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汽化和液化名师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54031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和液化名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化和液化名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 章三节 汽化和液化 核 心 素 养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现象和温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观察生活现象的精神。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建立学有所用的意识,明确物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概念。 教 学 目 标 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汽化和液化。 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 3.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水的沸腾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温度—时间”图像总结实验规律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发、演示法等 教具 学具 透明茶壶、鸡蛋、酒精灯、火柴、铁架台、镊子、手帕等 温度传感器、电脑、数据采集器、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棉签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多媒体运用 课前 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 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了解本节课内容,发现薄弱点,针对性听课 新课 引入 魔术:将事先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浸湿的手帕,用酒精灯点燃,再用镊子夹住并摇晃起来。 提出悬念: 点燃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 提示,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的汽化和液化的知识。 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可能的原因。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特别采用了魔术的方式作为新课的导入。由于要想解释手帕烧不坏需要熟练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学生一开始想不到,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入新课的课题。 同时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课件出示课题 新课 教学 一、汽化 (一)蒸发: 煮鸡蛋是生活中常做的事情,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特别选择了用透明的茶壶煮鸡蛋,请同学们主语实验现象并回答三个问题: 1、干净的壶盖上为什么有小水珠出现? 2、刚从水中捞出来的鸡蛋为什么很快干了? ƒ 3、壶口为什么有大量的白气产生? 问题:通过课前微课的自学,回答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课前微课中我们留了一个作业就是留心观察你身边有哪些汽化和液化现象,哪位同学发现了我们身边常见的蒸发现像? 问题:小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晾晒衣服“) 思考:半个洋葱怎样保存,才能在下一次吃的时候一样水分充足? 如果切碎了再用保鲜膜抱起来,那个更好? 问题:蒸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体验实验:学生用棉签中手背上涂一下,并说出感觉和原因。 问题:用温度传感器做实验,观察曲线为什么下降?并分析原因。 (二)沸腾: 1.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注意事项 2.怎样将一壶水快点烧开? 3.开始做水的沸腾实验,(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实验演示:水沸腾实验“)教师巡视并对做的好的小组录视频和拍照片,并完成与电子白板的互动。 水沸腾前后学生实验时拍摄视频。 水沸腾实验第一组 水沸腾实验第二组 图表展示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物质的沸点 问题1:有什么共同特点? 问题2:实验时,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为什么实验时不是呢? 二、液化: 问题1:水的沸腾实验中带孔的盖子上为什么会有很多的小水珠?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液化现象“) 问题2:提问液化的方式有哪些? 播放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视频。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视频演示:乙醚的液化“) 问题:生活中有哪些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实例? 解决悬念:课前的导入中,为什么手帕烧不坏? 课后巩固练习 问题:回答课前自学时遇到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答案。 发放课堂巩固练习单 当堂新课 (优教提示:打开优教配套习题“名师训练-《汽化和液化》,使用互动答题卡,更快更便捷的掌握学生的情况) 小结 作业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课前微课中自学的内容回答问题。 1、壶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壶盖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热鸡蛋上的水很快蒸发了。 3、壶中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 1.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2.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干了 学生总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学生思考并回答: 1.放在冰箱里 2.用保鲜膜抱起来放在冰箱里 3.如果切碎了,就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所以应该直接用保鲜膜抱起来放到冰箱里。 学生回答:致冷 学生分组实验并回答:感觉凉凉的,因为蒸发吸热。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电脑中曲线的变化。 学生注意思考并观察 学生思考并回答: 1.加一个带孔的纸盖 2.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3.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学生开始实验 学生到教室前为其它学生讲解 学生讲解实验图像及现象 学生讲解实验图像及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共同特点 1.不同物质沸点不同。 2.都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得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1.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2.气压月底,沸点越低 学生思考并回答:小水珠是烧杯中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杯盖液化形成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打火机和液化石油气罐 学生思考并回答:由于水蒸发吸热,所以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因此手帕不会烧坏。 学生对照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答案 学生对答案,并对提出疑问,针对疑问给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完成课堂巩固练习单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学生记作业 从生活实际入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接受。 通过实际的生活问题,检查学生对课前微课中自学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课件中出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帮助学生再次回顾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物理来源于生活,学生们知道了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们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 通过实例回顾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并且通过两个实例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洋葱的例子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可以学以致用了。 以提问的方式,回顾知识点,同时提出生活中的实例,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点。此处,还应用了温度传感器、温度采集器、电脑、数据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体验实验。 这样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是可以想到的办法,并加深印象。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使用现代化的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电脑等完成实验,同时完成视频的传递。 因为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不是每个小组都能观察到的。 总结实验现象并总结水沸腾的条件和特点,分组讲解,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水的沸腾现象。 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视频资料 使学生树立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意识。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最后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更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自学微课中的知识点,并有针对的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内容,达到有目的的学习。 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白板与手机互动,完成课堂巩固练习单答案的传递。 深化学习内容 将讲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的内容,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还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因为有了熔化和凝固的基础,因此对于物态变化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汽化和液化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因此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比较适用的,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通过微课自学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学生基本可以完成,特别是列举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时,学生的反应很好,因为这在课前学生已经有意识的观察并思考过了,这可以为后面的水的沸腾实验节约很多时间。 水的沸腾实验的重点在于通过温度时间图像总结规律,本次课主要是采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电脑等数字化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要认真观察水沸腾前后的现象和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不需要自己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实验结论更客观,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想象并总结规律,与传统实验相比节约了大量时间,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整堂课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师生互动还不够,还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体会实验更大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