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一、一、项目概述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XX 学院 XX 分院新建学生公寓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建设单位:XX 学院 XX 分院 3、项目负责人:XX 学院 XX 分院院长 4、建设规模:建设学生公寓楼 1 幢,建筑面积 8000 平方米 5、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 853 万元 6、项目建设地点:XX 学院 XX 分院院内 二、编制依据二、编制依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山西省建设厅关于同意筹建 XXXX 高等专科学校 XX 分校的批复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设计标准 5、X
2、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6、其它相关文件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三、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三、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1、“十一五”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3、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2、建设资金严格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挤占或偿还过去的工程款。3、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和抗震等方面的规定、标准和规范。4、高效、节约、便于施工、讲求质量、控制投资。5、坚持整合资源,统筹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兼顾发展。四、研究范围四、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论证;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
4、社会经济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一、XXXX 市概况及市概况及 XXXX 学院学院 XXXX 分院概况分院概况 1、XX 市概况 XX 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之东,东依太行,与河北省毗邻;西傍汾水,与吕梁市隔河相望;西南靠韩信岭,与临汾市为界;南面以太岳山为屏;北与太原市为邻。全市辖一市、一区、九县及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XX 市东西宽约 165 公里,南北长约 243 公里,国土面积 16404 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太行、太岳山脉,西部为太原盆地的汾河冲击平原。境内以山地
5、和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 63.95%,丘陵占 20.46%,平原占 15.59。XX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在 400mm 左右,且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境内河流多为季节性的,主要有汾河、潇河、清漳河、浊漳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豆类和各种蔬菜等。XX 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人口 308 万人。榆次古称“魏榆”、“中都”,早在战国时就已设立县制,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赵国重臣蔺相如、后汉高祖刘知远生于斯;“中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建于此。漫漫历史长河,积淀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榆次地处东经 112341138,北纬
6、37233754,位于山西中部的 XX 盆地,东与寿阳县交界,西同清徐毗邻,南与太 可行性研究报告 4 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全区面积 1328 平方千米,人口五十三万,是 XX 市委、政府所在地,是 XX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榆次素有“省城门户”之称,是山西省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距省城太原仅 25 公里,太原机场 14 公里。境内石太、南同蒲、太焦三线交汇于此,太旧高速、108 国道穿境而过,榆长、榆邢、榆盂、榆清省级公路纵横交错。2、XX 学院 XX 分院概况 XX 学院 XX 分院是 2004 年 2 月经山西省教育厅批准,在原 XX学院太谷 XX 分院和 XX 学院太行 XX
7、 分院基础上合并组成的一所面向基础教育的新型普通高等 XX 专科学校。XX 学院太谷 XX 分院其前身是山西省立太谷 XX 学校。1949 年4 月,由 XX 第三中学和太谷县立中学合并后成立。学校位于太谷县城内。创立初期,除现址外,还占有孔祥熙宅院和无边寺白塔院,以办初师班为主,兼办高级短期班等。附属小学设在安禅寺院内。1952年 8 月,学校除招三年制初师和短师班外,又招收后师(即中师)班,由初等 XX 开始向中等 XX 过渡。10 月,寿(阳)榆(次)太(谷)祁(县)联师并入太谷 XX。1954 年 9 月,平(遥)介(休)灵(石)联师又并入,学校更名为“山西省太谷 XX 学校”。195
8、8 年,学校兴办了教具厂、铁工厂、木制厂等 16 个厂(场)。1959 年,学校只办中师班,初等 XX 向中等 XX 的过渡结束。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招生中断。1967 年校办教具厂被山西省教学仪器供应站接管。1970年附属小学下放归太谷县管辖。1971 年 7 月,学校恢复招生。1973 可行性研究报告 5 年 12 月,恢复太谷 XX 附属小学。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并加快了发展。1981 年 10 月学校白塔院被太谷县接管。1988 年,国家教委派人来校考察评估后,授予学校“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荣誉。并奖励 10 万
9、元。90 年代初,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省教委的高度评价,把太谷 XX 确定为山西省中师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1999年 12 月,学校与太谷县签订协议,以孔祥熙宅院置换了太谷县原人大院。太谷县将孔祥熙宅院进行了开发。2002 年,学校开始招收“3+2”学制的大专生,设置有小教文科、理科、英语、计算机、音乐等专业,学校进入由中师向小教大专的过渡时期。为顺利完成过渡,学校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了“创新教育,培养人师,服务小学,为教育事业奠基”的办学宗旨,确定了把学校建成“小学教师教育中心”、“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服务中心”的办学目标,确定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办学目标和顺利完
10、成过渡的突破口。2002 年 9 月开始,学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提出了“绿色校园”、“人文校园”、“诚信校园”、“科学校园”和“数字校园”的“五个校园”创建活动。创办了“白塔讲坛”,创刊了小学教育通讯,学生社团蓬勃兴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塑像于 2003 年元月落成,中陶会会长方明老先生及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出席了揭幕仪式。2004 年 4 月,与北师大签署了合作协议,学校成为“北京 XX 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基地”。5 月,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学校更名为“XXXX 高等学校太谷分校”。可行性研究报告 6 XX 学院 XX 分院座落于三晋腹地、晋商故里XX 市,位于太旧
11、、大运、太长高速公路和石太、同蒲、太焦铁路交汇点,紧靠省城太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诚信、敬业、睿智、创新的晋商精神赋予学院厚重的学术养分,旺盛的人才需求、发达的基础教育、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XX 学院 XX 分院现占地面积 300 亩,另有规划用地 100 亩,总建筑面积为 12.8 万平方米。学院整体为“教学实验区公共资源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艺术教育区”的基本布局模式。拥有图书馆、教学实验楼、音乐艺术楼、美术教学楼、体育馆、培训中心、多媒体电子教室、电脑演播厅、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等设施。现有教学仪器设备 1099
12、万元,图书馆藏书 18 万册,各类期刊杂志 265 种,电子图书 8 万种。学院建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和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拥有联网计算机 620 台,为远程教学、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XX 学院 XX 分院批准设置专业 23 个,其中:高中起点三年制 XX 类专科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等 11 个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XX 类专科中文与社会方向、数学与科学方向、现代信息技术方向、英语方向、音乐方向、美术方向等 6 个专业和幼儿 XX 教育中专专业;初中起点三年制非 XX 类中专计算机及
13、应用、美术设计、文秘、播音与节目主持、旅游服务与管理等 5 个专业,面向全省招生。可行性研究报告 7 二、二、项目提出背景项目提出背景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均十分重视教育工作,逐步加大了对教育工作的投入,使教育的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即“两基”)的历史性任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才资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我国已进进入了全面建设
14、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21 世纪初叶,党和国家为完成加快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三大新任务,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规模与速度健康发展、质量与效益快速提高的基础上,制定了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规划,提出了我国教育要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人才、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历史任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15、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 8 三、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最好体现 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都产生了巨大推动力量,亦给我国带来严峻挑战。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并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考虑,该基本国策为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16、学文化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功不可没。2、XX 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XX 市教育事业总体思路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山西省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四个统一”,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保证投入,加强管理,以教育法为后盾,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推动全县教育整体、稳步、健康地向前迈进。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现阶段人均受教育水
17、平仍然不高,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明显不足,杰出人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才缺乏,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均衡,教育投入不足,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巩固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区域发展趋于协调,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国民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为 XX 市教育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同时也要求 XX 学院 XX 分院必须改善自身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 XX 市的教育提高一个新的台阶。最终实现 XX 市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历史性跨越,为 XX 市经济和
18、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4、XX 学院 XX 分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XX 学院 XX 分院迁址榆次办学是 XX 市委、市政府有效整合资源,优化教育环境,打造 XX 魅力城市、最具活力经济带和城市群。XX 学院 XX 分院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着力构建和谐校园,先后被中陶会评为“XX 教育改革先进集体”,被省政府授予“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全省教改先进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 XX市
19、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一等功。XX 学院 XX 分院原设计规模为 6000 学生,于 2007 年全部迁址榆次办学后,招生规模扩大,目前在校生已达 6800 多人,已远远超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过设计规模,2008 年新生入学后,有 1000 千名学生的住宿问题无法解决。学生公寓容量明显不足,因此,XX 学院 XX 分院新建学生公寓楼项目的实施将使学校的布局将更加合理,办学设施更加完善。项目的建设适应了 XX 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项目的实施是完全必要的。四、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满足社会对提高教育综合水平的需要 随着 XX 市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技术
20、结构、城乡结构的变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对教育庞大的社会需求。人民群众在逐步实现小康生活的过程中,对学校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校园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组织管理有保证 本项目的建设,学校党委高度重视,XX 学院 XX 分院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和计划安排、项目资金的落实,以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安排和工程验收等的全面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第三章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一、建设规模一、建设规模 建设学生公寓楼 1 幢,建筑面积 8000 平方米。二、场地概况二、场地概况 XX 学院 XX 分院位于 XX 市北部新城,目前图书
21、楼后尚有一空地,建设场地基本条件较好,符合建设要求。三、自然条件三、自然条件 1、水文地质 地表水:场地地表水属黄河域汾河水系,场地所在榆次区主要有潇河和涧河。地下水:榆次是山西台地的一部分,大部分为二迭纪砂岩,黄土台地属第四纪松散岩层。该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山前洪积层潜水次之,其余还有冲沟洪积层潜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其次是潇河。本区大部分地区下面埋藏潜水,各层地下水随地面的倾斜向西南方向流动,水力坡度为 3.5,水位海拔较高为 785805 米,埋藏深度 0.91.5 米,全区地表水经流量 5194.3 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4600 万立方米。本项目在取得详细地质勘察资
22、料后,在地基处理和施工建设期重点设计地下水处理方案,以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2、气象条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榆次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型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受西北气流和东南气流的影响,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三北”防护林带的建设,现今榆次区冬季干燥,夏季风多,雨量偏向集中,全年平均气温为.3 摄氏度,具体情况如下:最冷月(一月)平均温度 -7 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 23.7 夏季通风市外计算温度 27.6 绝对最高温度 39.4 绝对最低温度 -25.5 全年主导风向 N 平均年降雨量 466.6mm 日最大降雨量 183.5mm 夏季主导风向 C19N8NW
23、8 冬季主导风向 C24N8NW9 全年无霜期 199 天 最大积雪深度 160mm 冻土深度 77cm 基本雪压 200N/M2 基本风压 300N/M2 平均风速 2.5M/S 全年日照时间 2576h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3、地形、地貌 XX 市属黄土高原区,地形东高西低。依据海拔分 3 种类型:中低土石山区,分布于区境东南部、北部,属太行山余脉,主要山峰50 座,最高峰张枪凹圪塔海拔 1813.8m;台塬沟壑区,属土丘陵地;平原区,分布在区境西部、西南部的城市周围。4、地质与地震 榆次处于太行山脉与 XX 盆地的接触地带,是山西台地的一部分,境内出露的地层按时代远近依次为古生界石炭系
24、、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前寒武纪古老地层为本区的稳定基层,其地层大部分是二迭纪砂岩。黄土台地及平原区均属第四纪松散深切,形成多级侵蚀阶地,冲沟发育,黄土台地被冲沟切割的支离破碎,冲沟仍在下切发育。新生界第四系(Q)在市境分布面积广,出露地层全,岩相变化大,项目所在地为:全新统(Q4)。主要为近代河流的冲积物,多构成现代河流的河床,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堆积物和大小不等的洪积积扇。岩性主要为亚砂土,亚粘土夹各种粒度的砂层及卵砾层。项目所在地为亚砂土,夹中厚层中细砂,愈近边山粗粒相的成分愈多,愈远离山区的细粒成分愈多厚度 1030m。本地区地震裂度为 8 度。5、土壤、植被 榆次地
25、带性土壤以褐土类型为主。在全市范围内海拔 7901800m的广大区域均匀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淡褐土。榆次隐域性土壤都在汾河的一级阶地和潇河的阶地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形部位上,海拔 760800m 之间,其土壤类型为半水成型的潴育性土壤,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草甸盐土诸土壤类型。项目所在地土属主类为草甸土,亚类为盐化浅色草甸土。土属为耕种苏打 SO2-2盐化浅色草甸土,土种为:粘质重度苏打 SO2-2盐化浅色草甸土。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第四章第四章 实施规划及建设方案实施规划及建设方案 一、现状分析一、现状分析 XX 学院 XX 分院现占地面积 30
26、0 亩,另有规划用地 100 亩,总建筑面积为 12.8 万平方米。学院整体为“教学实验区公共资源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艺术教育区”的基本布局模式。学院按原批准规划建了五层学生公寓楼六幢,每幢的建筑面积 6330平方米,其计 37990 平方米,每幛楼设计 21.6 楼平方米宿舍 132 个,共计 792 个可容纳近 6000 学生入住。目前在校生已达 6800 多人,已远远超过设计规模,2008 年新生入学后,有 1000 千名学生的住宿问题无法解决。学院急需建设 8000 平方米公寓楼 1 幢,已满足学生入宿问题。二、建设方案理念二、建设方案理念 1、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
27、2、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强调改善功能分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教学区的规划,体现教学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基础设施,营造具有文化气息,朝气蓬勃的校园环境。3、注重绿色、节能理念,采用先进可行的环保技术和建材,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节省能源和资源,树立环保节能典范,打造节能型建筑。三、建三、建设原则和标准设原则和标准 1、建筑物在造型、选材、立面设计等方面既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又与周围环境要求相融合。2、建筑物的构造及功能设计应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确保合理、经济的建设规模以及现代、实用的建筑标准。3、建筑物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采
28、用先进可行的环保技术和建材,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节省能源和资源,树立环保节能典范。4、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节水的设计要求,优先使用科技含量高、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比的控制,建筑平面的简洁,适应性,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材料及污染材料的利用,并从建筑节能,环保及建筑的可继续发展方面做相关的考虑。5、建筑物应充分考虑各类教学人员,包括残疾人和有行动障碍人员的需求,建立适宜的人文环境。6、建筑与周围景观相呼应,室外空间设计注重与环境、绿化的结合,绿地功能既烘托主体建筑,塑造优美的景观,同时又要发挥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的作用。四四、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29、 1、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J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版)(二)荷载取值 地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重要性分类为丙类建筑。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风设计标准:基本风压 W00.4KN/m
30、2 雪荷载:基本雪压 S00.3KN/m2 框架梁柱抗震等级:二级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防火等级:二级 建筑结构可靠度采用的设计基准期 T 取 50 年(三)地基处理 拟采用 3:7 灰土垫层处理,具体方案待场地详细勘探后进一步确定。回填土采用 2:8 灰土分层夯实。(四)基础设计 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本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一级。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砌体采用 MU10 普通黏土砖、M7.5 水泥砂浆砌筑。可行性研究报告 18(五)结构设计 本工程采用砖混结构体系,黏土砖墙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承重,增设构造柱、圈梁。2、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31、范(GB50015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1997 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二)设计范围 室内给水系统 室内排水(包括污水、废水、雨水)系统(三)给排水系统设计 给水系统 室外给水系统接入校区供水系统。庭院内生活供水管道采用环状布置供各建筑物用水。室内给水:新增建筑室内给水系统采用枝状管网,管材采用 PPR 管。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 UPVC 管,干管直径不小于 100,与大便器连接的排水管直径不小于 100,与洗水盆及小便器连接的排水管直径不少于 50。3、消防设计
32、 可行性研究报告 19(一)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程(GBJ5500579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二)消防等级 本项目建筑消防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三)消防平面布置及防火疏散措施 建筑四周留有一定宽度,为消防车实施消防补救作业提供条件。学生宿舍楼布置双向楼梯总宽度为 3M,室门距疏散出口的直接距离不超过 20M,位于两个安全疏散出口直径距离小于 25M,且室内最远点距离室门的距离不大于 14M。走道内设置应急照明,并设诱导疏散方向指示。4、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
33、019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二)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 采暖室外温度 -12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1m/s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3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27.6 室内设计湿度 25(三)采暖设计方案 采暖热源 由学校原供热锅炉提供,可以满足本项目建成后的冬季采暖需求。采暖系统 本建筑采用热水采暖,热媒采用 85-60低温热水。室内采暖管道大于 DN32 采用焊接,小于 DN32 采用螺纹连接,采暖干管不应小于DN65。采暖系统形式 采用上行下给单管同程式系统。5、通风设计方案 为了改善学生生活环境,同时
34、考虑节能要求,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在无法进行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无法达到通风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机械通风,通过排风机、排风管道、排风口将室内污浊空气排至室外。6、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可行性研究报告 21(二)设计内容 包括电力供配电系统、照明、弱电系统、防雷接地等。(三)供配电系统 本工程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电源由院内配电室采用放射式引出。楼内配电均为三相四线 380V/220V,配电采用 TNS 系统。电力用电设备配电,末端设多电源切换箱,导线
35、均采用阻燃型。本工程功率因数补偿为无功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大于 0.9。7、防雷接地 本建筑物采用二级防雷保护措施,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网格,并设独立避雷针作为防雷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内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避雷带和主筋可靠焊接,引下线和基础钢筋底版钢筋焊为整体作为接地装置。为防止人身触电危险,本工程强、弱电接地系统统一设置,采用TN-S 系统,设置专用 PE 保护线,凡正常不带电之金属外壳,穿线金属管,电缆外皮,支架等均应与保护线可靠联接,设置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应与保护干线、接地干线、总接地端子、各种金属管道及建筑物构件和基础等可靠联结。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第
36、五章第五章 环境与安全保护环境与安全保护 一、投入使用后的“三废”治理一、投入使用后的“三废”治理 1、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建成后对大气质量带来的污染主要是实验过程中产生污染气体,量相对较少,可以忽略不计。2、水污染 本项目建成后废水主要有:少量的化学试验废水、生活污水等。由于本项目所产生的化学实验废水较少,且浓度较低,故排水管道可不做防腐。生活污水汇集后进入化粪池治理、化粪、污水停留时间24 小时。3、固体废弃物 本工程完成后,固体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办公垃圾及物业清洁垃圾等。由专人将垃圾集中在垃圾清运站,利用密封垃圾储运设施运出,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消纳。二、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
37、响分析 1、施工期扬尘污染治理 目前,对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污染,主要是通过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制度和采取一些降尘、防尘措施,以减少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针对本工程,可采取如下几方面的措施以减缓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在施工现场厂界加设围档,这是减缓扬尘污染的最有效措 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施,因为有围档的施工现场,其扬尘污染相对无围档的有明显改善,可使被污染地区的 TSP 浓度减少四分之一左右;(2)加强工地管理,注意建筑材料的堆放,尤其是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有条件的工地应把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堆放在工棚内;(3)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装卸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4)加强运输车辆的管
38、理,对驶出施工区的车辆采取减少散落的措施;(5)对开挖的土方如果在现场堆放要进行覆盖处理,尽量不要使地面裸露。2、施工期噪声治理 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会随着工程的完成而自行消失。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需动用大量的车辆及施工机械,它们的噪声强度较大,声源较多,而这些施工设备又多位于室外,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会对周围的居民特别是学校的正常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本工程在施工期应采取以下降噪对策:(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减少夜间施工量。(2)降低设备噪声 设备选型上尽量采取低噪声设备,例如用液压机械代替油机械等。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39、3、施工期建筑垃圾治理 施工期的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开挖土方、拆迁和建筑施工中的废弃物等。对施工期的建筑垃圾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及时清理建筑垃圾、严禁随意丢弃和堆放、尽量避免风吹雨淋、在垃圾运输过程中避免洒落。综上所述,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受人为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三、劳动保护三、劳动保护 由于此项目在学校施工,项目施工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规定,由施工企业设置专职安全负责监督检查安全施工,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1、施工现场架设标志牌,标明工程概况、施工工期、质量目标、项目负责人等内容
40、。沿线两侧布置有关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常识的醒目牌,提醒施工人员搞好文明生产,维护生态环境。2、施工人员应礼貌待人,不准打架斗殴,要举止文明,同当地人员和睦相处。3、开工前,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有关文明生产及环保知识,使施工人员了解保护环境、文明生产的重要意义,增强职工环保意识。4、原材料运输时,要用篷布遮盖以防污染环境。5、指派专人督查工地,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的执行,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要立即纠正。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6、施工现场机械应停放有序,材料堆放整洁,采取规范化管理。建筑垃圾、生活废物、污水排放均应清运于指定场所,做到“工程完,现场清”,文明施工。7、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及责任制
41、,实行项目负责人挂帅、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8、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不得扰民。9、施工中发现文物等要立即停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待有关部门处理后继续施工。10、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职业道德教育,防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11、严格执行国家及工程所在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积极配合工作。12、在过道管线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对现有道路车辆通行的维护和疏导,在退场前保证原有道路车辆通行。13、临时设施用地,做到占空不占地,既要维护道路又要进行施工。14、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并保证检修安全,两处及多处操作的设备在机旁设事故开关;1KV 以上的设备金属外壳作接零保护
42、;设备设置漏电保护装置。15、为了防止机械伤害及坠落事故的发生,建筑场所梯子、平台及高处通道均设置安全栏杆,栏杆高度和强度符合国家劳动保护规定;设备的可动部件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网、罩、地沟、水井设置盖 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板;有危险的吊装口、安装孔处等设安全围栏;同进要加强职工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管理,严格按各岗位操作堆积进行操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第六章第六章 节能节能分析分析 一、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一、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持续快速增长周期,与此同时也遭遇到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节约能源成为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中国建筑能耗的总
43、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 10%,上升到近年的 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 55%。据介绍,我国城乡既有建筑达 430 多亿平方米,数量如此之巨的建筑中,最乐观估计,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 5%左右;即使是新建筑,也有 90%以上仍属于高能耗。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尽管约为发达国家的 3 倍左右,但热舒适程度远不如人。无论从整个国际经济气候还是中国宏观经济大势来看,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日趋严峻,节约能耗势在必行,而建筑能耗则是人们通常被忽视的重大问题。二、二、节能原
44、则节能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资源。2、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淘汰的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1、节能措施综述 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本项目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既有资源,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优化设备的技术参数,以达到整体的节能效果,建筑本体围护采用保温隔热设计,结构设计适当考虑压缩建筑结构空间;合理选择配电系统布局,加强节能管理。2、相关专业的节能措施(1)建筑及结构专业的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主要从建筑设计规划、围护结构、遮阳设施等方
45、面考虑。本项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初步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初步设计将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将会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对垂直墙面可采用外廓、阳台、挑檐阳等遮阳设施和浅色墙面、反射幕墙、植物覆盖绿化等。门窗 尽量减少门窗的面积: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因此,本项目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条件下,
46、将尽量减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以减少建筑能耗。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初步设计中将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通过 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改进门窗产品结构,如加装密封条提高门窗气密性,防止空气对流传热。尽量使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将选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屋顶 初步设计时,屋顶将采用浅色屋面,以隔热太阳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建议在屋顶涂上隔热防水膏,使屋面具备保温、隔热、防水等节能效果。(2)电气专业的节能措施 根据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9003)的规定,在满足使用和保证电能质量的基础上,采用节电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天然光,选用新型节能产品,提高电气设备使用效率,节约能源。合理确定供电线路长度及电缆截面,降低供
47、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用现场和集中补偿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使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达 0.9 以上。采用高效灯具、光源及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照明采用集中、分散和自动相结合的控制方式,确定合理的照度值,充分利用天然光。采用具有节能效果的新系列高、低压电器,以取代功耗大的老产品。设置合理的计量和检测设备。(3)供热节能措施 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采暖系统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90019-2003)规范要求,本地区属严寒地区,采 暖期长,不论是从节省能耗或节省运行费用,本项目采用热水集中供暖系统。选择采暖系统的原则是在保持散热器有较高散热的前提下,保证各个供暖
48、区能独立进行温度调节。在采暖设计中散热器尽量明装,并采用非金属涂料做外表涂刷材料,实验证明:散热器外表涂刷非金属性涂料时,其散热量比涂刷金属性涂料时能增加 10左右。对于大空间,如阶梯教室采用辐射供暖设计,室内高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很小;同时,由于有温度和辐射照度的综合作用,既可以创造比较理想的热舒适环境,又可以比对流采暖时减少 15的能耗。所有带热或低温的管道均采取保温措施,以降低能耗。(3)给水节能措施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要求,本项目要进行节能设计。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尽量采用陶瓷阀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在热水系统中安装多种形式的节水器具
49、;防止给水系统超压出流造成的“隐形”水量浪费,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新建建筑应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减少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管线的长度并进行管道保温;合理设置和使用水表。(4)管理措施 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加强运营管理,提高设备运营率,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综合管理措施,达到综合节能 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的目的。3、其它节能措施 采用高效节能的名牌水泵、风机以提高运行效率。绿化: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绿化将对居住区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改善气候,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减低噪声,遮阳隔热,是改善居住区微小气候
50、,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第七第七章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 由于本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估算根据相关投资报价资料收集、整理作出,同时考虑了各种可变因素,力求使建设投资尽量接近实际。1、投资估算依据(1)山西省建设安装工程其他费用暂行标准(2)山西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3)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4)国家建设部有关规程、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5)参照其他类似工程造价、结合本项目实际进行调整。2、有关说明(1)工程预备费率取 8%;(2)工程监理费按晋价服字2007126 号文件执行;(3)招标代理费按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