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土地的誓言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56945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的誓言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土地的誓言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土地的誓言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土地的誓言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基本信息名称土地的誓言第1课时科目语文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教材分析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所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眷恋乡土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关东原野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关东原野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恋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和关键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2学习文中呼告、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独白式的创作手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

2、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调动学生的情感。2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本文出现的关键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品析文中关键意象的含义和关键语句的作用。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战火中的故乡情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再通过情境课文记忆中的母亲、故乡母亲等视频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便于学生感知、理解文章内容。2质疑探究法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设置一些

3、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交流回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激趣教师导入语: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强行进攻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关东原野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播放视频战火中的故乡情)观看视频,感受东北沦陷后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以形象的画面、视频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知识链接(读读记记)1关于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193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曹雪芹,短篇

4、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等。2写作背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3东北作家群。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不屈的人民融成一团,显示出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4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端木蕻良(hng)炽痛(ch

5、)嗥鸣(ho)谰语(ln)亘古(gn)默契(q)田垄(lng)污秽(hu)(2)词语释义。炽痛:热烈而深切。谰语:没有根据的话。亘古:远古。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了解作者的创作情况,对写作背景和“东北作家群”有初步了解。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了解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探究1播放情境课文记忆中的故乡。2请学生诵读课文第一段,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点拨: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

6、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2)结合课文内容及你对东北地区的了解,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提示:“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3)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然后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点拨:例句:“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4播放微课如何做圈点批注。5研读课文第二段。播放情

7、境课文故乡母亲,画出课文中令我魂牵梦绕的故乡生活。我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提示:故乡的生活:“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誓言:“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1观看情境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诗意和情感。2分组讨论,谈自身的理解和体会。3观看微课如何做圈点批注,学习阅读时利用圈点批注,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写法探究1找出文中使用呼告手法的句子,分析和理解呼告的作用。呼告:“我必定

8、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作用:运用呼告手法,更有利于作者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恋。2找出文中使用拟人、排比手法的句子,分析、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拟人:“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作用:作者将倾诉的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土地像对母亲一样的眷恋和热爱。排比:“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作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意连贯,语言气势逐渐增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在教师引导下,分组讨论,然后发表看法、意见。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课堂小结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以及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热爱故土、热爱祖国是人类恒久而深沉的感情,我们都应该热爱故乡,建设最美好的家园。讨论回答。全面掌握文章内容。布置作业查找秦牧的土地与本文作比较阅读。按时完成。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板书设计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回忆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优美的景色倾诉: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誓言:回到母亲(故乡)的身边,为她而战斗而牺牲教学反思略。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