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3 月第1 2 9 8 卷第3 期教学探索语文教学通讯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Mar.,2024Vol.1298 No.3“主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显向春(如皋泗阳北京路实验学校,江苏宿迁摘要:“主问题”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学科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阅读教学提供有效指导,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探讨“主问题”教学法在阅读教学各个环节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借鉴。关键词:“主问题”阅读教学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2、4-6 0 9 7(2 0 2 4)0 3-0 0 2 3-0 2DOI:10.13525/ki.bclt.202403007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E/2022/37)“减负”背景下县域初中语文课外自主阅读指导实践研究”。作者简介:晃向春(1 9 7 6 一),江苏泗阳人,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如皋泗阳北京路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223700)一、初中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依据及其价值“主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思路由语文教师余映潮提出并加以发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 0 2 2 年版)和
3、教材的深人研读,并结合准确合理的学情分析,提出的一系列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还应该具有探究意义,能够有效应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主问题”在教学中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初中语文教材突破了以文体划分单元的模式,每个单元包含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形式。2 1“主问题”教学设计以问题为主导,可以有机串联起单元内外篇目,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升阅读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二、初中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策略(一)启发式策略启发式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发现,培养其独
4、立思考能力。首先,作为启发式策略的引导式问题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文本的主动探索和理解。教师的角色并非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特色,自然而然地引出主问题。这一方法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如,教学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时,笔者让学生集中阅读课文第四段,注意文本叙述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其次,话题式问题设计作为一种启发式策略,主旨在于通过巧妙设计主话题,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二)互动式策略互动式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突显了主问题的灵活性,问题提出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运用互动式策略时,主问题的设定通常没有固定答案,旨在引导师生双方就文本、问题或主
5、题展开深入探讨。生成式问题设计策略体现了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质疑和疑问为出发点,通2024.31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 3过与教师的对话、碰撞即时生成主问题。如,教学课文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时,学生对文中“闻一多先生,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的评价产生疑问,笔者顺势提出主问题:“文中有没有写闻一多作为诗人的一面?”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相关线索,展开深人思考。(三)探究式策略探究式策略的核心在于教师借助生活或文本情境创设主问题,将阅读转化为写作、绘画、表演等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呈现对文本的理解。探究式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同时
6、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趣味性和参与感。(四)情境式策略情境式问题设计策略是一种注重在具体情境中提出主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的场景中展开学习,更深入地理解和解决文本中的问题。在应用这一策略时,教师可以运用想象力,将学生引人特定情境。如,教学课文苏州园林时,笔者让学生将自已设想为导游,并思考应该如何生动有趣地向游客讲解苏州园林;教学课文梦回繁华时,笔者让学生化身为专家,思考如果要评鉴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三、初中阅读教学环节中“主问题”的应用策略(一)依据教学目标,积极发现“主问题”科学的教学设计始于明确的教学目标
7、。教学目标是课程的中枢,它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内容,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石。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还可以促使教师发现和理解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这种紧密联系使得教学设计与教材和学生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课文散步主要以散步为主线反映了祖孙三代之间的浓厚感情,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朗读课文,感悟文中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家人之间浓郁的感情?”引导学生着重关注展现亲情的句子,引发学生对文章感情主题的深度思考。学生124|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 0 2 4.3在分享对文章感悟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在情感上得到了启发和升华,达成了教学目标。(二)选择
8、教学内容,主动提出“主问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教师通过对特定知识维度的聚焦,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优质问题,从而将学生与课程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应避免给学生过多的思维限制,在聚焦特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多开放性的“主问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性。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知识,更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课文山水画的意境的初读环节,笔者以“请同学们从任意角度解读这篇课文”为“主问题”,让学生结合个人认知和感受来回答,引导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充分表达自已的见解,拓展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实
9、现对文章的全面理解。(三)重视教学评价,有效检验“主问题”判断一个“主问题”的质量不能停留在提出问题的层面,还需要通过教学评价进行全面检验。特别是对于主观性问题的回答评价,强调思维的过程远比结论更为重要,这样可以推动课堂对话的深人,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由于学生思维及认知水平的差异,文本解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与此相应,课堂上“主问题”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应该具备多元化的特征。多元评价不仅体现在评价内容上,也包括评价的主体或方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意味着要考察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如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组讨论等,来获取全面的信息。教师的成长不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还是自我不断怀疑、突破、重塑的过程。对于“主问题”的检验,教师也应该在自我反思总结中提升。参考文献:【1 崔丽梅.初中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策略 J.语文建设,2021(05).2 戴海洋,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 0 1 6(0 7)(编辑:张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