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047169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河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1分)(2014河南)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蒸馏 B 升华 C 爆炸 D 燃烧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蒸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爆

2、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 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2014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 SO2 B O2 C CO D NO2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X|k |B | 1 . c|O |m 分析: O2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而NO2、SO2和CO都是有毒、污染性气体,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 解答: 解:ASO2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否则

3、会造成酸雨,故A错误; BO2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故B正确; CCO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错误; DNO2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造成光化学污染、酸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性质的积累 3(1分)(2014河南)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A 侯德榜 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 D 张青莲考点: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候德榜在化学工业方面的贡献判断 B、根据拉瓦锡在化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判断 C、根据门捷列夫在化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判断 D、根据张青

4、莲在化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判断 解答: 解:A、候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所以正确 B、拉瓦锡在化学方面的贡献是测定了空气的组成,所以错误 C、门捷列夫首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所以错误 D、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方面,所以错误 故选A 点评: 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化学科学贡献力量的决心,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 4(1分)(2014河南)河南名吃胡辣汤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小麦粉 B 大葱 C 牛肉 D 红薯粉条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

5、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大葱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D、红薯粉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1分)(2014河南)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 金和金刚石 B 水和氨气 C 汞和氯化钠 D 干冰和硫酸铜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6、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和氨气分别是由水分子、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

7、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1分)(2014河南)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 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由题意可知,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可进行有关的分析与判断 解答: 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水在高温条件下与单质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

8、H2; A、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不正确; B、在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0,在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元素在水中是2价,在氧气中是0,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错误; C、由上图可知,CO和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16):(12)=14:1故D说法不正确 答案:C 点评: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7(1分)(2014河南)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9、 A 用高锰酸钾制0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 做铁在0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C 配制稀硫酸时,可在盛浓硫酸的烧杯中慢慢倒人蒸馏水 D 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02相同的发生装置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从用高锰酸钾制0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如果试管口向上,会导致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引起试管底部炸裂去分析解答; B、从做铁在0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可以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部去分析解答; C、从由于

10、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小,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导致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会造成液滴溅出伤人去分析解答; D、从用金属和酸制H2和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02,都是固体和液体发生反应,且不需加热,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用高锰酸钾制0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如果试管口向上,会导致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引起试管底部炸裂;故A正确; B、做铁在0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可以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部;故B正确; C、由于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小,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导致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会造成液滴溅出伤人;故C错误; D、由于用金属和酸制H2和实验室用大理石和

11、稀盐酸反应制C02,都是固体和液体发生反应,且不需加热,所以可用相同的发生装置;故D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故答案为:C 点评: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8(1分)(2014河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 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B 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C 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考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物质的

12、分类知识及复合肥料、合成材料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 B、复合肥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尿素中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冰水共存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而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于非金属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 9(1分)(2014河南)如图

13、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 t1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 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 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意义分析; B、根据t1时,乙的溶解度解答; C、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判断是否析出晶体; D、根据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分析 解答: 解: A、t1时,甲和 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对;

14、 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故对;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对; 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4.3%,故错误; 答案: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0(1分)(2014河南)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

15、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A 铝和硫酸铜溶液 B 硫酸和烧碱溶液 C 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 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首先审题:第一选项中物质必须会反应,第二溶液的总质量不变,根据以上分析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只要是反应中没有生成沉淀与气体则溶液的质量一般就会增加,当然还要具体的分析相关的反应,如金属与盐的反应要看置换出的金属的质量与反应的金属质量进行比较解决 解答: 解:A、铝能够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且是54份的铝置换出192份的铜,故溶液质量会

16、减轻,故部符合题意; B、硫酸和氢氧化钠会反应,但没有气体和沉淀的产生,溶液的质量不变,故符合题意; 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钾和硝酸钠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项为:B 点评: 此题是对溶液反应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溶液质量变化的分析,解答本题除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熟悉外,审题是很关键的,要充分理解溶液的质量不变的含义 11(1分)(2014河南)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

17、生成了H2O D 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解答: 解: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

18、、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故选项解释正确 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和反应的实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1分)(2014河南)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AgCl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溶液质量的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

19、量分数约为() A 40% B 30% C 20% D 10%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AgCl沉淀质量4=原NaCl溶液质量;假设AgCl沉淀质量为一定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即可解答 解答: 解:假设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a,设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AgNO3TAgCl+NaNO3 58.5 143.5 x a x= 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 答案:D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根据反应的关系

20、式结合题意中给出的质量关系解答,明确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2分)(2014河南)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元素符号; B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由图中元素周期表所能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种类、核外电子数等内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在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字母,A处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B处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故填: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

21、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4(3分)(2014河南)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解答: 解: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故答案为:氮气(或N2) 钙(或Ca)

22、 碳(或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人体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3分)(2014河南)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O4,依次加入过量BaCl2和Na2C0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为NaCl、Na2CO3;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向食盐水中通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该氮肥的化学式为NH4Cl(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加入过量BaCl2可以与N

23、a2SO4生成BaSO4沉淀和氯化钠;过量Na2C03溶液可以与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过滤后滤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向食盐水中通NH3和CO2可生成碳酸氢钠小苏打和氯化铵,该氮肥为氯化铵; 解答: 解:加入过量BaCl2可以与Na2SO4生成BaSO4沉淀和氯化钠;过量Na2C03溶液可以与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过滤后滤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向食盐水中通NH3和CO2可生成碳酸氢钠小苏打和氯化铵,该氮肥为氯化

24、铵; 答案:NaCl、Na2CO3 漏斗 NH4Cl 点评: 杂问题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类重要问题,除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把握好此原则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16(2分)(2014河南)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5.6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计算出X的值;根据质量比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 解: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

25、:4.8g+16.0g=10.8g+4.4g+X解得X=5.6g;甲烷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X是一氧化碳,将甲烷燃烧的方程式配平得:2CH4+5O2 2CO2+4H2O+2CO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故答案为:5.6;5:2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7(2分)(2014河南)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C02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减小;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2A1+2NaOH+2

26、H2OT2NaAlO2+3H2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C02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减小; 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2A1+2NaOH+2H2OT2NaAlO2+3H2 故填:C02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减小;2A1+2Na

27、OH+2H2OT2NaAlO2+3H2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8(4分)(2014河南)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为Cu(OH)2,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TCu+FeSO4(或CuCl2+ZnTCu+ZnCl2等) (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

28、2+Na2CO3TCaCO3+2NaCI或CO2+Ca(OH)2TCaCO3+H2O等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1)A是紫红色金属,因此A是铜,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为难溶性碱,因此D是氢氧化铜,由于C能够和氢氧化铜相互转化,且C能够转化为铜,因此C是铜的盐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等,根据转化关系,B应该为氧化铜,据此分析; (2)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A为氧化钙;A与水化合得B,B是氢氧化钙;C是白色难溶固体,因此C是碳酸钙,据此分析 解答: 解:(1)A是紫红色金属,因此A

29、是铜,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为难溶性碱,因此D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由于C能够和氢氧化铜相互转化,且C能够转化为铜,因此C是铜的盐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等,因此由C转化为A可以是铁与硫酸铜等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uSO4+FeTCu+FeSO4(或CuCl2+ZnTCu+ZnCl2等); (2)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A为氧化钙;A与水化合得B,B是氢氧化钙,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C是白色难溶固体,因此C是碳酸钙,由D转化为C是产生碳酸钙的反应,因此可以是 CaCl2+Na2CO3TCaCO3+2NaCI或CO2+Ca(OH

30、)2TCaCO3+H2O等; 故答案为:(l)Cu(OH)2;CuSO4+FeTCu+FeSO4(或CuCl2+ZnTCu+ZnCl2等) (2)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 CaCl2+Na2CO3TCaCO3+2NaCI或CO2+Ca(OH)2TCaCO3+H2O等 点评: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完成相关的问题即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2分)(2014河南)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 (2)氢能源已被广

31、泛关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氢气的制取原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和燃烧的产物来考虑氢气能源的优点 解答: 解:(1)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2)由于水中含有氢元素,所以可以通过水分解得到氢气,所以制取氢气的原料丰富,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氢气燃烧后生成水,不污染环境,这属于氢气能源的三大优点; 故答案为:(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热值高等) 点评: 要熟记氢气的三大优点,通过今后

32、的学习能找到合适的催化剂,使氢气被广泛应用 20(3分)(2014河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2)用磁铁矿石(含Fe3O4)炼铁 (3)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一个即可)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及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答案为:(1)2H2O 2H2+O2; (2)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将四氧化三铁还原为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Fe3O4+4CO 3Fe+4CO2; (3)在实验室中

33、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也可以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来制取,故答案为:2KMnO4 K2MnO4+MnO2+O2(或2H2O2 2H2O+O2等) 点评: 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21(3分)(2014河南)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0.9g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请说明偏小的原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将

34、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 (2)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g/cm3100cm3(100mL)0.9%=0.9g (2)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往烧杯中加水时

35、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1)0.9; (2)和;操作使溶剂的质量偏大;操作使溶质的质量偏小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明确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因素(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4分)(2014河南)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人一定量的某盐酸中,右边图象合理的是乙(填“甲”或“乙”) (2

36、)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 (3)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1)溶液的pH7时,显酸性;pH=7时,显中性;pH7时,显碱性; (2)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3)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

37、钙和氯化钠,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 解:(1)稀盐酸显酸性,pH7,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盐酸减少,酸性减弱,pH升高,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7,因此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人一定量的某盐酸中,右边图象合理的是乙 故填:乙 (2)原因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3)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分别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

38、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3(10分)(2014河南)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b(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TCaCl2+CO2+H2O 若将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这是为什么? 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

39、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g、f接e、d接h (3)为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X为锌(或Zn);乙与硝酸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SO4+Ba(NO3)2=BaSO4+Zn(NO3)2 操作I和操作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4)某工厂变废为宝,探究用废硫酸等来制取所需产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废铁屑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同时将生成的全部氢气通入足量氧化铜中并加热(H2+CuOTCu+H2O),请计算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用于加热的仪器;

40、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科学探究 分析: (1)熟悉常见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2)根据反应原理、浓盐酸的性质以及实验要求来分析解答; (3)根据流程图中体现的信息以及实验要求来分析解答; (4)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解答: 解:(1)烧杯在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试管和蒸发皿可直接加热,量筒不能加热; (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先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

41、有的氯化氢气体,再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的水蒸气,最后用先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注意气体的长进短出; (3)由流程图分析,加入的X是过量的锌,过滤后,固体物质是锌和银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将其分离,溶液乙就是硫酸锌溶液;硫酸锌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锌;操作是从溶液中获取晶体,是蒸发结晶,玻璃棒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搅拌散热; (4)根据两个方程式:Fe+H2SO4TFeSO4+H2 和H2+CuO Cu+H2O分析出:硫酸、氢气与铜之间的质量关系,然后利用硫酸的质量来计算出铜的质量即可 设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为x 因为:Fe+H2SO4TFeSO4+H2和H2+CuO Cu+H2O 可得

42、关系式:H2SO4H2Cu 98 64 4.9 t20% x x=0.64t 故答案为: (1)b; (2)CaCO3+2HClTCaCl2+CO2+H2O;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中混有HC1,不能生成CaCO3沉淀;g;f; e;d; h; (3)锌(或Zn); ZnSO4+Ba(NO3)2=BaSO4+Zn(NO3)2; 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解:设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为x 因为:Fe+H2SO4TFeSO4+H2 和H2+CuO Cu+H2O 可得关系式:H2SO4H2Cu 98 64 4.9 t20% x x=0.64t 答: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为0.64 t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既考查了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又考查了废液的处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适中 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