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714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7390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3.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714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714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714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714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5年湖南大学71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湖南大学71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湖南大学71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湖南大学71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湖南大学615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9年湖南大学616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8年湖南大学617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7年湖南大学609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6年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5年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4年湖南大学338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15年湖南大学71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新闻生产的场域2文化霸权理论

2、3内省式思考4群体压力5林白水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新闻产品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2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启示。3如何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三、论述题1结合21世纪报沈灏事件,谈谈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法制建设的意义和要求。2对大众传播基于乐观态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3结合大众传播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新闻生产的场域答:新闻生产的场域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新闻场域从来都不是静态存在的,而始终在与政治场、经济场、文学场等其他场域的互动中。新闻生产场域的权力分布、空间位置既由其与外部其它场域的关系决定,同时也是在其社会实践

3、的历史过程中被逐步建构而成的。布尔迪厄强调,始终要从实践逻辑的出发来理解社会现象。对知识场域的研究首先需要对知识生产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分析,要求对知识场域与其他场域(尤其权力场域)的关系做出历史性的把握;其次,辨析知识场域的内部规则与资本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构成,并勘定不同的知识分子在知识场域中的成员资格与位置,对其惯习引导下的特定行动做出解释。有三组关系在媒体日常的新闻生产中产生决定性影响:政府、社会与媒体;资本、公众与传媒;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2文化霸权理论答:“文化霸权”理论是指统治阶级对社会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包含三个主要的理论层面,即统治权和领导权,市民社会,以

4、及知识分子阶层。它给文化研究包括大众文化研究带来了崭新的启示意义,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大众文化要么褒扬要么贬抑的看法,使得人们以新的视角去反思大众文化,重新界定大众文化。葛兰西的“霸权论”分析了意识形态对于社会体制和政治变革的重要性,因此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就必须颠覆它的“文化霸权”,即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成为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工具和场所之一。3内省式思考答:内省式思考是指一种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它并不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发生。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内省式思考的特点

5、: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4群体压力答: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为了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需要对多数人的意见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让步。产生群体压力的原因:信息压力,指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观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又称遵从性,是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

6、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3)多数意见的支配地位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绝对的。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中间人物的意志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表明的强烈性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利的影响。5林白水答:林白水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所办新社会报曾因报道吴佩孚搬运飞机炸弹及盐余公债黑幕等消息,被徐世昌查禁,1922年又因刊登揭露曹锟贿选总统的文章被查封,他也一度被捕。出狱后即将新社会报改名社会日报继续出版,1926年因刊发时评激怒军阀张宗昌的心腹政客,被张宗昌枪杀于北京。1901年6月,任杭州白话报主笔,1903年与蔡元培合办俄事警闻,之后又参与创办警钟日报。1917年起,先后在北京创办公言报、新社会报、

7、社会日报等报,自任社长兼总编辑。早年倾向革命,袁世凯当政后,任总统府秘书兼直隶省督军署秘书长。袁世凯倒台后,又被委任参政院参政。1917年起,开始专注于办报。此后到1926年,是他发表政论、时评、小品文等作品最多的时期。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新闻产品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答:传统新闻产品即狭义所指的消息和新闻性的专题等纯新闻性产品,被称为“新闻纸”的近代大众传媒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主要就生产此种纯新闻性产品。(1)现代传媒产品包括纯新闻性产品和三大新闻传媒新增加的服务、知识、娱乐等类产品。现代新闻产品就是现代大众传媒生产的产品。现代新闻产品不仅包含了传统新闻产品,而且其内涵、外延进行了广阔的拓展

8、,它是现代大众传媒发展的产物。为了保证现代广电媒体所属网络巨大的传输力对节目的需要,各广电媒体在强化传统新闻产品生产,提高纯新闻节目质量同时。(2)从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结构比例和播出时间看,尽管各媒体在纯新闻性节目生产上做了不少文章,但由于受众需求日益增长和频率频道成倍增加,使纯新闻性节目在整个广播电视生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据统计,省级广播电视新闻产品约占总生产中的20左右;报纸不甘落后,版面从一期对开四版发展到对开八版甚至数十个版,内容上各种非新闻性的副刊、专栏、专版日渐增多,自然,纯报纸新闻也是比较少的。(3)新一代传媒产品编辑新一代传媒产品,它包括现代传媒产品中的优秀产品和适应市场需求正

9、在实验性生产的新产品两大部分。这里主要谈谈新产品产生的背景和可能是哪些新产品。呼唤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大众新闻传媒目前自身正处在体制、生产方式和管理的改革中,一些专门负责生产制作新闻、电视专题片和电视艺术片的社会部门纷纷挂牌营业。(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建立在新材料、计算机、数字压缩等高新技术基础上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用于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互联网的问世,推动着大众传媒从传输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纷纷相互学习、互相融合,争先在互联网上设站“抢滩”,使传媒产品市场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2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启示。答:自我互动理论是现代象征

10、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的。(1)主要观点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2)启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而且与自己本身进行传播,即自

11、我传播。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3如何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答:近代化报刊在中国的出现是和外国的入侵同时开始的,最早的用中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和最先在我国用外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都是外国人首先创办的。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在华外报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人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他们企图打开中国

12、封闭的大门,他们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前的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积极地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鸦片战争以后,又为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为“洋枪队”屠杀太平军大唱赞歌。许多在华外报的主办人更是直接投入到侵华活动中去。(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18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则停滞不前。清政府为了遏制西方殖民势力的人侵,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禁止传教、严格限制通商,致使中外文化交流隔绝,阻碍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传人中国。

13、当闭关政策被打破时,中西文化交流得以恢复,对中国而言并非坏事。在华外报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把自然科学知识,诸如日食、月食、地球运转等,及一些新的科技发明,如轮船、火车、电灯、电话、电报、照相、千里镜、显微镜等通俗化的向中国读者介绍。外报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诸如开矿、筑路、办广、兴学、通商、理财等办法。还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

14、的启蒙作用。(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外报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外人在华办报活动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如当时著名的报人王韬、钱昕伯、蔡尔康、何桂笙、高太痴等。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三、论述题1结合21世纪报沈灏事件,谈谈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法制建设的意义和要求。答:21世纪报对与之合作的公司收取高额费用,夸大正面事

15、实或掩盖负面问题进行“正面报道”;而对不与之合作的企业,在21世纪网等平台发布负面报道,以此要挟企业投放广告或签订合作协议,单位和个人从中获取高额广告费或好处费。(1)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法制建设的意义 促使新闻业服务社会的良性手段。道德与法治能够促使新闻业、新闻活动成为为社会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服务的良好的、独特的手段,避免21世纪报沈灏事件的反复上演。健康新闻业的手段和标志。如同21世纪报“有偿新闻”事件的不断出现,说明了我国新闻行业仍存在诸多弊病,甚至处于亚健康状态。a道德与法治促进下的新闻活动,是健康新闻业得以形成的重要手段和核心标志。b21世纪报的新闻工作者违背了新闻道德,并且以非法

16、方式获得巨额利益,已然违背了法律精神,是利益驱使下进行的病态的新闻活动。新闻职业道德及法治建设是新闻自由实现的保障和标志,21世纪报的非法行为,严重损害了新闻行业新闻自由的权益。a自由的新闻才有可能是道德的新闻;不自由的新闻缺乏担当道德责任的主体基础,被迫的新闻传播或者不传播,是很难担当道德责任的。如同21世纪那样,被金钱和利益绑架了的新闻,不可能是自由的新闻,更不可能是道德的新闻。b人们赋予了新闻工作者新闻自由的权利,同时也赋予他们维护新闻自由的义务。把新闻自由当做商品出售,获取私利的行为,是要受到道德和法治的严惩。新闻法制建设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齐头并进。法制能保障新闻工作者采写和报道新闻的

17、自由权利、新闻传播活动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保护广大受众的合法权益,不允许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有任何超越法律之外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21世纪报的违法人员已经也理因受到严惩。(2)中国新闻法制建设的要求 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下,新闻自由有截然不同的含义。新闻法有民主和专制两种不同的性质,前者是真正的人民的新闻法,后者是专制者的新闻检查法。遵循新闻的法律秩序新闻法不是给新闻工作者无限的自由,而是把媒介行为限制在有益于社会的范围内,把宪法原则转化为现实的秩序,进而形成法治状态。遵循新闻的法律秩序,是记者首要的法治意识。划清新闻违法的界限明确言论和行为的区别是记者基本的法治意识,这不仅涉及对新闻报道是

18、否违法的认识,也关系到编辑部对新闻稿件使用标准的确定。把握新闻侵权的要件新闻侵权是指新闻机构和公民在从事新闻活动中,非法侵害社会利益和他人的人格权,并在精神上或财产上给其造成损失。正确运用报道特许权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是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3)中国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

19、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发扬优良作风。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接受社会监督。坚持改革创新。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遵纪守法。要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守国家秘密。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要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积极搭建中

20、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2对大众传播基于乐观态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纸质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一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对象时一般社会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传播的单向性很强。制度化的社会传播。(1)拉斯维尔对大众传播持积极的态度。他认为大众传播有以下几个功能:环境监视功能,即使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社会遗

21、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2)赖特同样对对大众传播持积极的态度,在拉斯韦尔“三功能”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提供娱乐”的功能,即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3)施拉姆提出了大众传播“综合功能说”: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习俗的传递。经济功能,搜集信息、解释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市场、开创经济行为。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接受或者拒绝,协调公众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并附带地学习、社会化。3结合大众传播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答:传播媒介是传播工具、传播渠道和传播信息的载体,是整个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大众传播媒介作

22、为大众传播所使用的、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更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大众传播的变化及特点关系到了整个传播过程,同时对传播的效果具有巨大的影响。(1)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技术的日趋成熟,大众媒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传统媒介平稳发展,新兴媒介崛起。一方面,由于大众对于信息需求的增加,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在大众传播中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9%,报纸和杂志发行数量及广告投放量仍在不断上升,这充分说明当代社会中,传统媒介仍具有重要地位,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网络、手机等新兴

23、媒介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传播载体,正以不可抵挡的势头影响着广大受众,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从中可以看出,当代的大众传播中,新兴媒介的发展已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2)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日益突出传播学先驱哈罗德D拉斯韦尔指出传播有三个社会功能:监测环境、协调社会、传承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查尔斯赖特(Charles Wright)又将这一理论加以完善,增加了媒介的第四功能娱乐。如今,大众传播媒介再次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因而,基于上述媒介的

24、四功能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在当今社会中的反映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监测环境功能、协调社会功能及娱乐功能的增强。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对环境的监测功能日益增强。大众媒介作为向受众提供并告知新闻的渠道,向受众提供了多方面的新闻,本身必然具有强大的监测环境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多样化,现代社会中信息迅速膨胀,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几十年前,人们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获取信息及有关周围环境的新闻,而如今,人们多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及新闻,这就从客观上加强了媒介对环境的监测功能。同时,这样的趋势也可能导致不良的传播效果,例如,过量的新闻可能会激发社

25、会的不稳定因素、放大社会问题,而且过度接触大量社会新闻会使受众产生麻醉心理。因此,在大众传播的新时代,大众传播媒介需要协调好对环境的监测功能,使之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作为协调社会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媒介影响舆论、协调社会的职能也日益突出。例如“723”动车事故和“小悦悦事件”等都造成了强烈的社会舆论,人们利用网络、手机等多种大众媒介对事件进行关注,对政府进行监督,这也是当代大众传播中所特有的现象,在以往任何一个传播时代都不曾发生,在当今社会,媒介的良好发展对于协调社会各方面工作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随着大众传播以及社会的发展,媒介作为“第四权力”的协调

26、社会的职能也将逐渐加强完善,在社会生活中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3)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媒介的娱乐功能在当代社会中极为突出。在现代生活中,大多数人将看报纸、读杂志、看电视、上网等媒介行为看做自己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大众媒介也逐渐做出改变,增强自己的娱乐功能,将传播活动娱乐化。例如,在美国,极具政治性的总统大选也被电视媒体无限地娱乐化,总统竞选人的辩论被媒体无限放大,以满足观众对于娱乐的需求。此外,在电视和网络等主要媒介中,往往向受众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信息以使受众在闲暇时刻得到心理的放松,但过度的娱乐化也可能会败坏精致的艺术,降低大众的品位,因而,大众媒介在新时代中也应合理地

27、控制传播的娱乐化程度。2014年湖南大学71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新闻本源2新闻他律3两面提示4上限假说5遐迩贯珍6中俄通讯社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述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新闻传播如何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协调与统一?3简述民国暂行报律事件。三、论述题(每题25分)1上海新闻报申报在经营管理方面有哪些改革经验?其历史地位如何、有何现实意义?2从传播媒介的进化历史分析入手,论述技术对大众传播发展的推动作用,阐述媒介工具和技术对现实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探讨最大限度消除这些影响的措施和对策。3论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必须即时充分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真题及

28、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新闻本源答:新闻本源是产生新闻的根源。有了事实的发生、变动,才有新闻。把握新闻的本源,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变动产生新闻,所以应该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去寻找新闻,这就是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新闻敏感。掌握并熟知新闻本源的定义,对于记者的报道有重要的意义。把握新闻的本源,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取得受众信任的前提。2新闻他律答:新闻他律是相对于新闻自律而言的,是指社会外部条件对新闻事业的约束。一般对于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有这样几种方式:第一是司法控制,国家以相应的法律来监控

29、新闻媒介,使媒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二种是行政控制,行政部门以各种规定、税收来控制新闻媒介;第三种是资本控制,即大公司垄断新闻媒介市场,使新来者难以进入,以达到约束媒介的目的。3两面提示答:两面提示是传播技巧的一种,与“一面提示”相对应,是指在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和宣传时,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些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给人“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双方的观点,在提示对方观点之际如果

30、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做宣传的结果。两面提示有利有弊,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4上限假说答:上限效果假说由艾蒂玛和克莱因提出,是与知识沟理论相对立的理论,这一假说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到达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的到来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是不会导致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事实上,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等因素的作用,社会经济地位低者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社会经济地位

31、高者,知识也已大打折扣。5遐迩贯珍答:遐迩贯珍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和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也是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个中文期刊。它于1853年8月创刊,每月1月13日出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由当时设于香港、旨在向中国传授基督教义的马礼逊教育会出版,该会所办教会学校英华书院印刷。遐迩贯珍虽由传教士主办,但实际上是新闻性刊物,主要发行于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13岸。遐迩贯珍于1856年5月停刊,共出版33期,其内容以时事新闻为主,政治上拥护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太平天国报道翔实,大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6中俄通讯社答:中俄通讯社于1920年7月在上

32、海创立,简称中俄社,1921年5月5日起,该社改为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中俄社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它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的开展情况。它一方面根据俄国和共产国际的精神翻译俄文资料,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述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答:社会信息是关于社会的信息或在社会系统中传输并被利用的信息。具体而言,社会信息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获得的关于社会的要素、关系、结构以及社会整体上的各种消息、情报

33、、知识的总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有:(1)实践性。这是社会信息区别于其他非社会信息的最根本的特点,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最高形态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社会实践的特点决定、制约着社会信息,因而社会信息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其价值随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社会信息存在的具体形式及其收集、加工、传输、储存、利用的物质技术手段随社会实践而发展、变化。(2)社会性。社会信息是在社会系统中产生并得以传播和利用的信息,并通过社会的途径积累和遗传。社会信息是人类劳动的产品,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的劳动产品。社会信息获得了对特定社会系统的独立性,采取超个体存在的形式,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社会信息表现出非

34、消费性(不像物品那样被消耗)、非转移性(转移给他人时,自己仍保存信息)、累积效果性(信息大量生产、储存和积累,价值也增长)、可以真正被众多的人分享。(3)社会信息经常采取观念的、精神的形式。社会信息在被人脑加工过程中获得了观念形式,就社会信息获取处理的全过程而言,社会信息终究是人脑加工的产物,但通过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可以转化为物化形式。(4)同其他信息相比,社会信息更具复杂性。社会信息在内容、语义、信号形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复杂性、层次性、多样性。社会信息往往不能完全形式化、定量化,而且常常同人们的心理、情绪等相联,有一些深层信息无法编码化。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新闻传播如何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协调

35、与统一?答: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是,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的党性和人民性是相统一的。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协调和统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处理好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关系,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融为一体时,才能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更好地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在风格基调上,坚持大众化,通俗化,增加亲切感,努力使新闻事业成为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工具,为广大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3)要处理好正面

36、报道与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应该是正面的,奋发向上的,但舆论监督也必不可少。(4)要避免片面“施治”的思维方式。铲除个人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等脱离群众倾向的总病根。3简述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答:1912年3月4日刚刚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维护社会秩序,规范报纸的言论,颁布了民国暂行报律,并“希报界各社一律遵守”,同新闻界约法三章。主要内内容有:(1)新闻杂志已出版及今后出版者,其发行及编辑人姓名,需向本部呈明注册,或就近地方高级官厅呈明,兹部注册。其以后出版者,须于发行前呈明注册;否则不准其发行。(2)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除停止其出版外,其

37、发行人、编辑人并坐以应得之罪。(3)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被污毁人得要求更正。要求更正而不履行时,经被污毁人提起诉讼,得着重科罚。民国暂行报律发至上海的中国报界俱进会后,立即遭到该会和新闻界的一致反对。对此,孙中山接受新闻界的反对意见。他基于对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尊重,基于法律文件的制定必须经过参议院,不得违反程序的原则,下令取消了该报律。实际上,内务部颁发这样的条例,应该说在其职权范围之内;而且,在革命成功初期,颁发这样的法令对阻止国内外反对和反动势力通过新闻出版的力量影响反对革命政权,也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但是,由于其他重要法律均未制颁,率先制定报律,容易引起反感。“暂行报律”被撤销一

38、事,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认同。三、论述题(每题25分)1上海新闻报申报在经营管理方面有哪些改革经验?其历史地位如何、有何现实意义?答:在某种程度上,申报新闻报代表了建国前中国报业在经营管理中的最高峰,20世纪初,两报发行量先后突破10万份,成为极为成功的报业实体。尤其申报,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百科全书,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有极高的地位。面对今天的传媒改革,申报新闻报在经营管理中创作的成功经验值得总结与学习。(1)传媒改革必须有硬件基础和技术支持申报新闻报的成功离不开两报在硬件技术上的大胆投入。申报率先把电报技术引入新闻报道,加快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报也马上更新了相关的技术。申报在国内第一

39、次引入新闻图片,背后也是技术创新。除此以外,申报新闻报的几次标志性的改革都伴随着印刷设备的更新,这使得两报的印制技术和印刷成本控制领先全国。面对今天的传媒改革,硬件上的保障仍然是传媒节目成功的一大前提,以中国好声音为例,2013年第二季好声音在摄制现场上设置了多达29个机位,硬件上的领先是节目成功的保证。(2)重视报纸的发行工作申报新闻报高度重视报纸的发行工作。在上海本埠,两报即重视长期订户的维护,通过报童叫卖等手段发展零售市场;两报也高度重视外地订户的发展,派人到全国各地广求机关、企业订报,从而使报纸建立了全国影响。在今天,传媒业同样要高度重视发行和推广工作。对于报纸而言,除了逐渐成熟的邮发

40、、报摊零售和自办发行系统以外,为适应今日媒介环境的新变化,超越报纸本身与新媒体联姻成为必然选择。比如微博版人民日报,上线两年以来赢得网民的广泛欢迎,在稳定人民日报传统读者群的同时,让人民日报走近年轻的网民群体,拓展了报纸的影响力和盈利潜力。(3)重视报纸的本土化申报新闻报还在外商独资时期便坚持邀请国人做主笔,蒋芷湘、钱昕伯、蔡尔康等传统文人在这两份报纸创办之初,便很好树立了两报贴近读者的形象。在中国媒体走出去的今天,在国际传播中同样要注意用读者的语言与他们沟通,才能让对外新闻在硬件层面落地的同时,在外国读者的心中真正落地。(4)通过对新闻的坚守打造与维持报纸口碑读者阅读报纸的第一目的是获取新闻

41、信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申报新闻报是资产阶级商业性大报,虽然在政治上、在新闻评论上略显保守,但极为重视新闻报道的质量,通过新闻的时效性、客观性为报纸获得极高声誉。中国近现代史百科全书的说法是对申报在新闻方面贡献的最好肯定。今天,在新媒体、自媒体崛起的时代,信息超载的环境更需要报纸对真相的坚守。报纸既要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还必须履行起把关职责,为读者精选出真正重要的新闻。(5)重视广告的征集工作申报新闻报高度重视广告的开发工作,通过高效地广告开发支持报纸的工作。今天的传媒实践同样要重视广告的开发工作。2从传播媒介的进化历史分析入手,论述技术对大众传播发展的推动作用,阐述媒介工具和技术对现

42、实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探讨最大限度消除这些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答:(1)媒介工具和技术对现实产生的消极影响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大众传播的发展。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阐述了媒介工具对于时代的重要意义。有了技术,大众传播的发展才有无限可能性,开创了可能性,也在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养成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的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的虚拟影像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直接刺

43、激了他们对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网络时代的网虫与“网瘾症”:网瘾症,即上网成瘾综合征,其表征是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网欲得不到满足的。(2)最大限度消除这些影响的措施和对策有:从媒介本身而言,大众传媒作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为受众提高优质的信息内容,应尽力减少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注重节目质量,提高节目文化水准,抵制“三俗”文化。从政府而言,政府也应该采取合理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进行控制与监督,对优质节目进行鼓励与表扬,劣质节目进行取缔与改造,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也应及时完善,让大众传媒

44、的发展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从受众本身而言,受众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批判力。对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进行删选,有自己的见解与观点,而不是一味接受大众传煤提供的所有信息。要学会质疑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要求大众传媒提供能够满足受众。从社会和市场来看,大众传媒的市场化运作让大众传媒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其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和公益性。这就造成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大众传媒找准自身定位,平衡好经济性与公益性的最佳结合点也十分必要。3论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必须即时充分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答:互联网时代,受众不是被动挨打的“靶子”,受众使用媒介也不再单纯地为了消遣、认同、警戒、作伴。了解受众需求、

45、满足受众需求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各媒体的关注与重视。(1)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是受众本位意识的体现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曾指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里就餐,媒介只是尽可能为受众提供信息,至于受众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媒介无能为力。这里所反映的使用与满足的关系,折射出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受众本位意识在新闻传播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西方传播理论中的受众研究已经由浅入深,受众由被漠视至被重视的脉络更是清晰可见,受众模式也逐渐由“传者本位”发展到“受众本位”。我国的受众研究也体现出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趋势。受众中心论已在新闻理论界广为传播,在实务界,以

46、“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观念也正被媒体大力倡导。受众本位就是“以受众为中心”,来制定媒介定位以及传播原则。(2)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趋势是即时充分满足需求的动因互联网时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现在的新闻传播具有以下几个趋势:(1)社会成员对传播过程的参与和控制程度越来越高;(2)单一媒介融合成多功能媒介:(3)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4)媒介接触和使用的经济成本越来越低廉。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必须即时充分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现如今,每个人都成为一个自媒体,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各种各样,新闻传播只有及时充分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才能获取受众,实现自己的价值。(3)

47、如何即时充分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充分运用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做到传播方式多样化、呈现立体化。2012年湖南大学71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

48、忆版)一、名词解释1新闻价值2媒介融合3向导4苏报案5库利6既有政治倾向假说二、简答题1新闻媒介的负面影响。2受众作为社会成员享有的基本权利。3简评抗战后的“第三条战线”。三、论述题1“走转改”的意义。(走:走基层,转:转作风,改:改文风)2赖特的四功能说,结合具体新闻事例说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以及简评我国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3从大公报的四不方针看我国新闻事业史上“文人论政”的传统以及对当今时代的意义。2011年湖南大学71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新闻选择2新闻专业理念3讯息4传媒接近权5癸丑报灾6红中社二、简答1简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2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

49、三个基本命题。3简述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的大致情况。三、论述1联系实际,分析中国新闻界职业道德中的问题以及改进对策。2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情结合不同国家传播制度的具体实际,论述国家和政府对媒介控制的主要方式。3五四运动时期,京沪两地民营报业发展状况有显著差异,请结合历史文化北京加以评述。2010年湖南大学615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9年湖南大学616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8年湖南大学617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7年湖南大学609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2006年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1清议报2大众传播3拉氏三功能学说4人际传播5传播效果6中国报学

50、史 二、简答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2“沉默螺旋”理论特点与意义3怎样认识新闻媒介的工具性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两为方针 三、论述1结合合理想像和客观报道学说,谈谈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2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各自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点2005年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0分)1新闻价值观2新闻传播的反馈3新闻媒介4客观报道5新闻事实6苏报案 二、简答(60分)1简述新闻自律的特点及重要作用2简述产生”知识沟”的原因及填补的措施3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4简述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办的主要报刊及形成的优良传统 三、论述题(60分)1论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的关系2梁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