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057926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地震防护 备课日期 8月30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安全避震方案、模拟逃生等活动中,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拟定访谈提纲,在采访中,能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 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 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卡片 2、书籍 3、相关网站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再现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1、感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以低沉伤痛的语调讲述: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伤痛的日子,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当满目苍痍从眼前漂过,我们的心不由得缩紧了。特别是那些和你们一样年龄的孩子们,生命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这无情的地震中凋零了。面对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汶川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生成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讨论:要把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总结:了解地震的特点,尤其是地震的前兆,并在地震来临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护的方法,就能把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 (二)、确定合适的探究方式 师:同学们,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种,你们觉得用哪些方式解决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上网、查书 (三)、了解地震有关知识 1、汇报地震时如何逃生的知识 2、汇报地震的形成、分类、地震前的征兆以及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重点指导:地震前的征兆:地下水发生变化;动物发生变化:牛、羊、马 等动物乱叫,鸭不下水狗乱叫等现象 3、汇报震前防范的重要性,包括排查安全隐患、准备应急物品、设计应对地震的安全预案、进行模拟演习等 4、教师随即设计在教室里、大街上和车上、家里等场景,让学生模拟示范如何避险 (四)、生成新的问题 地震时被压在废墟中怎样呼救、怎样逃生、怎样等待救援,受伤时怎样包扎 (五)、整理资料 按内容进行分类,制作资料卡 学生进行制作资料卡活动。 (六)、教师小结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设计校园环境警示牌 备课日期 9月5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环境是生物和人类生存的基础,通过活动使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校园环境警示牌 教学难点 设计校园环境警示牌 教学准备 铅笔、彩色笔、绘图纸。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 认真观察校园的地形、建筑、道路、设施的分布,以及路口情况,初步计划安排新警示牌的位置。 2.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爱护环境的警示语,要求语言简捷、明快、活泼、幽默且有警示效果,也可结合运用卡通画、漫画形式。 3. 设计不同形式的警示牌,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将警示语或誓示语配画写、画在上面。 4. 有条件、有能力的,尝试亲手制作警示牌,并把它按放在选定的位置。还可将设计稿以壁报形式展出。 5. 讨论:同学们分组(每组6—7人)交流自己的设计,评出组内的上乘方案。可设单项(誓示语、绘图、色彩、警示牌形状等)评比和综合评比。同时探讨警示牌形状、色彩等与环境的关系;或和谐类型,或对比类型,但要有一个界定,即不论哪种都不能破坏环境中的美。各组选出的优秀方案,在班内交流。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水与我们的生活”活动案例 备课日期 9月12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的重大作用,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 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计算、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计算等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情况及水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查、看、听、问,了解我国缺水现状。 3.实地考察,观察有哪些作水浪费和污染水源的情况,搜集有关图片、照片、文字等展出。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a) 把学生的问题写下来,先把可以当堂解决的问题去掉,问题合并归类后,黑板上只剩下了几个关键的问题,有的学生用电脑打印出来,有的学生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放在了各自的资料袋里。 b) 分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c) 大家分组活动:第一组同学到我们社区的图书馆、书店去寻找有关的书籍,第二组同学是家里有电脑的回家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第三组同学到我们居民楼上去作实地考查。   第四组同学到社区居委会去做一些数据调查。 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主题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也是深入到实际生活中、深入到社会中进行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可以走进社区图书馆、养老院、居民区,走进科技馆、气象台,走到马路、山间、田 野进行研究。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一门课程,它给予学生更多的经验与体验,让学生在亲历亲为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     学 生的活动大部分是在社区进行,而这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才能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此,我还与周边的小区签定了协助办学的协议,以小区为单位成立社区辅导小组,由小区负责人和小区内的家长组成。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社区辅导员参与指导,遇到困难,也可以在小区打电话 (小区管理所的电话)找辅导员出面解决。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爱护我们的眼睛》活动设计 备课日期 9月19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休会到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3、使同学们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初步形成科学爱眼的观念。 教学重点 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教学难点 使同学们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初步形成科学爱眼的观念。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可以上网、查阅书籍、求助教师、家长或相关人士。  2、根据需要联系有关的校外指导教师,为学生社会活动作指导。  3、活动形式由学生确定,引导学生要互相合作。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教师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2、那咱们做一个和眼睛有关的小游戏吧。 (1)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爱护我们的眼睛。全班同学一起写:爱护我们的眼睛。 (2)请一名同学蒙上眼睛在黑板上书写:爱护我们的眼睛。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写:爱护我们的眼睛。  (3)比较两次书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眼睛给我们带来光明,让我们看见万物。(带来光明)  3、那么眼睛除了能让我们看见万物,还能做什么呢?  眼睛能传递表情。让学生做出一种表情,让大家猜什么表情。  过渡:看来我们的眼睛不但能带来光明,还能传递着感情,是我们心灵的窗户。眼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重要了。板书:传递感情  (二)调查了解  人人都希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是在我们身边,总能看见一些戴眼镜的同学。所以,我们就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我们的活动方式主要是调查采访。       1、个人采访:采访眼科医院的主任。在到医院就诊的人中,近视眼睛主要是哪些人?(这次调查我发现得近视眼的都是儿童。)      2、网上了解的信息: 我国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     3、调查学校同学的视力情况。把调查结果做成了条形统计图。     向同学们提出问题:通过条形统计图会发现什么?(读一读这些数字)     得出结论:长时间不注意保护眼睛就会得近视眼。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探秘生活中的广告 备课日期 9月26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调查、访问,收集古今中外各类广告及相关资料(含书籍、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并进行整理、分类。 2、广泛收集优秀的商品广告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则,作简单的赏析。 3、收集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的典型例子。 教学重点 广泛收集优秀的商品广告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则,作简单的赏析。 教学难点 收集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的典型例子。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调查、访问,收集古今中外各类广告及相关资料(含书籍、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并进行整理、分类。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题 同学们,前不久我们通过集体讨论,确定了“探秘生活中的广告”这一主题,课后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展开了调查,相信大家一定收获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分解出一些更具体的主题。我们先来个热身游戏——“猜一猜”。(多媒体课件:师出示优秀广告语,学生猜商品、相机广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广告语的表达艺术。) (二)共享成果,分解小主题 1、有谁也收集到了一些有趣的广告语? 2、生多种形式展示收集到的优秀广告语。 提炼主题一:广告的表达艺术 3、还有谁有收获呢? 4、生汇报自己就“广告”开展的调查采访问卷,展示各类广告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并谈论发现的问题。 提炼主题二:广告的种类与特征 5、有谁收集到了不一样的广告? 生展示中外可口可乐的广告,并分析中国广告与国外广告的区别。 提炼主题三:中外广告探趣 6、听说我们班最近流行一个关于广告的笑话对吗?哪来的?(手机短信广告) 学生生表演小品 这么精彩的表演,谁导演的? 学生围绕“广告”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发表不同的意见。 提炼主题四:广告的利与弊 7、还有谁想上来一展身手? 展示古代广告:“三碗不过冈”以及广告的演变史。 补充第三个小主题:古今中外广告探趣 8、在我们班有一位了不起的小明星,他是谁呢?播放由李俊豪打的两条广告。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 备课日期 10月10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G形夹、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泡桐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① 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 钉锤的使用 ③ 起子的使用 ④ G形夹的使用 2、观看木制品的制作录像片。 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①衣着 ②头发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⑤工具使用 ⑥纪律 4、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模仿制作 备课日期 11月17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工制品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 3、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 教学难点 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 学生:角尺、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G形夹、锤子、大头针、泡桐木块、砂纸、乳胶等。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 (形状,结构……) 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 制作流程:先设计后制作 连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 胶合 ② 钉钉 ③ 榫接 3、制作角尺。 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制作一把角尺。 师:做角尺需分几步完成? 学生交流 学生在纸上画好草图 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从旁指导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设计制作 备课日期 11月24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到的木工知识和木工技术,自己设计、制作一件木工制品。 2、培养学生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及作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其对作品的认知、鉴赏、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及作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其对作品的认知、鉴赏、创造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鸟笼、信插、屏风、笔盒等学生设计的范作。 学生:生活中的木制品(实物或图片),铅笔,直尺等工具及以前做过的木制品。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木工制品实物或图片,引导欣赏作品 师:谈谈设计者的意图与设计方式 师:说说看后自己的感觉 师: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制作启发 2、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木制品,谈谈感受。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 二、讨论设计 1、讨论:①你想做什么木制品 ②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提示构思作品的基本原则。 根据讨论情况,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设计:先画成品草图,再商讨制作步骤,画出部件图。标明数据尺寸。 设计创作常用技法:①加一加 ②减一减 ③扩一扩 ④缩一缩 ⑤改一改 ⑥代一代 3、创作:按照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制作。教师指导,学生合作。 4、装饰:“你做得怎样?能不能再装饰或修改一下,使作品更漂亮或功能更多些?” 三、学生评价 1、组织学生互评 同组间互相评价自己组内组员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 2、组织自评 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需改进的地方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用塑料材料制作 备课日期 11月31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塑料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2.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简单技巧,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呵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简单技巧,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呵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范作如盆景、杯垫、塑丝毽子、涤纶彩球各一套。 2. 师生共同准备: (1) 塑料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2) 假山欣赏图片。 (3) 工具:剪刀、美工刀、圆规、毛笔、针、梳子。 (4) 材料:泡沫塑料板、各色塑料管、涤纶薄膜、塑料、各色称纸、双面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1. 认识、了解塑料的种类和特点。 (1) 一一展示书上的各种物品。问: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2) 学生介绍自己对塑料材料的认识。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了解塑料的发展、性能、特点。 对生活的作用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 实践操作,完成作品。 (1) 展示四种常见的塑料小制品。 观察意识哪个这些作品,说说它们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 “盆景”选用泡沫材料,采用分割、胶合、挖刻、上色灯操作方法。 “杯垫”采用分组捆扎的方法。 “塑丝毽子”采用对折、穿绳、打结、梳丝等方法,将塑料丝绳制成毽子。 “涤纶彩球”采用了分组制作的方法,运用了画、剪、卷、贴的方法制成喇叭状,最后用针线进行组合。 (2) 学生制作作品。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学习制作哪件作品? 3. 评价,完善作品。 组内交流作品的制作过程,经验得失。 4. 全课小结。 学生谈谈体会感受。 5. 组织作品展示。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小塑料工 备课日期 11月7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设计塑料手工制品,在讨论中完善作品,并动手制作,完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设计技术、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思考和评估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 3. 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设计技术、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思考和评估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式塑管小动物,泡沫塑料雕刻工艺品,塑料花等塑料制品。 2.学生准备: 3.收集到的各种塑料工艺品,自己制作的小塑料作品,铅笔,尺,白纸,收集到的各种塑料材料等。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1.欣赏作品。 出示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评价。 请你看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提供相关图片,激发创作兴趣。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塑料材料制成不同的作品。 给学生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及作品,让学生谈谈作品的构思、用料及技能技巧上的独特和巧妙,启发创新思维。 3.说一说。 阅读书本第40页的“说一说”,回答问题。 4.设计制作。 问:看了以上的一些图片,给了你什么启发?你能设计一件塑料手工作品吗? 学生按以下步骤创作:构思、讨论,设计、画出草图,准备材料、工具,制作、修改。 提醒:在使用美工刀、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5.评议。 展示作品,在小组内交流、评议。 作者向全班同学介绍思路和创作过程。 6.全课总结。 学生谈体会、感受。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模仿制作 备课日期 11月14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感知作品(盆景、杯垫、毽子、彩球),了解制作方法,分析制作步骤,熟悉材料和工具。 2.实践操作,完成作品,并通过评价对作品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 3.培养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实践操作,完成作品,并通过评价对作品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范作如盆景、杯垫、塑丝毽子、涤纶彩球各一套。 2.  师生共同准备: (1)  塑料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2)  假山欣赏图片。 (3)  工具:剪刀、美工刀、圆规、毛笔、针、梳子。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1.  认识、了解塑料的种类和特点。 (1)  一一展示书上的各种物品。问: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2)  学生介绍自己对塑料材料的认识。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了解塑料的发展、性能、特点。 对生活的作用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  实践操作,完成作品。 (1)  展示四种常见的塑料小制品。 观察意识哪个这些作品,说说它们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 “盆景”选用泡沫材料,采用分割、胶合、挖刻、上色灯操作方法。 “杯垫”采用分组捆扎的方法。 “塑丝毽子”采用对折、穿绳、打结、梳丝等方法,将塑料丝绳制成毽子。 “涤纶彩球”采用了分组制作的方法,运用了画、剪、卷、贴的方法制成喇叭状,最后用针线进行组合。 (2)  学生制作作品。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学习制作哪件作品? 3.  评价,完善作品。 组内交流作品的制作过程,经验得失。 4.  全课小结。 学生谈谈体会感受。 5.  组织作品展示。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高渡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雅青 课 题 设计制作 备课日期 11月21日 上课日期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设计塑料手工制品,在讨论中完善作品,并动手制作,完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设计技术、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思考和评估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 3. 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设计技术、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思考和评估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式塑管小动物,泡沫塑料雕刻工艺品,塑料花等塑料制品。 2.学生准备: 3.收集到的各种塑料工艺品,自己制作的小塑料作品,铅笔,尺,白纸,收集到的各种塑料材料等。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 出示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评价。 请你看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提供相关图片,激发创作兴趣。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塑料材料制成不同的作品。 给学生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及作品,让学生谈谈作品的构思、用料及技能技巧上的独特和巧妙,启发创新思维。 3.说一说。 阅读书本第40页的“说一说”,回答问题。 4.设计制作。 问:看了以上的一些图片,给了你什么启发?你能设计一件塑料手工作品吗? 学生按以下步骤创作:构思、讨论,设计、画出草图,准备材料、工具,制作、修改。 提醒:在使用美工刀、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5.评议。 展示作品,在小组内交流、评议。 作者向全班同学介绍思路和创作过程。 6.全课总结。 学生谈体会、感受。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