简单的教师资格证书即可,学校也没有实力提高对于师资的标准。谈到学生以后的学习状况,校长说这些孩子到上初中时,大部分都被迫回家上学,因为上海这边民工初中很少,而且民工子女在这边没有户口,将来考大学,这些孩子被打回原籍,按照其家乡的高考政策报考,不然上海这边政府不同意,根本没有大学会招收他们。校长还谈
10、到,这些孩子很大一部分会在初中就辍学打工,因为学习条件简陋,如果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对于考大学没有希望,他们往往在中考之前就放弃学业了,综合素质根本跟不用上。对于一些文艺类课程如绘画和音乐课方面,学校也不能做到赶上国家标准。因为师资力量和经济力量都很有限,而且补贴政策也落实不到位。 从图中可以看到,学校黑板破损的早就该换了,操场上的乒乓球桌是用石砖砌出来的,但孩子们还是依然很开心的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这些国家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却在上海这样一座国际化大都市里,生长学习再这样简陋的环境下,又怎能保证中国的未来会繁荣富强呢,又如何会成长为国家的接班人呢?!对比校长办公室里的电脑和桌椅设施,学生的学习
11、环境却有一段距离,对于这种现象,到底是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还是学校领导不顾学生的未来发展,只顾个人利益我们不得而知。可事实却是摆在眼前:民工子女所在学校学费高昂,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根本无法真正满足国家素质教育、平等接受教育的标准! (公立松江实验小学) (农民工子女学校)一上一下两张实地照片的对比,一个是公办小学,有政府资金的支持和管理,一个是民办私立小学,只招收民工子女;同样是在上海上学,基础设施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而带来这种结果的,仅仅是出生环境和生长地区的不同,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带来了这些发展上的矛盾。当然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仍然要把这些问题提出来,
12、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事情才会往好的一面发展,这也是此次调研的目的之一。(二)在沪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相关政策随着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以“公办学校、流入地”为主的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政策,社会上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开始越来越重视。凡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进入当地公办学校读书不需要支付学杂费和借读费,而且可以就近入学。但还是存在很多很不规范的民办学校,虽然学费不是很贵,但其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着实让人担忧。上海相对全国其他城市是教育条件比较好的地区,但在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截至到2004年12月统计
13、数据表明,外来务工子女主要分布在334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里,就读学生22.5万人,另外还有部分是借读在上海890所公办全日制中小学里,就读学生17.8万人,二者的比例是1.26:1。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渠道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方面。由于很多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参差不齐,教学质量当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四 结果分析报告(一)学生调查抽取利民小学在校学生中的 200 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 128 人,占 64%,女生 72 人,占 36%;在调研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查询法。1.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1.你的年龄: 2.你的家乡: 3.你来上海多少年了? A.一年以下
14、 B.两年到四年 C.四年到六年 D.六年以上4. 你有过几次转学经历? A.没有 B.一次 C.两次 D.两次以上5. 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无所谓6. 习惯这里的生活吗? A.习惯 B.不习惯7. 希望到公办学校读书吗? A.希望 B.无所谓 C.不希望 D.不知道什么是公办学校8你对学校的教育设施满意吗? A.非常不满意 B.不满意 C.一般 D.满意 E.非常满意 F.无所谓9. 你对学校的体育设施满意吗? A.非常不满意 B.不满意 C.一般 D.满意 E.非常满意 F.无所谓10. 你对学校的教学方式满意吗? A.非常不满意 B.不满意 C
15、.一般 D.满意 E.非常满意 F.无所谓11.你特别感兴趣,希望开设的新课程是: 12.你感觉你们家交学费困难吗? A.很困难 B.有点困难 C.不困难 D.还可以13.你的父母文化程度如何? A.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初中以上14.你的父母支持你上学吗? A.支持 B.一般 C.不支持15.你的父母关心你的学习吗 ? A.很关心 B.有时关心 C.从不关心16.放学回家后一般做什么? A.学习 B.干活 C.玩17.你认为回到家里最大的学习阻碍是什么? A.家里太吵 B.没有地方学习 C.要帮父母干活18.城里人对你们的态度怎么样? A.非常友好 B.一般 C.不友好19.你喜
16、欢留在城市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20.你觉得自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A.能,只要我努力了就可以 B.不能 C.不知道2.数据分析(1) 上学时间(2)转学次数分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最近三年内的入沪上学的农民工子女占到55%,说明入沪上学的农民工子女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另外,调查显示有70%的同学有过转学的经历,这就表明,随父母而动的农民工子女转学比较频繁,生活不稳定,始终处于漂泊状态。环境的不断改变会导致一种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是农民工子女学习情况不佳、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3) 习惯程度分析:有80%的同学表示不是很习惯在异乡读书的感觉,大多数是因为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在生理
17、或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4) 学习情况(5) 对学校的满意度(教学设施)(文娱设施)(学费问题)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只有21%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呈积极乐观的的态度,大部分的同学由于学校教学设施落后,课程设置简单以及家长关注程度不够等原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是很满意。这显然不太正常,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距,而应该是比较均匀的。我们应当看到,学习差的农民工子弟太多了而学习好的太少了。所以,“外来”的农民工子女还没有充分融入城市,他们在学习上落后了。同时同学们对学校的一些软硬件设施都普遍不满意,对于老师的教学质量也存在者普遍的质疑。 另外,学费问题也是学生们所面对的首要问题,上
18、学难是农村孩子的一大困境,城市农民工子女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调查结果表明,有三成多的城市农民工子女反映家庭交学费很困难,近一半的人认为父母基本上有能力上交学费,只有20%的人表示家里在学费方面没有困难。这就表明,农民工家庭经济收入的缺乏,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学费问题比较严重、部分孩子被迫辍学的后果。(6) 父母对子女上学的支持度(7)父母受教育程度(8) 父母的关心程度分析:超过70%的农民工支持子女上学,但是只有31%的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情况非常关心,而且有超过80%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没超过小学以上,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在子女知识教育问题上无计可施,从而使子女在学习上不能更好的发展空间,同学们的学习不
19、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也只是学习成绩不能尽人意。(9) 城里人对你们的态度怎么样?(10) 你喜欢留在城市吗?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被问到城市人对他们的态度时,高达64%的学生选择了不友好,2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只有17%学生选择了友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在城市遭遇的现实。由于是从农村来到城市,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所从事的职业也是和脏、累、苦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的体力活,所以在城市,他们普遍被所谓的“城里人”所歧视。这种歧视一方面利于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融入城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实现。 在被问到对待城市的态度是,63%的农民工子女选择了喜欢
20、留在城市,只有15%的农民工子女选择不喜欢。近些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繁荣发达的城市对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11) 对未来的看法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未来感到非常迷茫,62%的同学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还有7%人认为自己即使努力了,理想也不会实现,只有31%的同学对自己的未来采取较为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努力,理想就会实现。这突出反映了心理问题成为广大农民工子女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我们今
21、后工作的一个重点。(二) 家长访谈 1. 我们找到了利民小学周围以及我们学校周围的一些农民工父母进行了从访谈,从访谈中得知,大多数农民工父母的月收入都集中在1000-2000元,而这个数字相对于消费较高的上海来说仅能维持他们的日常所需,所以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就相对而言很少了。 2.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工龄大多较长,40%的人进城35 年,30%的人进城510 年,进城达10 年以上的也占到了20%。这是因为我们调研的对象大多为已有子女的农民工,而他们往往已经在城市工作了很多年,因为孩子在家常年无人照料才将孩子带到城市。一方面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奉献了自己辛勤的汗水,另一方面说明几乎所有工龄较长的
22、农民工都必须面临孩子在城市受教育这个难题。 3.农民工们对子女的学习大多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这是由于大多数农民工对自身现状不满,并且认为知识水平低是导致困窘的根本原因。其次,面对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没有知识的人越来越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农民工子女要想出人头地,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现实迫使农民工们不得不十分关注子女的学习状况。 4.接受访谈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女沟通很少,而沟通很好的家庭所占比例更少,这说明尽管农民工们在主观上很关心子女成长,但现实却是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女之间存在较大的沟通难度。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农民工观念相对落后,自身又不懂
23、得科学教育子女的艺术和方法,无法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两辈人之间的代沟比较大。 5. 接受访谈的大多数的农民工愿意让子女完成高中以上的教育,只有少数的农民工不希望子女接受高中以上教育。他们要么因为家庭条件实在是太困难,要么囿于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束缚,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失望而做出这样的选择的。 6.接受访谈的农民工对自己子女的成长环境评价较低,这不难看出农民工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担忧和无奈。国家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这种现状,当然这和当前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也不无关系。 7.接受访谈的农民工中大多希望子女成为老师或是商人。(三) 农民子弟学校老师访谈1
24、.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处于 30-50 岁之间,占到大多数;20-30 岁以及50 岁以上的只有少部分,说明大部分教师都处于体力经验丰富期,这也和教师队伍,年轻化的趋势相适应。同时也反应了年轻教师限于工作条件和工资水平,愿意到这里施教的不多。 2.教师文化水平初中占到10%,高中占到60%,大学本科专科占到30%,说明教师文化水平偏低,大多都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缺乏高素质人才,这些必然给教育质量带来压力。同时也说明这类农民工学校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这和这类学校的自身处境是有莫大关联的。 3.教师收入总体上偏低,教师收入来源单一。且无正当的劳工福利,这必然增加他们的生活压力,低微的
25、收入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4.教师教龄大多在5 年以上,说明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丰富,同时5-10年教龄的教师占到35%,这部分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农民工小学需要担忧的是这部分年富力强的教师的流失。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到这类学校教书的老师本身在竞争力上可能不强,也必然影响到教育水平。 5.教师在本所学校任教时间主要集中在1-4 年,这是和这几年农民工学校的迅猛发展分不开的。这类学校教师没有严格的雇佣合约,缺乏公办教师严格的工籍,加上教师趋利心理,所以教师流动性大,这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严重的打击。 6.教师对学校满意程度低,这是农民工学校资金、硬件设施太差导致的。这类学校得不到国家和
26、政府的资助,加上某些办学人完全为了功利,学校环境差无可言,教师的工作环境得不到保障,必然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 7.教师会愿意在此长期工作的只占极少数,而寻找其他工作或不会长期再此工作的占到大多数。这个统计结果说明了教师不可避免的会考虑到自身发展,而在这样的学校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了这类学校长期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质量都无法保障,教师的流动性会让这类学校越来越暴露弊病,甚至裹足不前。 五 结语和对策“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应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27、(一)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首先是要认识到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其次要认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正成千上万地递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是一个克不容缓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再次要认识到农民工子女“懂事”,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总之,农民工子女也是公民,他们的父母也是国家的建设者,政府义不容辞地有为他们提供教育的责任。(二)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民工子
28、女离开农村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就业所在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三)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切实
29、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合理整合资源,竭力增加投入,尽量降低成本,全面提供援助,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1、是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教学资源,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2、是将民工子女纳入教育招生计划,实施农民工子女入学关爱行动;3、是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界限,减免学费或取消公办学校的“借读费”、“赞助”。4、是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基金,施行“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全面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入学。5、是提供“富有爱心”的平等教育,保证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四)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 当前,由于农民工子女入学较难,部分农民工产生
30、“畏难”情绪,送子女入学不积极。对此,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要加大本文档仅作参考资料使用,未经允许请否转载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工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依法送子女入学,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总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应有而平等的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茁壮成长。(五)号召全社会的力量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额问题,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他们的行列,然后我们大学生也要积极展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关注,开展义务支教的活动,尽自己一份力量,以感恩社会,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