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方式;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以及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条件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能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教学难点 按劳分配以外的几种分配方式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性的总体状况是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根本
2、原因教学方法 以目标教学法为主,辅之以问题教学法、导读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请两个或三个家庭收入方式不同的学生谈谈家庭收入情况。通过两位同学的介绍,引导其思考: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的来源有多种,为什么?进入本课学习: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媒体展示本课学习目标)1.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存在着哪几种分配方式?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有何客观必然性?(学生按照教学目标自学教材)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存在着哪几种分
3、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和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上述几种分配方式可分为哪几类?可分为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类。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要注意两点:一是“范围”:公有制。按劳分配的要求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在其它所有制关系下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劳动者直接为自己或为其他个人提供的劳动,也不能作为按劳分配的依据。比如,个体劳动者的劳动虽也是多劳多得,但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
4、按劳分配的特定含义。二是“尺度”:劳动。既要看劳动的数量,也要看劳动的质量。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这表明“社会”将社会总产品在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剩下的那部分,按照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为标准进进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不得。按劳分配同不劳而获是根本对立的。在按劳分配的条件下,有劳动能力的人要取得收入,就必须参加劳动,而不能游手好闲。如果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动而参与分配,就会产生剥削,就违反了按劳分配规律。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板书) 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
5、定的。(板书)(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因为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它方面。谁占有了生产资料,谁就在生产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产品的分配也必然是按照有利于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原则进行。所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产品。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分配必须体现劳动者的意志和利益,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可能性。同理,迄今为止,一切剥削阶级,无论是奴隶主、封建地主,还是资本家,之所以能够无偿地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都是由于它们独占了生产资料这个在生产中最基本的物质
6、条件,而失去生产资料的广大劳动者只能处于被统治、被剥削的地位。(2)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分配方式除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外,还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数量,正如恩格斯所说:“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在原始的公有制下,由于生产力极低,可分配的消费品数量极少,只有在实行在体平均的分配,才能使公社成员得勉强维持自下而上和延续后代,否则将导致公社成员大量死亡,极大地影响公社共同体的生存。因此,产品大体平均的分配,就是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体现原始社会公有制的要求,符合公社成员共同利益的唯一可行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
7、,劳动产品还没胆达到极大丰富的强度,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各个方面的需要,所以还不具备实行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提物质条件。在条件不具备时,勉强去搞按需分配,必然变成平均主义,这保能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妨碍生产的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A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劳动者还没有实现全面发展,因而劳动者能够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就是说,由于社会主义是从旧社会脱胎出来的,它必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留着旧社会的痕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虽然已经消灭,但它们这间的重大差别依然存在。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绪言向社会
8、提供的劳动在质和量上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别。B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只是谋生的手段,人们还要靠劳动来取得收入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而收入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自己生活的好坏,这样,人们自然要求把自己的劳动同劳动收联系起来。可见,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别,不能实行平均分配,只能按劳动分配。如果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们,会导致什么结果?(学生讨论)“干和不干一个们,干多干少一个们,干好干坏一个样”是平均主义的表现。平均主义必然养“懒汉”,导致人人都不努力工作。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人人都没有劳动热情,都不愿意多付出劳动,这个社会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劳动者是生产
9、力的主体因素,是能动性因素。分配制度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表明它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导致普遍的贫穷。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在社会主义阶段,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除按劳分配外,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哪几种其他分配方式?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主要有那些?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主要有:(1)按资本要素分配;(2)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3)按土地要素分配;(4)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呢?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0、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板书)(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板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是什么?(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板书)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也必然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多种非公有制的存在决定了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板书)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就必须坚持按劳分
11、配。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课堂小结本课时学习目标是了解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主要应了解在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哪些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决定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等。板书设计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现阶段,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实行按劳分配的决定因素(2)几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分配 按社会保障制度分配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终原因)(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教案点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清晰。通过两位同学家庭收入情况的介绍,引导其思考: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的来源有多种,为什么?进入本课学习: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