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3杠杆及其平衡条件含解析.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047013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6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3杠杆及其平衡条件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3杠杆及其平衡条件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3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18•贵阳)人们应用不同的简单机械来辅助工作,正常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说法正确的是(  ) A.筷子可以省距离 B.所有剪刀都一定省力 C.定滑轮可以省力 D.撬棒越短一定越省力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从而判断选项正误。 【解答】解: A、用筷子夹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A正确; B、剪铁皮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理发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所以,剪刀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故B错误; C、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故C错误; D、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省力的多少取决于动力臂的长短,撬棒越短动力臂越小,越费力,故D错误。 故选:A。   2.(2018•广西)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分析】在测力计转动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 【解答】解: 将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于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也是不变的。 故选:C。   3.(2018•湘西州)如图所示,大熊和小熊坐跷跷板。如果它们脚不着地,跷跷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和小熊的重力相等 B.大熊和小熊到支点的距离相等 C.他们各自的重力与各自的力臂的乘积相等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分析】由图可知,大熊和小熊重力关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它们重力与各自力臂的乘积关系,从而可知它们到支点的距离大小关系。 【解答】解: A、由图可知,大熊重力应大于小熊的重力,故A错误; BCD、由题知,它们脚不着地,跷跷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它们各自的重力与各自的力臂的乘积相等,故C正确; 熊对跷跷板压力大小等于各自的重力,所以大熊的力臂小于小熊的力臂,即它们到支点的距离不相等,故B错误; 综上所述D错误。 故选:C。   4.(2018•潍坊)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杠杆将(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分析】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左右分别判断看是否平衡。 【解答】解:图中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杠杆上一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2G×3L=3G×2L; 如果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则: 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1G×3L, 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2G×2L, 由于此时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右端下降。 故选:B。   5.(2018•邵阳)如图所示的杠杆,动力F的力臂是(  ) A.OD B.OF C.OA D.OC 【分析】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据此对照各图逐一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图可知,动力F的作用线沿FC方向,OC垂直CF,则动力F的力臂是线段OC。 故选:D。   6.(2018•长春)悬挂重物G的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倾斜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若力施加在A点,最小的力为FA;若力施加在B点或C点,最小的力分别为FB、FC,且AB=BO=O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A>G B.FB=G C.FC<G D.FB>FC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出最小的力,然后画出最小的力的示意图,根据各个力臂的关系判定力的大小。 【解答】解: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最小;若力施加在A点,当OA为动力臂时,动力最小为FA;若力施加在B点,当OB为力臂时动力最小,为FB;C若力施加在C点,当OC为力臂时,最小的力为FC,从支点做阻力的力臂OB',如图所示: ; 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图可知: FA的力臂AO>O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A<G,故A错误; FB的力臂BO>O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B<G,故B错误; FC的力臂CO>O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C<G,故C正确; FB的力臂BO=O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B=FC,故D错误; 故选:C。   7.(2018•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的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图示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图示剪刀,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C。   8.(2018•金华)如图,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为0.5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出现如图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 如图,在AB处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然能保持平衡 C. 如图,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需变大 D. 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向上拉杠杆,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小于3牛 【分析】(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之前首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原来杠杆平衡,是因为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现在各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就要看现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据此分析得出结论; (3)根据钩码个数与每个钩码的重力求出测力计拉力;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保持B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这时杠杆右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图中,支点位于动力和阻力的右侧,弹簧测力计不但提了钩码,而且还提了杠杆,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 【解答】解: A、由图可知,杠杆的右端上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应向右端移动,故A错误; B、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的长度为L, 原来:3G×2L=2G×3L,杠杆平衡; 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现在:4G×2L<3G×3L,所以杠杆不再平衡,杠杆的右端下沉,故B错误; C、图中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此时拉力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即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故C正确; D、若不计杠杆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2L=3G•4L, 解得测力计的示数:F′=6G=6×0.5N=3N;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力不能忽略,且杠杆的重心在杆的中点(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重力与钩码的重力都会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故D错误。 故选:C。   9.(2018•聊城)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kg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 A.大于5kg B.大于49N C.小于49N D.等于49N 【分析】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及对应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并结合力臂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解:A、力的单位是N,质量的单位是kg,题目是求力的大小,不能用kg左单位,故A错误; BCD、由图知,物体的重力为G=mg=5kg×9.8N/kg=49N; 肱二头肌的拉力为动力,物体对手的压力为阻力,支点在肘,如图所示: 所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因为L1<L2 所以F1>F2 即肱二头肌收缩所承受的力一定大于49N.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0.(2018•临沂)图(a)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b)所示,则杠杆(  )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 D.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 【分析】(a)图杠杆是平衡的,原因是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b)图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后,分析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还相等,据此判断丁图的杠杆是否还平衡。 【解答】解: AB、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格长为L,(a)图杠杆平衡是因为:2G×2L=G×4L; (b)图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后(为便于研究,设物体的重也为G), 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3G×2L, 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2G×4L, 因为3G×2L<2G×4L,即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 所以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故A正确,B错误; CD、若想让杠杆能够平衡,可以将左端的物体向左移动,从而增大左边的力臂,使左边的力与力臂的乘积等于右边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故C错误; 若想让杠杆能够平衡,可以在左端再加挂一个物体,左边的力变大,使左边的力与力臂的乘积等于右边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故D错误。 故选:A。   11.(2018•黑龙江)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一定费力的是(  ) A. 起瓶器 B. 撬棒 C. 羊角锤 D. 钓鱼竿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找出支点,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错误; 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错误; 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正确。 故选:D。   12.(2018•遂宁)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如图所示的一只圆柱形油桶,油桶高40cm,底部直径为30cm,装满油后总重2000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底部C稍稍离开地面,他至少应对油桶施加600N的力 B.他用水平力虽没推动油桶,但他用了力,所以他对油桶做了功 C.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油桶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然后利用几何关系求出力臂,再利用平衡条件求出最小拉力的大小。 (2)根据做功的条件分析; (3)根据二力平衡分析; (4)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 A、作用在B点的力,要使油桶C点稍离地面,必须以C点为支点,则BC作为动力臂最长,此时动力也最小,最省力, 此时动力为F,阻力为G=2000N,动力臂L1===50cm,阻力臂L2=CD=×30cm=15cm, 由于F1L1=F2L2,则最小拉力F===600N,故A正确。 B、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没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不做功,故B错误; C、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油桶处于静止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故C错误; D、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3.(2018•海南)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钓鱼竿 C. 钢丝钳 D. 食品夹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找出支点,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 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错; 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正确;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 故选:C。   14.(2018•河南)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羊角锤 B. 筷子 C. 瓶盖起子 D. 天平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故选:B。   15.(2018•连云港)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2<G D.F1=G 【分析】由题知,O为支点,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一定,当动力臂较大时,动力将较小;动力臂较小时,动力将较大。因此先判断出F1、F2的力臂大小,即可判断出两力的大小关系从而比较出F1、F2与G的关系。 【解答】解: AB、设动力臂为L2,杠杆长为L(即阻力臂为L); 由图可知,F2与杠杆垂直,因此其力臂为最长的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为最小的动力,则Fl>F2,故A错误,B正确; CD、用力F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2•L2=G•L, 由图知L2<L, 所以F2>G;故C错误; 因为Fl>F2,F2>G, 所以Fl>F2>G,故D错误。 故选:B。   16.(2018•上海)能使杠杆OA水平平衡的最小力的方向为(  ) A.AB B.AC C.AD D.AE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由图知,O为支点,动力作用在A点,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应向上,所以最小力方向为AB。 故选:A。   17.(2018•福建)《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 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D.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分析】杆秤实际是以提纽为支点的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力或力臂的变化。 【解答】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 权×标=重×本。 A、“权”小于“重”时,“本”确定,但“标”是可以改变的,所以A端不一定上扬。故A错误; B、“权”小于“重“时,由“权×标=重×本”知,“标”一定大于“本”。故B错误; C、增大“重”时,“权”和“本”不变,由“权×标=重×本”知,“标”会增大,所以把“权”向A端移。故C正确; D、增大“重”时,“本”不变,由“权×标=重×本”知,可以增大“标”,或增大“权”。故D错误。 故选:C。 20 × 2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