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我损耗的最近十年研究:现象、理论和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54870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损耗的最近十年研究:现象、理论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我损耗的最近十年研究:现象、理论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我损耗的最近十年研究:现象、理论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Psychology: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心理技术与应用2024,Vol.12,No.1,55-64551 引言近十年来,自我损耗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自我损耗现象是否存在。自我损耗自提出开始,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学者纷纷开展研究,但近年来的大规模重复实验和元分析的结果令部分研究者开始质疑自我损耗是否真实存在。第二,尽管自我损耗是否存在还有争议,但是支持者从认知、动机和情绪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理论以解释以往发现的自我损耗现象。第三,研究者将自我损耗的范围从最初的基础研究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虽然也有学者回顾了自我损耗的过往研究(谭树华等,2

2、012;杨邵峰,付淑英,2017;赵国瑞,2019;Baumeister,2003;Baumeister et al.,2019),但目前尚缺乏对最近十年的研究现状以及自我损耗的实际应用方面的整理和分析。因此,本文尝试考察最近十年的自我损耗研究,特别是存在争议的问题和涉及实际应用方面的发现,同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适当参考。2 现象争议2.1 自我损耗的起源自我控制是自我调节的、有意识的、需要努力的子集,它可以抑制或者覆盖某种反应,从而做出与理想、价值观、道德和社会期望等标准相一致的反应,并支持个体追求长期目标。相反,自我控制不足与冲动行为、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关系密切

3、(Baumeister&Tice,2007)。Baumeister及其同事发现,自我控制的自我损耗的最近十年研究:现象、理论和应用代胜莉 吴宝沛(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83)摘 要 最近十年自我损耗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现象争议:自我损耗是否存在;(2)理论争鸣:哪种理论能更好地解释自我损耗;(3)应用拓展:探讨自我损耗如何影响日常行为和社会关系。未来这一领域的探讨可考虑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法,探索生理基础,重视应用研究。即获得自我损耗是否存在的关键性证据,同时采取更自然的方式研究生活中的自我损耗现象,开发缓解自我损耗不良影响的有效方案。关键词 自我损耗;力量模型;过程模

4、型;生理机制分类号 B849DOI:10.16842/ki.issn2095-5588.2024.01.006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中长期项目(2021ZCQ01)。通讯作者:吴宝沛,E-mail: 5612 卷心 理 技 术 与 应 用失败在压力情境和晚上更容易发生,推测可能原因是个体先前经历了很多自我控制(Friese et al.,2019)。于是,他们利用双任务范式进行了四个实验,采用不同的任务探究先前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控制是否会对随后的自我控制表现产生影响。每个实验的所有被试都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在第一个任务中,实验组需要自我控制,对照组则不需要;在第二个任务中,两组都

5、需要自我控制。结果发现,实验组在第二个任务中的表现比对照组差(Baumeister et al.,1998)。于是,研究者提出了“自我损耗”这一概念,即如果个体首先执行了一项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那么在之后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中表现就会变差(Baumeister et al.,1998)。此时的“自我损耗”描述的是一种行为现象,并未对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加以探讨,但在后来的研究中,“自我损耗”既可以指自我控制消耗心理资源这一过程,也可以指先前的自我控制导致后续表现变差这一结果,有时这两种含义在一篇文章中共存,需要根据语境自行理解。双任务范式是研究自我损耗的常用方法。在这一范式中,被试会分为两组。实验组

6、完成的第一个任务需要自我控制,主要包括认知控制(思维抑制和注意控制)、情绪控制(夸大情绪和抑制情绪)以及行为控制(抵御诱惑和克服习惯性反应)(张国礼等,2017;Baumeister et al.,1998),而对照组不需要自我控制。随后,两组同时进行第二个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比较两组表现以判断自我损耗是否发生。2.2 关于自我损耗是否存在的争议2.2.1 自我损耗存在的挑战近年来,随着自我损耗领域的研究增多,有学者提出自我损耗可能并不存在,或者自我损耗的存在很微弱,其作用被以前的研究夸大了(Lurquin et al.,2016)。两项大规模预注册实验的研究结果对存在自我损耗的观点发起重大挑

7、战。Hagger等(2016)在全球招募了23个实验室,共计2000多名参与者,采用e-crossing任务操纵自我损耗,用多源干扰任务测试被试的表现,结果表明,自我损耗组与控制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Vohs等(2021)招募了36个实验室,共计3531名参与者,运用e-crossing任务和写作任务诱发自我损耗,用无解任务和认知估计测试来探究自我损耗现象是否发生,并引入意志力、与决策相关的行为导向以及特质自我控制作为调节因素,结果发现,自我损耗效应并不显著。另外,一些小规模的预注册研究也未发现显著的自我损耗效应(Lurquin et al.,2016)。虽然也有结果显著的预注册复制实验,但其效

8、应值只有0.1,即便排除了疑似随机作答的被试,其效应值也只有0.16(Dang et al.,2021)。还有研究通过延长任务时间(Radel et al.,2019)或者采取认知神经科学技术(Englert et al.,2019),以期真正消耗被试的自我控制资源和准确测量任务表现,但是仍然没有发现显著的自我损耗效应。除了开展新研究,有学者对已有的研究数据或文章进行了再分析,并未得到一致结果。Vadillo等(2018)重新分析了一项大型研究的数据,并未发现先完成颜色Stroop任务(诱发自我损耗的一种经典操作)会影响随后字谜解决任务中个体的坚持性,自我损耗效应接近0。而在Hagger等(2

9、010)的元分析中,自我损耗的效应值为0.62。众所周知,研究结果会影响其被纳入元分析的概率。证实自我损耗存在的研究结果更容易发表,从而进入元分析的概率更大,这种现象叫作发表偏倚(MarksAnglin&Chen,2020)。Carter和McCullough(2013)得出,在Hagger等(2010)的元分析中,不可置信指数达到了0.999,即在198个实验中,只有47个或更少的实验结果不显著的概率大约是十亿分之三十七,因而实际存在的不显著发现可能远远多于Hagger等(2010)的元分析中所包含的,代胜莉 吴宝沛:自我损耗的最近十年研究:现象、理论和应用571 期实际上的效应值也应该远远

10、小于0.62。Wolff等(2018)对277名自我损耗领域的研究者匿名调查,发现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与未发表的论文数量呈正相关,这与Carter和McCullough(2013)的分析相一致,发表偏倚导致了自我损耗效应值的增大。除了发表偏倚,p值操纵也可能使得结果在统计学上“显著”的可能性增大。这一概念是指,采用某些错误行径使得p值达到一定标准,主要体现在数据收集和处理环节(Simmons et al.,2011;Simonsohn et al.,2014)。比 如,在p值达到统计显著性要求时立刻停止收集数据;或在数据收集已结束但是发现p值未达到要求时又扩充样本量;在数据处理时仅仅呈现统计

11、性显著的变量;根据p值是否达到要求来决定异常值和极端值的去留,等等(程开明,李泗娥,2019)。p值操纵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自我损耗效应假阳性的概率(Friese et al.,2019)。综上所述,目前支持自我损耗不存在的证据主要有大规模预注册复制实验的失败、发表偏倚以及p值操纵。2.2.2 自我损耗存在的证据关于自我损耗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近三十年,并且研究领域已经从最初的社会心理学扩展到了运动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等。如此众多的研究难道都只是建立在一个虚幻的基础上,即自我损耗并不存在?认为自我损耗存在的研究者声称,如果六百多个有显著结果的实验都不足以证明自我损耗的存在,那社会

12、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就没有可信的了(Baumeister et al.,2019;Inzlicht&Friese,2019)。支持者对挑战做出了几点回应。首先,元分析这一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其纳入的研究可能是低质量的,进而影响效应值(Friese et al.,2019)。第二,论文没有发表并不是自我损耗效应不显著导致,也有可能是出于其他原因(Wolff et al.,2018)。第三,有些研究中,双任务中的第一个任务并未真正消耗被试的自我控制资源(Englert&Bertrams,2021)。第四,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的自我损耗现象(Friese et al.,2019)。第五,有很多实验都得到了显

13、著的结果。2.2.3 争议何时能够停止学界关于自我损耗是否存在的争议,目前并未有定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激烈争论。那么该如何看待这场争论呢?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无论支持哪一方的观点都需要谨慎,需要大量证据。出现这场争论的原因主要有:(1)自我损耗的实验方法缺乏效度。目前最常用的依然是双任务范式,但是第一个自我控制任务的强度究竟应该是多少缺乏共识。比如同样是颜色Stroop任务,有的长达1小时(Radel et al.,2019),而有的10分钟不到(Le et al.,2021),在不同的操纵下得到的结果很难推广。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系统地探究自我控制任务的边界条件(Dang et

14、al.,2021),给出明确的操作定义(Inzlicht&Friese,2019;Lee et al.,2016)。(2)未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被试自身的特质自我控制水平、是否持有意志力有限的观点(Dang et al.,2017)和实验过程中完成任务的动机(Lee et al.,2016)、是否产生无聊感(Mangin et al.,2021)等。之后的实验应该严格控制这些变量或探究这些因素是否具有调节作用。(3)疑似假阳性数据的增多。在可信度受损的情况下,盲目开展更多研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目前,应该尽可能开展一些预先注册实验,并公开实验材料、过程和数据(Friese et al.,

15、2019;Inzlicht&Friese,2019)。3 理论争鸣尽管目前关于自我损耗是否存在还有很多争议,但是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比如能量、动机、认知等,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对其进行解释。如果能够验证这些模型的可信度,那么5812 卷心 理 技 术 与 应 用自我损耗是否存在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3.1 力量模型Baumeister于1994年首次提出自我控制依赖于有限的资源,并据此发展了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Baumeister,2003;Baumeister&Tice,2007)。该模型的主要观点有三个:第一,自我控制需要消耗有限的心理资源。在力量模型中,资源、能量和力量的含义是相同的,可以通

16、用(于斌等,2013)。第二,自我控制资源具有领域一般性。在一个领域消耗了资源,在另一个领域自我控制的表现也会变差(于斌等,2013;Baumeister et al.,1998;Baumeister&Tice,2007)。第三,自我控制资源与肌肉有着类似的消耗和恢复过程。在使用过程中,肌肉能量会下降,经过休息可以恢复。另外,就像锻炼可以使肌肉更强壮一样,自我控制也能通过有意识地训练而提升(Baumeister&Tice,2007)。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可用力量模型解释,但问题在于,这种“能量”究竟是什么?学者们探讨了作为潜在选项的血糖(Chatzisarantis&Hagger,2015;La

17、nge,2015;Lange&Eggert;2014)和多巴胺(Dang et al.,2016),但尚未得到统一结论。3.2 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动机的强弱会影响个体的任务表现,因而研究者从动机的角度提出了过程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第一,个体在工作(自我控制任务)与休息放松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第二,个体在执行了一段时间的自我控制任务后,自我控制的动机就会减弱,寻求愉悦活动或放松的动机则会增强,因而自我控制的表现会变差(Inzlicht et al.,2014)。过程模型与我们日常的经验相符,且部分研究证明了过程模型的合理性。比如,如果将动机作为协变量处理,原本显著的自我损耗效应就不再显著(Ma

18、rgin et al.,2021)。如果能够激发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那么即便先前已经进行了自我控制任务,个体也能够在接下来的任务中维持良好的表现(Gregersen et al.,2017)。3.3 认知模型认知模型认为,自我损耗是一种类似于“转换成本”的现象。这一模型假设,自我控制系统包含两种相互对抗的力量:一种通过促进信息处理实现自上而下的控制以解决手头的冲突;另一种将注意力导向替代目标选项,以促进认知灵活性。如果控制系统正在积极作用以适应特定的需求,那么不可避免的代价就是迅速转向新需求的灵活性降低。也就是说,第一个任务中所要求的自我控制会持续存在,干扰后续任务而产生自我损耗(Dang e

19、t al.,2016)。这一模型可以解释前后两个任务所要求的自我控制方式不同时产生的自我损耗现象,但是没有办法解释前后两个任务需要同一种自我控制方式时的自我损耗现象。另外一种较为激进的观点则认为,自我损耗是否发生取决于个体的想法:如果他们认为意志力是无限的,就不会出现自我损耗现象。但有很多研究表明这一观点有问题。比如,在轻度自我损耗条件下,相信意志力是无限的确实会有帮助,但是在重度损耗下,持有这种观点会让事情变糟(Baumeister,2014)。目前的研究结果主要还是支持力量模型。面对各种质疑,Baumeister和Vohs(2016)也对已有理论的不足做出了回应,并对力量模型做了重要补充和

20、修正:第一,提出自我控制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与身体的物理能量供应(即葡萄糖水平)密切相关;第二,用资源的重新分配代替原来的资源耗尽,以更好地说明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第三,提出自我损耗引起的行为变化可能是低能量的直接影响,也可能是动机和注意力变化所介导的间接影响。修正之后,力量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实验室研究的结果和日常代胜莉 吴宝沛:自我损耗的最近十年研究:现象、理论和应用591 期生活中的自我损耗现象,但是葡萄糖的作用还需要大量实验来检验,同时动机和注意力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探究。4 应用拓展近十年来,自我损耗的应用已经遍布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比如人际关系(Ainsworth et al.,2014;B

21、arlett et al.,2016)、组织管理(潘爱玲 等,2017;Xia et al.,2020;Ye et al.,2021)、人格(Finley et al.,2017)、决策(Koppel et al.,2019)、认知(夏海硕等,2016;Garrison et al.,2019)、学习(Greene et al.,2022;Le et al.,2021)、运 动(Dorris et al.,2012;Furley et al.,2013;Samuel et al.,2018)等,这些研究大都是实验室研究,采用了传统的双任务范式。其中,数量较多且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概括为日常

22、行为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4.1 自我损耗与日常行为基于自我损耗的力量模型,如果个体在某些任务上运用了自我控制资源,在随后的任务中,就会倾向于保护资源,因而自我控制的力量下降,导致冲动行为的出现。研究表明,自我损耗与物质滥用、过度消费、暴饮暴食、攻击行为等密切相关(Baumeister,2003)。先前的自我控制努力会使个体更容易把注意力转向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限制性饮食者通常会有控制体重的长期目标与享受美食的短暂目标,并通过自我控制来追求长期目标,但因此会产生自我损耗,导致更容易发生进食行为(Geisler et al.,2016)。在物质滥用方面,自我损耗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任何与吸毒有关

23、的情况、地点和任务都会引发成瘾者吸食毒品的渴望。最初抵抗渴望相对容易,但持续抵抗会耗尽他们的自我控制资源,使得抵抗越来越难,最后不可避免地继续消费毒品(Levy,2006)。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戒毒者很容易复吸,因为当他们从戒毒所出来之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并抵制更多的诱惑,这些过程都会导致自我损耗(Schroeder et al.,2022)。自我损耗不仅会导致冲动行为增多,还可能导致目标行为的坚持性下降(Wang et al.,2015),从而使表现变差。这是因为,在自我损耗的情况下,个体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即时利益俘获,于是关注未来和坚守未来的能力就会下降(马钰等,2020)。经历自我损耗的运动员

24、在干扰情境中会更容易分心(项明强等,2017;Furley et al.,2013),与没有经历自我损耗的个体相比,他们的运动成绩较差(Englert&Bertrams,2012;Englert&Wolff,2015),进行运动训练(如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的坚持性也会降低(Dorris et al.,2012)。自我损耗也使得冠心病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减少,如他们不能坚持定期用药、定期复查、长期监测心率和血压等(Li et al.,2022)。同样是考试焦虑的学生,高自我损耗者会更难控制自己的焦虑,从而导致表现较差(Baumeister,2014)。在工作中,员工自我损耗程度越高,对工作的疏离感

25、也越强(Cui et al.,2022)。4.2 自我损耗与社会关系自我损耗不仅会影响个体自身的日常行为,还会影响到个体与他人的交往,主要涉及信任、合作和攻击等方面。一般而言,自我损耗会使得个体很难信任别人,特别是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联系的人(Ainsworth et al.,2014)。存在自我损耗的个体在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合作比例更低(Capraro&Cococcioni,2016)。同时,由于对利己信息的关注是自动化的,而对利他信息的关注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杨众望,吴佳敏,2020),因而在自我损耗后,个体会更容易关注自身利益需求,从而较少做出亲社会行为。另外,自我损耗会导致个体的攻击性增

26、加,同样是被挑衅,自我损耗组个体的攻击倾向会6012 卷心 理 技 术 与 应 用强于控制组(Barlett et al.,2016)。警察受到自我损耗的影响,也会在执法过程中更可能产生暴力行为(刘晓霞,冀燕昭,2020;Staller et al.,2019)。5 总结与展望尽管自我损耗领域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仍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自我损耗真的存在吗?无论回答是肯定还是否定,都缺乏关键性的证据,因而需要进一步探究。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5.1 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法第一,规范已有范式的操作。已有的研究大多采用的还是双任务范式。第一个任务主要是控制认知、情绪或行为,但是缺乏明

27、确的操作性定义。这些常用的任务,如e-crossing、写作任务、Stroop任务,是否真的能够消耗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有待验证。如果真的可以消耗,此时任务的强度、持续时间如何(Inzlicht&Friese,2019)。未来需要一系列的研究,以确定调动被试自我控制的任务的有效性及其临界点,比如设置时间梯度进行实验,探究多长时间的Stroop任务能够使两组被试产生自我控制的明显区别。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够分析已有研究的结果不同是否由任务的类型和强度差异导致,二是能够增加未来实验的效度。第二,控制无关变量。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很多无关因素都会影响任务表现,比如个体的特质自我控制水平(Mangin

28、 et al.,2021)、动机水平(关元,何嘉梅,2018)、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和无聊感(Englert&Bertrams,2021;Inzlicht&Friese,2019)等。目前仅有少部分研究在实验中测量了这些变量,并且结果表明,动机下降、无聊感增加都可能导致任务表现变差(Mangin et al.,2021)。因而,未来研究需要在实验时加入对这些变量的测量,以探究其影响。第三,规避“假阳性”风险。发表偏倚和p值操纵是目前自我损耗存在性受到质疑的两大原因。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该尽可能地进行预先登记实验、公开研究材料和数据。同时,研究者应尽可能地详细报告自己进行的每一项研究,包括

29、不显著的结果。5.2 探索生理基础力量模型能够有效解释已有的自我损耗现象。如果能够确定力量模型中的“能量”究竟是什么,那么就能够间接证明自我损耗是存在的。目前最受关注的是葡萄糖,被认为是“能量”的生理基础,但已有实验并不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Chatzisarantis&Hagger,2015;Lange,2015;Lange&Eggert,2014)。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检验葡萄糖在自我控制过程中的作用,或者寻找代表“能量”的新选项。除了生理物质,还应该进一步结合认知神经技术探究自我损耗的神经机制。结合正电子技术(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研究发现,在受试者做出选择和进行自我

30、控制时,前扣带皮层和前额叶皮层非常活跃,但当受试者从事机械、自动或精心排练的行为时,这些脑区就不会被激活(Zhu,2004)。由此推测,自我控制会消耗专门的能量。接受自我损耗任务的参与者在损耗前后左侧杏仁核的激活增加,而对照组的激活水平则没有,甚至略有下降,但其左侧杏仁核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却有所增强(Berkman&Miller-Ziegler,2013)。如果能够利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找到自我损耗组与控制组激活的脑区及其活跃度的区别,也能为自我损耗的存在提供重要的证据。5.3 重视应用研究自我损耗最初起源于社会心理学,在相关实验研究受到质疑的情况下,或许我们应该让自我损耗回归现

31、实生活。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代胜莉 吴宝沛:自我损耗的最近十年研究:现象、理论和应用611 期于论证自我损耗是否存在,以及用双任务范式探索先前的自我控制是否会对特定的任务表现产生影响。但是实验室的操纵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损耗有很大区别。实验中常用的类似e-crossing等方法与生活中的自我控制并无多大关联。因此,我们应该多采用一些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损耗。比如,通过质性访谈探究上班族在每天的工作后是否有疲惫的感觉,是否愿意做一些需要自我控制的事情,这些情况发生的频率如何,是每天都发生还是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生。虽然自我损耗在学术领域备受争议,但是生活中却不乏“自我损耗”的例子。因此寻

32、求能够缓解“自我损耗”不良影响的方法是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例如有实验证明,自我对话干预,即使用“警惕”“准备”这样的词语来提高注意力,用“放松”等词语提醒自己不要错误判断,能够提高个体在第二个任务中的实际表现,减少自我损耗的不良影响(Galanis et al.,2022;Gregersen et al.,2017)。这提示可以继续探究其他的心理策略能否减缓自我损耗的影响(Stocker et al.,2019),并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推广,帮助人们减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损耗,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参考文献程开明,李泗娥(2019).科学研究中的P值:误解、操纵及改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36(

33、7),117-136.关元,何嘉梅(2018).自我控制:内涵、理论及展望.心理技术与应用,6(2),118-128.刘晓霞,冀燕昭(2020).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对警察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缓解方式.心理技术与应用,8(5),274-283.马钰,肖晨洁,车敬上,王海侠,李爱梅(2020).自我损耗降低决策理性:心理机制与边界条件.心理科学进展,28(11),1911-1925.潘爱玲,胥遥山,李永娟(2017).自我损耗对工作场所安全的影响及缓解途径.心理科学进展,25(8),1261-1273.谭树华,许燕,王芳,宋婧(2012).自我损耗:理论、影响因素及研究走向.心理科学进展,20(5),

34、715-725.夏海硕,周思远,孔繁昌(2016).自我控制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心理技术与应用,4(9),521-529.项明强,张力为,张阿佩,杨红英(2017).自我损耗对运动表现影响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5(4),570-585.杨邵峰,付淑英(2017).自我损耗: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改革与开放,(15),87-89.杨众望,吴佳敏(2020).利他、利己信息注意偏向抑制与自我损耗.心理技术与应用,8(3),156-163.于斌,乐国安,刘惠军(2013).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1(7),1272-1282.张国礼,曹美,仇悦(2017).自我控制引起自我损耗研究述

35、评.心理技术与应用,5(6),353-358.赵国瑞(2019).自我损耗效应:问题与新解释.心理研究,12(1),26-33.Ainsworth,S.E.,Baumeister,R.F.,Vohs,K.D.,&Ariely,D.(2014).Ego depletion decreases trust in economic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Experiment Social Psyc-hology,54,40-49.Barlett,C.,Oliphant,H.,Gregory,W.,&Jones,D.(2016).Ego-depletion and ag

36、gressive behavior.Aggressive Behavior,42(6),533-541.Baumeister,R.F.(2003).Ego depletion and self-regulation failure:A resource model of self-control.Alcoh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27(2),281-284.Baumeister,R.F.(2014).Self-regulation,ego depletion,and inhibition.Neuropsychologia,65,313-

37、319.Baumeister,R.F.,Bratslavsky,E.,Muraven,M.,&Tice,D.M.(1998).Ego depletion: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5),1252-1265.Baumeister,R.F.,&Tice,V.(2007).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6(6),351-355.

38、Baumeister,R.F.,&Vohs,K.D.(2016).Strength model of self-regulation as limited resource:Assessment,controversies,updates.In J.Olson&M.Zanna(Eds.),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54,pp.67-127).Cambridge,MA:Academic Press.6212 卷心 理 技 术 与 应 用Baumeister,R.F.,Wright,B.R.E.,&Carreon,D.(2019)

39、.Self-control“in the wild”: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 of trait and state self-regulation.Self and Identity,18,494-528.Berkman,E.T.,&Miller-Ziegler,J.S.(2013).Imaging depletion:fMRI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processes underlying ego depletion.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8(4),359-3

40、61.Capraro,V.,&Cococcioni,G.(2016).Rethinking spont-aneous giving:Extreme time pressure and ego-depletion favor self-regarding reactions.Scientific Reports,6(1),Article e27219.Carter,E.C.,&McCullough,M.E.(2013).Is ego depletion too incredible?Evidence for the over-estimation of the depletion effect.

41、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36(6),683-684.Chatzisarantis,N.L.D.,&Hagger,M.S.(2015).Unsu-ccessful attempts to replicate effects of self control opera-tions and glucose on ego-depletion pose an interesting research question that demands explanation.Appetite,84,328-329.Cui,Y.,Yang,T.,Gao,H.,Ren,L.,Li

42、u,N.,Liu,X.,&Zhang,Y.(202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go depletion and work alienation in Chinese nurses:A network anal-ysis.Frontiers in psychology,13,Article e915959.Dang,J.,Barker,P.,Baumert,A.,Bentvelzen,M.,Berkman,E.,Buchholz,N.,.Zinkernagel,A.(2021).A multilab replication of the ego depletion

43、effect.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12(1),14-24.Dang,J.,Liu,Y.,Liu,X.,&Mao,L.(2017).The ego could be depleted,providing initial exertion is depleting.Social Psychology,48(4),242-245.Dang,J.H.,Xiao,S.S.,Liu,Y.,Jiang,Y.M.,&Mao,L.H.(2016).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dopamine level modulat

44、e the ego depletion effec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99,121-124.Dorris,D.C.,Power,D.A.,&Kenefick,E.(2012).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ego depletion on physical exercise routines of athletes.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13(2),118-125.Englert,C.,&Bertrams,A.(2012).Anxiety,ego dep

45、letion,and sports performance.Journal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34(5),580-599.Englert,C.,&Bertrams,A.(2021).Again,no evidence for or against the existence of ego depletion:Opinion on“a multi-site preregistered paradigmatic pest of the ego depletion effect”.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15,Artic

46、le e658890.Englert,C.,Koroma,D.,Bertrams,A.,&Martarelli,C.S.(2019).Testing the validity of the attention control video:An eye-tracking approach of the ego depletion effect.Plos One,14(1),Article e0211181.Englert,C.,&Wolff,W.(2015).Ego depletion and pers-istent performance in a cycling task.Internati

47、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46(2),137-151.Finley,A.J.,Crowell,A.L.,Harmon-Jones,E.,&Schmeichel,B.J.(2017).The influence of agreeableness and ego depletion on emotional respond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85(5),643-657.Friese,M.,Loschelder,D.D.,Gieseler,K.,Frankenbach,J.,&Inzlicht,M.(2019).Is ego

48、depletion real?An analysis of argument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3(2),107-131.Furley,P.,Bertrams,A.,Englert,C.,&Delphia,A.(2013).Ego depletion,attentional control,and decision making in sport.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14(6),900-904.Galanis,E.,Nurkse,L.,Kooijman,J.,Papagiannis

49、,E.,Karathanasi,A.,Comoutos,N.,&Hatzigeorgiadis,A.(2022).Effects of a strategic self-talk intervention on attention functions and performance in a golf task under conditions of ego depletion.Sustainability,14(12),Article e7046.Garrison,K.E.,Finley,A.J.,&Schmeichel,B.J.(2019).Ego depletion reduces at

50、tention control:Evidence from two high-powered preregistered experiment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45(5),728-739.Geisler,F.C.M.,Kleinfeldt,A.,&Kubiak,T.(2016).Restrained eating predicts effortful self-control as indi-cated by heart rate variability during food exposure.Appetite,9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