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分期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重要的终末肾衰竭病因之一。由于DKD的管理和治疗和非糖尿病肾病(NDKD)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准确诊断DKD,识别NDKD,从而对患者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DKD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合并的肾脏损害包括DKD和NDKD,正确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肾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DKD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其诊断目前仍存在争议及不完善之处,主要根据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建议,主要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30 mg/g或肾小球滤过率(GF
2、R) 60 ml/min/1.73 m2持续超过3个月。糖尿病性肾小球肾病(diabetic glomerulopathy)指经肾脏活检证实的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不采纳单纯的尿微量白蛋白浓度测定来诊断尿白蛋白异常。有关尿白蛋白异常的定义见下表:DKD的诊断标准如下表,诊断DKD时要排除非NDKD ,鉴别困难时需肾脏穿刺病理检查来鉴别。DKD的临床分期根据临床与病理过程,Mogensen分期法将DKD分为5期:期:肾小球肥大,呈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无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期: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期,尿蛋白排泄率正常或运动后增高,肾脏病理可有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扩张;同时,需排除其他
3、因素引起的尿白蛋白排泄一过性增加,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运动、高血压、心力衰竭、全身感染、发热、妊娠等。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病变仍为可逆性。期:显性蛋白尿期,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水平从()(),可多达肾病范围的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病理有典型的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改变。期:肾功能衰竭期,尿蛋白排泄可减少,肾功能异常。DKD的病理分级DKD的病理分级见下表:值得注意的是,DKD的肾脏病理分级和临床表现通常相一致,但是也有不一致的例外情况。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肾小球病理分级增加,蛋白尿也相应增加,高血压发生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病例,比如病理肾小球病变表现严重而临床未达到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大量蛋白尿,或病理肾小球病变轻微而临床有大量蛋白尿的情况。信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10): 75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