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堂课一个理念的起点大气压强一课反思一堂课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说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大气压强一节课的案例反思,对探究性学习的点滴感悟。大气压强一课,主要内容有三方面,分别是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定和大气压的应用。我根据学情和总课时计划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两点,第二课时完成第三点。现将第一课时教学互
2、动过程和教后反思概述如下:一、因为思考,课堂更精彩:1)引入:关于大气压强这堂课,尝试着两种不同的方式去教,因而我的学生也就尝试着两种不同的方式去学:方式1:由我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大气压强,通过若干实验让学生加强对大气压强的认识,由老师举例并让学生参与解释生活中有关大气压强的实例;方式2:通过老师设疑引导,激发学生探究大气压强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水的类比,感悟大气压强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切身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并由学生通过合作,解释生活中的有关大气压强的实例。学完后,若干关于大气压强的问题:前者的学生能熟练的并一字不漏得背出大气压强的定义,能举出和解释我在课堂上讲解的实例,但发现他们对大气压
3、强的存在、大小没有切身的体会,碰到一些新问题时,他们往往显得有些茫然,害怕做实验,碰到实验时,更会显得手足无措。后者虽然不能一字不漏得背出大气压强的定义,可能说定义时,也不是那么流利,但他们对大气压强的体会是很深的,能顺利的解释新问题,并熟练操作各种实验器材,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尝试新问题,接受新事物,对科学后面的学习保持着强烈的好奇。二:因为合作,探究更精彩2)活动1、生生合作在上课之前,我进行了分组,四位学生的课桌拼合在一起,课桌上放着学生实验要做的实验器材,每四位学生为一组。然后进行了简单的分工,设组长一名,并有组长分配四位学生中,其中一人作为发言人,一人要求总结组内结论(笔录),
4、所有同学可以畅言,老师我也作为他们其中的一环从大家看到现象中发现的问题用文字或语言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一次小组讨论出现了,要求解决的问题是:挤掉吸盘的空气,为什么吸盘就能贴在木板上?怎么能让试管中的水不倒流?因为有了前面的实验为铺垫,组内人员就能畅言,并由总结人员总结结论,最后,通过发言人公布每组的探究结果。在整个学生活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又有吸盘和老师的演示实验为铺垫,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过程和本质,在活动中体验科学家工作的方式和形式,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在接下来的一些活动中,也类似的组织了这样的探究讨论活动。效果不错。2、师生合作学生对任意一个课题自由地或自发地进行探究并得
5、出有意义的结论,这种可能性通常不是太大的,不是所有的自由探究活动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开展真正的探究并有所收获,就是要为学生设计有利的情境和过程,并把探究活动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教师应通过设置适当的活动与任务,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对科学的积极态度。所以我在分组的时候,把我也作为他们其中重要的一环,在这里,我的责任是呈现实验现象,从大家看到现象中发现的问题,用文字或语言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小组一个明确的探究方向。譬如,后来的,学生看图讨论等活动中,我的作用是展示图片。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
6、者、促进者,教师在逐步让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最终在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自己进行探索。反思:测量大气压是大气压强内容教学的一个重点。教材所提供的实验方案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情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会因吸盘面积较大,而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无法测出拉力,给实验增添了一定难度。如何改进实验方案?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验,更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是物理教学目标的精髓。我的收获通过这堂大气压强,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成功的利用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上好一堂科学课的成功要点在于:1、引导质疑是学生成功探究的基石。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2、充分鼓励学生在探讨中的猜想假设。学生的猜想假设或许不成熟,或许有错误,但这表明学生有思想、有见地。“吃一堑,长一智”。学生的思维只有不断锻炼,才会成熟。3、老师要设计有利的情境和过程,把探究活动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教师更应该通过设置适当的活动与任务,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4、重视课堂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勤思考,多反思。5、不同的新授课的类型不同,但是老师要尽量多呈现一个类型的物理量研究的方法的相同之处,给学生一个模式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