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7155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魏志平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摘要:“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关键词:核心素养 内涵 评价 目前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数学核心素养的测量和评价;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1.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缘起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

2、体现,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有独立性,又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面对未来,教育应该赋予学生的到底是什么?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国实际,建构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

3、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和“四基”相比,核心素养的课程逻辑超越了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力图改变现有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体系逻辑、课程标准过于重视内容标准、学科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从“课程育人”的角度回答“育人为本”的问题。按照这一逻辑,在回答“学什么”之前,更应该思考的是,学生在学习了各学科课程后,到底留下了什么? 因此,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时候,每门课程必须厘清“本学科对学生成长的特殊贡献是什么、具体内涵如何解构”等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应运而生。2.正确理解四组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学教育目标经历了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四基”、数学核心素养等几个

4、阶段。一路走来,是“玩文字游戏”,还是我们对数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在一步步升华?要准确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必须弄清以下四组关系:(1)数学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有观点认为:尽管“二者在实质上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素质”倾向于“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本质”,而“素养”更强调人的后天养成,故“核心素养”是回归教育改革的原点,倡导教、学、评的一体化,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数学潜能,是可全面提高的数学素质。可见核心素养解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使素质教育有了“抓手”,落在实处。(2)数学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具体化为知

5、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课程总目标,数学教育以此为可测点,践行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策略,这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数学核心素养在“三维目标”基础上生成,实现了“三维目标”,也就实现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目标。(3)数学核心素养与“四基”的关系数学核心素养是六个: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其中前三个就是数学基本思想,也是传承,后三个是传统的数学能力。因此,基于“四基”的数学教学也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4)数学核心素养与十大“核心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

6、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核心素养根植于十大“核心词”,与之一脉相承,但二者又不能完全等同。数学核心素养是对十大核心词的进一步浓缩和概括。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1.数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载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在各种数学活动中生成、拓展、提升与交流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思想的过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了学生的知识系统,而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是经验系统,两个系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构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数学活动是形成这个结构的纽带。追求数学的严谨性,使现代数学逐渐

7、走向了符号化、形式化和公理化,但数学的教学过程却应当反其道而行之,给学生创造直观思维的机会,给学生的“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虽然概念的表达是符号的,但对概念的认识应当是有具体背景的;虽然证明的过程是形式的,但对证明的理解应当是直观的;虽然逻辑的基础是基于公理的,但思维的过程应当是归纳的。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过程,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心学生的思维过程,抓住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或与他人进行有价值的讨论,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的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2.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是数学核心素

8、养发展的基础“四基”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应着“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维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对应着“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维度。教师在“双基”教学基础上,通过融入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更好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执迷数学的神奇与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三维目标”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达成。3.数学思考是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数学思考是促进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进一步提升为数学素养的内因和必要条件。教师需要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思维价值,尽可能在每一节课中,设计利于放大这些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活动,将这种“思维形式”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教师要善于设计好的问题作为活动进行的纽带,真正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从而达到通过数学教会学生思考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