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期正是生长发育迅速期,也是各种良好习惯养成,智力发展最佳的年龄阶段,及时为幼儿提供所需营养,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而良好的进餐习惯又是保证幼儿营养摄入的重要前提。营养丰富的食品能否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先决条件是吃进去,若吃不进去,再好的营养食品都无法发挥作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有的爸爸妈妈这一代就是独生子女了,孩子在家倍受宠爱。爱吃什么,家长就买什么,根本没有考虑营养的合理搭配与平衡问题。而且,
2、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从而使幼儿养成偏食、挑食、无节制的吃零食等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由此可见,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危害着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需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十分关注问题。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3、习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练习形成,也可以是无意识地多次重复而形成。进餐习惯:是指幼儿在进餐活动中已经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良好进餐习惯:是指幼儿在进餐时保持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培养策略:是指在幼儿进餐教育中,教师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一)研究现状幼儿园开展的“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通过对该课题近半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学习理论知识,结合研究的对象开展
4、大量的收集、探索等各项研究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对研究的结果较为满意,达到先前的预期效果。探索出有效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家庭指导策略,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神经可塑性大,婴幼儿容易接受影响和教育,在此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培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时期的良好的教育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幼儿的某些行为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内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尤其学前期幼儿,
5、他们的可塑性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进餐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二)研究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健康领域内容与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身心健和谐发展。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形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前提是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幼儿园教师要学会观察每个幼儿,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纠正幼儿偏食、挑食及
6、不良进餐习惯,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是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生长发育的前提。平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了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种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鼓励孩
7、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杜绝偏食、挑食。英国教育专家通过研究表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健康领域内容与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
8、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一)研究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幼儿进餐习惯与生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2.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促进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培养。3.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4.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二)研究内容1.卫生进餐(餐前洗手,餐后漱口,认真清洗,不拥挤、不打闹、不玩水;注意桌面清洁。)2.健康进餐(不厌食,能情绪愉快的进餐,不挑食,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3.礼貌进餐(不喧哗,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的响声,不敲碗
9、筷,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饭,用餐后餐具物归原处。)4.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5.加强家园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三)研究重点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一)研究思路首先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观察了解幼儿进餐时所存在的不良习惯,找出形成这些不良习惯的原因,然后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收集相关资料、观察分析、交流研讨并从大量的活动实践中,找出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手段,形成一系列的指导策略。(二)研究过程第一阶段:(研究的准备阶段:2015.9.29.25)成立课题
10、组,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申报课题。进行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研究分工。第二阶段:(研究的实施阶段:2015.9.2611.31)1.学习有关理论、经验文章,夯实理论基础。2.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实施研究,细化研究方案 (包括目标、内容、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整合策略)。3.收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调整再实施。4.定期组织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典型案例集体分析、优秀案例赏析、视频案例研析等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阶段反馈、小结、反思、调整;定期开展现场观摩研讨。第三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2015.12.112.15)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撰写研究报告。(三)研究方
11、法1文献法: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借助多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资源,并与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际出发,走一条适合本课题研究的道路。2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班级幼儿的进餐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从中进行提炼。3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用以引导活动,并根据实践发展,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4案例研究法:找出典型事件,以研训形式分析、讨论现有问题及对策。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同时采用观察研究、案例研究、总结研究等方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本课题的主要观点:本课题以新纲要的整体教育观为导向,吸纳陈鹤
12、琴等教育家的课程思想,通过研究培养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以丰富知识、传授方法、训练行为、养成习惯为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方面还要做到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家庭要求一致。(二)本课题的可创新之处: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长时间的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行为习惯将会造成幼儿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 2.为幼儿终生习惯的发展奠定良好地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八、预期成果(一)阶段成果。1.针对各种实践探索撰写阶段性小结。2.课题相关论文、案例的汇编。(二)最终成果对课题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总结性报告及论文和成果集(个案研究集、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