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茶艺概论电子教案5.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56659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艺概论电子教案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茶艺概论电子教案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茶艺概论电子教案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茶艺概论电子教案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茶艺概论电子教案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授课内容:茶艺概论第五章 饮茶风俗授课教师:黄刚辉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教学目的:知识;掌握汉民族的饮茶习俗,了解和学习各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学习世界各国饮茶风俗。能力;通过学习各民族以及各国的饮茶习俗,能够至少掌握汉族以及我国各大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重点难点:重点是要了解和掌握汉民族的饮茶习俗,难点是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从而理解茶艺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饮茶习俗是指日常饮茶的习惯和风俗。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茶树源于

2、我国故中国人最懂得饮茶时的真趣,也最讲究饮茶的艺术。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不同国家人民的饮茶习俗不同,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乃至同一地区的不同人群,对茶的爱好也各有千秋。不同的饮茶习俗可以说是各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饮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风俗习惯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和文化艺术都密切相关的。观看多媒体教学录像,体会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有什么不同。【板书】第五章 茶艺的形式【讲解】第一节 各民族的饮茶习俗一、汉族的清饮汉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喝茶喝吃茶之分,只是古人饮茶重在“品”,近代饮茶多为“喝”,至于“吃”,则为数不多,区域不广。品重在意境,以鉴别茶叶香气、滋味和欣

3、赏茶汤、茶姿为目的,所谓细品缓棳“三口方知真味,三番才能动心”。喝以清凉解渴为目的,大碗急饮者,连饮带咽者、称之为“喝”。吃连茶带水一起咀嚼咽下汉族饮茶大多推崇清饮,基本方法是直接用开水冲泡或熬煮茶叶,无需再茶汤中加入食糖、牛奶、薄荷、柠檬等其他饮料和视频,为纯茶原汁本味饮法。主要茶品有绿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等。下面介绍几种汉族清饮的方式:1、 裰乌龙:乌龙茶盛产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等省,以香气浓郁、味厚醇爽、入口生津留香而著称于世。由于采用独特的采制工艺,所以品质优异、风味自成一格,泡茶技术讲究,品饮方法别致。茶具用小杯小壶、色泽古朴清一,崇尚古色古香、人称“烹茶四宝”。一是朴素淡雅的玉

4、书偎,二是火炉,三是孟臣罐,四是若琛瓯。清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对小杯掇乌龙茶的情趣做了生动描述。乌龙茶茶汤浓厚,回味无穷,加上有乌龙茶相匹配的独特茶具,因而在茶界有“棳乌龙”之说。2、 品龙井:龙井茶向以“色绿、香高、味甘、形美”四绝著称,当人们手捧一杯微雾萦绕、清香四溢的龙井茶时,不可急于大口喝茶。首先,要慢慢提起那清澈透明的玻璃杯或白底瓷杯,细看那杯中翠芽碧水,相映交辉,一旗(叶)一枪(芽)、簇立其间,似春兰破绽,若嫩竹争阳。然后,将杯送入鼻端,深深地吸一下龙井茶的嫩香,叫人清新舒神。看罢闻罢。然后徐徐作饮、细细品味,清香、甘甜、鲜爽之味应运而生。3、 吃早茶:大多见于我国大中城市,尤

5、其是广州,人们最喜欢坐茶楼,吃早茶,所以羊城的茶楼特别多。吃早茶是汉族明察加美点的另一种清饮艺术。用早茶时,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品味传统香茗。同时,根据自己的口味,点上几款精美的小点。一口清茶、一口点心使得品茶更加津津有味。4、 喝大碗茶:煎茶大碗喝,可谓是汉族的以汇总古茶风。自古以来,卖大碗茶被列为中国三百六十行之一。这种清茶一碗、大碗饮喝的方式,虽然比较粗犷,甚至颇有些“野味”,但它听凭自然,无需楼、堂、馆、所,摆设简便。只需要一张简单的桌子,几条农家式的凳子和若干只粗瓷碗即可。思考问题:汉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几种?红楼梦妙玉语: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蠢物、三杯是饮驴教师可以通过坊VCD

6、片段来进行讲解看VCD片段可以举“天福茗茶”的例子北京前门大碗茶了解汉族饮茶习俗学生观察品饮之妙,体味棳的意蕴比较龙井茶与乌龙茶品饮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大碗茶的喝法【思考】汉族饮茶以清饮为主,那其他少数名族饮茶习俗怎么样呢?跟汉族有什么不同?【讲解】二、藏族的酥油茶喝酥油茶是藏族通报一种独特的风尚,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灯原料,再经过特殊方法加工成的茶。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搅拌,倒入竹捅内,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才层脂肪。【小贴士】酥油茶的来历及组制作传说唐朝时候文成公主和亲西藏。从此边疆安定,历史上传为美谈。文成公主远嫁西域,嫁妆除金银首饰,珍珠玛瑙、林罗绸缎之外还有各种名茶。因

7、为文成公主平生哎喝茶,羊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而且喜欢以茶敬客。初到西藏,文成公主生活很不习惯。每天凿沉,当婢女端来牛羊奶时她就紧锁双眉,不吃不行,吃了胃又不舒服,玉石她相处了义个办法,先喝半杯奶。然后再喝半杯茶,果然觉得胃舒服了些。以后她干脆把茶汁掺入奶中一起喝,无意中发觉茶奶混合,其味道比单一的奶或茶好。从此以后,不仅早晨喝奶时要加茶,就连平常喝茶时也喜欢加些奶和糖。这就是最初的奶茶。文成公主爱好喝茶,开始人们甚感新奇,以后官宦权贵相继仿效,公主也常以茶赐群臣、待亲朋。当他们第一次喝上茶汁时,虽觉得有些苦涩,但饮后齿颊留香,肠胃清爽,解渴提神、身心轻快。后来人们把茶叶视作仙草妙药,甚至认为文成

8、公主之所以这样美是因为饮茶的结果。于是人们争相效仿饮茶之风从此在西藏盛行。制作酥油茶的茶叶一般选用紧压的普洱茶、金尖等。酥油茶的加工方法比较讲究,一般先用一口锅烧水,待水煮沸后,再用刀把紧压茶捣碎,放入沸水中煮,约半小时左右,待茶叶浸出后,滤去茶叶,把茶汁装进长圆柱形的打茶桶中;与此同时,用另一口锅煮牛奶,一直煮到表面凝结一层酥油时,把它倒入盛有茶汤的打茶桶,再放入适量的盐和糖。这时,盖住打茶筒,用手把住在直立茶桶之中、能上下移动的长棒,不断舂打。直到筒内声音由“咣当”变成“嚓伊、嚓伊时,茶、酥油、盐、糖等即已混为一体,酥油茶就打好了。教师帮助学生总结酥油茶的特点:滋味多样、涩中带甘,咸里透香

9、。既可暖身又能增加抗寒力,风味独辟其效胜茶。【讲解】三、蒙古族的咸奶茶蒙古族人民喜欢喝茶、牛羊奶、盐巴一道煮沸而成的咸奶茶。每日清晨起来,主妇们先煮上一锅咸奶茶,供全家整天喝用。所以,蒙古族人民平均茶年消费量高达8kg左右。蒙古族咸奶茶多用青砖茶和黑砖茶,并用铁锅烹煮,这一点与藏族同胞的酥油茶用茶壶的方法不同。但是烹煮时候都要加入牛奶,煮咸奶茶时先把砖茶打碎,并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kg,至水沸腾时,放上捣碎的砖茶约25k,再沸腾35分钟后,掺入奶子,用量为水的五之一左右。少顷,按需加入适量盐巴。等整锅奶茶开始沸腾时,咸奶茶就煮好了。四、维吾尔族的奶茶与香茶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以及其他

10、兄弟民族,平生酷爱喝茶,茶成了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把它看成与吃饭一样重要。维吾尔族虽然集中居住在同一自治区内,喝的又多是伏砖茶,但由于天山山脉横亘新疆中部,使得区内天山南北气候各异,生产有别:北疆以畜牧业为主,人们多以放牧为主;南疆虽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但沙漠外围的冲积平原是水草丰茂、农产富饶的绿洲,人们多以农业为主,南疆以加香料的香茶为主、但不管奶茶和香茶,用的都是伏砖茶。做奶茶的方法:一般先将伏砖茶敲成小块,抓以把放入盛水八分满的茶壶内,放在煤炉上烹煮,直至沸腾四五分钟后,加上一碗牛奶或几个奶疙瘩和适量盐巴,再让其沸腾5分钟左右,一壶热乎乎、香喷喷、咸滋滋的奶茶就算作好了。五、傣族、拉

11、祜族的竹筒香茶竹筒香茶的傣语叫“腊跺”。拉祜语叫“瓦结那”,是傣族和拉祜族人民别具风味的一种饮料。竹筒香茶的制法有两种:以是采摘细嫩的一芽二叶或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生长一年的嫩甜竹筒内;另一种制法是将一级晒青毛茶0.25KG放入小饭甄里,甄子底层放厚度67cm浸透哦了的糯米,甄心垫一块纱布,上放毛茶,约蒸15分钟,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这种方法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六、布朗族的酸茶酸茶的制茶时间一般在五六月份。在高温高湿的夏茶季节里,将采下的幼嫩鲜叶煮熟,放在阴暗处放置十几天,让它发霉,然后装入竹筒内再埋入土中,经过一

12、个月后即可取出食用。吃酸茶时是放在口中嚼细咽下,它可以帮助消化和解渴。这是供自食或互相馈赠的礼物。七、白族的三道茶三道茶,白语叫“绍道兆”,是白族待客的一种风尚。白族人家,不论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等喜庆日子里,还是在亲朋好友登门造访之际,主人都会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宾客。八、广西桂北各族同胞的打油茶饮打油茶是桂北、桂东的三江、龙胜和恭城等地的侗壮、汉等各民族的一种特别的饮茶习俗,以恭城最为普遍。“打”是指这种奇特饮料的制作过程,当地妇女几乎人人都会。油茶具有浓香、甘甜味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常饮能提神醒脑、治病补身。侗族老人如果喝不上油茶,就会责怪儿孙不孝。九、回族的罐罐茶

13、罐罐茶通常以中下等炒青绿茶为原料,经加水熬煮而成,所以煮罐罐茶,又称熬罐罐茶。具体熬制方法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讲述,并进行讲解。十、客家擂茶擂茶是中国茶文化中一种比较古老的吃茶方法,相传由三国时代的蜀国大将张飞率军巡阅湖南武陵郡时,军中犯鼠疫,地方父老献上“三生饮”,即生米、生茶叶、生姜三样生品捣碎,加盐冲饮,饮后暑病即除,这种“三生饮”被众人口耳相传,演变成后来的“擂茶”,而逐渐扩大道湖南、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山区民间,并传到台湾省的客家人。【小贴士】擂茶三宝及擂茶的制作方法 客家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每当客人来临时,主人首先端出一套擂茶的茶具来,即一个口径约为0.5M、内壁

14、有辐射状纹理的陶制“擂钵”;二是以油茶树木或山楂木制成约0.7M长的“擂棍”;三是以竹片编制成的捞滤渣的“捞瓢”。这三样俗称“擂茶三宝”。首先用热水将茶具冲洗干净。然后把茶叶、芝麻、花生仁、生姜、甘草等放入钵内,手持擂棍,沿着擂钵内壁作有节奏的旋转擂磨,间或轻敲钵壁以免擂茶原料黏在钵上。在擂磨时酌量加些凉开水,等到擂成糊状后,用捞瓢捞起,并滤去渣,这种糊状物即为“擂茶脚子”,再将脚子放在茶碗里,冲入沸水调匀,即成为一碗香、甘、爽口的擂茶。【教师讲解】第二节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一、 欧洲各国饮茶习俗 1、 荷兰饮茶习俗17世纪初期,荷兰人凭借航海的优势,从澳门装运中国的绿茶道爪哇,再转运道欧洲。刚

15、开始,茶价非常昂贵,一般人喝不起,茶仅是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作为养生和社交礼仪的奢侈品。随着人们追求喝茶的情趣,饮茶之风几乎道了狂热的程度。17世纪末期茶叶输入量骤增,茶价逐渐平抑,加上文人、雅士们对茶的歌颂、赞美,于是饮茶之风普及整个社会,人们还敦促商人,上书巴达维亚总督,将茶叶的输入纳入正常的贸易渠道。饮茶大众化后,不但以茶为生的商业性茶室、茶座应运而生。同时,家庭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风气,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都有一套严谨的礼节,既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2、 英国饮茶习俗茶在英国可以说影响道每个社会阶层

16、。上层社会有早餐茶、下午茶。火车、轮船,甚至飞机场都有茶供应。一些饭店也以下午茶招待宾客,甚至剧场、影院休息时,宾客们也借饮茶时间来交谊。普通家庭也把客来泡茶当作接待朋友的礼貌。饮茶之风的兴盛,强而有力的推动了茶叶贸易与消费的发展。英国人饮茶分热饮和冷饮两种。热饮有加牛奶、也有不加牛奶的。茶的冷饮讲究饮冰茶。相传冰茶是1904年在声道路易斯召开的世界博览会上,一位来自印度的茶叶宣传人推广普及到英国的。3、 法国饮茶习俗法国人饮茶最早盛行于皇室贵族及有权阶级间,以后茶迷群起,渐渐普及于人民大众,时髦的茶室也应运而生。饮茶成为人们日程生活和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法国人饮用茶叶及采用的品饮方式

17、,因人而异。但是以饮用红茶的人最多,饮法与英国人类似。4、 俄罗斯饮茶习俗在俄罗斯,泡红茶时习惯用俄式茶饮“沙玛瓦特”煮沸热水,那是一种以黄铜作的热水煮水器。俄式茶饮“沙玛瓦特”的主要功能在于能将水缓缓加热,使水温控制得恰到好处。但是,俄罗斯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饮茶的习惯自然也有所不同:(1) 蒙古式与中国藏族同胞类似(2) 卡尔梅克族饮法不用砖茶用散茶,5、 波兰饮茶习俗以前俄罗斯和波兰泡红茶时都习惯使用俄式茶饮“沙玛瓦特”,但在波兰应历经战乱,茶饮几乎都被战火烧光了。即便如此,波兰的泡茶方法并没有改变,只是热水改用大茶壶来煮沸。【学生自读】二、非洲各国饮茶习俗1、 毛里塔尼亚饮茶习俗2、

18、摩洛哥饮茶习俗3、 埃及饮茶习俗4、 肯尼亚饮茶习俗三、 美洲各国饮茶习俗 1、美国饮茶习俗教师提示:美国和英国喝茶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英国喝热红茶,美国喜喝加了柠檬的冰红茶。2、 阿根廷饮茶习俗四、 大洋洲各国饮茶习俗【重点讲解】亚洲各国饮茶习俗1、 伊拉克饮茶习俗不喝绿茶,喜喝红茶;不喝泡的茶,只喝煮的茶。伊拉克的政府机构、公私企业也有专门煮茶的工人,公共场所、饭店、餐厅也有茶水供应,喝茶普及社会。2、 土耳其饮茶习俗土耳其人爱喝茶,他们的煮茶方式与众不同。3、 巴基斯坦饮茶习俗大多采用烹煮法喝红茶,而且对茶具颇为讲究。每家都有完整的一套茶具,“客来敬茶”是巴基斯坦人民对客人的一种礼遇。4

19、、 印度饮茶习俗印度是世界红茶的主要产地。印度人民喝奶茶的习惯是从西藏学到的。在西藏饮茶与佛教相结合,喇嘛诵经用喝奶茶来提神醒脑,所以信佛教的印度人也纷纷仿效。5、 马来西亚饮茶习俗马来西亚传统喝的是“拉茶”。拉茶是传自印度的饮品,用料与奶茶差不多。拉好的奶茶像啤酒一样充满了泡沫,喝下去十分舒服。6、 日本的饮茶习俗: 在日本,茶道和煎茶道间有相当大的差距,一般所谓的茶道,叫做“茶之汤”,使用抹茶,省去罗碾烹炙之劳,直接以茶末加以点煮,至于煎茶道则是直接由明代饮茶法演化而来的。日本的茶道始终占据日本茶礼法的主流,至今更是隆盛已极。茶道不只讲究喝茶,更注重喝茶礼法,有严格的规范、详备的制度,使得

20、日本茶道的“道”得以确立。日本茶道包括抹茶道和煎茶道。7、 韩国饮茶习俗:韩国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节日和祖先生日、在白天举行的祭礼,都称为“茶礼”。包括又滚茶俗、宗庙、佛教、官府以及儒家的茶礼。韩国的饮茶与中国古代饮茶颇为类似,是集佛教禅宗文化、儒家思想、到家理论于一体。以“和”、“静”为基本精神,其含义泛指“和、敬、俭、真”。(1) 和要求人们心地善良、和平相处。(2) 敬尊重别人、以礼待人。(3) 俭俭朴廉正。(4) 真为人正派以诚相待。茶礼的过程,从迎客、环境、茶室陈设、书画、茶具造型与排列,投茶、注茶、点茶、喝茶道茶点等,都有严格的规矩和程序,力求给人以清静、悠闲、高雅、文明之感。韩

21、国的茶道分为煮茶法和点茶法。(1) 煮茶法(2) 点茶法【教师提问】韩国的宗庙茶礼、佛教茶礼、官府茶礼你了解吗?清分别说说看。教师启发学生讲述“酥油茶”来历及制作方法请两位学生上台在教师的指导下示范如何喝酥油茶,掌握基本茶礼及服务规范让学生在教科书中归纳出北疆和南疆喝茶的习俗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述三道茶的具体制作方法学生观看VCD光盘了解和学习制作过程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归纳讨论总结出各国饮茶习俗和茶礼教师示范土耳其人煮茶方式要求学生能够通晓日本、韩国的茶道和茶礼学生讨论后回答帮助学生了解藏族制作酥油茶的独特方法了解酥油茶的制作方法并能够了解其来历比较咸奶茶和酥油茶的异同点了解维吾尔族喝茶的习俗,

22、学生叙述教师补充了解和学习白族喝三道茶的礼俗了解打油茶的过程擂茶重点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掌握擂茶的一些相关茶礼、茶俗思考:擂茶的基本材料主要有哪些?荷兰上层社会喝茶斗富习俗的了解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的故事俄罗斯不同地域饮茶习俗的不同了解美国人喜欢喝冰红茶的原因掌握日本茶道的内涵韩国人的祭祀文化(端午祭)教师提示:官府茶礼的九种形式【小结】本章节讲述世界各国饮茶习俗,重点要求掌握欧洲、美洲及亚洲各国饮茶习俗。少数民族饮茶习俗以藏族、蒙古、客家为主,饮茶习俗是学习茶艺领会茶艺内涵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对饮茶习俗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茶艺的意境。【布置课后思考】1、 汉族有代表性的饮茶方式有哪些?2、 品尝酥油茶的礼节3、 擂茶的制作方法4、 日本和韩国的茶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