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魏晨曦
太空战及其作战环境
太空战的特点
所谓“太空战”,是指敌对双方在外层空间进行的军事对抗或双方在宇宙空间为陆战、海战、空战提供军事支援,以陆地、海面%水下&、空中为平台对敌方航天器进行的攻防行动。
太空战是取得压倒对方的军事优势,保障实现战争计划的重要手段,其作战样式可采取“地
对天”、“天对天”、“空对天”、“天地一体”等形式。太空战是整个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能发生在战争过程中、战争爆发前或战争初期。根据不同的目的、条件和时间,太空战担负的主要任务有侦察、预警、监视、定位、通信、弹道导弹拦截直至
摧毁航天兵器等。从$’(年前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冷战期间美国的“星球大
战*计划,再到当今美国的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世界军事大国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争夺太空优势。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兵器的不断进步,太空战对高技术战争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军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内,空间武器在对传统的陆海空战场的支援保障、反卫星和反弹道导弹等方面将获得进一步发展,从外层空间对传统战场的陆海空目标进行攻
击将成为现实,“空天一体战”将成为必然,“空天军”也将随之出现。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美国
空军把开辟空间战场作为其新世纪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期望由此获得航天优势、信息优势、全球攻击、迅速进行全球机动和敏捷的战斗支援等多项核心能力,强调以优势的军事航天力量确保控制外层空间,以把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太空战是典型的高技术战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战高度自动化
航天高技术是航天运载技术、航天材料、微电子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光学遥感技术以及定向能武器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群体的综合产物,是集
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密集型信息化系统。可见,航天兵器是侦察系统、通信系统、指挥系统、控制系统、武器打击系统及供应系统等若干个系统互相连结而成的高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使太空战的作战行动形成一个高度协调的作战控制整体。例如,$’’(年美国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首次在太空轨道上实现对接的过程中,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一直是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挥控制下完成作业的。又如,$’’年美国的“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单枪匹马地飞至近#亿公里之遥的火星表面上,并成功地着陆,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探测、处理、分析,直至向地球发回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成果的获得完全取决于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指挥通信控制系统。因此,从太空战的作战环境和遂行的作战任务来看,它不是一项孤立的行动,而是地面、太空等多维空间
整体高度协调的作战行动,也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过程。
’&作战高效性
太空战是一种以密集型高技术武器为基础的联合作战形式,它包括了双方的航天武器在外层空间所进行的对抗,如互相摧毁对方的卫星、洲际弹道导弹和天基平台,还包括航天武器与地面协同作战,如利用天基平台的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摧毁地面的重要目标,或者用地面的高能武器摧毁外层空间的目标。此外,航天作战还可以利用空间系统为火炮、导弹、飞机、舰艇等提供敌方目标精确的位置并进行实时导航,直至准确攻击和摧毁目标;通过空间系统的侦察,及早地监视与发现敌人;甚至还可以利用空间系统改善武器装备的部署方式和作战距离,提高武器命中精度和毁伤程度,并可提供杀伤效果的信息,结合作战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等等,以此达到全空域协同作战的高效性。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除各种高技术武器系统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外,更重要的是航天武器系统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全方位、高立体的侦察探测系统,使获取情报的时间极大地缩短,处理情报的速度极大地加快,决策过程既科学又迅速,战争准备时间充足,为更好地掌握战争主动权奠定了基础。
4&维修保障难度大
航天武器系统技术复杂,加之处于特殊的太空环境,有的设备较易损坏,故障时有发生,维修也显得十分困难。据统计,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在运行的
"5年中共发生了近’(((次故
障,其中近"((次故障一直未能
排除,站上的宇航员约三分之二
的工作时间用于进行设备的保养
和维修。可见,未来天战的维修
工作是十分繁重而复杂的。另
外,由于在天上遨游的航天兵器
的物资给养需要从地球上通过多
种途径供应,保障工作的难度可
谓是“难于上青天”。例如,在
和平号与航天飞机的6次对接
中,耗费了巨资,才完成!4名
宇航员和4!吨设备与补给品的
运送任务,更何况在未来太空战
中将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资,保
障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对空天军战斗人员的要
求高
军用航天器和太空武器的信
息化、智能化程度极高,只需要
很少的人员甚至无人操作即可作
战,因此,未来的太空战中极有
可能出现无人战斗或机器人对垒
的场面。“技术越密集的战争样
式,直接参战的人员越少”的战
争规律在这里将得到进一步的体
现。但是,空天军战斗人员均为
经过特殊训练的宇航员,培训周
期长,费用高。在
通常情况下,他们
的日常任务为对
天、地情况进行观
测、监视和识别,
并从事太空战的运
输、加注燃料、对
航天器进行操作控
制和维修等。在战
斗情况下,任务更
加艰巨。可见,空
天军战斗人员的科
技素养、身心素质、
工作、生
活、医疗保障等的要求远较其他
战斗兵员要高。
各国争相组建“天军”
在"(年前的海湾战争中,
美国将军用卫星综合应用于实
战,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
要作用。海湾战争向世人展示了
空间资源军事运用的广阔前景。
没有空间技术的支持,导弹防御
系统将失去最根本的基础;没有
空间技术的支持,由侦察卫星获
得的战略情报就无法获得;没有
空间技术的支持,像美军这样高
度依赖军用空间系统的军队将丧
失5(7到8(7的战斗力。正是
由于空间系统在未来军事领域具
有的重要作用,引发了世界各国
对“太空战”的浓厚兴趣,从而
引发了天军的出现。
目前,许多国家,包括部分
经济并不发达的中小国家都在发
展军事空间系统,以期在未来战
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以空天飞机
为例,这种能完成航天飞机所担
负的各项军事使命,还特别适于
作为一种强大的战略武器装备使
用的航天器,近年来发展迅速。除美国实施空天飞机计划外,德国曾提出“森格尔”空天飞机方案,英国曾提出“霍托尔”方案,法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也曾提出了各自的空天飞机计划。
天军是独立于陆、海、空军之外的新军种,是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作战的军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太空作战,支援空中、地面、海上作战和开发宇宙空间。
目前对天军作战能力的衡量主要有三大指标,即空间监视和预警能力、空间部署能力和空间攻防能力。空间部署能力是现阶段衡量天军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航天器发射前的准备检测工作十分复杂,发射一颗卫星常常需要数周乃至几个月的时间,这对于战时补充损毁的军用航天器,快速完成作战需要的空间部署是十分不利的。美国在今年年初的“太空战”演习中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为此美军提出要在$#至$%年时间里实现快速空间部署。
天军的作战环境
$&太空作战平台
天军的“坐骑”——
—作战平台大致有三类:
($航天飞机
它是目前为止天地间运送人员和物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交通工具。航天飞机可部署、维修、回收各种军用卫星,对太空武器’如高能激光、粒子束等武器(
进行太空校试,操纵各种设备进
行太空侦察,或者直接作为太空
战斗机和航天机动舰队,进行太
空战或攻击空中、地面、海上目
标。
("载人飞船和空间站
两者一般配合使用。载人飞
船是天军宇航员通过弹道式轨道
升入太空及返回地面的最小交通
工具。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
站或轨道站,是供天军宇航员长
期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太空战时
可作为天军作战指挥部和武器平
台,也可以作为天军重要的空间
基地和空间作战指挥中心。
(航天母舰
它在太空中就像航空母舰在
海洋中,是航天飞机的起降平
台。依据作用及形状不同,航天
母舰可分为宇宙飞船型、飞艇
型、飞翼型和地球航天母舰。其
中宇宙飞船型航天母舰飞行在离
地面&*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上。计划中的这种航天母舰十分
巨大,可装载四架航天飞机、两
艘太空轮船、一个轨道
燃料库和一个太空燃料
补给站。它将是天军的
大本营,天军的总指挥
部就设在这种航天母舰
上。它统一调度、指挥
各种航天器上的宇航员
进行太空训练与作战。
另外这种航天母舰一般
还大量装载各式各样的
太空战武器。
天军的武器装备
目前天军的武器装
备主要包括四大类:’$(各种太
空监视和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监
视太空目标的各种雷达和导弹预
警卫星,用于监视卫星等太空目
标,及时掌握宇宙情况的变化,
测定太空目标的体积和稳定参
数,查明外国航天器的作用和能
力,监视敌方弹道导弹的来袭方
向和发射地域,迅速准确地报告
导弹袭击情况;’"(航天发射和
技术保障系统,包括各种运载火
箭、航天飞机、航天发射基地和
航天器地面检测基地等,主要用
于军用航天器的发射和部署;
’(各种在轨军用航天器及控
制、管理系统,包括在轨军用卫
星、空间站及地面测控站等;
’!(各种空间攻防系统,包括反
卫星武器、反导弹武器等,主要
用于对敌对空间目标的攻击和对
来自空间攻击的防御。
天军的“刀枪”——
—太空武
器大部分是新概念武器,主要
有:
$&激光武器
用激光作武器的设想是基于
激光的高热效应。激光产生的高温可使任何金属熔化。同时激光以光速5每秒钟"(万公里6直线射出,延时完全可以忽略,也没有弯曲的弹道,因此不需要提前量,简直是指哪打哪。另外,激光武器没有后坐力,可以迅速转移打击目标,还可以进行单发、多发或连续射击。激光武器的本质就是利用光束输送巨大的能量,与目标的材料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杀伤破坏效应,如烧蚀效应、激波效应、辐射效应等。正是靠着这几项神奇的本领,激光武器成为理想的太空武器。
’&粒子束武器
它是利用粒子加速器原理制造出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带电粒子进入加速器后就会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加速到所需要的速度。这时将粒子集束发射出去,就会产生巨大的杀伤力。粒子束武器发射出的高能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前进,用以拦截各种航天器,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命中目标,且一般不需考虑射击提前量。粒子束武器将巨大的能量以狭窄的束流形式高度集中到一小块面积上,是一种杀伤点状目标的武器,其高能粒子和目标材料的分子发生猛烈碰撞,产生高温和热应力,使目标材料熔化、损坏。
"&微波武器
它由能源系统、高功率微波系统和发射天线组成,主要是利用定向辐射的高功率微波波束杀伤破坏目标。微波波束武器全天候作战能力较强,有效作用距离较远,可同时杀伤几个目标。特别是微波波束武器完全有可能与雷达兼容形成一体化系统,先探测、跟踪目标,再提高功率杀伤
目标,达到最佳作战效能。它犹
如无形的“神鞭”,既能进行全
面毁伤,横扫敌方电子设备,又
能实施精确打击,直击敌方信息
中枢。可以说,微波武器是现代
电子战、电磁战和信息战不可或
缺的基本武器。
!&动能武器
所谓动能武器,就是能发射
出超高速运动的弹头,利用弹头
的巨大动能,通过直接碰撞的方
式摧毁目标的武器。这里最重要
的一点是动能武器不是靠爆炸、
辐射等其他物理和化学能量去杀
伤目标,而是靠自身巨大的动
能,在与目标短暂而剧烈的碰撞
中杀伤目标。所以,它是一种完
全不同于常规弹头或核弹头的全
新概念的新式武器。
世界各国现有的空间攻防能
力,主要体现在现役装备的反卫
星武器和反导武器上。在这方
面,俄罗斯天军将装备俗称“太
空雷”的反卫星卫星和部署在专
用航天平台上的天基反卫星武器
以及部分老式反弹道导弹;美军
则拥有机载反卫星导弹,并积极
研制动能拦截武器和反卫星激光
武器,而正在研制的789系统
将使美国的太空攻防能力登上一
个新的台阶。
未来天战的可能过程
未来天战大致可分为"个阶
段:
&空间信息战
目前已或明或暗地开始。其
主要表现为不断发展各种卫星,
并进一步完善空间系统与地面系
统的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指挥
和作战效能。陆军可以依靠空间
系统使情报、预警、通信、导航
和数据处理等更加准确而高效,
不断调整地面部署并先于敌人采
取行动。导航和定位卫星使地面
部队能够准确确定敌方目标,通
信卫星可以向部队及时提供通信
联络,保障地面指挥官能够迅速
下定决心,及时调整火力,有效
地保护部队和打击敌人,控制整
个战争。
’&争夺制天权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与成
熟,空间系统与其他各种武器系
统的配合愈来愈紧密,这使得空
间系统的战术作用日益提高。据
分析,未来几年全球将有:(个
国家拥有自己的空间系统,高性
能的空间武器系统和抗摧毁能力
强的空间系统将是本世纪空间系
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空间对地攻击
空天武器主要是指空天飞
机。它是一种将航空和航天技术
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
空天飞机可以自由方便地往返于
大气层内外,将实现完全重复使
用和大幅度降低航天运输费用。
在未来空间作战中,空天飞机将
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航空
航天轰炸机、战斗机和运输机,
其作战区域是整个地球及附近空
间。它能在几小时内突破任何地
面防御体系,从空间对陆、海、
空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太空战的战法
太空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资
源和特殊的环境,正是世界各国
不惜巨资去征服太空或争夺太空领域制高点的重要原因。例如,在距地面%&’万公里之遥的地球同步轨道上部署%颗通信卫星,就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军事指挥和通信;如果在太空中部署$(颗定位导航卫星,建立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就可在全球范围内随时为飞机、舰船、车辆乃至步兵确定其位置,并为其导航或指示前进方向;太空的激光炮、电磁炮等武器不仅可用于空间作战,也可用于向地面进攻。显然,天战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军事对抗的
强度,国家安全将面临新的
威胁。
太空作战的主要样式有
信息战、卫星战、激光战、
电子战、反导弹战和电脑战
等。太空信息战是争夺太空
制信息权的作战,主要表现
为军事情报信息的获取与防
御;卫星战是对太空中各种
卫星进行的攻击破坏和反攻
击破坏的作战;激光战是利
用高能激光武器攻击航天器
和导弹以及激光武器对抗作
战;电子战是在太空实施的
以干扰、压制、欺骗和摧毁敌方指挥作战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作战;反导弹战是使用部署在天基和地基的激光、电磁炮、粒子束、微波等武器,拦截并摧毁敌方洲际弹道导弹的作战;电脑战是利用计算机病毒和强电磁脉冲袭击敌方天军的指挥作战系统的作战。
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战场的空间,而太空又成了现代战争中新的“制高点”。太空战的战法主要会有如下几种:
$&太空支援战
指利用各种卫星为地面部队
提供情报、气象、通信等支援服
务,主要包括太空情报支援、太
空通信支援、太空运输支援、太
空装备技术支援和太空后勤支援
等。其主要支援方式包括:侦察
监视敌方的部署和行动,为本国
和盟国及时提供战场态势和军事
情报等;为己方行动提供保障,
即通过运用气象、通信、导航、
测地等卫星快速而准确地为己方
服务,比如美国在海湾、科索沃
战争中都运用了“导航星”全球
定位系统为陆、海、空军提供导
航,使各部队的协调控制能够有
条不紊地进行。
"&太空攻击战
指天基作战部队利用天基武
器系统对敌太空、地面、海上、
空中目标进行攻击的太空战行
动。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卫星
摧毁法,即用己方卫星通过变轨
道飞行与敌方卫星同归于尽,或
发射反卫星导弹将目标摧毁;二
是卫星捕获法,即利用航天飞机
或载人空间站上安装的反卫星武
器系统,由人来操纵捕捉敌方卫
星将其带回,或改变其星载仪器
的工作状态,令其为己方服务,
变敌方卫星为己方卫星;三是太
空对地攻击战,即利用各种空间
武器,从外层空间攻击对方的各
种地面重要目标。
%&太空封锁战
指使用天基武器系统,对进
入或经过太空战场的敌航天器进
行封锁打击,以阻止敌向太空战
场增援,孤立敌太空部队
的作战行动。主要战法包
括:$*设障封锁,如在敌
军用卫星、航天站等飞行
器的飞行轨道上设置大
量的太空雷、铁球等障碍
物,并保持足以破坏敌卫
星的相对速度,使敌军用
卫星望而却步;"*拦截
封锁,主要是针对敌方发
射的洲际弹道导弹。据悉
美苏两国都先后研制并
部署过反导武器系统,用
于在大气层外拦截来袭
核弹头。
!&太空电子战
指利用太空战场电子战武器
装备,查明、削弱、干扰、阻止
敌方使用电磁频谱及保护己方使
用电磁频谱的电子对抗活动。主
要战法包括:$*使用无线电干
扰敌方卫星、太空武器系统的无
线电接收机;"*发射指令使航
天器发生故障,或离开轨道、迷
失航向,或远离攻击目标;%*
利用微波武器、激光武器攻击卫
星和其他航天电子设备,造成目
标结构性的破坏等。
太空战的影响 首先, 天军的问世和太空战的出现, 将 使未来战争发生革命 性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 尽管军用航天系统 在战争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还没有 出现真正的太空交战, 航天器还是处于非 对抗性的战场环境中, 宇宙空间的军事运 用尚没有强烈的排他性, 只要你具有航天 能力, 你就能够利用宇宙空间。 而天军的问 世和太空战的出现将彻底打破宇宙空间的 “和平 ” 景象。 谁掌握了制天权, 谁就能够随 心所欲地运用空间资源, 同时阻止敌方利 用空间资源。 由于空间资源对军事力量的 运用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可以说, 谁掌握了 制天权, 谁就能够拥有更大的战场优势。 这 对于那些拥有航天技术优势的超级大国来 说, 无疑是取得和保持霸权地位的一条重 要途径。 从更深刻的层面上看, 天军和太空战 的出现, 将打破人类和平利用宇宙空间的 美好梦想, 人类文明中最邪恶的产物—— — 战争将从此进入宇宙空间。 天军的建立一 方面需要技术, 另一方面需要巨大的资金 投入, 这无疑将是一场更高层次上的军备 竞 赛。 而 从技 术 角度 上看 , 太 空战 攻 易于 防, 要想真正取得制天权绝非易事, 最终的 结果将更可能是两败俱伤。 无论如何, 天军 的问世和太空战的出现, 对人类文明的发 展都不是一个福音。 建立天军和部署 567 将是美国新军事战略的两根支柱, 它们既 独立又配合, 为建立长期的世界霸权这一 目标服务。 在美国的军事战略中, 天军是独立于 “天军” 陆、 海、 空军的第四种军事力量。 名为 “军” , 实际上可能不会有多少军人进入太空 作战, 而主要是一个部署在太空的庞大的 尖端武器系统。 太空激光器将会是最基本 的太空武器。 激光因其强大的破坏力而被 “死光 ” 称为 , 如果激光武器真在太空出现, 那将会给人类带来极其可怕的后果。 ! 本刊讯 第二届 中法航天工业日研讨会在京举行 第二届中法航天工业日研讨会于 8 月 9 日在北 京召开, 这是继 88: 年首届中法航天工业日后的又一次中法 航天高峰会。 来自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 普罗斯巴斯公司 (;<#=;*1>) 、 阿尔卡特空间公司、 斯波特公司等多家著名航 天企业的 !( 多名法方代表与中国国防科工委、 中国航天科技 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 ?( 多名中方代表欢聚一 堂, 共同探讨中法两国企业在空间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合作。 中方代表多层面地表达了不断扩大中法合作领域,与法 国构建长期稳定合作伙伴关系的意愿。同时表示要加强与法 方在卫星系统级、 部件级和元器件级的合作, 改变过去中方单 向购买法国部件和零部件产品的局面。在商业卫星发射服务 方面,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作为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 一个补充,为法国的商业发射公司和卫星制造商提供了一种 选择的机会, 可以满足各种客户的需要。 在通信卫星和对地观 测卫星及应用、 民用机电产品及其他经济合作项目等方面, 中 法两国有着十分广阔的合作前景。 法国航空宇宙技术署董事长马修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 心国际关系部董事长普莱塔德分别作了 《 法国航天业的欧洲 《中法航天合作与政策 》 政策现状 》 和 的演讲。 众多法国航天企 业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本公司的技术特长和吸引中方的卖 点。普莱塔德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法方愿意在对地观 测卫星、 导航定位卫星、 空间环境探测卫星、 卫星远程医疗、 商 用卫星发射等领域与中方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 据悉,中法政府部门及企业近些年来在航天领域开展了 频繁的学术和人才交流活动,在设备和元器件引进方面也有 中国与法国和德国共同签订了鑫诺 多种形式的合作。 88" 年, 一号卫星的研制生产合同,这是中国与欧洲宇航界的首次整 《关 星级卫星技术合作。此后, 中法两国政府于 889 年签署了 中国 于和平利用与研究宇宙空间合作的协定 》 。’(( 年 9 月, 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率团对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进行访 问。此次航天工业日研讨会是中法航天企业兑现两国政府间 协议的一次卓有成效的面对面的技术贸易洽谈会,对于增强 中法的合作和友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孙来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 经理马兴瑞等出席研讨会,并与法方代表及使馆人员进行了 亲切友好的会谈。国家航天局外事司司长罗格阐述了中国在 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有关政策。! #$%& ’(( *+,-./0$+ 12340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