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3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728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53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3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3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3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3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8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8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8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8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一、辨析1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的儿童教育思想比较。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3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二、简答1德育与现代德育。2稷下学宫。3八年研究。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5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三、论述1教育功能的类型及其关系。2张之洞劝学篇及中体西用。3设计调查问卷关于诚信。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

2、8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辨析1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的儿童教育思想比较。答: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作为最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其理论既有不少相似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1)相似之处 都受到了卢梭的强烈影响,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压迫,反对外因论;信奉性善,赞同内发论,主张以儿童为本位;要求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遵循自然,强调教育中自由及活动的重要性。都极其重视幼儿期(尤其是16岁幼儿期)教育,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生的影响。倡导建立专门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及培训大批合格教师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都受到宗教唯心主义的影响。福禄贝尔对儿童的本性作了神秘主义的解释,并认为教育目的即是使儿童心中“

3、神的本源”显露出来;而蒙台梭利的生命学说亦含有神秘的色彩。(2)不同之处 在理论基础上,福禄贝尔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同时受到宗教影响,往往从神秘主义或神学出发来论述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故许多观点充斥了符号及谜一样的象征哲学意味。蒙台梭利虽也受到宗教的影响,但其教育理论主要以近代科学、哲学及心理学,特别是生物学、生理学为基础,其宗教唯物主义色彩较轻。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二人虽都赞同“内发”论,但蒙台梭利强调通过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福禄贝尔则倾向于个体复演说。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福禄贝尔倡导“游戏”“恩物”“作业”(绘画、纸工、手工),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

4、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蒙台梭利则主张“工作”,自动教育、感官教育(包括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等,认为工作是幼儿特有的有价值的活动,反对有想象活动的游戏及玩具,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福禄贝尔要求组织集体教学,蒙台梭利则主张个别活动,单独的学习。在教师作用问题上,在福禄贝尔的幼儿园里,教师被视为“园丁”,须承担对幼儿的关心、指导乃至教学(如“恩物”的演示、说明)的职责;而在蒙台梭利幼儿学校中,教师由主动转向被动,被称为“指导者”,只是承担指导、引导及环境保护、看护的责任。蒙台梭利与福禄贝尔对幼儿活动“环境”的理解不尽一致。二者都包括

5、室内、室外两大部分;但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与福禄贝尔的幼儿园环境及设施有些区别。在教育对象上,福禄贝尔幼儿园主要招收中产阶层子女,实行半日制、不供膳;蒙台梭利幼儿学校则主要招收贫民子女,实行全日制、供膳。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答: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它既遵循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对象主要体现为反映在一定教学内容中的确定知识和间接经验,是经过选择和改造了的人类认识成果,而不是直接去发现人们未知的东西。(2)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指导

6、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并有社会和学校所提供的条件保障,因而可使学生在认识上少走弯路、提高效率。(3)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了解事物及其规律,而且要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发展能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等。(4)认识主体具有特殊性教学过程的认识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各个方面尚未成熟的人,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认识结构、智能结构和个性品质结构等方面都处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由上可见,教学过程和科学家探索真理以及人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不同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

7、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3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答:这一观点是片面的,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1)接受学习是指通过教科书或老师的讲述,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现成的结论、原理、概念等,是教师将知识作为定论以系统组织的形式讲解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2)奥苏伯尔认为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但是,接受学习并非传统课堂上的“满堂灌”,教师一味讲解,学生只听不说,

8、而是教师同时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等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3)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教师讲授教学得法,并不一定会导致学生机械的接受学习。(4)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接受学习即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学习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知识。接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而且便于储存和巩固。(5)低级的接受学习主要表现为呆读死记、“一知半解”“半通不通”。高级的接受学习则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精通”或“融会贯通”等等。综上所述,不能认为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9、。二、简答1德育与现代德育。答:(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指伦理学上的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指教育学上的德育,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德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达到总体规格的要求。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制度

10、,形成统一的社会规范,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有密切的联系,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导向和促进作用。(2)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的。现代德育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有其自身的特征,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世俗性和发展性。现代学校德育的世俗性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分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在道德发展研究和道德教育研究中深刻分析和揭示了道德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发展性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广泛性。并提出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儿童的

11、道德品质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民主性和科学性。教育民主化已成为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21世纪全球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着的教育民主化,学校德育的民主化也日益发展成为德育的基本特征,同时现代德育逐渐向着科学化的路径发展。学校德育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内容体系、德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性上。开放性和创新性。学校德育的开放性,体现在现代德育是信息化德育,现代德育并不是要教给学生一成不变的信条,而是要教给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学会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理性认识能力,对不良道德环境的识别和抵制的能力以及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德育

12、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2稷下学宫。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1)性质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2)特点 学术自由。表现为容纳百家,学术地位平等以及流动的游学制度;待遇优厚。礼贤下士,“不治而议论”。(3)评价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3八年研究。答:八年研究,又称“三十校

13、实验”,是美国进步教育协会于19331940年在中等教育方面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活动。因历时八年,故称为“八年研究”。“八年研究”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史上一次规模最为广泛的研究实验,它对美国的教育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八年研究”的内容 研究有关美国中学教育改革的各种思想;制定中学与大学合作实验计划。(2)“八年研究”的结果从最终的结果看来,八年研究是成功的,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实验设想都得到了体现,但实验本身所要证明的却得到了验证。按照进步主义的教育原则实施的中学教育,既能很好地完成中学的传统的职责,为大学输送合格的人才,又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这一切是原有中学教育所难以达

14、到的目的。(3)“八年研究”对教育的贡献 对教育评价的贡献。在史密斯和泰勒1942年出版的“八年研究”的评估委员会报告书里,提出了关于评估工作的五个重要观点。由于“八年研究”的广泛影响,泰勒提出的评价观念和理论,很快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应用,很多人把此研究报告称为“划时代的教育评价宣言”。正是由于“八年研究”教育评价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教育评价开始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美国课程改革的贡献。在“八年研究”课程改革中,提倡“核心课程”,即围绕人类基本活动,确定每个年级学习的核心主题。在这一影响下,美国在1930年到1935年间,核心课程较为风行。

15、使得二三十年代美国中学课程脱离了传统的学术性束缚,增加了一些富有生活性和实际的课程,对美国课程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课程理论的贡献。“八年研究”孕育了泰勒的课程原理,泰勒认为课程应分为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四个基本的要素。泰勒原理被认为是课程开发原理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现在仍然在课程领域中占支配地位。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学生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的一种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随后赫尔巴特和苏联的教育家凯

16、洛夫发展完善了这一理论。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1)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把学生按照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大致相同。每班的人数比较固定,通常是3050人;把教学内容按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课。首先将教学内容按学科和学年进行划分,以确定各年级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实现这种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将其分成更小的部分。教学通常就是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每门学科的总课时数、学年课时数、周课时数,一般根据固定的课程计划来确定。每节课的时间

17、可以是50分钟、45分钟或30分钟,但都是统一和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教学场所较为固定:班级授课在教室、实验室进行,场所是固定的。课堂中的座次也是相对固定的,但学生的座次安排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可采用秧田式、圆桌式、马蹄式、会议式。总之,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和场所固定。它具有个别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它便于进行教学管理,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3)班级授课制的缺

18、点 班级的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班级主要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上课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教师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灵活多样的内容和方法;由于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材内容人为地割裂以适应“课”的要求;由于教学空间(课堂)的局限,学生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比较广泛地接触实际,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每

19、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老师负责,彼此之间没有分工合作,因此,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教学面向班级集体,学生统一要求,统一进程,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这也是班级授课最易招致批评的缺陷。总之,班级授课制既有优势也有缺陷,我们不能抛弃或完全否定它,它可以不断改进,并与其他的教学辅助形式相结合,以发挥教学形式的整体功能。例如:我们可以适当地采取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以及网络化教学等形式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5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答:问题解决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应当前的情境时,问题解决就发生了。这就是说,它需

20、要应用已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进行训练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特定学科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和策略上;放在有效解决问题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具体如下:(1)鼓励质疑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相对来说学生比较被动。我们要尽量从教师提出问题过渡到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减少这样那样的限制,形成一种自由探究的气氛。(2)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教师给学生的问题要可解,但要有一定的难度。要了解学生学该知识的起点行为,

21、即要对已有知识、原则进行重新组合,而不是重新学习。题目过难,不易为学生理解,就不能期待学生去解答;反之,过分容易,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但是每个学生的起点行为是极其不同的,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上要注意将班级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有的教师在课堂练习中给学生数量不等的难题,效果较好。(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这对回忆相关信息都有很好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试图将解决问题的计划以及选择这个计划的理由说出来或写下来,可成功地解决问题。在生活中,有时向别人解释某个问题时,头脑中可能会涌现出一个新的计划。(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学生应该始终注意对问题

22、进行分析、了解,牢牢掌握问题的目的与主要情境,将精力集中于解答的目的及其标准上。对这两方面分析越清楚,获得正确答案的可能愈大,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系统考虑问题的方式,系统分析的习惯。教师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不能因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就采取放羊态度,让学生进行盲目尝试错误练习;另一种是不能过分热心,越俎代庖,把结论抢先告诉学生。要使学生主动投入解题过程,鼓励学生提出多种解法,而不只是教学生如何解。教师在学生实在有困难时,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线索,或者补充必要的知识,以弥补其起点行为的不足。(5)辅导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对原有知识、原则进行重新组合,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记忆中迅速提取

23、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很快找出可资利用的信息,明确问题情境与欲达到的目的,迅速作出判断。这里要注意,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回忆、提取信息,而不是代替他们,要鼓励学生进行类比。但是,也要防止从过去的方式方法中找答案,造成一定的定势。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有时学生习惯于按一种逻辑进行思考,教师就应该让他们运用水平思考法,突破原来的事实和原则的限制。(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引来别人的言语指导到自行指导思考,然后再要他们自己用言语表达出来。如四则运算题的先乘除后加减,最初教师作点指示、提醒,后面就可由学生自己来陈述,这样可进行自我强化。此外,教师要给学生以

24、充分的时间进行解答。实践证明,要防止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让学生做难题,否则学生完不成,只好草率了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验证解答,防止以偏概全,可做类比练习,加以巩固。三、论述1教育功能的类型及其关系。答: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1)教育功能的类型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a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b教育

25、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教育可以帮助人学会某项谋生的技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3)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a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b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c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d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功能a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b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

26、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a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b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a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b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4)教育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各个功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通过教育的个人功能,促进个体的发展,提高人的认识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个人素质,从而更好地建设社会,使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方面得

27、到发展。2张之洞劝学篇及中体西用。答: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阐述了“中体西用”这一思想。(1)“中体西用”的基本内涵“中学”也称为“旧学”,指封建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经史之学、孔孟之道。“西学”又称“新学”,包括西政、西艺、西史。西政是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是指近代西方科技和自然科学知识;西史是指西方的历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是: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优先的地位。“中学”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强调采纳西学,学习西学中对封建统治有用的东西,以弥补中学的不足。“中学”和“西学”的关系张

28、之洞认为“中学”是立国之本,讲“西学”必先通“中学”;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他强调“中学”是本体,绝不能改;“西学”可以用来补助、强化、保存“中学”,但绝不能替代“中学”。(2)“中体西用”思想历史作用“中体西用”思想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给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中体西用”理论对“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教育领域可以较为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

29、践层面的推动。“中体西用”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强调了“中学”的“经世致用”的成分,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加速了新式教育的产生,促进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和留学教育的开展,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中体西用”的思想肯定了科技知识是救世富强之实政,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推广扫清了障碍,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西学”传播的重心由科技领域推进到涉及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领域,由物质文明层次进入到精神文明层次,直接冲击封

30、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纲常伦理等“中体”的核心部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学说、民主平等思想必然被裹挟在一起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从而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中体西用”强调以中学为本,有选择性地学习西学,有助于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维护。(3)“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是粗糙的,它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洋务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西方的物质文明,而坚持认为中国的精神文明远远高于西方的精神文明。“中体西用”固守“中学为体”,其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

31、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的至尊地位,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学习西学的主张是为了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不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其维护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中体西用论割裂了体用的统一,这一口号所采取的折中主义形式,实际上是以消极的态度来适应世界历史变化的潮流。总之,在当时中国封建主义的儒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能把“西学为用”作为办学宗旨,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是中西文化在当时的一种特殊的结合方式,虽然其根仍为中学,但毕竟给僵化的封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在客观上对封建制

32、度的解体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设计调查问卷关于诚信。答:关于诚信问题的调查问卷设计如下:诚信问题调查问卷感谢您能给我们提供最真实的答案。(1)您认为自己是否诚信?A是,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素养B基本是,视具体情况而定C不是,诚信与我无关(2)您对待诚信的问题?A很重视B一般C无所谓(3)您身边的人诚信情况如何?A很好B一般C很差(4)您遇到过不讲诚信的事情频率如何?A经常遇到B有时发生C从没遇到过(5)对于自己遭到的不讲诚信的问题您会如何处理?A今后注意,小心防范B到相关部门投诉、协商C借助媒体舆论谴责(6)您认为当前社会上最常见的失信现象是?A购买蔬菜水果时缺斤少两B假冒伪劣产品、假钞盛行C逃

33、单、逃票、逃税现象频发(7)您认为造成现下不诚信风气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风气造成的,大家都这样做我就这样做B缺少宣传和教育,不知道诚信的重要性C机制不健全,诚不诚信又不犯法(8)您觉得社会诚信度如何提升?(可多选)A个人自律就好B家庭和学校加强教育C政府健全完善相应制度和法律(9)您对现今商家为了利益而不讲诚信的现象怎么看?A很重视,应该受到谴责B觉得很不对,但并不关心C随便了,这种事见怪不怪(10)您觉得这份调查问卷有意义吗?A很有意义B一般C没有意义再次谢谢您。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8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鸿都门学2产婆术3阿特金森定律4遗忘规律5行动研究6调研报告二、简答题1杜威的道德观念。2返回基础政策。3简述什么是叙事研究以及叙事研究与文学叙述的不同。4维纳理论的观点。5自我效能感。6宋代书院的形成及特点。三、辨析题1教育起源说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2德育本质及德育过程。3实验的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充分的条件。四、论述题1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2论述我国全面发展是什么。3蔡元培的大学思想。4简述西欧中世纪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