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 市场与政府的边界 一、导言: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演变1市场与政府职能演变的简要概述市场与政府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组织,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历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亚洲,在中世纪时期,经济活动中都存在大量来自有组织的力量和既得利益阶层的干预,包括政府、行会等组织、贵族等,他们控制产品价格、规定生产方法,并对行业的准入、人员的雇佣加以控制,这些封建主义的枷锁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在欧洲中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崩溃,行会制度的瓦解,自由经济制度逐渐替代了封建经济制度。在19世纪,经济自由逐步达到高峰,成为经济史上著名的自由放任时代。但自19世纪末期以后,特别是在
2、20世纪30年代爆发席卷西方的经济大危机以后,自由市场经济逐步开始向一种混合经济制度变迁,直至20世纪80年代前后,政府的经济职能基本上处于不断增强的状态;政府在管理社会秩序,提供社会福利,编织社会安全网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政府甚至替代市场直接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2经济制度演变所造成的结果 从封建经济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在19世纪,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替代封建经济制度后,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形成在较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了自由市场机制的力量。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起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双边协定的国家。美国尽管在国际贸易方面曾经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但在
3、国内经济方面,政府的干预则非常少,经济的自由度很大。美国能够在后来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也与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一般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也存在其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由于经济剧烈的周期性波动,导致失业、经济衰退等问题。这些问题被认为需要由政府来解决。还有,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也可能会导致其反面垄断的出现,而限制垄断也需要以政府规制的形式来实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政府指导和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混合经济制度)的共同作用下,西方发达国家克服了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迎来了经济空前的繁荣和持续的增长,如在二十世
4、纪六十年代初至1973年间,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有6年高于4,其中有3年接近6,年平均增长率为43,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达559,国民生产总值提高46,经济实力大大提高。同时,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也有长足的发展,日本经济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是,由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制度向国家干预主义方向的过度发展,导致市场机制的作用被弱化,而政府干预又导致经济活力降低,私人投资意愿低落等问题,而且政府大包大揽,建立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又导致工作意愿降低,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同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更是由于这一体制无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信息机制、决策机制而导致经
5、济增长乏力,甚至导致经济崩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重新认识市场机制作用的新自由主义潮流,导致西方发达国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重新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计划经济国家则纷纷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中国、俄罗斯、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实施市场化转型的情况来看,虽然转型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经济动荡,但总的来说,转型经济体的经济都相继走出了困境,许多国家还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总结:从上述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认识清楚政府和市场职能的边界;这一边界的划定是具有超越民族性,以及其他任何特殊性的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即政府只能在市
6、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是市场失灵的领域中发挥其作用,而不能任意侵犯市场机制的领地。放宽历史的视界:威尼斯、尼德兰、英国、美国相继兴盛的共同启示:自由、宽容;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其各司其职,是一个经济体兴盛所必需的制度条件。要正确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我们必须首先对市场和政府的经济职能有所认识。二、市场与市场机制1 什么是市场机制?市场或者说市场机制就是指商品和劳务的买卖双方以价格高低为交易的依据,通过讨价还价共同决定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就会不自觉地将市场视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现象了;但如果稍微思索一下,就会发现,市场这个看似平凡的现象却是一个奇
7、迹,在没有任何人或者组织进行统一指导或者组织的情况下,依靠千百万人在市场上自发的交易行为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使人们能够通过市场交换得到他想要而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因此,市场通过不断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而推动了经济成长。按照亚当斯密所揭示的原理,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使经济活动有序进行,是靠着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进行调节,即在市场上每个人都力图运用它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为自己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而他们在追逐私人利益时,却在并非本意的情况下实现了公共利益;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实现来公共利益,其效果远比他们出于善良的愿望而直接追求公共利益的效果更好。2
8、市场机制如何起作用?市场机制是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呢?在市场机制中,买卖双方对交易能否增进自己的福利水平各有不同的评价准则,卖方是以放弃其生产的产品或者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而得到货币,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依据来作出交易决策,而消费者是以放弃一定数量的货币而得到商品或者服务能否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作为评价交易行为的依据。尽管二者的评价标准有差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尺度价格;没有这个尺度,交易就无法完成。因此,自愿的交易行为能够使买卖双方都得到利益,提高其福利水平,而不是必须以一方受损,一方得利为其必然结果。(举例)在市场机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即各种产品和劳务之间的相对价格的变化来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
9、决策。某种商品较高的价格会抑制需求,刺激生产;较低的价格则鼓励消费,抑制生产。当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卖者愿意出售的数量正好等于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时,即供求相等时,市场就处于均衡状态,代表所有卖者和买者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这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而这种供求相等的产出量就是均衡产出,于是,这种商品的生产量就确定了,相应的资源,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也就被配置给了这种商品的生产。市场均衡状态是对所有影响市场交易的力量加以平衡之后形成的结果。如果影响每一种商品的供求力量都达到平衡状态,那么,每一种商品都会形成一个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这样,一个经济体的资源就被通过配置了。这时,各种商品之间的价格之比就是它们
10、之间的相对价格;如果这种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就会引起资源配置的相应变化,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某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说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发生改变,这种价格变化就会引导企业在不同产品中重新配置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资源,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如果市场竞争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市场均衡条件下的生产结果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结果。关于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效率的概念经济学中关于效率的概念是指,个人或者组织只有通过损害其他人或者其他组织所享有的经济福利,才能提高其福利水平;或者说,个人和组织无法在不损害其他人或者其他组织所享有的经济福利的前提下,增进其经济福利,这时的经济就是有效率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11、我们通过机器和食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来理解经济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社会可以在机器和食品之间选择怎样配置资源。当一个经济体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时,表示,如果要增加机器的生产,就只能以减少食品的生产为代价,这时经济就是有效率的。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代表一种既定的经济福利分配状况:这一点越靠近左上方,经济福利的初始分配越有利于机器生产部门,而越靠近右下方,就越有利于食品部门,也就是说,一个部门经济福利的改善总是以另外一个部门经济福利状况的恶化为代价。当然,如果一个经济体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则表示,这个经济体可以通过效率的提高将经济移动到曲线上,而且可以
12、在不损害其中任何一个部门的经济福利的情况下,实现另一个部门经济福利的改善。随着一个经济体的经济不断增长,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运用于生产的资源越来越多,而且技术进步导致同样多的资源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就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往右上移动,这种移动表明,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福利在不断增长。3 市场机制如何解决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市场机制的作用形式看起来很简单,却通过价格机制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在一个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制度的经济体中,生产什么商品和劳务的问题是由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在每天的市场交易中决定的。如果某种产品或者劳务短缺,消费者为了获
13、得这种商品或者劳务,就会展开竞争,导致其价格上升,这就给生产者发出了一种信号,从事这种产品或者劳务的生产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超额利润),因此,就会引导土地、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进入这一产品或者劳务的生产领域,直至这种产品和劳务满足了需求,生产者最终只能获得平均利润为止。相反,如果某种产品或者劳务生产过多,生产者的竞争导致利润低于平均利润,就会有厂商从该产品的生产中退出来,直到留在该产业中的厂商能够得到平均利润为止。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是决定生产什么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供利用的资源和生产技术对生产什么构成了一种基本的约束。因此,消费者需求、可供利用的资源和技术条件共同决
14、定了生产什么的问题。 如何生产由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总是有限的,生产者为了竞争货币选票,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就必须尽量降低成本。为此,生产者必须决定:第一、采用怎样的生产要素组合,成本才是最低的?第二、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技术,才能提高经济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市场竞争是决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为谁生产为谁生产实际上就是收入分配问题。在市场机制下,为谁生产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在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一个人的收入可能会有多种来源,既来自其作为雇员的工资收入,也来自其作为各种资产的所有者所得到的红利、利息和租金收入。因此,在市场机制的初次收入分配下,一个人的收入主要取决于两个
15、因素,一是其拥有的要素的多寡,二是其所拥有的要素在要素市场上的价格,越是短缺的生产要素,其市场价格越高,其所有者就会获得越高的收入。这一分配机制就是所谓的要素分配机制。在市场机制下为谁生产的原则引出了一个超越经济领域的严肃问题:市场机制的这种初次分配是否具有公正性和正义性?进而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是否需要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初次分配加以再分配?4 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基本条件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能够有效地解决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原因在于,市场机制的相对价格机制既为生产者提供了信息来源也就是决策的依据,同时,由于生产者只能适应相对价格的变化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所以市场机制也能够为生产者提供
16、强大的动力机制。同时,这也就产生了促使生产者去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的动力,这样生产者才能更好地利用市场信息,并依据其自身的条件作出正确的决策。也就是说,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能够为经济活动解决信息机制、动力机制和决策机制问题,而这些机制是有效地配置资源的基本制度条件。但是,要建立起有效地配置资源的信息机制、动力机制和决策机制,仅有市场的存在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以下条件,市场机制才能够发挥其作用:第一、 贸易和专业化分工只有在存在贸易和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够有效率地生产出他所需要的任何产品,就不会产生专业化分工的需要,也就不会有贸易活动,市场机制就没有
17、用武之地。当然,对于人类来说,市场经济的这一条件是先定的,也就是说,由于资源,包括人的才能的稀缺性,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只能生产有限的产品,而人的需求则是多样化的,因此,他们必须通过贸易和分工才能满足需要,其次,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就必需有效率地运用稀缺资源,而专业化分工则能够大大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贸易和专业化分工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贸易和专业化分工就使市场机制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市场机制反过来还会推动贸易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第二、 产权制度在市场经济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个人和企业,那么,要使经济活动的这些主体能够对市场相对价格的变化作出有效的反应,就必须明确地界定产权,使经济活动
18、的主体对资本、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拥有比较充分的排他性的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这样,他才能够产生尽可能最有效率地运用其资产获得最大化收益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他才可能去关注市场上各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信息和其它信息,分析信息,并通过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来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劳动者对其劳动要素不拥有产权,他就不可能有动力去谋求其劳动能力的有效利用;同样,如果资本、土地的产权制度不恰当,没有明确的、现实的产权主体存在,也就不存在最有效率地配置资本和土地,以获得最大化利润的微观经济主体,也就没有人有动力去有效率地配置和运用生产要素,市场机制自然就不可能发挥作用。所以说,产权制度的作用
19、就是通过明确界定产权的所有者,尽量使其对运用产权产生的全部成本负责,并排他性地拥有运用产权所获的收益。由于产权的权利主体必须充分考虑产权运用的成本和收益才能够获得尽可能最大化的利润,所以,他就会产生充分的动力,根据市场信息作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决策,以实现收入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由于权利已经明确界定给了微观经济主体,所以为谁生产也就在市场机制下得到了解决即经济要素的拥有者得到经济活动的成果。因此,在产权界定清晰的产权制度下,市场机制的作用越强;相反,如果一种产权制度对产权的界定是不明确的,如公有产权,那么,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会受到抑制。那么,界定最清晰的产权是什么呢?就是私有产权。案例:私产可
20、养鱼千里张五常曾经私产可养鱼千里一文中,介绍了美国俄勒冈州私营林业公司利用有限的私有产权千里养三文鱼的故事。三文鱼是一种高价值的鱼类。这种鱼在淡水河流出生,在海洋长大,可以游到二三千里以外的地方。在海洋觅食至年之后(按鱼种类而别),仍能生存或未被人捕钓的,就会回到自己出生的河流,从不出错。这个公司的林业用地中包含了一些公司拥有产权的淡水河,于是,出于追逐利润的动机,该公司实验在河里孵养三文鱼,然后送出大海长大、任人捕钓。他们只希望有以上的鱼会回归。但私养出海的结果,仍能生存或漏网而回的,却在15以上。为了提高利润,他们在孵养小鱼的过程中,以暖水加速鱼的成长,给小鱼做几种免疫手续。到后来,他们竟
21、设计用大船浮于海,让回归的鱼游进船里去。 以少许的私产保障而养鱼千里,盈利大有可观;有两三家公司就也跟着在俄勒冈州打主意。这个可以肯定成功的渔业革命,却引起一场大官司。虽然渔民及船主会因这些私养的鱼群而增加网捕,但长此下去,鱼价的必然下降对他们是有害的。私养的成本要比在公海捕钓的费用低很多;就算是私养者任人在海中捕钓,但只要市价下降1/3左右,在公海捕钓的费用就会“禁止”捕钓的行为。所以渔民及船主群起而攻,反对私养。结果他们赢了官司,就阻止了私养三文鱼的继续发展。如果要促进三文鱼产业的发展,造福消费者,那么,政府就可以从私有产权的界定上作文章。第一、让河口的捕鱼权利作为私有;第二、让河鱼的产权
22、为私有,第三、禁止渔民在海中下网捕三文鱼。这样的话,三文鱼的产量将会大增,而价格将会大大下降。第三、 货币制度根据市场的定义,市场机制就是一种交易机制。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交易媒介,交易的成本就会很高,交易也缺乏便利性,交易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如在物物交换的请况下就是这样。在存在交易媒介的情况下,如果这些交易媒介缺乏便利性、可分割性和储藏价值,交易成本也会很高,而且人们也会因为其缺乏储藏价值而不愿意持有这种交易媒介,因此交易也不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也就是说,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存在良好的货币制度,人们可以通过货币中介,在市场上非常便利地进行交易活动,而且这种交易媒介权威性强
23、,具备储藏价值。因此,市场机制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利用货币作为交易的润滑剂,以便降低交易成本。三、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前面论述市场机制时,潜藏着一个假定,就是市场机制是非常完备的、所有的物品和劳务都能够在市场上按照市场价格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出来,并以货币为媒介加以交换。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种市场机制是不存在的。由于在某些领域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即市场不能对之进行有效的调节的现象,就需要政府出面来解决市场所解决不了的那些问题。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规范经济秩序由于市场机制自发形成的内生性的经济秩序可能还不足以使市场经济形成比较完善的经济秩序,因此,政府需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进一步规范微观经
24、济主体的市场经济活动,使市场经济在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下运行。2提高经济效率现实中的市场机制之所以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证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原因在于:第一、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的竞争可能会导致垄断,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从而反过来否定竞争;而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垄断作为自由竞争的产物,不能靠市场机制自身来解决,而必须由政府以规制的方式来加以解决。案例:墨西哥的垄断经济及其代价2007年3月,福布斯杂志评选出了2007年度全球富豪榜,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以490亿美元紧追盖茨和巴菲特,名列第三。去年,他
25、的个人财富猛增190亿美元,是福布斯跟踪全球富豪十年来,年度财富增长最快的富豪。1991年,斯利姆收购了墨西哥国有电话公司Telmex,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帮助他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麾下拥有拉美最大的移动运营商、银行、互联网服务公司、保险公司、石油公司、零售店及餐馆,在很多领域建立了垄断地位,特别是在电信领域更是如此。斯利姆的墨西哥电话公司(Telefonos de Mexico SA)控制着墨西哥超过90%的固话市场,2006年的收入高达159亿美元。他的另一家公司America Movil SA则垄断着墨西哥约70%的移动通信市场,2006年的收入高达216亿美元。其后果就是,在墨西哥
26、这样一个每小时最低工资仅为50美分的国家,斯利姆公司的电话资费一直居高不下。他的暴富激怒了那些对富豪充满仇恨的墨西哥人。在斯利姆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之后,曾竞选过墨西哥总统的左翼人士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说,“在大部分墨西哥人还在饿肚子,3千万人日生活费低于22比索(约合2美元)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容忍小部分人掌握国家的全部财富?”墨西哥是个垄断经济盛行的国家,从啤酒酿造、电视台到水泥制造都控制在少数寡头手中。而墨西哥人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他们在电力、电话和银行服务费上的支出甚至超过更为富裕的国家。尽管墨西哥新任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Felipe Calderon)发誓
27、要打击垄断行为,但前景并不乐观,此前政府的类似措施都因遭到垄断阶层的阻挠而流产。3需要通过政府规制的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有效率地进行经济活动的条件是,生产者必须完全承担其运用经济要素进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全部成本,并排他性地享有其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全部收益,这样,当生产者作出某项经济决策时,就将所有的成本因素和收入因素都考虑了进去,这样,市场就能够有效率地配置要素资源,经济活动的结果就必然是有效率的。然而,由于在很多情况下,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一些成本或者收益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反应出来的,也就是说,生产者的核算表上缺漏了一部分成本或者收益,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如污染、知识产权、教
28、育的外溢等。这就会导致这类经济活动的过多或者过少,资源配置就必然缺乏效率。这时,就需要通过政府规制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性也称为溢出效应,就是指企业或者个人向其他企业或者个人所强加的成本或者收益。如果强加的是成本,则称为负外部性;如果强加的是收益,则称为正外部性,前者导致产品过量供给,而后者导致供给不足。4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运作的关键之一在于存在排他性的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只有具有这类特征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被市场生产出来,并通过交易为生产者带来利润。这类物品和劳务一般称为私人产品或者竞争性产品。但是,有的物品和服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29、但在这类物品和服务上却可能无法实施排他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生产者当然就不会为这类物品和服务配置资源,并生产出来。这样,如果只存在市场机制,这类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就会不足。这类物品和服务被称为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如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绿化带、公园等、无线电波、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和公共卫生保健等。一般认为,既然这类公共物品是私人企业所不愿意生产的,就必须由政府以征税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并由政府来组织这类物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5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手段,适度调节收入分配;建立社会安全网,实现社会公正一般认为,由于市场机制的初次分配是一种要素分配,社会中那些缺少能力和其他要素资源的人和社会群体的
30、收入水平可能就会非常低,以至于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由于社会成员的能力、拥有的要素资源并不完全决定于个人努力,因此市场机制的初次分配可能是不公正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依靠政府来实施收入再分配,并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来改善基本的国民福利,使人们都能过上人道的生活。上面的分析表明,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二是实现社会公正,一般来说,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是要实现公正与效率的良好结合。四、本章总结本讲通过简单考察经济制度的变迁,总结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市场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同的职能;创造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的关键是要准确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形成一个政府与
31、市场各司其职的良好的制度体系,而基本的目标则是要实现效率与公正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考察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的经济职能。对市场机制和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分析表明,划分市场与政府边界的基本原则在于:只有在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即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才能发挥其职能和作用,这些领域主要包括:规范经济秩序;解决垄断、外部性和公共品供给问题;进行收入再分配等问题。如果政府超越自己的职能界限,去干预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职能,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导致所谓的“政策失灵”,而且还可能造成更多的问题。但是,在过去经济发展的大部分历史中,很少有社会能够正确地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能划分问题,要么是自由放任,要么是国家无度干预。思考题:如果一个经济体所在的政府试图通过收入再分配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你认为该经济体的经济会发生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